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搜尋標籤嘉義

已找到 6 則相關結果

螢火蟲季熠熠登場 夏日的浪漫向你飛來

「日賞桐花,夜賞螢」每年4月至5月是螢火蟲最旺盛、活躍的時候,夜空中滿山遍野的螢光閃耀飛舞,令人驚艷,美不勝收,東勢林場、嘉義文化觀光局都準備豐富的賞螢活動,等你一起捕捉美麗的瞬間。 彰化縣農會東勢林場年度盛事「螢火蟲季」近日登場,場方明天(13日)邀請攝影大師江村雄蒞場,舉辦螢火蟲攝影教學免費講座,除將傳授相機相關設定,還將帶領大家前往螢火蟲棲息地拍攝教學,捕捉「螢」河流動的絕美畫面。 彰化縣農會總幹事張建豐指出,該場近年來每到螢火蟲季節,都吸引許多攝影愛好者造訪,因此該場也在螢火蟲季舉辦攝影比賽,歡迎所有對螢火蟲攝影有興趣的攝影同好們,前來東勢林場互相切磋交流攝影技巧,一同拍出令人驚艷的作品。 場方說,園區正邁入日夜皆美的季節,油桐花已經綻放,遠望白靄靄的一片布滿山頭,風起時,花隨風翩翩飄落,煞是美麗,歡迎大家一起來,度過悠閒浪漫的時光。 嘉義縣螢火蟲季熠熠登場,文化觀光局精選22處賞螢景點,有嘉義最獨特的鐵道賞螢、秘境賞螢、全齡友善步道賞螢,以及有著滿地飛舞螢火蟲地毯奇景的部落賞螢。歡迎全台民眾來嘉感受最閃耀、夢幻的螢光派對。 嘉義縣長翁章梁說,嘉義縣復育螢火蟲有成,螢火蟲品種為全台之冠,除了9月,幾乎一年四季都有,更包含許多獨「嘉」特色,像是「螢河鐵道」美景,有奮起湖車站、水社寮車站與梨園寮車站,遊客可以搭乘阿里山林鐵,來趟不一樣的鐵道旅行。 另外,還有全齡友善的步道賞螢,位於竹崎鄉的圓潭生態園區,有最友善的賞螢步道,園區設置無障礙步道,讓親子族、銀髮族、輪椅族都能輕鬆賞螢,賞螢季期間還可以預約導覽服務。 文觀局表示,嘉義有許多賞螢秘境,以及結合當地特色文化體驗的鄒族部落夜遊賞螢,文觀局與雄獅旅遊推出公興森態園區、圓潭生態園區、迷糊步道及梨園寮等4條賞螢導覽觀光遊程,最低899元就能來嘉賞螢,非常適合全家大小一起同遊。

賴祥蔚》嘉義見證《延禧攻略》及乾隆自打臉

【愛傳媒賴祥蔚專欄】來嘉義,一定要去嘉義公園,因為這裡見證了《延禧攻略》以及乾隆的自打臉。 宮廷劇《延禧攻略》先前紅極一時,成為年度搜尋排行榜臺灣快速竄升電視劇組別的第一名。臺灣很多觀眾一心追劇,可能沒想過這齣劇跟歷史上的真實臺灣頗有關係。 《延禧攻略》的劇情圍繞著乾隆后妃,以及富察皇后弟弟富察傅恆的情愛與鬥爭。 在稗官野史中,乾隆因為跟富察傅恆的夫人有私情,生下了福康安,所以一直大力提拔他,讓福康安在26歲就擔任雲貴總督,後來又派他前來臺灣平定林爽文事變。 福康安的全名是富察福康安,生於乾隆19年、西元1754年,父親富察傅恆因為被宮廷劇《延禧攻略》當成男主角,而在臺灣爆紅一時。不過在此劇中,沒有刻畫乾隆與富察傅恆夫人的私情,反而是強調富察傅恆跟乾隆的令妃常有來往,深有曖昧。其實在真實的清朝宮廷生活中,除了皇帝,其他男子就算是后妃本來的父親或兄弟等家屬,要進入後宮也很困難,不可能輕易來去。宮廷劇看看就好,不能當成真實歷史。 乾隆52年、西元1787年,臺灣發生林爽文事變,臺灣知府孫景燧、副將赫生額等多名文武官員身死。乾隆命福康安率軍來臺討伐,最終生擒林爽文,送到北京凌遲處死。 在《延禧攻略》劇情中,只有福康安的父親登場,跟臺灣有更直接關係的則是當配角的海蘭察。海蘭察在此劇中是富察傅恆的好友,經常登場,戲份不輕。在真實的歷史中,海蘭察來過台灣,擔任參贊大臣,協助年紀比他小很多的福康安一起平亂。 富察傅恆只活了49歲,死於乾隆35年、西元1770年,所以福康安來台時,他的父親已經不在。至於劇中女主角魏瓔珞,歷史原型是令妃,後來成為孝儀皇后,也只活了49歲;她比富察傅恆小5歲,死於乾隆40年、西元1775年,也沒能活著看到福康安來台灣。 乾隆把平定林爽文事變列為自己的十大武功之一,為了嘉賞諸羅縣義民的義舉,所以把諸羅改名嘉義。諸羅的名稱,原先來自於平埔族原住民的諸羅山社之名。改名仍然不夠,為了再表其功,清朝又在乾隆53年、西元1788年,在台灣為福康安建了生祠,特地從大陸跨海運來「福康安紀功碑」,碑文還是由乾隆親筆所寫。 值得一提的是,乾隆先前嚴禁建立生祠,還說這種行為最欺世盜名,下令把已經建好的都毀去,這時卻出爾反爾幫福康安建立生祠,前後太矛盾,只好在碑文中特別強調像福康安這樣有大功的要建立生祠當然可以。 其實乾隆先前給福康安奏摺回的硃批,經常斥責他太過於重視排場、任用親信、排除異己。對照來看,乾隆這樣不知道算不算打臉自己? 福康安紀功碑目前保存良好,移放在嘉義公園內,被票選為嘉義的歷史建築十景之一。 碑文全文如下: 命於臺灣建福康安等功臣生祠詩以誌事 三月成功速且奇, 紀勳合興建生祠, 垂思琬琰忠明著, 消彼萑苻志默移, 臺地其橫樂民業, 海灣不復動王師, 曰為曰毀似殊致。 近年以各省建立生祠,最為欺世盜名惡習;因另嚴行飭禁,並將現有者概令毀去。若今特令臺灣建立福康安等生祠,實因臺灣當逆匪肆逆以來,荼毒生靈,無靈數萬。福康安等於三月之內,掃蕩無遺,全郡之民咸登衽席。此其勤績,故實有可紀;且令奸頑之徒觸目驚心,亦可以潛消狠戾。是此舉似與前此之禁毀雖相殊,而崇實斥虛之意則原相同,熟能橫議?且勵大小諸臣,果能實心為國愛民,確有美政者,原不禁其立生祠也。崇實斥虛政在茲。 乾隆53年8月仲秋月御筆 作者為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教授 照片來源:嘉義市文化局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愛傳媒立場。

張健豐》嘉義人北漂見證永和發展

【愛傳媒張健豐專欄】一直以為家父那一輩是最早北漂的嘉義原鄉人,直到這次返鄉才得知,有更早一輩的鄉賢很早就北上了,在永和的新店溪畔從事採石工,空閒時還去支援農忙;晚來一輩的則從事新興的家庭代工業,可謂見證了永和30年的發展。 「北漂」從事採石工 2020年6月初,嘉南平原一片片黃澄澄的稻穀正在收割。平常應該在5月節(本省人對端午節的稱呼)才收成的稻米,當年因有閏4月的關係,提早了農忙。在嘉義大林的老家,村裡的農夫們在炎炎夏日裡結束一天的農忙後,趁著傍晚,天還亮著,在讓人垂涎欲滴的芒果樹下聚集聊天。其中兩位,輩分算是筆者的嬸婆、叔父,對久久才回來的筆者顯得陌生,但他們得知家祖父和家父後,就敞開心房,開始話家常了。 我提到家父年輕時就在大林糖廠搬運蔗渣,後來轉到今天新北市的永和擔任建築業粗工,家母在懷著筆者時,就去中和公路一村(捷運中和線永安市場捷運站一帶)的工地,幫忙搬運建材興建四層樓的公寓。從此就一直在中永和定居,算是我們村裡最早的北漂移民。 嬸婆說,她們家比家父更早到台北打拼,在永和「做石仔」,因為很好賺,吸引了村裡一批又一批的年輕人北漂,從事該行業。嬸婆還提到村裡早在光復後,因台北物資缺乏,有人將村裡吃的東西拿去台北,所謂「一隻雞換一棟樓」,讓我們聽了大開眼界。 嬸婆在1959年八七水災過後,為了生活家計和拚經濟,離開大林,舉家到永和秀朗一帶「做石仔」,即所謂的採石工。那時機械採砂船還不普遍,業者需要請工人在溪裡採石,就是駕駛木船,用長柄的砂耙,將石頭耙到畚箕裡,有大石頭就先揀掉;裝滿後,把畚箕裡的石頭,倒進船裡的篩子搖幾下過濾,篩不過的大石頭再倒回河裡。篩出來的「五分石」即建築所需要的,永和當地人稱「石鎖」(閩南語)。 砂石為永和人帶來財富 在永和的東北西三邊都有新店溪環繞著,新店溪從山上沖刷下來的砂石,會堆積在新店溪的永和段這裡。中正橋下游大都產細砂,不用雇工,可以直接挖取;而上游陸地大都產砂石,需要經人工篩過,故砂石公司要負擔篩石工資,並繳給政府基本費。永和這裡的砂石顆粒剛好是三合土所需用,加上離台北市中心很近,只有兩、三公里。因有地利之便,所以,從日據時代,台北市土木工程上所需用的砂石都是取自新店溪永和段。 據《台北州志》記載,日據末期,永和有80幾艘船隻,大都是採石船,那時還沒有機械採石船隻,都是靠船夫在河裡採集砂石,供北市建築所需。所以,採砂石是當時永和農業以外的第一大產業,也是居民累積財富重要的經濟來源之一。光復後,隨著台北市都會區的發展,採石業更加蓬勃。曾與永和仕紳楊仲佐共同奔走催生「川端橋」(今中正橋前身),畢生奉獻於信用合作事業的許加,曾在1954年和其他五人合股籌設中和實業公司,準備開採新店溪及淡水河等地區的砂石。經濟部及省府獲准後,因台北市政府遲遲不發公文,拖了六年,上級政府呼籲解決,台北市政府回覆「以適在工務局計畫採取區域之內,因而未發執照」,可見當時砂石業的燙手,人人都想來分一杯羹。 也因此時「採石工」的需求大,於是便有嘉義的村民北上參與。當時主要的雇主是蘇寶福。蘇寶福是前縣議員蘇貴碧的父親,是第一位在秀朗地區用機械開採砂石的人。他曾誇口說:「時鐘每滴答一下,他就有多少錢進入口袋。」那時約1961年左右,台北正在大興土木,買砂石都需要排隊,所以的確讓他賺了不少錢,後來買土地蓋房子。當永和不能開採後,就移到花蓮開採,做砂石外銷生意。 另一在永和採砂石的業者─「台北工業」,是大同公司的前身。業主林提灶,他的兒子是林挺生,曾擔任過台北市議會的議長。後投資電器事業,研製出全台知名的大同電鍋。至今,電視廣告裡的「大同大同國貨好」,猶讓40歲以上的民眾琅琅上口。 永和居民努力發展工商 嬸婆說,當時家鄉北漂的人在新店溪邊,搭西瓜寮─竹編的小屋居住。在「採石工」沒事可做時,聽到有人叫工支援農活,便去幫忙。當時永和還有很多水田可以收割,雖然每年可以收穫兩次,但產量比南部少。此外,他們還去幫忙採收蘿蔔,拿到大圳溝(永豐圳)去洗,順便摸蛤仔。 永和因為土壤是新店溪所沖積,古稱「溪洲」,沙壤土最適合蘿蔔生長,加上發達的水利灌溉,是冬天最適合栽培的作物。最盛時期在1950至1960年代,整個永和都是種蘿蔔的田地,到過年時,永和路上都是拉蘿蔔的板車,絡繹不絕,台北中央市場賣的蘿蔔都是永和所生產的。那時過年家家戶戶都有自己做蘿蔔糕的習慣,嬸婆她們女人家就自己堆起石頭作灶,製作簡單的蒸籠,克難地「炊糕」起來,也有模有樣的。如新北土城割稻缺工,新莊缺「採石工」,也去支援。所以,台北人稱呼他們嘉義北漂的叫做「下港牛仔」。每到5月節新店溪舉辦龍舟競賽時,諳水性還有不錯臂力的「採石工」就成為比賽的得力助手。 嬸婆還提到,在八七水災後,一些退伍軍人曾在新店溪岸邊的景美作醮以祭亡魂,當時有一個月全城禁殺豬、禁葷食,新店溪的溪水是黑的,而且是十二生肖的豬尾年,從此經濟就開始好轉。約1981年時,永和農地大多改為建地,沒有農地,蘿蔔產量就越來越少;而新店溪經年不斷由機械大量開採後,造成河床凹凸不平,昔日中和八景之一的「永和暮潮」逐漸消失,當局遂禁止業主抽取河砂。叔父提到,他們為了響應政府「家庭即工廠」政策,也北上永和到公寓改建的成衣工廠當起勞工。後來年紀大了,懷念家鄉的農田,才和嬸婆一樣回來度餘生。 樂天知命才是正道 嬸婆感嘆,上台北那時,錢賺得多卻捨不得花,一直存起來,不知道要投資土地。不過也很慶幸能把身體顧好,活到八九十歲年紀還能顧得住祖先留下的農田,歡欣收穫的成果。華燈初上時,筆者看到農民們在水圳的深水裡,正以畚箕打撈福壽螺以高價販售。能把昔日採石工的智慧用在除害上,這不就是中國人「樂天知命」的態度嗎? 作者為歷史研究工作者 ●《觀察》雜誌授權刊登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愛傳媒立場

楊裕富》從嘉義搬到台南的全台第一街屋:後壁阮氏店屋

【愛傳媒楊裕富專欄】後壁阮氏店屋就是後壁青寮的阮氏街屋,這街屋有個傳奇的歷史,原是鹿草頂潭村的街屋,幾經輾轉在清光緒年間轉賣到後壁青寮的許氏,最後又再轉賣與後壁青寮的阮氏,開了家草藥行而留存至今,只是就年代算,它幾乎是1795年興建時的原料原樣遷建而成(可詳楊裕富著《台灣設計美學史第二冊》)。 我在十幾年前帶兩位碩班研究生,曾經拜訪「後壁阮氏店屋」屋主,也進行街屋的尺寸細部測繪。結果四、五年前「列為縣定古蹟」好像通過了,只可惜「縣定古蹟」重要性的氛圍,如今似乎已遠不如「日據時期歷史建築」來得重要,所謂「由政府出資維修保存」的時程,也似乎遙遙無期呢? 台南縣後壁鄉青寮的阮氏閣樓店屋有一段頗為傳奇遷移的經歷。這棟閣樓式街屋,原為嘉義縣鹿草鄉頂潭村林氏望族的祖厝,始建於乾隆末年,後來在同治光緒年間由後壁許遷買下這棟閣樓式街屋古厝,運用拆遷技術將宅第搬遷到後壁青寮現址,重新原件組裝並加整修成為目前青寮這棟閣樓店屋,在經過一代(約三、四十年)後壁青寮阮家的阮謙,再從許家以三甲良田為代價盤下這棟街屋及其後的土地,其後阮謙之六子阮齊即於此街屋開設中藥店(金興德藥鋪),進而成為極其出名的老字號中藥店,而這棟街屋也就稱為青寮阮氏閣樓店屋。 青寮阮氏閣樓店屋為一三開間二樓造兩坡水街屋,「上層作閣樓,在明間廳上留一天井並設欄杆,木構架應為清中葉作品,雕飾雅致。次間後側留作臥室,正廳屏後作為通道及放置櫥櫃」。這棟阮氏閣樓店屋經內政部古蹟鑑定小組在1995年「實地勘查判斷可能建於清乾隆高宗年間,大約有一百九十年至二百二十年的歷史,為閣樓式建築,未遭整建(拆移遷建)破壞,構造及材料完全由精密切割的木材榫接而成,未見一釘一鉚,建築仍保有中原型式,門窗、樑柱、斗拱、牆壁有精美的雕刻、彩繪」,終於在幾經協商後指定為縣級古蹟。 作者為建築師,曾任公務員、雲科大教師。 ●詳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登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愛傳媒立場

流浪狗貓不稀奇 他在路上撿到粉紅小豬

【愛傳媒採訪中心報導】在路上遇到流浪狗以及流浪貓不稀奇,這個人在路上撿到一隻可愛的小豬才厲害! 流浪狗以及流浪貓是台灣街頭常見的動物,還有人暱稱這些街頭動物是「浪浪」,有時更會大發愛心從路上撿回家養。相比之下,嘉義大學歷史系副教授吳昆財就厲害了,他在嘉義縣番路鄉的大華公路居然撿到一隻出生不久的粉紅小豬,模樣非常可愛,吳教授還把小豬取名為石頭妹,目前先送到嘉義縣家畜疾病防治中心處理照顧,後續再看怎麼安排。 吳昆財教授在臉書分享了這段奇特的「路上撿到豬」經歷,還幽默幫這頭土生土長的小豬「石頭妹」轉達反對「萊豬」進口的心聲,強調:「反萊尚未成功,同志們仍須努力!」 吳教授在臉書的分享如下:「109年12月1日上午,在嘉義縣番路鄕紫雲寺旁的大華公路撿到的一隻小豬仔,出生不到二個星期,有緣和石頭妹(因在石頭公園旁撿到,我喚其名)相逢,深怕她遭逢不幸,立馬將她送往嘉義縣家畜疾病防治中心處理照顧。石頭也反對萊豬進口,這是她離開前,要我轉達給社會大眾:反萊尚未成功,同志們仍須努力!」(照片取自吳教授臉書)

簡秀枝/藝術紀錄片影展 才子、市長聯手架接橋樑

「對於受難者,天堂總比幸福者更接近人間⋯⋯!」2019年嘉義國際藝術紀錄影展於15日晚間在嘉義市文化中心舉行。題目就叫「激進的天堂」,藝術總監黃明川一語道破夢境般天堂的幽微。 嘉義,是前輩台灣藝術家陳澄波的故鄉,素有畫都美譽,藝術榮光,廣被推崇。繼1993年「嘉義市國際音樂節」讓嘉義持續活躍於國際音樂舞台之上。2014年創辦了「第一屆嘉義市藝術紀錄片影展」,讓嘉義市與國際紀錄片界接軌,迄今已迎來第六屆,可說成果豐碩,不僅是國際橋樑的搭建,使民眾感受藝術生命力,也用藝術片向世界發聲,彌足珍貴。 今年共有32部紀錄片作品參展, 其中有2部影片世界首映、6部亞洲首映、6部台灣首映,以及11部影展首映,達到前所未有的高 度與廣度。 昨晚的開幕盛會,除了多位知名國際紀錄片導演,親臨現場,國際使節、藝文界名人,熱鬧非凡。開幕特別 放映藝術家彭谷瑞(Gregory Pryor)的《尤岡骨穴The Yilgarn Lacunae》,以及利絲佛萊的《藝術無界》。 第一部開幕片,是於澳洲尤岡郡(Yilgarn)拍攝,聆聽藝術家彭谷瑞的創作理念。他透過影片,逐步分析討論著他的大型裝置作品『Looking Glass』背後的過程。 摘錄台新基金會董事長鄭家鐘部分觀後心得,一起分享:澳洲藝術家彭谷瑞的《尤岡骨穴The Yilgarn Lacunae ),是由他在西澳的古老大陸荒原做田野調查、取景創作的歷程,由導演喬治.卡帕塔斯基(George Karpathakis)根據隨拍紀錄整理而成,原版只有7分鐘,還原剪接成33分鐘影片。 影片中藝術家彭谷瑞敘述了很多他的創作靈感,讓外界從此對自然有了新的視野。例如,水平視角跟垂直視角,對畫家很習慣在水平線上取景,但當他俯看地上,如馬賽克般的紅土與石塊,會有感動之情,很明顯用垂直,來讓空間改變,很不 一樣。其次,生命怎樣浴火重生並重新平衡,也是特色。他特別去大火燒過的林場作觀察,燒焦的樹木,如何重冒新芽,新生階段,一小叢一小叢的樹種破繭而出,然後慢慢擴大,展開再一次的嶄新平衡,而林間的多樣性,令人目不暇接。 又如,螞蟻巢高出10到15公分的入口,以防淹水,由螞蟻的視角看生機勃勃的該片土地,細微的新事物,對他是吸收大量資訊的泉源。行走於尤岡骨穴,藝術家對其間的一草一木,砂石水痕的讚嘆,開啟了觀者眼界。經歷這一番田野探索,他再次回到創作巨幅洞穴裝置,靈感與大量美術工作,如底圖,炭筆、油彩的使用與影像的放大,創思泉湧,不管具象與抽象表達,水道渠成 第二部開幕片,訴說人對文化邊界的感覺。捷克藝術家利絲佛萊(Lise Forell,1924)的生平紀錄片「藝術無界」,身為猶太人,她描述二戰前,遭受迫害,最後流亡定居巴西。來自跨國邊界的文化衝擊,當她到了巴西,看到嘉年華會的在切地歌舞,十分震驚。彷彿一個陰暗無望、抱怨恐懼的歐洲世界,跟陽光普照、無憂熱情的美洲,天壤之別。 利絲佛萊是位色彩極豐富、語彙大膽的油畫家,猛悍的女強人個性,用盡心思,讓破例娶猶太人妻,但正式成婚後,她就把第一任丈夫甩了,跟第二任丈夫生了6個小孩後,她又離婚,然後周旋於小鮮肉之間,換過很多年輕男友、作風我行我素,看透人生, 她以不遮掩的直言風格,打造生活,強烈又不失幽默。 紀錄片中,她用一個畫框,作為符號,框住自己,自述對自己的感受,也框住兒孫, 一一介紹他們的特色,把猶太人直白堅毅個性,反應得淋盡致。 這個肖像畫般的紀錄片,運鏡,音樂、生活片斷穿插,藝術家帶著畫框,無畏遊走在山林,最後把畫框置植於沙灘上,任著浪花潮水沖襲,直到畫框被沖倒,淹沒於汪洋大海之中。 人生苦短,究竟該帶著框框生活,還是該去除框框,或許就是藝術的力量,終於沖倒界線框架了。 片中用第一人稱自述,講自己的一生,充滿幽默個性。例如她說;「在捷克生活是為了工作、在巴西工作是為了生活,我要適應這種改變⋯。」哈哈,咬文嚼字,也直白赤裸。又如,她又說,「我樓上的畫,是自己看的,政治批判的畫,沒有市場;樓下的畫,是賣給美國人與歐洲人的,描寫生活、諷刺生活⋯。」也是經典。 有幅垂直三個生活的切割畫面,她形容「最上面,光屁股跳舞女郎,是上層的人,上夜店玩樂;中產階級,繪畫主題就是吃喝玩樂,看電視打牌聊是非,以殺時間來填塞無力感;而下層的人,難有溫飽,只好拼命做愛⋯」。利絲佛萊就是這麼大辣辣的真實藝術家,信手信手中,埋藏了她的生活與創作價值,令人笑中含淚,感動肺腑, 其實,藝術紀錄片的特色,就是是真實、深刻。透過國際紀錄片影展的分享,讓人對世界的浩瀚,及內宇宙的燦爛,有更多體悟,從而以全新的視角,回應外在世界與內在心靈。 策展人黃明川強調,2019年的主題,談論很多跨越邊界,以及邊界衝擊故事,正是回應了去年以來世界的邊界問題,例如,川普在美墨邊界築牆、印巴衝突,緬甸種族滅絕問題,激進的天堂的命題,其來有自。 16日在嘉義市文化局演講廳,有一系列的紀錄片播放,以及映後座談,集知性、感性、國際視野關懷於一爐,豐富多元、發人深省。 距離台北1個半高鐵車程的嘉義市,以紀錄片向國際招手與發聲,謝謝黃明川老師的孜矻投入,也謝謝回鍋嘉義市長的黃敏惠,識才惜才,留住嘉義子弟黃明川,為嘉義家鄕與國際接軌,串接出文化橋樑,年年散發藝術光熱! 作者為典藏雜誌社社長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