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搜尋標籤李梅樹

已找到 3 則相關結果

左化鵬/裸女石翁仲 李梅樹佳城險未受波及

報載,台灣國寶級藝術家李梅樹的家族墓園,前幾日被拆毀,我向台灣文史專家朱瑞徵查詢,幸好李梅樹的佳城,未被波及。三年前,我陪朱瑞徵前往三峽清水祖師廟參觀,並陪他到附近李梅樹的佳城獻花致意,李梅樹是他的恩師,兩人師生情深。我和這一代大師,素無淵源,但因仰慕其人,對他的生平事蹟有些了解,對墓前神道上的兩尊裸女石翁仲,留下深刻印象。李梅樹的長眠之所,就隱身在祖師廟附近的一座山坡上,周遭有許多荒塚,我們撥草尋路,來到他的佳城前。我不知道他為何用裸女當石翁仲,也許有這一左一右體態豐腴、眉目含春的裸女石翁仲和他朝夕相伴,能讓他含笑九泉。我注意到他的墓碑寫著「李公梅樹教授墓」。李梅樹一生多采多姿,他是臺灣著名的美術家,也擔任過好幾屆的台北縣議員,並曾利用空餘之暇,在文化學院、國立藝專、和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的美術系任教。但他盡棄其他頭銜,以「教授」兩字蓋棺論定,可見他對藝術傳承是多麼的重視。少年李梅樹熱愛美術,曾師從當年在台的日本名畫家石川欽一郎,後來,他和台灣著名的畫家陳澄波,兩人結伴,一起從基隆港搭信濃丸到日本求學,學成歸國後,因望重鄉里,一度被邀請從事公職。當時,故鄉的清水祖師廟已年久失修,他立刻卸下所有索然寡味的公職,欣然接受廟方委以重修祖廟的神聖責任。春蠶到死絲方盡,李梅樹從46歲的壯年到82歲辭世,耗盡半生的歲月重修祖廟。重建後的清水祖師廟,不論是石刻、浮雕、或銅鑄,一樑一柱無不精雕細琢,展現中國傳統寺廟藝術的極致,故被譽為「東方雕刻藝術殿堂」。其中最富盛名的是寺廟中兩根「百鳥朝梅」石柱,各50隻喜鵲、白鷺、黑鳶、鸚鵡等各種禽鳥,盤繞在老梅石柱上,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因此清水祖師廟又被稱為「鳥廟」。提到鳥廟,不得不提兩件鳥事。據說,百鳥朝梅柱落成後,有人為邀功向蔣公密報,指百鳥朝梅是李梅樹搞個人崇拜,置國家元首尊嚴於何地?不料,蔣公聽後,莞爾一笑說:「梅花是國花,百鳥朝梅,象徵萬邦來儀,甚好、甚好!」。李梅樹後來得知此事,摸摸項上腦袋,嚇出一身冷汗。又據說,當年,郵政總局擬以李梅樹著名畫作「清溪浣衣」製作郵票。送交警總審查時,又有人密告小蔣指:「溪中浣衣女子,皆頭戴斗笠,有象徵台灣獨立(斗笠)之嫌)」。小蔣聽後,眉頭直皺,後來此事不了了之。終究是稗官野史,不可認真。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

《何處白雲引頸望: 越境畫家劉錦堂》

【記者廣容報導】李梅樹紀念館正進行一系列的台灣藝術美學講座,針對台灣美術史作深入的講述介紹,帶領民眾了解台灣當時社會文化現象,一探台灣藝術文化之美好情境。9月8日講座上場,呂采芷老師的講座主題是《何處白雲引頸望— 越境畫家劉錦堂》。 劉錦堂(1894-1937)於台灣割讓日本的前一年在台中出生,中日戰爭爆發數個月前在北京過世。他的生涯跨越海洋,在台灣19年,日本6年,中國16年,身處三地關係複雜的時代持續創作,其作品深具歷史意義。  劉錦堂所屬的19世紀末到20世紀前半這個時代的東亞,既是外來「美術」概念在地化,紮根發展的時期,也是多變的政局和頻發的戰爭造成人口大移動的時代。包括劉錦堂在內的眾多藝術家流轉他方,或短期逗留或長期移住,成為異種文化碰撞交融的媒介,刺激各地美術多樣的發展,也導致畫家本身藝術的變化。他們的創作敏銳地反映了東亞近代美術發展時面臨的共同課題,如「地域性對普遍性」、「東方對西方」、「傳統對現代」等。以巨視的觀點探討這些畫家的藝術活動是掌握近代東亞各地美術脈絡的必經之徑,可是他們的活動範圍超越戰後界定的國界,無法從戰後的國別美術史視點來全面理解他們戰前活動的內容與意義,因此有必要從當時畫家們移動的場所「東亞漢字文化圈」這個大框架來探討其作品的歷史定位。 本次演講將以劉錦堂為例,討論兼具「漢人」與「日本殖民地人」雙重身分的台灣畫家如何嘗試掙脫政治的枷鎖,將自己定位於東亞,以漢文化圈共有的固有文化為基礎,在新時代的美術範疇中創出東亞共通的圖像與樣式。 ◎李梅樹紀念館系列講座講者: 呂采芷老師講題: 《何處白雲引頸望— 越境畫家劉錦堂》講座時間: 9/8(週六) 15:00~16:30 (14:30開放入座)講座地點: 李梅樹紀念館(新北市三峽區中華路43巷10號)

《鄉關何處》李梅樹紀念館美學講座 / 廣容報導/ 新聞

【記者廣容報導】李梅樹紀念館一系列之台灣美術史講座,八月份活動隆重展開,《鄉關何處—近代台灣美術中的故鄉意識與認同》於8月18日登場。 台灣的「美術」制度,是隨著日本的統治移植而來的。其中,以美術展覽會最具代表性。1927年設立的台灣美術展覽會,是以表現「地方色」,來作為展覽會的方針。日文中的「地方色」,等同於ローカルカラー,是local color的翻譯語。在殖民統治下的台灣,地方色有時被稱為台灣色、鄉土色。這個概念一般認為形成於殖民地體制中,並且經常被放在殖民與被殖民的二元架構中來探討。也被認為是台展、以及鮮展中促成表現「台灣」、或者是「朝鮮」形象的重要媒介之一。 在台展所提倡的鄉土藝術,是把台灣作為鄉土(故鄉)來認識,並創造出根著此地,具有「日台融合」特色的新的鄉土藝術。這項展覽會方針,對統治者來說,是同化政策下文化統治的一環,但是,對台灣人而言,追求台灣的獨特性,卻反過來集結了他們的共同體意識,並且共同擁有創造「台灣美術」的理想。 不過,以鄉土風物作為創作題材,並非始於台展。台灣藝術家在更早時期,就把台灣作為「故鄉」來認識,並且以「故鄉」來作為創作題材。由於故鄉與認同之間,有著非常緊密的關係,在本次的演講中,將從「故鄉」的角度切入,並以台灣藝術家參加展覽會作品為例,來探討他們在接受日本統治的歷史情境中,身為「台灣人」的認同問題。 ◎李梅樹紀念館演講簡介講題: 鄉關何處—近代台灣美術中的故鄉意識與認同時間: 8月18日週六下午 14:00~17:00主講: 邱函妮 助理教授地址: 新北市三峽區中華路43巷10號電話: 02-2673-2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