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搜尋標籤心理諮商

已找到 2 則相關結果

國中生聽到上課就生病 慎防功能性神經疾患

「一上課就睡著」這樣誇張的情節或許在動漫中常見,但沒想到竟然出現在現實生活中!一名國中生近來常出現莫名腿軟、下肢無力狀況,嚴重影響學習與生活自理能力,父母帶他四處求診後仍找不出病因,有時休息幾天後就會康復,但只要提到返校、上課等關鍵字症狀就會再度出現,直到前往雙和醫院小兒神經門診就醫,透過一系列檢查,主治醫師周正哲醫師最終診斷為功能性神經疾患(functional neurological disorder)並安排他接受兒童心智科和復健醫學科的復健療程,所幸情況逐漸改善,也幫助他順利重返學習路。 周正哲醫師指出,過去這類症狀的孩童常被認為是「裝病」逃避課業或學習,或是遭質疑心理素質不夠堅強、挫折忍受力低如「玻璃心」般;然而,其症狀的根本的原因在於其腦部相對脆弱,更容易被外界環境影響,進而導致身體方面出現問題。 周正哲醫師解釋,就像是腦部的「軟體」出現問題,而非「硬體」有缺陷,進而影響到肢體的動作與感覺等。值得注意的是,青春期是人格養成的關鍵階段,正面臨著升學、人際及同儕關係等各種壓力,此時家長們如無法發現問題癥結,並給予關懷及心理支持,反倒持續成為壓力來源之一,往往只會讓情況更嚴重。 功能性神經疾患常見症狀包括肌肉無力、手抖、感覺異常、暈厥伴隨類似癲癇的動作,周正哲醫師表示,常被診斷為癲癇,但從腦波檢查來看,則看不出無明顯異常。目前該症狀機轉未明,但有研究傾向與跟腦部控制肌肉以及感知功能的部分相關,常見觸發因子為壓力,如課業、考試、社交及關係經營等,或過去曾發生過的心理創傷、身體創傷,甚至是病毒感染,都可能導致本來運作正常的腦袋突然「當機」,日前就有研究指出,新冠肺炎帶來的封閉式生活與高壓、緊張環境導致類似個案增加。 因此,家長們如發現孩童有出現類似情況,周正哲醫師建議先以同理心來面對問題,並前往小兒神經科進行相關檢查,透過腦波檢查、頭部核磁共振,或是周邊神經傳導檢查,抽血等檢驗排除其他疾病影響的可能性。在治療部分,除安排職能、物理復健課程或心理諮商外,也希望與家庭、學校一同建立正確的觀念與支持系統,幫助孩童在治療的路上更順遂。 原文出處

好眠事務所》心理諮商師周冠邑:把握睡前黃金一小時,建立良好睡眠品質

【愛傳媒好眠事務所專欄】睡前活動決定了你的睡眠品質 睡前的一小時,你通常都在幹嘛呢?你是否想過自己睡前所做的事會影響到你的睡眠品質呢?現代人生活緊湊,睡前通常會從事各種活動,之後便馬上關燈睡覺,但這種作法容易使人處於亢奮、警覺的狀態而無法入眠,主要是因為白天「活動的我」和夜晚「放鬆的我」沒有明顯的區隔,以下活動是最容易干擾睡眠的前三名: 觀看影音串流平台 線上串流平台已是主流媒體,是許多人放鬆自我的選擇,但睡前追劇、看電影容易延誤睡眠,引人入勝或是刺激的劇情亦會激發我們大腦的警覺區域,讓入睡變得困難,應避免熬夜追劇或是關掉電腦就馬上躺床的習慣。 處理公事 許多人會利用睡前來思考工作上的問題或處理今天沒做完的事情,但這是最容易引發焦慮的睡前活動,易使自己處在「事情尚未完成」的狀態而無法放鬆。建議先把代辦事項寫下,留給明天的自己來處理。 自我反省 也有人習慣在一天即將結束時,把今天自己犯過的錯、說錯的話拿出來檢討,通常這種自我檢討大多伴隨著負向情緒,例如懊悔、憤怒、自責、難受等等,對事情也無太多幫助,但帶著這樣的情緒上床將輾轉難眠。建議可以練習正念呼吸(腹式呼吸)或是冥想,學習不帶評價的觀看腦中念頭。 建立「睡眠緩衝區」 所謂的睡眠緩衝區就是用來區隔白天忙碌的你和夜晚放鬆的你,這個緩衝區大約為一個小時左右(視個人情況增減),簡而言之,你得進行一些睡前的「儀式」來讓你的身體和大腦準備好進入夢鄉,在睡前挪出一段安靜的時光,進行一些有助於你放鬆的活動。 請記得,每一個人適合的放鬆活動都有所不同,例如有些人可以從閱讀中轉換心情,讓自己更平靜,但對另一群人而言睡前看書反而會讓自己感到焦慮,因此,筆者建議先把合適放到緩衝區的活動列出來,再從中嘗試和選擇適合自己的緩衝活動,以下是一些緩衝活動參考 閱讀 洗熱水澡 靜態伸展活動 畫畫 玩樂器或聽音樂 冥想 任何能使你感到平靜的活動 無論是何種活動,目的都是協助你逐漸進入放鬆的身心狀態,任何不適合的活動也都有共同的特點,那就是會使你亢奮或是引起焦慮等負面情緒,可以依照這兩個標準來篩選睡前活動。睡前的黃金一小時若能善加利用,將可提升你的助眠力,改善你的睡眠品質喔! 作者為好眠事務所諮商心理師顧問 ●更多文章見好眠事務所,經授權刊載。 ●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 更多資訊請上網搜尋:好眠事務所WellSle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