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搜尋標籤政大

已找到 6 則相關結果

情侶上指南宮會分手?有內幕!

【愛傳媒採訪中心報導】位於台北市文山區、政大後山的指南宮,俗稱仙公廟,供奉的是八仙裡面的呂洞賓。長久以來,廟方都被一則假訊息困擾,這些假訊息就是情侶上指南宮會分手! 指南宮早在1882年、光緒八年就分靈來台,到了1920年、大正9年在現址建廟至今,已經百年,是台灣道教重鎮。根據廟方人員表示,情侶不能上指南宮的傳聞,雖然不是建廟一開始就有,但是也流傳了大概50年。 指南宮多年來一直想要破除這樣的假消息,也找了很多證據。例如廟方人員指出,根據台灣日日新報的報導:1925年、大正十四年,舊曆正月多進香「北部指南宮,南部朝天宮之所奉,尤為信仰之中心,而參拜之者,絡繹不絕,前者去一日約一萬人,二日約一萬數千人,其他日有數千人。」由此可知,指南宮是在日治時期就是全台人民的信仰中心。 對於情侶不能上指南宮的假訊息,2013年國立政治大學民族研究所吳宗明在碩士論文《鸞堂建構與家族經營:以指南宮為例》提及,有一首日治時期的歌謠,提到情侶到指南宮會永浴愛河。這首日文歌曲的歌詞是:「木柵仙公廟燒金に行く(去),聖杯投げて(丟)話する(講話),保庇兩人仲良く(好好相處),じゃぶじゃぶじゃぶ,じゃぶじゃぶじゃぶ(永浴愛河)。」歌詞的翻譯如下:「情侶一起到木柵仙公廟燒金拜拜,擲筊向神明稟報,保庇兩人好好相處,能夠永浴愛河。」由此可見,指南宮在日治時期本來是情侶相約前往的熱門景點。 既然指南宮本來是情侶熱門景點,從什麼時候開始受到情侶不能上指南宮這種假訊息的困擾呢?研究顯示:民國六十六年《中央日報》有一篇報導提到:八仙之一的呂洞賓,性喜「惡作劇」,專事拆散人間男女的大好姻緣。這是相關研究目前找到最早有關指南宮會拆散情侶的報導。 到了民國八十四年,《聯合晚報》有一篇「呂洞賓拆情侶?指南宮喊冤」的報導,有父母為了禁止兒女私底下到指南宮談戀愛,編造出到指南宮會分手的謊言,呂洞賓成為代罪羔羊。依據報導推論,指南宮因為風景優美、盛名遠播,所以早年很多男女情侶都到此約會,但是有的家長反對兒女私下約會、自由戀愛,乾脆告訴子女如果到廟裡約會,就會被廟裡神明處罰而分手。後來有人陸續加入傳聞情節,最後更演變成呂洞賓追求何仙姑不成,所以會會拆散情侶。呂洞賓身為神明卻莫名其妙揹了黑鍋。 民國八十六年《民生報》報導,前副總統蕭萬長先生在政治大學外交系讀書,研究所時結識了朱俶賢,約會地點就有指南宮。由此可見,指南宮不會拆散情侶。 吳宗明的碩士論文發現,有關呂洞賓會拆散情侶,有幾種傳說。一說受到明朝小說「東遊記」影響,醜化了呂洞賓與何仙姑;二為受到民間戲曲「洞賓三戲白牡丹」影響,其實戲曲中指的是宋朝的顏洞賓,非八仙之一的唐朝呂洞賓。 指南宮多年來努力想要破除假訊息的影響,包括收集相關研究文獻,並且透過臉書粉絲專頁多次澄清,也在後山設置「情人的勝地」、「心形愛情鎖」,希望重新回復原本的正面形象。

政大拋開徵才傳統,邁出多元化的腳步

【特約記者王查理報導】政大被稱為金融業的搖籃,許多畢業生畢業後投入商界的懷抱,而今年的政大徵才月除了邀請過去對政大學生讚譽有加的金融業界外,亦邀請了包含電商,新創,零售,教育,媒體等多樣化產業,擴大媒合平台,令政大的學子接觸到心中的夢想就業機會。 政大徵才月是國內少有,以學生自治團體為核心,籌劃辦理的徵才活動,而政大學生的高度創意性與優異的學習能力一直在金融產業界有不錯的名聲。今年的籌備團隊透過多項職涯相關活動,讓學生接觸自己心中的夢想產業,當中包含了企業參訪,說明會,演講等。 而今年也擴大媒合平台,除了金融業外,政大也邀請零售,教育,電商,媒體等多項產業一同參與政大徵才月的進行,活動當天雖然飄著毛毛細雨,但政大的同學與徵才廠商並不因此澆熄熱情,反而用更熱烈的氣氛驅走濕冷,令人感受到主辦方的用心與政大學生的熱情。圖/政大往年徵才以金融體系為主 而今年徵才月所開創的校友分享會以及人生設計工作訪等活動,也有助於協助學生未來的志向探索,幫助學生找到自己適合的方向,期許能夠藉由多方面的資源,幫助各年級的同學找到自己的定位與方向,探尋發展長才的舞台。 而政大的學生也表示過往常以金融業主導的徵才活動,今年融入蝦皮、摩斯、Garena、統一企業、Pinkoi、女人迷、柯賓漢等多樣化的企業加入,另選擇更加多元,也透過校友的分享與企業演講得以接觸其他業界,這是過去比較缺乏的,但今年給了政大的學生很多不同的體驗。圖/當天的毛毛細雨無法阻擋政大學生與徵才廠商的熱情 政大職涯中心總監廖良益也表示:「政大徵才月是十分龐大且細節繁多的活動,透過學生團隊親力親為的去執行,對於團隊來說是個很好的成長機會,學生可以透過自己的角度,去尋找意向與適合的企業,政大也以有這麼一群優秀的學生團隊為榮。」

電視太政治,她決定當網路媒體記者

【實習記者范芷瑄報導】畢業於輔大新聞、政大傳播所的張方瑀,從小就相當明確自己的目標,在國小五、六年級就萌生想當記者的想法。 「我們國小有一個校園記者的訓練,就單純那時候我文筆比較好,不曉得為什麼那時候大家不會說要去當作家,就說妳可以去寫文章、去當記者,我也覺得滿有趣的,所以到了國中的社團也是參加跟媒體相關的,就一直朝想要當記者的方向去選擇志願,所以考大學的時候,我是推甄上的,也是上了輔大新聞跟世新新聞,其實說到底為什麼要做新聞,可能一方面也是很愛講話吧,很愛跟別人分享一些事情。」 張方瑀目前在政大秘書處負責處理媒體資訊的部門工作,主要整合媒體公關、新聞媒體或危機處理等等。她解釋道: 「如果是以一整天來講的話,一早就要去收集昨天網路上政大有出什麼的新聞,或者是媒體關於政大的報導,正面或負面的報導都要,就是要收集這些新聞輿情。例如說,昨天有個很有名的政大教授,可能在節目上講了什麼很驚人的話,我們都要收,因為媒體記者會打電話問昨天那位老師他說了什麼,那學校有沒有對此要做些回應之類的。」 政大在facebook有個稱作政大交流板的社團,裡面都是政大的學生,也包括校友,而大家都把那裡當作學校的公布欄,有任何活動或資訊,或有人東西不見,都會被po在上面。張方瑀就是透過這個社團的動態,隨時注意學校現在的狀況,也就是所謂的「校園輿情」,假設最近有學生po說學校多了很多流浪狗,可能會咬傷同學,希望校方可以趕快處理。那他們就要將這件事記錄起來,然後打電話去總務處,把學生的問題傳達給校方,做為校方與學生之間溝通的橋梁。(林書豪記者會/張方瑀提供)第一次的大型活動,公關不容易 歷年來政大的畢業典禮都是請知名校友當致詞的貴賓,而今年相當難得請到林書豪。張方瑀說,這應該是她在政大半年來碰過最大的活動,剛知道的時候有一點緊張,也擔心進來採訪的媒體很多,會造成學校秩序很亂,所以事前做了很多規劃,包含媒體進場、我們事後給媒體的採訪稿等等。林書豪安檢非常嚴格,因為他不僅跟NBA有簽約,跟台灣的經紀公司又有一層,等於說他有兩層的合約,規範又更加繁瑣,譬如說肖像權的問題,還有詳細規定他的照片露出程度或是媒體訪問只能訪多久,這個環節也是當公關挑戰最大的部分,就是要去想辦法去和記者溝通,但又要和他們維持一個非常好的關係。 「當公關最常遇到的就是,記者想問一些學校比較負面新聞的問題,那你就要想辦法讓記者覺得說,你有在幫忙他解決問題,但其實你並沒有要回答他這個問題,聽起來滿困難的喔。」 張方瑀笑了笑說,公關也要讓記者可以問某些問題,要表現出「會盡我所能幫你解決」的態度,但是記者也不能問得太超過,彼此都要去拿捏那個分際。(幫忙記者拿麥克風/張方瑀提供)媒體產業的惡性循環,新聞系的逃亡 一直都想成為記者的張方瑀,中間竟然有一度不想當記者,她說當時想要讀研究所就是單純想離開媒體圈,她那時面臨大學畢業後的就業壓力,開始思索自己是否要當記者,在迷茫之際就考進了政大傳播所。修了很多不同於輔大新聞系的學程,例如電訊與媒體政策、社群與娛樂媒體等,也上了許多與法規、產業或遊戲社群相關的東西,甚至在畢業論文寫了跟虛擬實境有關的題目,雖然看似跟新聞無關,但其實這些都是她日後做記者的養份。 當時她會決定再走記者這條路,是研究所的老師跟她說的一番話讓她下定決心,說:「都念了那麼久的傳播,就當看看記者也無妨,如果試過了還是不喜歡,那就算了,再離開也不遲。」 張方瑀講到這段故事時笑得很燦爛:「其實滿有道理的,那就進去試一下再說吧,起碼可以跟別人說我當過記者,沒有直接就逃掉這樣。」 張方瑀說,當新聞系的同學知道媒體產業是怎麼樣子,他們就不想進來,然後就逃離,於是一些沒有受過新聞專業的人就進來。雖然人家都說不念書才會去當記者,但其實很常來應徵的都不是新聞本科系,有沒有上過新聞倫理真的滿重要的,新聞稿寫作那些技巧其實是其次,新聞系的學生本身有了在大學四年的訓練,新聞倫理就會影響到他的報導寫作,如果你在大學就有學到這些該有的分際,其實真的到業界之後,因為已經有了基礎的養成,你就知道界線在哪裡,就不會對受害者家屬問一些太蠢的問題,現在大家會覺得記者都不讀書,就是一個惡性循環,對其他沒有受過新聞專業訓練的人而言,新聞寫作就是採訪、寫作、採訪、寫作、採訪、寫作,就只是單純產出而已,她認為,新聞不只是一份我問完了寫的工作。現在新聞來源太多,身為新聞記者,必須要很快的去分析並同時判斷最快可以從哪邊獲得解答,並且快速的用文字或是語言把這個狀況完整的呈現出來,比如說社會線,當今天有社會事件發生,可能會牽涉到很多不同單位,像是車禍就會涉及到交通大隊、地方派出所以及消防隊,如果傷者被送到醫院,那你可能要請醫療線的記者去現場,記者其實是一個要快速統整非常多消息來源的工作,最重要的是不能出錯。 張方瑀說:「記者是一種能力,而不是一個工作,將零碎的資料整合成大眾能理解的內容,每個產業都需要這種人才,從來不是只有新聞才需要。」跟時間賽跑,媒體記者的無奈 「那時候是去中天電視台實習一個月,我那時候在政治中心,真的超級累的。」張方瑀分享自己在大學實習的經驗,雖然笑著,但話語裡滿是疲倦。 「我有因此覺得我不能去電視台,電視台是你當天才會知道你要去跑哪一則,由長官分下來,所以我們早上一到公司就要趕快出去,因為記者會可能會9點半或10點開始,但是就只有9點到9點半或到10點,這半小時到1個小時的時間去了解等一下可能會要訪什麼,受訪者可能會講什麼,1個小時結束後就快11點,新聞是12點要播,所以你還要趕回公司,還要剪帶,還要過音,他們很常都是在車上就開始寫,就跟攝影討論好等一下要怎麼剪、怎麼弄,然後一進去公司就開始過那個音,一則就結束了,然後下午再來一次,不停重複。他們有時候還要值夜班,我是實習生可以晚到早走,卻還是覺得累到不行,可見在電視台工作真的是非常辛苦。」 她認為,現今電視媒體的困境就是時間太少,記者只能一直不停被趕著走、不斷地產出新聞,因為現在新聞就是24小時不停播,還要跟網路媒體競爭,並非是記者不想做一篇有內涵的優質報導,只是時間太壓縮,況且社群媒體越多,記者越有時間上的壓力,到最後,新聞反而比網路上的資訊來的慢,又或者新聞只是轉載社群網站上的影音及文字,如此一來,新聞似乎就不再是「新聞」了。轉戰到網路新媒體,從廣再到精 待在政大當公關只是張方瑀短暫的計畫,月底她打算轉職去ETtoday當新聞國際組的編輯,開始她記者的工作。 「一開始我也想很久,網路媒體是新的產業,還有很多商業模式都還沒有確定,那大概就去平面報紙或是電視台吧。」 張方瑀又說:「但我又考慮到,電視有硬體的限制,一個時間點就是只能播那則新聞,所以必須選擇哪一條新聞比較重要,但數位媒體就是無所謂,能在同一時間全部都放進去,而且網路現在的法規限制比較少,像電視它就是第幾台,幾點要播什麼、或是廣告時間一定要播廣告,這樣電視台才會有收入,但是這樣就有很多成本上的限制去壓縮到記者能夠發揮的空間。」 ETtoday新聞雲是台灣目前最大的新聞網路媒體,伴隨著媒體數位化的時代來臨,ETtoday逐漸擴張公司規模,外派越來越多記者去各國長駐,公司前景相當不錯。並且網路的限制不大,可以平面,可以寫長篇專題,也可以拍影片,對記者而言,報導形式比較彈性。而相反的,電視新聞的一大缺點──黨派色彩,就反而會牽制住記者報導的內容。因此張方瑀擔心進去跑線會容易被影響報導,可能會被迫寫出立場偏頗的新聞,所以她最後決定去網路媒體工作,至少可以做比較多新的嘗試。 對於會不會想從事獨立媒體或自媒體這個問題,張方瑀認為,要先去大媒體了解整個業界的環境之後,才會知道若只剩下自己的話要怎麼做比較好,等於說先把眼界放寬,最後再聚焦到小媒體,而且很多獨立媒體的內容都是比較專門性,需要較多專業知識,例如風傳媒或報導者等等。她目前也還在摸索自己到底是喜歡什麼類型的報導,所以她現在打算先從廣再到精,一步步去規劃自己的生涯。 媒體工作有很多不為人知的辛酸,並不是像表面上看的那樣光鮮亮麗,一則3分鐘的報導,可能背後有著一個團隊的辛苦付出,以及對這個社會的用心與關懷。雖然台灣媒體的生態並不是太好,可能有許多年輕熱情的火苗逐漸被社會的現實所澆熄,但張方瑀卻說,如果再選擇一次,她仍然會走上傳播這條路,她覺得念傳播科系的好處是,選擇非常多,可以不用被侷限在某一個框架中,能夠多多去嘗試不同的領域,可能性非常多元,這是好事也是壞事,端看怎麼想。

政大來告訴你,怎麼打出一場人人稱讚的好仗

圖/政大教授率領專班學生赴校外進行實地參訪見學 面對瞬息萬變的國際情勢,熱議重心逐漸從亞太轉移到印太,臺灣地處東北亞與東南亞交會處,戰略地位更顯重要。無論是印太戰略、朝鮮半島局勢、南海領土爭議、資訊戰及新國家安全等議題,如何掌握未來國際局勢的脈動關鍵至重。 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戰略與國際事務碩士在職專班曾邀請多位實務菁英例如前國安會秘書長蘇起、前外交部長程建人、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董事長朱宗慶及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副總院長翁林仲先生等,分享寶貴經驗及交流。 此班由堅強師資陣容率領,課程規劃以戰略及國際事務為主軸,分成六大重心,包含國防政策、戰略與安全研究、危機處理等。結合紮實學術及國際化訓練,提供全國首屈一指的國際事務教學資源。 為加強學生對當代戰略觀察分析能力,必修科目包含「戰略研究」、「國際關係研究」及「研究方法」;而群修課程涉獵範疇更廣包括「國際公法研究」、「談判研究」、「國際組織研究」等。更設特色課程「領導與統御」,由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院長及外交系主任親授,學生除了可以修習本專班課程外,亦可跨領域選課,培養多元化視野。 此專班成立至今近二十年,學生背景多元,有來自政府機構如外交、國防、國安、警政、海巡及一般行政部門,亦有來自民營企業如航空公司、貿易及電子科技業等,無論在軍方還是在涉外事務工作及各行各業的畢業生,均有活躍表現。 108學年度,外交系戰略與國際事務碩士在職專班也即將於東吳大學,政治大學,福華文教會館等地點舉辦招生說明,有興趣的朋友也能透過下方資訊聯繫。電話:02-2939-3091轉50918電子郵件:50918@nccu.edu.tw相關招生資訊請點我招生說明會資訊請點我

政大傳播院長 沒選上校長後立即棄職

【記者林可妮報導】政大校長遴選結果出爐,原本是遴選委員,後來忽然辭掉遴選委員宣布參選校長的政大傳播學院院長林元輝,現在傳出已經閃辭院長,而且在公文還沒有生效之前就不再批示公文,造成政大傳播學院公務停擺。 自行宣布請辭院長的林元輝在8月2日發出電子郵件,還批評學校公文效率,所以沒有趕快同意他的辭職及申請休假一年的簽呈,也沒有選派代理院長,才會造成政大傳播學院的公文停擺。 政大傳播學院的許多老師收到電子郵件都覺得非常訝異,因為林元輝先前自行參選傳播學院院長並且當選,如今院長任期還沒到,辭職也還沒生效,就自行決定不再履行院長職務,難免造成公務困擾。 林元輝發給學院同仁的公開電子郵件內容如下:「各位同仁:我已上簽辭院長,好休一年sabbatical。校長頻於出境,還未批,遑論選派代理院長,今天林某薪水單已無主管加給,學校就這個效率快。我已非院長,但無代理院長,全院公文馬上出不去,要當義工幫看守核發都困難。現在是在跟人事室奮鬥爭取當義工中…八月內公文速度會慢,請惠鑒。林元輝」

政大校長出爐 一樣有大陸兼差爭

圖/取自pixabay 【記者林可妮報導】國立政治大學校長遴選在7月22日晚上出爐,有曾經擔任法學院院長的郭明政當選,不過立刻爆出他在大陸的大學兼差,引起爭議。民進黨政府是否會用對待台大校長當選人管中閔的標準來檢驗郭明政,外界都很好奇。 郭明政不只被爆料指出在上海交通大學法學院社會學研究中心掛名擔任研究員,先前也傳出不少爭議,包括宴客時先明定包紅包的行情,以及擔任行政主管時的領導風格也頗受知情人士批評。圖/政大校長當選人是上海交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