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搜尋標籤禪修

已找到 9 則相關結果

【禪修釋疑】禪定專注 繫乎一心

為什麼別人禪定,感應都很好,我卻感應不到?是不是我有什麼障礙?還是我比較笨? 講述/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悟覺妙天禪師 我們無論做什麼事,不管是出世法,還是入世法,都要設定一個目標,才不會有偏差。譬如禪修,很多人都是因為身體不好才來禪修,修了一段時間後,身體真的變健康了,我也為他們感到高興。師父傳授的十脈輪禪定,一方面是幫助大家得到健康,另一方面是讓大家清淨體內無始劫以來的各法界,所以在專注的時候,一定要做到精神統一。 精神要怎麼統一呢?就是在禪定坐定以後,身體必須保持不動;因為身體能夠持續不動,表示意念也不動,才可以在禪定中做好專注。比如專注名色脈輪時,一定要專注到核心,那要怎麼做?一開始先要收心,如何收心?可以試著去感應心臟,如果感應到了,表示心收回來了,這是最簡單的方法。如果能感應到心,心就不會跑到外面,意念也不會四處紛飛,可以把全部的精神都灌注在名色脈輪或其他要專注的脈輪。 常有人問我:「為什麼別人禪定,感應都很好,我卻感應不到?是不是我有什麼障礙?還是我比較笨?」其實,可能是因為自己比較聰明,所以才沒有感應。因為聰明的人經常用腦筋、用意識在思考,當聽到別人在禪定中可以看到光、看到菩薩,或是肉眼看不到的景象時,就拚命想讓自己也能看到,結果愈想看就愈看不到;為什麼?因為一直在「想」,心不能清淨,所以看不到。 我們可以分析一下「想」這個字,是心中有「相」的影像,把你遮住了,所以什麼都看不到。但反過來說,如果心中沒有「相」,也就是什麼都不想的時候,往往就會有一道光突然來到心中;而這「一」道光進入「心」中,就是「必」,也就是必定能看到;所以禪定的時候要放下意識,什麼都不想。禪修就是這麼奇妙的事!

【禪修釋疑】不立二邊的菩薩智慧

講述/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悟覺妙天禪師 請問「無生法忍」是什麼意思?我們要以什麼樣的心態來修行? 修行有句話是「無生法忍」,這是菩薩的智慧,祂超越了物質和精神的世界,若用在世法上,就是在事情還沒發生之前,便先考慮後果,避免發生後續的麻煩與痛苦,這是「無生」;「法忍」則是在事件發生以後,應該如何妥善處理或補救。 這種「無生法忍」的智慧可以運用在商場上、事業上,甚至國與國之間的戰爭;換句話說,就是不打沒把握的仗,對於沒把握的事,就不要去做,或是事先考慮可能會發生的任何狀況,以及該如何補救,這是非常重要的。 比方做家庭計畫或事業規畫時,不要聽到對方說了滿滿的好話,就二話不說地參與,結果吃了大虧,所以事前要經過一番考慮,在投入某種事業之前,要詳加評估,有些人急急躁躁,有些人又過於保守,像這樣「過與不及」都不好,要能夠履行中道。 修行也一樣,要「不立二邊」,也就是不去修聲聞,也不去修緣覺,不去著文字相或聲音相,這都是二分法;只有「直指本心」,直入心靈,才是中道,才是究竟。 當年,釋迦牟尼佛要入涅槃時,諸弟子都很傷心,害怕沒有人再傳他們佛法,讓他們成佛。釋迦牟尼佛說:「你們要『依法不依人』,要依我傳的『法』來修行,而不是依我這個『人』。第二要『依義不依語』,要依我說法的真實義去修行,而不是依我所講的話。第三要『依了經義,而不依不了經義』,所謂了,是完成、圓滿的意思,經是不變的真義;也就是說,要去了解經義的真實義,要修最究竟的法門,而不要修聲聞、緣覺的方便法,那永遠不能成就。最後要『依智不依識』,要依照智慧,而不要依照意識,因為意識只是五官的產物,而智慧超越了物質世界,所以要以智慧來做人做事。」 我想,如果沒有智慧,大家也不會來修行;因為有了智慧,才不會排斥這個修行的機會,所以大家要珍惜這份法緣,精進禪修。

【禪修釋疑】內在自性的需求

講述/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悟覺妙天禪師 請問我們禪修的目的是什麼? 修行要「身、心、自性」一起修。以前修道家的人,只是為了延長壽命,也就是「成仙」,但人終歸還是會死。而修佛的人認為,這種養生、強身的修行是外道,所以只重視修心,忽略了身體的修行。其實「身、心、自性」是三位一體,所以修行要先開悟。 一般人認為,「佛是覺者,覺者就是開悟的人」;但我認為,覺者應該是開悟的聖人,而聖人還要從凡人再修行到佛。也就是說,在人間是聖人,因為他已經開悟人間只有短短幾十年,但自性的世界是永恆的,我們應該要去追求自性的世界。 舉例來說,某人做勞務弄髒了臉,回家照鏡子,卻說鏡子怎麼這麼髒?我請問大家,如果臉髒了,是要擦臉,還是擦鏡子?當然是擦臉,因為擦了鏡子,臉還是髒的。 同樣的道理,身體就是鏡子,裡面的自性是本來的自己;如果我們只知道去擦身體,只去追求身體的需求(譬如忙著賺錢、滿足慾望等等),卻不知道內在那個無生無滅、本來的自己需要什麼,不知道祂才是我們應該去追求的,這不是本末倒置嗎? 可是一般沒有修行的人,或已經修行、但沒發覺「物質、精神、靈性」有何差別的人,並沒有真正明白「身體」會生滅,生命很短暫,所以不知道要追求內在那個真正的自己。 修行一定要先開悟,開悟人生是短暫的,我們要特別注重自性本體,因為這才是真正的自己,一般人稱之為靈魂。但這個靈魂是汙染的,自性則本自清淨;如何讓汙染的靈魂恢復成清淨的自性?一定要透過印心禪法的修行,才能重新讓自性的光芒現前。這是我們禪修的目的。

【禪師說禪】化人間為淨土

講述/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悟覺妙天禪師 修行如果要三身成就,就要一生追隨師父,因為師父代表了佛的應化身,一生追隨師父,就可以成就應化身。 心性合為一 三身即一真 如果要成就法身,就要一生相應妙法。什麼是妙法?就是可以讓人一世頓悟、能夠解脫、能夠圓滿、圓覺的究竟法門。只要一心相應這種禪心法門,以自己的色身圓滿人世間的世法;換句話說,就是當色身要離開世間的時候,沒有憂慮、沒有牽掛、一切自在、一切自由。 如果要成就佛身,就是要一真皈依佛陀。何謂一真?一真的真,是真如的真,一真就是自己的自性。自性通往佛性,自性皈依佛陀,這樣就可以三身成就。 如果要以超靈力治療自己的病,不管練什麼功法都沒有用。唯一的方法,就是師父把你裡面那一尊請出來,讓祂來治療,這是唯一的秘訣。所以要讓自己與內在的本尊一天一天接近,一天一天聚在一起,此時的色身就是真如,因為已經合而為一。 所以,一般人對於成就的聖者所說所做的,也許在當時並不了解,但過了一年、兩年、三年、多年以後,時間會印證一切,那時就會明白,原來祂這麼做是有原因的。 慢慢地,大家在修行方面更成熟以後,對人間事就不要牽掛太多,保持平常心。舉個簡單例子,如果要移民,就須先把自己在台灣的財產或其他相關事項處理完畢,才能放心移民到自己想去的國家;如果還留下一間房子在台灣,或是還有什麼事沒有完成,萬一以後發生了問題,還得趕回來處理。 到佛國也一樣,要隨時隨地都準備到佛國,所以平時不要有任何牽掛,這要靠自己的智慧,平時就把人間事都處理得非常妥當。 「化人間為淨土」,這是修行人的責任。記得以前曾看到聖嚴法師帶領弟子在台北市街頭宣揚心靈環保,其實不僅是要注意環境的保護,更要注意它原來的自然美;我們的內心也一樣。當時我心裡就想,要讓人間成為淨土,可以反過來想,「為什麼人間還不能成為淨土?」 我們經常看到社會上發生殘暴的槍殺或搶劫案件,我常想,這些社會暴力問題的根源是什麼?就是教育的失敗,從小學、甚至從幼稚園開始,就沒有給予孩子人格教育,而是注重升學主義與功利主義。尤其現在的社會,所見所聞都是功利主義,如果家庭教育、學校教育都沒有注意,那社會教育就更不用說了。所以學校教育應該注重人格教育,讓孩子從小就懂得如何做人、如何做事,人與人之間要互相尊敬、禮讓,而不是重利忘義。 再看治安問題,那些吃迷幻藥的人,也是導致社會混亂的根源之一。為什麼會吃迷幻藥呢?因為有人供應。為什麼會有人供應呢?因為很好賺。賣迷幻藥的人沒有考慮自己供應給別人吃的後果,而一個人一旦染上了吃迷幻藥的習慣,就會不惜花錢來滿足所需,等到有一天沒錢了,就會去騙、去搶、去偷,或是回家向家人索討,變成社會的亂源。 還有一種原因,就是監獄的受刑人服完刑後,回到社會不被接受而自暴自棄,又走回原來的錯路。一個人可以影響一家人,可以影響整個社會,所以應該讓他們可以好好重新做人,不要再汙染社會、破壞社會和諧。 引誨歸禪心 人間化淨土 那要怎麼做?要從監獄的管理制度及教育受刑人正確的觀念著手改善,所以我去函法務部,表達願意做這樣的輔導工作,在受刑人出獄前三到六個月,由獄方提供場地讓我們去輔導,激發他們重新做人的勇氣、重新認定自己的價值,以及如何做好出獄後不受社會尊重的心理調適;法務部同意了,通令全國監獄開始進行,於是有很多監獄都來邀請我們去輔導,甚至包括外島的金門監獄和澎湖監獄。 我希望先做一兩次演講,如果反應良好,再定期去輔導。同時,我希望能把三個月或半年即將服刑期滿的受刑人都集合起來,教他們禪修,教他們最簡單的禪坐方法,同時鼓勵他們重新建立自信心。 另一方面,我也希望透過這一兩次的演講,影響獄方的管理人員,因為受刑人在獄中常常得不到關心和愛心的照顧,所以反而學壞了,但這些受刑人並非都是壞人,有些是糊里糊塗犯了法才進去的,甚至有些是被冤枉的。當這些人到監獄以後,沒有受到應有的尊重與對待,當然心理會很苦悶,覺得不平,會憤怒,進而就會產生報復的心理。 所以要改變一個人向善,要讓社會、讓人間成為淨土,就要讓所有人的內心先成為淨土,要有一顆愛心,用愛心來面對人際關係。如果人人都能這麼做,社會自然充滿愛心。可是現在社會在這方面的努力做得比較少,尤其政府在政策上好像也很無力,治安問題愈來愈嚴重。然而這些問題並不只是負責治安者的事,而是身為社會一份子的每一個人,都要有這份責任感。雖然我們是修行人,但也不要忘記,社會上有許多不幸、無辜的人需要我們去幫助,只要我們能力所及,就應該盡自己的一份力量。若人人皆能如此,這個社會就是人間淨土。

【禪修釋疑】氣脈通透 妙轉生命

講述/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悟覺妙天禪師 禪修,真的可以讓我們改善生病的體質、延長壽命嗎? 如何讓生病的體質得到改善而重獲健康,甚至延長壽命,是我們禪行者要追求的目標之一。 以太陽為例,太陽的生命力是毫無保留、非常公平地普照整個地球,讓所有生物都能得到陽光的生命能而維持生命,如果沒有陽光提供生命能,地球上就沒有生物,我們也沒有蔬果魚肉可以吃。 這些食物都是直接從陽光、水和土地得到生長的養分和能量,我們吃了以後,這些能量又間接被人體吸收來維持生命,但因為這些生物的生命很有限,而我們吃這些有限的生命體,再轉換能量來維持生命,所以我們的生命也很有限,除非能直接得到太陽的生命能,或是在夜間得到月光的能量,而不用經過食物轉換能量來維持生命,否則不可能得到真正的超生命力,這是每位禪行者應該要具備的智慧。 如何得到這種真正的超生命力?首先,要改變身體的結構。本來我們是用嘴巴吃食物,間接吸取太陽能量,現在要直接吸取太陽能量,就要改變身體的結構,第一步就是要改變呼吸。一般人都是用肺部呼吸,也就是胸腔呼吸,所以生命很短;如果要延長生命,就要改為腹部呼吸,把氣吸到腹部。 禪定就是用腹部呼吸,如果會覺得喘,就先作深呼吸,把氣調到很細長、很均勻,然後慢慢轉為腹部呼吸,再更進一步轉為名色脈輪呼吸,入定就是用這種呼吸法,它不像肺部呼吸會消耗很多細胞,反而可以減少很多細胞壞死,是很好的呼吸法,但這不是短時間就能學會,所以要勤快練習,先從腹部呼吸開始,不管在辦公室或公車上,隨時都可以練習,等到練得非常純熟自然以後,再練習名色呼吸,那就更微妙了。 改變呼吸方式的目的,是不要讓呼吸成為我們直接取得太陽能的阻礙。有些人禪定時,會因為呼吸方法不對而坐不下去,所以一定要先把呼吸練好。 第二步,要改變氣脈的運轉。因為要延長壽命,除了呼吸,另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血液,血液供給身體各器官養分,如果能保持氣血運轉通暢,血管就不會硬化,心臟瓣膜也不會出問題。還有任督二脈要打通,一般沒有修禪或下過功夫的人,這裡是不通的,被一些油性物質體蓋住,所以壽命很有限,無法直接接收太陽能量,打通以後,氣脈才會運轉暢通。 打通任督二脈的方法,可以用「風、水、火」三路運轉來衝破,讓這些油質氣化,就像摩托車的火星塞如果被阻塞,車子就發不動一樣。但如果沒有好老師指導,任督二脈是很難打通的。另一個方法是由具備這種超能力的人直接幫你打通,當下就通,打通之後,大小腦交接的部位會接到一股壓力,或是接到超能力的加持力,而覺得漲漲的。這種力量進來以後,經過不斷地練習,就能納氣、運氣,可以從一般呼吸的元氣轉為真氣,慢慢地,你就會運用這股生命的力量,讓身體更健康,壽命也會延長。

【禪修釋疑】如何從禪修中得到禪的超能力

講述/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悟覺妙天禪師 請問,如何從禪修中得到禪的超能力,譬如生命之光? 要得到禪的超能力之前,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身體要得到大自然的能量,甚至是生命之光;二是要得到智慧。這種禪的超能力,小則可以用在自己或週遭朋友的身上,大則可以改變四季變化,譬如天旱缺水時,可以用來改變日月星辰的關係,水代表月亮,所以只要改變月亮的變化,就可以讓天下雨。 這種超能力還可以變化世界局勢。幾十年前,許多國家都在研究超靈力,希望能控制敵國,或是轉變敵國領袖的想法和做法。 得到這種超能力以後,若能再配合超智慧力,就可以先知先覺,知道很多還沒發生的事,以及事情將會如何演變,還能知道國家的局勢及未來走向。 那麼要如何得到這種超生命之光、超智慧之光和超能力之光呢?其實這些都是禪的境界,所以要透過禪定來取得。開始先練習禪定姿勢,經過單盤、雙盤的坐姿,訓練精神統一的力量。這種精神力量可以支配物質(生理),並化解物質(生理)和心理的障礙。 如何讓精神統一?先要調伏自己的身心,坐好坐姿後,背要挺直,兩肩放鬆,手結禪定印或大圓滿印,然後透過腹部呼吸把心定下來,不要有妄念,最好能用名色呼吸。也許初修的人會覺得腿痠腳麻,但這正是訓練自己意志力和耐力的「忍」功,如此一次又一次地延長時間,到可以輕鬆地坐到一小時,這是最起碼的條件。 坐下來後,心也要定下來,如果還有很多妄念,要設法突破,多下功夫、多禪定,每天保持禪定半小時到一小時。如果一坐下來就能立刻進入禪定,表示你的心境隨時都很寧靜,雖然平時身體忙於很多事,但心一點也不忙。經過這種訓練而得到的精神忍耐力量,可以讓你在生活或工作上突破一切障礙。 入定以後,先看呼吸通不通暢,是不是用腹部呼吸(或名色呼吸),再看體內各個器官亮不亮。曾經有位女同修在禪定中看到自己的子宮有黑塊,就醫後發現是子宮瘤,這就是禪定中可以看到肉眼或耳朵無法得知真相的例子,因為當一個人在最清淨的時候,可以看到別人看不到或聽到別人聽不到的事物。

【禪修釋疑】氣脈應天地 血脈通全身

講述/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悟覺妙天禪師 禪修可以讓人延長壽命嗎?要怎麼修呢? 如果想延長壽命,是有方法的,人體最重要的是血液、骨髓和腦液,只要把這三者照顧妥當,就可以讓人長壽。那要怎麼做?首先是血液,要讓它很乾淨,沒有汙染。至於骨髓和腦液,要從清淨無始脈輪開始,這是人體十脈輪最底層的脈輪,道家稱海底輪,我們可以從禪定中,用專注力加強它的磁場,然後往上到尾閭,再從脊椎到小腦的智慧脈輪,也許有些人會覺得力量很強,直接就衝到禪心脈輪。 一般修行如果沒有到達這種細膩程度,是做不到的,道家稱之為河車運轉或河車運行。雖然很多練氣功的人都知道,但不知道怎麼做,就算知道也做不來,因為專注力不夠精細。 道家的修行著重在修身,佛家則著重在修心或修靈性。不管是修身,還是修心、修靈性,通通都在我們體內,「身、心、靈」三位一體。 什麼是外道?嚴格來說,除了靈性的修行,其他都是外道。我們要修到三身成就,要成就應化身、法身和報身,所以一定要貫穿「身、心、靈」,讓三者合為一體,這才是佛道,才能入佛道之門。修行如果要證道,一定要這樣修,這是師父的見證。 我有位朋友在修密宗,也在修禪定,我問他修了什麼,他說還在修呼吸。一般人修呼吸都修很久,但修呼吸最重要的目的是為了入定,如果不能入定,不但身、心停留在人間,靈性也一樣在人間。所以修行要超越人間,超越地球時空,當然也要超越人的生命。 如何超越地球時空?就是要進入禪定,因為在定中才能離「我、人、眾生、壽者」四相,這是佛在《金剛經》說的,離相以後,就可以無我,沒有我執和法執,也沒有需求和慾望。所以禪定很重要,一定要想辦法入定。

王珍瑜/放下分別心 禪修增進詮釋角色的能力

在這次禪修學員中,隱藏一顆熱騰騰的新星,他是 37 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演員獎得主凌文龍。光環後的凌文龍,其實是個清秀的鄰家男孩,開始是為了增益自己的能力來閉關,7 天後他認為,自己已經全然改變,從一個用本能演戲的演員,變成一個拋棄分別心,用同理心去演繹角色的好演員。 從中學就加入香港話劇團決心要走表演一行,家人、老師本就反對,加上本身成績優異,可以選擇的路更多,反對就更多了,頂著這樣的壓力,凌文龍在表演事業上一路戰戰兢兢,經過 10 年舞台劇的訓練,第一次躍上大銀幕就贏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演員獎,看似風光,其實年輕的他心中有著很大的壓力。 私底下的凌文龍其實是個很認真、有點靦覥的男孩子,在閉關7天後的第一個感想是:「我想我會在這裡是一種緣分。」 「我的乾媽(余安安)有一天說她要上山閉關一星期,問我有沒有興趣?我知道她之前就熟悉靈鷲山,和心道大師也是好朋友,雖然我平常在家也會靜坐,但是這種 7 天的修行對我來說很特別,所以我就馬上答應參加。」 10 年來凌文龍主要的工作是舞台劇演員,因此在香港演藝學院唸書的時候也曾經上過一些靜坐的課程,但是他知道余安安這次提到的「閉關」和過去的認知上的禪修靜坐是不同的。「我們過去舞台劇表演的練習,很多和禪修有關,用靜坐、冥想來『覺知』這個世界和我們的身體,但是我們並不明白禪修的意義,所以這次我抱著試試看和想要了解禪修的意義的心情上來參加。」 畢竟是個年輕男孩,凌文龍說閉關的頭幾天,他真的很緊張很不能適應。「我上來後,頭幾天覺得很有壓力,因為有很多規矩要遵守,這和我平常的性格很不同,經過師父幾天的開示和解說,我漸漸覺得我的那些壓力和之前很多想法都可以放下來、很多執著都是自己的心裡造成的,藉著閉關的學習,我發現在生活中有很多機會都可以體驗『禪』,讓自己放開、變得開心,這種感覺在這 7 天裡很深刻。」 凌文龍說著改變後的自己:「平常我吃飯大口大口吃,從不會去思考這些飯菜是怎麼來的,它們又是怎麼來到這裡?現在我每吃一口飯,都會去想這些米從土地生出來、農夫收割工人運送,經過很多過程才能來到這裡,讓我們享用,想到這裡就會覺得感恩與緣分,開始明瞭師父說的『因緣』是什麼,就像這樣的經驗很多,讓我在修習的過程中,開始放下很多執著,所以這 7 天對我來說挺開心的。」 這次禪修過程中,最讓凌文龍印象深刻的,是心道法師告訴他的「分別心」,對生活在香港的他感覺特別深刻:「師父的話語提到『分別心』,讓我很有感覺,不只在香港,現在世界因為資訊太快、太複雜,我們收到的所有訊息,是經過搜尋引擎傳遞過來,然後儲存起來,有很多因緣在其中,但是因為太多了,我們已經吸收不來,然後這一切就對我們變成壓力。對我來說,這 7 天內我放下很多分別心。」 在表演行為裡,每個「卡」都代表一次打掉重練,每個「OK」都代表終於可以順利過關,在不停扮演不同角色和別人的人生的同時,凌文龍會不會感到疲憊?會不會感到空虛?性格單純的凌文龍說,其實他很喜歡演一些好的、他喜歡演的角色,有時遇到(接演)一個角色,是反派或他不喜歡的,這時他會感到痛苦,不知道怎麼樣去演這個角色,甚至會用批判的心態去表演,從來沒有想過這個角色的形成,也有他的前因後果,角色的行動,一定有他的原因和意念,「禪修的練習讓我忘記好與壞,因為這就是一種分別心。」現在他知道劇本裡的每個角色有好有壞,如果不能脫離自己的執著去理解角色,他就不可能走進這個角色的生命,進而讓他在舞台上活起來,「現在我知道,我演過的每個角色都是我。」這次的修行讓他有多一點能力去穿透角色,幫助他未來在表演上讓角色更立體、更飽滿、更有層次。 真正重要的東西是肉眼看不到的 在這次得獎作品《黃金花》裡,凌文龍飾演一個與單親媽媽相依為命、患有自閉症的男孩,因為演出真實自然而獲獎,凌文龍透露得力於觀察患者和他們的家庭的功夫,「接演後,有幾個自閉症患者的家庭和我聯繫,我每天去觀察他們的生活、看他們的行為,最難的是了解『他們的行為為什麼會這樣』?譬如說突然大叫或自己打自己,很多爸媽也說不知道孩子會這樣,我花了很多時間仔細觀察和感受,所以在演的時候把那些東西當作我的材料,然後把它好好的演出來。」 「我記得我的功課準備得差不多的時候,有一天我走在街上,突然想到如果在這個時候我走入角色會如何?然後我好像超人走進電話亭變身成超人一樣,變成了角色,在大家準備過馬路的時候突然大聲叫了起來,感覺旁邊人被我嚇到,然後他們從驚嚇、了解(覺得我可能是精神有問題)轉變成威脅(怕我攻擊他們),從路人態度的轉變,我開始想,其實我跟你們沒有不同啊!如果這時我過馬路沒有人幫我,我可能會被撞死,那會讓人很傷心的。我把這個感覺放進角色裡,讓他有立體感,每個人都有感情、有喜歡的不喜歡的、有愛的、不愛的,只是表達的方法不一樣,如同師父所說的:『現象不同,但是我們的本質是一樣的,真正重要的東西,是肉眼看不到的。』我今天早上就有一個體會:我吃飯時吃到一個東西,酸酸苦苦覺得好難吃,當時我就想:為什麼我會覺得難吃?其實不就是酸酸苦苦又一點甜甜的?我為什麼要去分別它是好或不好吃?我這種想法原來就是師父說的『分別心』,我為什麼要去知道它是什麼?知道它叫什麼名字?之後吃的每一口東西,也都讓我有這種感覺,其實感覺全都是從我這裡來的,不是從吃的東西來的,放下『我』的感覺,所有東西都是一樣。」  凌文龍說,「頭幾天我很躁動,可能是 7天時間很長,沒有嘗試過,對於沒有經驗的我來說,是很大的挑戰,過了 7 天,我發現原來這只是個開始,禪修越做越久、心越做越定。」「我很喜歡心道法師很會開玩笑,我過去認識很多法師,他們都比較嚴肅,而心道法師是一個那麼慈祥、輕鬆、沒一點嚴肅的人,但是他又可以讓我們很尊敬他,感覺又跟我們是那麼近,我最喜歡師父跟我們解釋『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意義。」 對於自己的改變,凌文龍感到驚奇,「我是個很浮躁的人,常常會感覺心煩,對於喜歡的人、事情很執著,在這 7 天的修行,我感覺我放下了好多。」凌文龍不好意思的說:「我不敢肯定回去以後就會完全改變,但是我學到禪修是要練習的,才能到更高的境界,這還需要經過一個純化的過程,我回去一定繼續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好!」  ●本文由「靈鷲山平安禪網」授權刊登,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

用「心」轉變命和運—法國女婿賴旭立的「禪三」分享

【圖/沈仲怡 文/劉湘吟 】「這次禪三對我來說,有很多『第一次』。」賴旭立是法國人,在台灣生活已十幾年,2018年8月初他上靈鷲山參加三日禪修,雖然平時自己常打坐,但卻是第一次「打禪」。說起因緣,原來妻子以前是教團職工,這次是妻子幫他報的名,「她幫我報名時我人在法國看望母親,我說ok啊!」 從網路蒐尋資料中得知他對中國的易經卜卦、風水很有興趣,「十八歲時我跟一位法國中醫老師學太極拳。」老師借了很多書給他看,其中有中國歷史、地理等,還有《易經》,「不知道為什麼,我看易經、風水的書很有感覺,每天都看。」 1994~1998年他曾經來台學習、生活四年,之後返回法國,和台灣妻子相戀、結婚,2006年和妻子返台定居,兩個女兒都在台灣出生。近年來他除了和朋友一起拍攝一些和台灣民俗、宗教有關的短視頻,還在寫實用易經卜卦、八字、風水方面的書(法文版)。 打坐是什麼時候開始的呢?賴旭立說︰「十九歲時我出了一場車禍,有一年時間不能正常走路,很無聊,」他笑了起來︰「所以那時就開始自己打坐,用呼吸練丹田。」從那時起和「打坐」結下了緣,最近五、六年坐得更勤了,他都去家附近的廟裡打坐,畢竟家裡有許多事令人牽掛,不易專注。 三天收穫有如自學六年說起這次上山打禪的經歷,他說︰「總結來講,很喜歡。」 這也是他第一次造訪無生道場,頭一個印象「一切都很乾淨。」去到寮房時感到驚喜,「哇,好像膠囊旅館一樣,一個人一艙。」賴旭立坦言,不習慣十幾、二十人一起睡通鋪,看到每個人有自己一個空間,「真的滿好的。」 打禪要早起、吃素,這對他來說都沒有困難,「平常我也常常早上五點多就起床了。也常吃素。」禁語也很ok,「我不是愛講話的人。」得知上山打禪三天不能說話,他還覺得很好,「因為在家我要跟小孩說很多話。」而且因為他是外國人,天天要面對熱情的台灣民眾對他和兩個可愛女兒善意的寒暄問候與攀談,不愛講話又不能不一再地講……「可以休息當然很好啦!」 原本他有睡前用手機上網聽些東西的習慣,上山打禪不能用手機,第一天晚上他有點擔心會失眠,結果很快就睡著,因為感覺很累,「到第三天晚上才沒那麼累。」 這也是大多數打禪學員共同的狀況。 而此行收穫豐碩,首先,「以前都是自己打坐。我去廟裡打坐,老師會跟我說︰把你的心放下……可是沒有告訴我怎麼呼吸、怎麼放下。」上山禪修的三天,「有法師教導、帶領,從坐姿開始,到修習平安禪的四個步驟,一步一步有系統地引導。」一些之前自己隱約有發現的「眉角」,這次都得到清楚的解說、印證,「我覺得很好。這三天的收穫好比我自己學的六年。如果我早知道,六前就會上山禪修了。」學到了「平安禪四步驟」他覺得很受用,「很好用,比較快進入情況。」以前他打坐大概需要半小時才能放鬆,「現在十分鐘就ok了。」 除了坐禪、行禪,有一堂課法師講述「心是什麼?心在哪裡?」格外令他印象深刻,「哇,我很喜歡,很有收穫。」讓他學會了在生活中的許多時候常常自問︰「心放在哪裡?」 從此看待事情的態度不一樣了,也讓自己有所改變,「比方說在生活中、和家人相處時,我有一些不好的習慣,在那些習慣現形時,我的心在哪裡?要怎麼去改變?」雖然說改變很難,但至少學習到從另外一面看事情。從此,當生活中的許多繁瑣細節不知不覺讓他心浮氣躁時,他會自問︰「我的心在哪裡?」便得以從情境中解離;走路時也自問「我的心在哪裡?」……「很實用,每一天都用得上。」 最喜歡的是最後一天下午,解關前學員們和法師齊坐一堂分享心得,「很好玩,因為前兩天看法師好像很嚴肅、不苟言笑,那天下午很意外︰原來法師也會笑,很愛笑……好可愛。」  怎麼去轉自己的心? 每天的「過堂」也是禪修內容,法師教導的用齋規矩(過堂行儀)是他聞所未聞的,剛開始他感覺很新鮮也很奇怪,「為什麼要學這些?」原本習慣自由的他「應該」會不習慣在山上過堂的種種規矩,但——「人是矛盾的綜合體」,「原本我天天要煩惱今天要吃什麼?給小孩吃什麼?晚餐吃什麼?……結果上了山,每次吃飯時坐在那裡,你面前有兩個碗,別人給碗裡裝什麼你就吃什麼,不用去想要吃什麼,我覺得很好。」 有什麼不喜歡、不習慣的部分嗎?追問下,賴旭立想起來了︰「這三天打坐時都播放法師的錄音指導,沒有給我們自己坐的時間……不是不喜歡,只是不習慣。」對於總是自己打坐的他來說,一直聽錄音等於一直在聽引導、學習,無法專心打坐,「所以我都利用休息的時間自己去打坐。」 當坐在禪堂中,想要自己專心坐,卻必須一直聽錄音時,怎麼去轉自己的心?「只有告訴自己︰放下。」容易嗎?「不容易。」他笑說︰「真的放不下。有時候蠻痛苦的。有時候放下了幾秒鐘、幾分鐘,又離開了……但這也是一種學習。」 禪修的三天,每天的作息完全被安排好,什麼時間要做什麼事、上什麼課都是固定的,「好像在當兵!」在山上時感覺不習慣,可是解關下山後卻又覺得︰「啊!是很棒的體驗、學習。」他笑說這種心理轉變「很好玩哦!」 回家後他和妻子分享此行滿滿的收穫,並鼓勵妻子也去;他也跟喜歡打坐的朋友分享、推薦,而他自己下次想參加斷食禪三或禪七。 和關聖帝君很有緣的賴旭立,從十幾年前和妻子返台定居開始,就一再遇到關聖帝君,自己也愈來愈有「感覺」(感應),他很「台」地說︰「他是我老闆。」 賴旭立的夢想是成為一名風水師,至今一直持續上課學習,「風水有很多門派,也有很多迷信的東西,我學的不是迷信的那些。」他聊起法國人也很喜歡算命,「不輸台灣人哦!」也有很多種算命的方式。問他在法國算過命嗎? 他流露出一種難解的古怪表情,「算過一次……準得不得了。」原來那次算命師預言不久後他會出車禍,會有很多法律糾紛……當時他聽了很驚訝,「啊?!……我不相信啊!」結果三個月後真的發生了(就是十九歲的那場車禍)。從此他再沒有算過命。 「命可以改。」賴旭立說,以前他覺得風水可以改變一切,後來又學到「一命二運三風水」,醒悟「對啊,還有『命』和『運』。」命要改,「不那麼容易,但可以。我覺得要用自己的心去轉變命和運。 所以很重要,每一天都要想『我的心在哪裡?』……」 萬法歸宗,不離「心」。佛法,也正是「心法」啊! ●本文由「靈鷲山平安禪網」授權刊登●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