• logo

搜尋標籤紀錄片

已找到 14 則相關結果

短影音當道 紀錄片出現短趨勢

【愛傳媒特約記者吳思賢報導】網路世代,資訊爆炸,許多年輕人喜歡看短影音而不是動輒一、兩個小時的電影,或是一整個系列有幾十集的電視劇,現在連紀錄片都出現了短趨勢。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舉辦紀錄片敘事論壇,與會的專家學者除了討論紀錄片的未來可能發展之外,也提到短紀錄片經常受到矚目。 得過多項紀錄片大獎的史祖德導演強調,紀錄片基本的四個元素是角色、旅程、動機與情感,雖然有的紀錄片只有其中的幾個元素,甚至只有概念或是理念,那可能是紀實影像,未必算是紀錄片。紀錄片的概念不會有改變,只是播出的載具可能會所不同,現在流行短視頻,也會有短紀錄片,怎麼敘事,要看目標觀眾而定,基本上還是要有前述的四個元素。 由於紀錄片常常由當事人口述,但是口述內容未必正確,史祖德導演特別對於紀錄片的正確性指出,他2013年跟國家地理頻道合作,該機構非常重視拍完之後的研究報告,最少會有兩本碩士論文等級以上的佐證,再經過許多審查,如果發現錯誤,就要全部拿掉。 獲得許多紀錄片大獎的陳志漢導演認為,所有可以呈現特定時代影像的剪輯,包括在電影裡面的往日真實都市風貌,都可以算是紀錄片,但是狹義來看,有明確觀點以及想要表達主題的才是紀錄片。 曾經獲得金馬獎提名及華語傳媒大獎的紀錄片導演黃惠偵認為,紀錄片是最有創造性的類型,因為劇情片布托劇本,紀錄片常常需要創作者自己設法把故事講完。她認為紀錄片的創新不在於形式或是技術,而是新的觀點。 清華大學傳播博士游淳惠指出,該校的「清影工作室」會在寒暑假,帶著對紀錄片有興趣的學生下鄉兩個月,去尋找題材,在都市變遷中有很多值得拍攝的紀錄片題材,例如相較於北漂,「老漂」是很受關注的社會現象。 這場紀錄片論壇,是由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的臺灣文化政策智庫中心補助「紀錄片創新研究群組」在11月30日上午辦理,論壇主持人為廣電系教授賴祥蔚及紀錄片導演陳頌。紀錄片創新研究計畫主持人為賴祥蔚教授。

紀錄片新趨勢 Me世代自我揭露受關注

【愛傳媒特約記者吳思賢報導】未來紀錄片的新趨勢是什麼?資深媒體人朱全斌教授指出,Me世代值得關注,這群年輕世代勇於自我呈現、拍出自己。也許有人會不懂他們在拍什麼、想要表達什麼,但是只要有血有肉,對於內在的糾結不吐不快,一樣是很好的紀錄片題材,關鍵在於敢不敢勇於自我揭露,因為所有的藝術創作都要勇於自我揭露。 從臺灣藝術大學廣電系退休兩年的朱全斌教授,首次回到校園演講。他說自己從事教職30年,本來決定退休就不再進課堂,要好好過另外一種生活,但是跟臺藝的感情太深厚,實在放不下,所以還是答應回來演講。 早在老三台時代就參與紀錄片創作的朱全斌教授說,當時有一個《美不勝收》的節目,主持人是蔣勳,當年大家才三、四十歲。朱全斌教授回顧紀錄片的發展歷程並指出,紀錄片經過了許多變革,什麼是真實?是物質還是心理?尤其是真實電影與直接電影這兩種紀錄片形式,在臺灣都曾經帶領風潮,也引起許多討論。 曾經創作《聖與罪——陳映真的文學與人生救贖》並且獲得國際大獎的朱全斌教授,在演講最後指出,Me世代在過去一、二十年引起關注,有助於召喚觀看者被封閉的感覺而引起共鳴,抽象的詩、戲劇、圖像,都可以成為媒介,只要能夠創造內在的真實。 在回答聽講者的提問時,朱全斌教授坦率指出,他這幾年投入寫作,確實是為了療癒喪妻之痛,效果良好,本來也打算拍紀錄片來療癒,但是因為透過寫作已經有了很多的幫助,相較之下拍片就沒有那麼急迫了。 這場演講是由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的臺灣文化政策智庫中心補助「紀錄片創新研究群組」在11月26日下午辦理,紀錄片創新研究計畫主持人為廣電系賴祥蔚教授。

麥覺明導演 加入臺藝分享紀錄片敘事手法

【愛傳媒特約記者賴御文報導】生態紀錄片該怎麼拍?知名生態節目製作人、紀錄片導演麥覺明表示,出發就成功了一半,實踐才是真理。 在國內、外許多重要獎項入圍、得獎多達數十次的麥覺明導演指出,他喜歡大自然,從大學開始就爬山並用影像記錄,後來受邀到衛視中文台《台灣探險隊》,辭去原本的財務工作,轉眼二十多年,最近主持的生態節目是《MIT台灣誌》現在每一天都樂在工作,機動性十足,保持「備戰」,隨時都可以出發。 對於紀錄片,麥導認為用影像說故事一定有主觀性,而且說法可以很多元,他分享不同角度觀看的玉山照片,呈現出「橫看成嶺側成峰」的美麗。麥覺明說,不同角度照片就不一樣,觀點更有許多選擇,可以用歷史人文說故事,也可以用族群記憶說故事,還可以用台灣特有植物說故事。 麥覺明舉例說,玉山在歷史上有許多不同的名字,鄒族與布農族的原住民對玉山也有他們各自的稱呼,日治時期稱為新高山。 麥覺明分享了台南女中在1924年攀登玉山的照片指出,那個年代不像現在可以坐車直接到塔塔加,而是要從阿里山步行前往,照片中的女生穿裙子爬玉山(見照片),當時的玉山上面還有日本神社;前幾年台南女中紀念創校100週年的活動也包括再度攀登玉山,充滿了故事性。麥導也指出,日治時期第一個攀登玉山的女校是彰化女中,台南女中則是第二個。 麥覺明導演認為,拍紀錄片的重點是要找到人物角色,如果能找到參與重要歷史事件的人物,回到現場,講起故事更有情感,他找到當年開通中橫的工程師,才發現原來武嶺旁邊有全台灣最高的墳墓,是開拓中橫時意外死亡的隊員,因為都是隻身在台,所以殉職後就直接埋在山上。 麥覺明導演也透露,他上一部生態紀錄片電影《黑熊來了》票房成績還不錯,超過1200萬,進行中的下一部作品則是山椒魚的生態紀錄片,由於山椒魚不像台灣黑熊這麼有知名度,用影像說故事的挑戰更大。 麥導拍攝紀錄片已經30多年,以入圍及得獎的數量來,有資格擔任大學教師,但是好學的他,去年考上臺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被稱為最強新生。11月9日上午這場演講,麥覺明導演是以紀錄片專家的身分受邀,現場還有研究所學生在演講後特別上前要求跟麥導合照,說從小就很喜歡看麥導的紀錄片。 這場演講是由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的臺灣文化政策智庫中心補助「紀錄片創新研究群組」辦理,紀錄片創新研究計畫主持人為廣電系賴祥蔚教授。

首場白色恐怖紀錄片論壇 臺藝登場 關注人性

【愛傳媒特約記者吳思賢報導】臺灣藝術大學11月4日上午舉辦白色恐怖紀錄片論壇,邀請多位資深導演與重要傳播學者參與。 擔任共同主持人的中華傳播管理學會理事長、文化大學新聞系教授莊伯仲指出,這應該是國內首場結合紀錄片與白色恐怖的產學論壇,意義非凡,他很高興中華傳播管理學會能共同主辦。 擔任主持人的臺灣藝術大學廣電系教授賴祥蔚說,早年資料不易取得,白色恐怖紀錄片仍對揭露歷史真相很有幫助,如今促轉會與人權委員會成立,應可提供更多資料,賴祥蔚提到延燒的「線民」話題,指出自己大學擔任總編輯的校刊以報導促成國民黨黨部退出校園,不知當年有無被監控,但是現場的鄭自隆教授是「刺蔣案」鄭自財的弟弟,則確實曾被監控。 資深導演曾文珍在研究所時以白色恐怖紀錄片《春天-許金玉的故事》,贏得第39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獎,她說以前課本沒有提過白色恐怖,大學時因為聽到許金玉的演講,才知道那一段不為人知的歷史,於是投入拍攝許金玉的真實人生,花了六個多月準備資料並且申請輔導金,走訪了很多「不義遺址」,才知道資料只是表象,拍攝才看到更多真相。 大葉大學助理教授、紀錄片導演施佑倫指出,白色恐怖紀錄片最大的困難,在於許多當事人即使事隔多年,仍不願講出真相,尤其是參與中共「省工委」的「左統」人士,不知道是使命感還是受到社會氛圍或是家庭與第二代的壓力,對核心問題避而不談,似乎決心把秘密帶到棺材裡。 得過許多國內外大獎的李惠仁導演認為,白色恐怖紀錄片到目前都還不立體,因為沒有看到加害者,這樣怎麼轉型正義?要拍白色恐怖紀錄片,資訊正確非常重要,但是台灣現有團隊的規模、人力與能力都很有限,他也批評台灣政壇流行模仿韓劇《魷魚遊戲》,不知該劇其實是批判財閥控制司法。李惠仁說,白色恐怖時看個《泰戈爾詩集》就可能被入罪,他回憶在精誠高中高一時因為不滿宿舍菜色,發動罷吃,被教官恐嚇可以移送軍法審判,最嚴重可以槍決,還會影響父母。李惠仁導演想要紀錄這一段過往,可惜當事人很多都已經不在了,他回應提問時說,拍攝《不能戳的秘密》曾經接到恐嚇電話,他不敢跟家人講,只能隨時小心。李惠仁導演目前正在著手進行刺蔣案紀錄片的拍攝。 政治大學教授鄭自隆說,國民黨土地改革能成功,原因之一在於白色恐怖讓當年的台灣人心生恐懼。他說1970年4月24日發生在美國的「刺蔣案」,讓國民黨開始「吹台青」,台灣人開始被重用。在那之前,國民黨統治者幾乎都是外省人,當時內閣只有連戰的父親連震東一位台灣人,由此可見「刺蔣案」對台灣民主有重要影響。鄭自隆說,他的哥哥鄭自財念成大建築系,如果當年不走上反抗國民黨的路,投入建築營造,早就身家數億;現在80幾歲,身體健康,但每天生活費只有200元。「刺蔣案」另一位要角黃文雄則是鄭自隆的學長,也是鄭自財的內兄,如今更加晚年淒涼。他提醒現在大家有罵歷任總統的權利,這不是天上掉下來的,這是前輩們犧牲換來的。鄭自隆教授也強調,不管國民黨或是民進黨執政,都別相信政府,國家機器很可怕。 對於未來如何繼續拍攝白色恐怖紀錄片,與會人士都認為應該回到對人性的關切,至於手法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嘗試,匈牙利拍出的《借問阿嬤》,就充滿年輕人的創意,但是最重要的還是要對於呈現白色恐怖歷史時期的真相有熱情。 這場論壇吸引許多聽眾,包括臺灣文化政策智庫中心主任、臺藝大廣電系副教授單文婷與許多學者與年輕學子都全程參與。 白色恐怖紀錄片論壇是由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的臺灣文化政策智庫中心補助「紀錄片創新研究群組」辦理,紀錄片創新研究計畫主持人為廣電系賴祥蔚教授。

推廣紀錄片 李偉民籌劃全台映演

【愛傳媒特約記者吳思賢報導】為了推廣紀錄片,來自臺南的李偉民導演除了自己紀錄在地的大小事,也積極幫所有紀錄片籌劃一系列的全台映演。 李偉民導演以「紀錄片是我們觀看世界的方式」為題,10月26日上午在臺灣藝術大學進行演講,他引用前文化部長龍應台的談話指出,紀錄片就是一個國家的相簿,每個人都應該紀錄值得關心的主題與人物。 李偉民說,他目前拍攝的紀錄片是臺南年輕人唐文正的故事,這位年輕人騎三輪車分享柴燒紅豆湯給育幼院小朋友喝,更為了一百多年、已經半毀損的老屋募資,要協力重新造屋;但是後來卻決定離開臺南。近距離的在地觀察,讓他投入了這部紀錄片《再會了唐大可》,近期推出。 李偉民強調紀錄片跟劇情片最大的差別就在於真實,他也提醒有意從事創作紀錄片的朋友,要知道自己一定想要拍到什麼畫面,但是還應該知道,後製剪輯會決定紀錄片的結構,因為你先前不可能知道每次出任務到底會拍到什麼,甚至不知道什麼時候就要機動出機去拍攝,如果全都是事先安排好了才去拍攝,那就不是紀錄片了。 李導演也分享他先前的紀錄片作品《穿越邊境》,臺灣奇女子林良恕前往柬埔寨等地投入海外救援工作,嫁給當地少數民族,一年多後丈夫癌症死亡,留下一個孩子,她仍繼續從事海外救援工作。李偉民提到,這個孩子長大後,特別感謝紀錄片導演,因為透過紀錄片才有機會看見父親的影像、並且聽到父親說話的聲音。 李偉民說,紀錄片要有「弦外之音」,體會更深的知覺與存在,就像《穿越邊境》,片名有多重的意涵,不只穿越國境、穿越文化,還穿越了生死人生。 李偉民有紀錄片與導演的雙碩士學位,目前正在攻讀博士學位;他投入紀錄片二十多年,還曾經獨自騎腳踏車環遊整個日本。 這場演講是由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政策智庫中心補助「紀錄片創新研究群組」辦理,紀錄片創新研究計畫與演講主持人為廣電系賴祥蔚教授。

臺藝大舉辦白色恐怖紀錄片論壇

【愛傳媒特約記者吳思賢報導】在轉型正義的呼喚之下,白色恐怖的歷史真相持續受到關注。臺灣藝術大學舉辦「白色恐怖紀錄片的回顧與創新」論壇,邀請多位重量級的學者專家一起討論。 受邀參與白色恐怖紀錄片論壇的學者專家包括李惠仁(著名紀錄片導演、榮獲多項紀錄片大獎,代表作《不能戳的秘密》),曾文珍(著名紀錄片導演、榮獲多項紀錄片大獎,代表作《春天-許金玉的故事》),施佑倫(著名紀錄片導演、入圍了多項國際紀錄片獎項、最新力作《無聲時刻》),以及曾在白色恐怖時期被監視的鄭自隆教授(著名傳播學者、公視董事)。 這場白色恐怖紀錄片論壇的主持人是賴祥蔚教授(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教授),以及莊伯仲教授(中國文化大學新聞學系教授、中華傳播管理學會理事長)。討論題綱為:白色恐怖紀錄片階段的回顧、國家推動口述史影像的貢獻、轉型正義與白色恐怖紀錄片、白色恐怖紀錄片與敘事創新、白色恐怖紀錄片與映像美學。 論壇由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智庫中心補助「紀錄片創新研究群組」辦理,活動時間為民國110年11月04日10:20-12:20,地點:影音大樓417教室。座位有限,報名額滿為止。當天也開放線上參與。報名鏈接: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dX5HRg6gjmYxkmJmmHmIdxy9Z4UBmfe6x2qClA1il5lANRMQ/viewform

7.4億慰安婦紀錄片導演 首度跨海分享

【愛傳媒特約記者吳思賢報導】曾經創下7.4億元新台幣票房的紀錄片導演郭柯,在5月27日首度對他創作的心路歷程,在線上論壇進行跨海分享,許多紀錄片創作者都一同參與論壇。 1980年出生的郭柯導演,是當代華人紀錄片的中壯派代表人物,他先前的兩部紀錄片《三十二》與《二十二》都是以慰安婦為主題,《二十二》(照片為紀錄片截圖)更是第一部以慰安婦為主題在對岸上院線的紀錄片,2017年的院線票房高達1.7億元人民幣,折合新台幣為7.4億元。在日本侵華期間,中國內地的慰安婦人數高達20萬人,郭柯導演兩次拍攝紀錄片時,當年還在世的慰安婦老人分別只剩32人及22人,所以他直接以還活著的慰安婦人數為紀錄片的片名。 在主持人的提問下,郭柯導演一開始就很謙虛地表示,當年的超高票房是由許多外部因素促成,包括當年慰安婦死亡引起新聞的關注,以及後來電視台的一連串報導,引起廣大民眾對這個議題的關心。 郭柯導演說,《二十二》上映前也有影片公司來洽談買斷,但是覺得他開價的1500萬元人民幣太貴了,所以最後沒有成交,由此可見當時沒有人想到會創下1.7億元人民幣的票房。 相較於劇情片,郭柯導演認為紀錄片應該盡量不要加入導演的角色,這樣才能真實呈現人物的身影,他不但不主張劇情片經常會強調的節奏,連特寫鏡頭也能免則免,郭柯導演特別提到台灣著名的剪接師廖慶松,說廖桑給了他很多啟發,最後才能回到初心,讓《二十二》可以盡量呈現真實、留下慰安婦老人們最後的身影,因為在真實的人生當中,絕大多數的時候本來就是平淡的、無聊的,紀錄片就應該紀錄真實。 郭柯導演回應提問指出,訪談時慰安婦老人不願意提的話題,他就不再追問,所謂歷史真相應該由專家學者去研究,他是紀錄片導演,他只想留下受訪者最真實的情感。郭柯說,只要跟這些受訪者真實接觸過,就不會想要去傷害她們。他提到拍完一位慰安婦老人要告別的時候,那位老人說你們大老遠過來,我沒什麼可以給的,要不你們到看我屋裡看看,有喜歡什麼就拿走當個紀念。郭柯導演說,他走到門外怕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團隊中的女成員立刻就掉下了眼淚。 郭柯導演也坦率提到,不是他選擇紀錄片,而是當時他的資金只能拍紀錄,因為他為了盡量維持初心,都是自己出資,或是要佔超過一半的出資金額,所以拍不起劇情片。郭柯導演認為現在大家工作繁忙,多數人上電影院還是喜歡看一些輕鬆的劇情片,但是他相信還是會有一群人想看紀錄片,所以他後來繼續拍的紀錄片《小天》,主題是針對音樂治療與臨終關懷。 這場線上論壇的主持人為台藝大廣電系賴祥蔚教授,論壇由台灣藝術大學研發處「臺灣文化政策智庫中心」補助的「紀錄片創新研究群組」辦理。

紀錄片《如常》太感人 台藝廣電特邀導演蒞校分享

【記者林可妮報導】紀錄片《如常》6月18日進行試映,吸引了阿瘦皮鞋董事長羅水木、前公視董事長邵玉銘等各界人士,釋昭慧法師還特別從新竹北上觀看。台灣藝術大學廣電系教授賴祥蔚看了紀錄片《如常》之後非常感動,特別聯絡導演謝欣志在20日到校演講,趕在這學期最後一堂課讓研究生與助理們感受精彩的分享,後續也會邀請學生去觀看這部紀錄片。《如常》呈現的是慈濟志工的真實助人故事,紀錄片呈現許多家常拜訪,卻又引人思考:活著是為了什麼?「家人」又是什麼?拼命照顧「他人」的志工,在一、二十年的關懷中,早就被當成家人。這些被當成生命中貴人的志工,自己也已走到了生命的黃昏,即便死神仍緊敲著門,卻仍不放棄讓身邊的人感到希望與溫暖。謝欣志導演在台藝大演講時指出,其實紀錄片中的許多互動鏡頭,「每個剎那都包含了過去和未來。」他看到志工們不是「自渡渡人」,而是「渡人自渡」。美學大師蔣勳也大力推薦這部紀錄片,他感慨《如常》一片中提到的獨居長者、失親少年或偏鄉教育資源缺乏等等問題,所代表是東部長達百年來的狀況,他呼籲觀影者要共同思考如何產生正向的力量,幫助更多的人!謝欣志是台灣新生代紀錄片導演,1999年以個人作品《後院》獲得「金穗獎」優等短片;2009年的「福爾摩沙的指環」、「四川地震週年紀事」雙項紀錄片入圍金鐘獎非戲劇類導演獎,以「福爾摩沙的指環」獲獎。2010 年以紀錄片「奔流」、2017年以紀錄片「闖蕩」入圍金鐘獎非戲劇類導演獎。與導演陳芝安合作邁入第十年,以二年一部紀錄片的速度前行,他們相信時間才能裝載時代痕跡,敘事才有機會表達看法。這場演講是由教育部「高等教育深耕計畫」補助台灣藝術大學的「廣電暨傳播管理教師成長社群」執行。紀錄片《如常》預計在6月28日全台院線上映。

簡秀枝/藝術紀錄片影展 才子、市長聯手架接橋樑

「對於受難者,天堂總比幸福者更接近人間⋯⋯!」2019年嘉義國際藝術紀錄影展於15日晚間在嘉義市文化中心舉行。題目就叫「激進的天堂」,藝術總監黃明川一語道破夢境般天堂的幽微。 嘉義,是前輩台灣藝術家陳澄波的故鄉,素有畫都美譽,藝術榮光,廣被推崇。繼1993年「嘉義市國際音樂節」讓嘉義持續活躍於國際音樂舞台之上。2014年創辦了「第一屆嘉義市藝術紀錄片影展」,讓嘉義市與國際紀錄片界接軌,迄今已迎來第六屆,可說成果豐碩,不僅是國際橋樑的搭建,使民眾感受藝術生命力,也用藝術片向世界發聲,彌足珍貴。 今年共有32部紀錄片作品參展, 其中有2部影片世界首映、6部亞洲首映、6部台灣首映,以及11部影展首映,達到前所未有的高 度與廣度。 昨晚的開幕盛會,除了多位知名國際紀錄片導演,親臨現場,國際使節、藝文界名人,熱鬧非凡。開幕特別 放映藝術家彭谷瑞(Gregory Pryor)的《尤岡骨穴The Yilgarn Lacunae》,以及利絲佛萊的《藝術無界》。 第一部開幕片,是於澳洲尤岡郡(Yilgarn)拍攝,聆聽藝術家彭谷瑞的創作理念。他透過影片,逐步分析討論著他的大型裝置作品『Looking Glass』背後的過程。 摘錄台新基金會董事長鄭家鐘部分觀後心得,一起分享:澳洲藝術家彭谷瑞的《尤岡骨穴The Yilgarn Lacunae ),是由他在西澳的古老大陸荒原做田野調查、取景創作的歷程,由導演喬治.卡帕塔斯基(George Karpathakis)根據隨拍紀錄整理而成,原版只有7分鐘,還原剪接成33分鐘影片。 影片中藝術家彭谷瑞敘述了很多他的創作靈感,讓外界從此對自然有了新的視野。例如,水平視角跟垂直視角,對畫家很習慣在水平線上取景,但當他俯看地上,如馬賽克般的紅土與石塊,會有感動之情,很明顯用垂直,來讓空間改變,很不 一樣。其次,生命怎樣浴火重生並重新平衡,也是特色。他特別去大火燒過的林場作觀察,燒焦的樹木,如何重冒新芽,新生階段,一小叢一小叢的樹種破繭而出,然後慢慢擴大,展開再一次的嶄新平衡,而林間的多樣性,令人目不暇接。 又如,螞蟻巢高出10到15公分的入口,以防淹水,由螞蟻的視角看生機勃勃的該片土地,細微的新事物,對他是吸收大量資訊的泉源。行走於尤岡骨穴,藝術家對其間的一草一木,砂石水痕的讚嘆,開啟了觀者眼界。經歷這一番田野探索,他再次回到創作巨幅洞穴裝置,靈感與大量美術工作,如底圖,炭筆、油彩的使用與影像的放大,創思泉湧,不管具象與抽象表達,水道渠成 第二部開幕片,訴說人對文化邊界的感覺。捷克藝術家利絲佛萊(Lise Forell,1924)的生平紀錄片「藝術無界」,身為猶太人,她描述二戰前,遭受迫害,最後流亡定居巴西。來自跨國邊界的文化衝擊,當她到了巴西,看到嘉年華會的在切地歌舞,十分震驚。彷彿一個陰暗無望、抱怨恐懼的歐洲世界,跟陽光普照、無憂熱情的美洲,天壤之別。 利絲佛萊是位色彩極豐富、語彙大膽的油畫家,猛悍的女強人個性,用盡心思,讓破例娶猶太人妻,但正式成婚後,她就把第一任丈夫甩了,跟第二任丈夫生了6個小孩後,她又離婚,然後周旋於小鮮肉之間,換過很多年輕男友、作風我行我素,看透人生, 她以不遮掩的直言風格,打造生活,強烈又不失幽默。 紀錄片中,她用一個畫框,作為符號,框住自己,自述對自己的感受,也框住兒孫, 一一介紹他們的特色,把猶太人直白堅毅個性,反應得淋盡致。 這個肖像畫般的紀錄片,運鏡,音樂、生活片斷穿插,藝術家帶著畫框,無畏遊走在山林,最後把畫框置植於沙灘上,任著浪花潮水沖襲,直到畫框被沖倒,淹沒於汪洋大海之中。 人生苦短,究竟該帶著框框生活,還是該去除框框,或許就是藝術的力量,終於沖倒界線框架了。 片中用第一人稱自述,講自己的一生,充滿幽默個性。例如她說;「在捷克生活是為了工作、在巴西工作是為了生活,我要適應這種改變⋯。」哈哈,咬文嚼字,也直白赤裸。又如,她又說,「我樓上的畫,是自己看的,政治批判的畫,沒有市場;樓下的畫,是賣給美國人與歐洲人的,描寫生活、諷刺生活⋯。」也是經典。 有幅垂直三個生活的切割畫面,她形容「最上面,光屁股跳舞女郎,是上層的人,上夜店玩樂;中產階級,繪畫主題就是吃喝玩樂,看電視打牌聊是非,以殺時間來填塞無力感;而下層的人,難有溫飽,只好拼命做愛⋯」。利絲佛萊就是這麼大辣辣的真實藝術家,信手信手中,埋藏了她的生活與創作價值,令人笑中含淚,感動肺腑, 其實,藝術紀錄片的特色,就是是真實、深刻。透過國際紀錄片影展的分享,讓人對世界的浩瀚,及內宇宙的燦爛,有更多體悟,從而以全新的視角,回應外在世界與內在心靈。 策展人黃明川強調,2019年的主題,談論很多跨越邊界,以及邊界衝擊故事,正是回應了去年以來世界的邊界問題,例如,川普在美墨邊界築牆、印巴衝突,緬甸種族滅絕問題,激進的天堂的命題,其來有自。 16日在嘉義市文化局演講廳,有一系列的紀錄片播放,以及映後座談,集知性、感性、國際視野關懷於一爐,豐富多元、發人深省。 距離台北1個半高鐵車程的嘉義市,以紀錄片向國際招手與發聲,謝謝黃明川老師的孜矻投入,也謝謝回鍋嘉義市長的黃敏惠,識才惜才,留住嘉義子弟黃明川,為嘉義家鄕與國際接軌,串接出文化橋樑,年年散發藝術光熱! 作者為典藏雜誌社社長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

兩岸紀錄片高峰會 1/14、15在府中登場

【記者林可妮報導】2019兩岸紀錄片高峰會,正式名稱為第三屆「文化中華優秀紀錄片論壇」,將於1月14日星期一和1月15日星期二在「府中15」舉行。 這次兩岸紀錄片高峰會一共有4場論壇,期待透過紀錄片呈現的紀實故事,增進彼此的理解,達到進一步的交流。 參與論壇的大陸學者包括了尹鴻、俞虹等多位重量級教授,業者則有來自九洲的楊霄光、張立、馬小鋼等大陸紀錄片業者,台灣出席的學者專家包括台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教授賴祥蔚、CNEX導演史祖德。 論壇主題包括了「兩岸紀錄片的機運與挑戰」、「新媒體語境下的紀錄片傳播」、「紀錄片的理性與趣味表達」。地址是新北市板橋區府中路15號,府中捷運站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