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搜尋標籤央廣

已找到 3 則相關結果

國人赴北極研究第一人——國軍通訊戰之父

【特約記者吳思賢報導】國軍正在進行漢光演習,其實通訊是現代軍事最重要的一環。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國軍通訊戰最主要的幕後功臣與奠基者是馮簡教授,他被尊稱為華人電波教育之父,更是第一位到北極做研究的國人。 日前中央廣播電台退休媒體人許薌君博士撰文紀念為央廣規劃電波工程的總工程師馮簡教授。文章披露並在「台灣真實故事」臉書社群分享後,文化大學電機系教授李克怡的迴響引出更多傳奇,原來馮簡教授還是國軍通訊戰力的幕後功臣與奠基者,馮教授曾協助國民革命軍建立總司令部的短波通信系統,後來在台大電機系任教,他的學生馬志欽教授在金門協助國軍建立戰時通訊系統,使得八二三戰役時台灣與金門、小金門之間的聯繫免於中斷。 馮簡教授被推崇為華人電波教育之父、通訊戰的奠基者,還是中國赴北極科學考察的第一人。曾經擔任中央廣播電台總台長的台藝大廣電系教授賴祥蔚說,台灣本土的電波發展歷程,應該在教學上有更多重視,更能溫故而知新。 李克怡教授是台大電機系電波組校友,沒被馮簡教授教過,只被馮教授的學生馬志欽教授教過。李教授在《臺大電機之友》會刊上看到江簡富教授介紹馮簡教授的文章,摘要在臉書社群分享: 華人電波教育之父馮簡教授,1897年農曆4月2日出生於江蘇嘉定,1919年自南洋大學畢業,1921年獲康乃爾大學碩士學位,1924年回國。1928年,國民革命軍北伐成功,馮教授曾協助建立總司令部的短波通信系統。1928年冬,馮教授應聘東北大學電氣系,並成立電波研究所。1930年春,中央廣播事業管理處聘請馮教授籌建「中央廣播電台」。1936年,政府邀請馮教授籌設重慶國際廣播電台,1938年電台開播。珍珠港事變後,重慶電台成為盟軍在遠東唯一可利用的短波電台,國外記者都利用這個電台轉播、傳真、發稿。抗戰末期,馮教授曾利用電台進行空中導航,使盟國機群得以在夜間遠征轟炸東北鞍山鋼廠。抗戰勝利後,馮教授自芷江飛往上海日軍佔領區,負責建立與重慶的通訊,以便為大後方前來的飛機導航,馮教授並先後奉派參與相關的接收及重建工作。1949年,京滬相繼陷共,馮教授仍固守重慶電台。當時在台北的張道藩、董顯光等先生電請先總統蔣中正先生予以救援。馮教授及其家人遂獲安排,於同年11月29日,重慶撤守的前一天,搭乘最後一架政府的專機飛抵台灣。1950年,馮教授受聘為台大電機系教授。初到台大時,馮教授在最短期間內恢復了電離層的觀測和研究工作。1951年,交通部電信總局成立交通部電波研究所,聘馮教授兼任所長,從事電離層的垂直入射觀測。1958年八二三炮戰爆發,馮教授的學生輩馬志欽教授在金門協助國軍建立戰時通訊與天線系統,使得本島與金門、小金門之間的聯繫免於中斷。1962年張其昀先生籌建中國文化學院,延請馮教授規劃電化視聽工程系。馮教授於1962年5月26日晚十一時因心臟病發過世。 江簡富教授介紹馮簡教授的全文非常詳細,網路出處如下: https://alumni.ee.ntu.edu.tw/?p=229

許薌君/抗日「空軍」的幕後英雄

在介紹中央廣播電台的時候,常常會看到「中央大台怪放送」和「炸不死的重慶之蛙」等等字樣,也有時會出現「重慶怪放送」的名稱。不過,追究源由,「怪放送」指的是在南京江東門時期的中央廣播電台。民國17年8月1日創建於南京丁家橋的中央電台,在民國21年11月12日正式啟用新建的江東門發射台,功率75千瓦,當時號稱「東亞第一、世界第三」,遠遠超過日本的中波電台,因此被日本人稱為「怪放送」。 至於「炸不死的重慶之蛙」,據說是因為當年的東京報紙曾經這樣寫:「我皇軍飛機大炸重慶,那裡的青蛙全都炸死無聲,為什麼那個擾人心緒的中央電臺還是叫個不停?」於是這個「叫個不停」的電臺就有了「重慶之蛙」的別稱。 對日本來說,這只「青蛙」是眼中釘;對中華民族而言,正是因為有了這隻炸不死的青蛙,才讓抗日的聲音傳遍全國和世界。當時,重慶中央電台的功率是35千瓦,和南京的「怪放送」有不少差距。 可是,無論南京還是重慶,讓中央電台能夠不斷發音的關鍵,除了機器,還有許多堅守工作崗位的電台員工,其中最重要的一位是總工程師馮簡教授。 馮簡教授出生於清朝光緒23年,西元1897年,畢業於交通大學前身南洋大學,民國8年,西元1919年赴美國康奈爾大學研習電機工程,獲碩士學位。民國13年回國後,先後執教於江蘇公立南京工專電機系、東北大學電氣系等高校。民國19年春天,電台聘請馮教授為總工程師,籌建江東門發射台。 馮教授主張將發射台機房地基填高到60年洪峰之上1公尺,並主張由中國青年工程師督裝兩座400呎重型自立式鐵塔,以訓練人才、節省外匯。工程歷時二年竣工,並奠定了日後中央廣播電台重視紮實工程技術的傳統。 民國20年南京大水,電台及高塔屹立,機房新址仍高出洪水面60公分,未受損害。由於馮總工程師的高瞻遠矚,才有了後來的「怪放送」。 90年歲月悠然而逝,今天的中央廣播電台,可還記得馮總工程師以及當年每一位譜寫電台歷史的人? 作者為文學博士、資深媒體人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愛傳媒立場。

許薌君/央廣歷史出書的內幕

聽友提到我曾經在中央電台建台75週年時,寫過一本有關央廣歷史的書,忍不住有些話要說。 要寫那本書是高層長官的意思,我完全搞不清楚事情為什麼會落到我頭上。可是,既然是電台員工,就沒有權力不聽指揮,何況,對於把電台歷史讓更多人知道,我是很願意做的。 當初的設定就是以接近報導文學的方式介紹電台的重大事件,例如:成立的原因,草創時期的辛苦,對日戰爭期間的努力發音,抗戰時為電台殉職的幾位烈士,遷台後的種種演變等等。先是擬定大綱,上級通過後才動筆。寫完後交稿,最上層有意見,長官秘書告知我需要更改內容,然後,書就這麼出了,而且署名是我寫的。 由於最後幾章變動太多,基本上著墨在當時最高長官身上,完全不是我原來所寫的內容,我去詢問電台法務人員,是否可以對署名提出意見,獲得的答案是:既然是電台員工,在上班時間寫作,就不能有意見。 書出版後,罵聲很多,有說寫作不夠嚴謹的,有說文筆爛的,更多的是不少同事對我「逢迎上級」很有看法,某次在茶水間,我聽到有人「自語」給我聽:「哼!還不是沒有升上去!」這真是冤柱,我從來沒有想過「升上去」這種事,更何況,某些引人非議的內容還都不是我寫的。 也曾經想過離開電台,可是,人到中年,轉換跑道已不是那麼容易,就像魯迅先生說的:「我還沒有這樣勇敢,那原因就是我還想生活,在這社會裡。」於是,雖然知道許多人指指點點,還是留了下來。 我也曾經把有關這本書的種種,反應給後來的幾位最高長官,也得到過不把這本書推廣的承諾,謝謝這幾位長官的體諒。至於再後來的長官,由於書已出版許久,也就沒人再詢問了。 可是,我知道,自己對於這本書一直是介意的。 把書的來龍去脈講清楚,也算是了了一件心事。嗯,還有一點必須說明:除了每個月應得的薪資,寫這本書我可沒有多領過一塊錢。 作者為文學博士、資深媒體人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