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搜尋標籤吳慷仁

已找到 3 則相關結果

言論自由捍衛者:賴祥蔚無懼抹紅

【記者林可妮報導】被特定人士與媒體抹紅的傳播學者賴祥蔚,二十多年來始終不分藍綠,堅定捍衛言論自由與新聞自由:在李登輝總統時反對政府介入公視;在陳水扁總統執政時反對政府對東森撤照;在馬英九總統執政時批評政府拖延壹電視申請執照、反對政府對年代撤照、以及反對藍營立委干涉公視預算;在蔡英文總統執政時又反對政府不當處罰或約束旺中、TVBS、東森新聞雲。一路走來,成為最常對抗政府的傳播學者之一。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教授賴祥蔚在《聯合報》發表文章,以具體「戰績」反駁不實的謠言,他說一貫立場就是只要有違法、有證據,政府就立刻法辦,而且要用同樣標準檢驗所有媒體,不然就是侵害言論自由與新聞自由。賴祥蔚說,戴紅帽、貼標籤其實是一種懶人包,跳過中間的論證,直接提供答案,而這種抹紅策略以前批評國民黨賣台,現在質疑柯文哲親中,言論自由的捍衛者也被扭曲成「紅媒大將」。有網友嘲諷指出,如果真的認為旺中是紅媒、有違法,執政的民進黨以及討厭旺中的立委,應該立刻動用國安及檢調力量積極偵辦,而不是掌握國家機器也找不到證據卻只會抹紅,而且連捍衛言論自由的學者也抹紅,這就像沒有證據起訴被告,卻反過來批評律師是被告的大將。言論自由的捍衛者遭到攻擊,這就好像公視年度好戲《我們與惡的距離》,吳慷仁飾演的律師因為幫嫌犯辯護而遭到潑糞,戲劇呈現的就是這種情況。賴祥蔚在東森新聞雲受訪感嘆指出。賴祥蔚說,明朝的張居正與袁崇煥是兩個很慘的例子。張居正在明朝陷入財政危機的時候,毅然決然變法富國,一度中興明朝,但是死後立刻被抄家,家屬被軟禁多日,餓死了許多人。政敵對他的攻擊,迎合了皇帝對他的厭惡。簡單講,各種罪名的基礎,其實就是對於皇帝的不忠。張居正從明神宗萬曆十年(1582年)病故被抄家,到明熹宗天启二年(1622年)終於被平反,已經過了足足四十年。明朝末年袁崇煥捍衛北疆,保國有功,但是朝廷與皇帝中了反間計,以為他勾結敵軍,公然凌遲處死他。當時很多民眾相信袁崇煥賣國,竟衝到刑場分吃他的肉。袁崇煥在明思宗崇禎三年(1630年)遭到磔殺,到了清乾隆四十九年(1772年)終於獲得平反,根本沒有勾結清軍,這時已經過了一百四十二年。《台灣醒報》曾訪問賴祥蔚批評NCC的施政瑕疵,社長林意玲在主持報社會議時感嘆:「我們需要傳播學者很公正地對NCC監督,只是現在很多人都選擇不表態。」儘管遭到抹紅,賴祥蔚仍然說:「如果時光倒流,我還會做一樣的事嗎?是的,我會,因為這是對言論自由與新聞自由的信仰。」

公視神劇《我們與惡的距離》揭露媒體風向

圖/翻攝自公視YouTube平台  【特約記者王查理報導】《我們與惡的距離》為公視最新台灣社會寫實劇,其中劇情透過「無差別殺人事件」為架構,展現不同立場的關係者角度,描寫加害者家屬與被害者家屬的心理狀態,進而探究人權律法的掙扎以及現代精神疾病,同時反思媒體風潮現象。於24號開播後便獲得廣大好評,深受愛戴。 由公視、CATCHPLAY與HBO Asia共同推出的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描繪無差別殺人事件中,加害者與被害人各家屬的心理狀態。女主角宋喬安「賈靜雯飾」更被PTT鄉民一致推爆「那麼多年沒拍戲,真是浪費了。」 劇中透過無差別殺人事件的主體,描述者加害者與被害者間的關係,更進一步帶到台灣社會的司法體制,新聞媒體風向,當新聞不再只是新聞,媒體成了斷章取義,博取點擊與流量的工具,時事求「快」的結果下,假新聞的議題也就不逕而出。 曾獲金鐘編劇的呂蒔媛在去年執筆電影《誰先愛上他的》後,創作出社會寫實劇本《我們與惡的距離》,搭配實力派陣容賈靜雯、金鐘影帝吳慷仁、溫昇豪、周采詩、陳妤,傳達給觀眾現今社會上所真實發生的寫實議題,透過角色的目光,去接觸不同角度的立場,以及善惡的價值觀。劇中的賈靜雯與溫昇豪同為新聞工作者,透過戲劇,呈現現今社會上真真假假,每個人可能都是集被害與加害於一身的矛盾立場.同時也訴說著同溫層外,互相不去理解的平行線。 我們與惡的距離已於公視3/24(日)開播,預計10集,透過兩個小時的劇集,解析不同角度下的共同議題。

楊欣/《引爆點》:在懸疑線索中思考更多

圖/吳慷仁出席媒體試映會。照片攝影:楊欣 《引爆點》基本上是一部相當成熟的懸疑類型商業電影,故事情節環環相扣高潮迭起。另一方面,非常難能可貴的,它同時保有台灣電影一直以來對於社會議題的關注。將兩者非常自然地接合在一部電影中。 《引爆點》是一部懸疑推理片,而主要的故事線索是一具焦屍,法醫與檢察官不只要找出他的「死因」,更要找出「死法」,才能偵破這樁案件。電影開場,這具焦屍以「自焚」之姿出現在以環境保護為訴求的示威抗議現場,也就為整部電影鋪上了社會議題的底色。關注社會,是台灣電影從80年代以來一直具備的人文精神。《引爆點》將環保議題作為背景,開展出一部面向觀眾的高品質懸疑商業電影。 在主要的懸疑推理線之外,還交纏著法醫與檢察官的感情線。這條感情線也並非偶像劇般,在破案過程中、劇情開展中日久生情的愛上彼此。相反的,在《引爆點》中的感情線更進一步去剖析男女關係中為什麼曾經相愛的兩個人分開了。這個情感論點和今年上半年由瞿友寧導演的偶像劇《動物系戀人啊》不約而同。這也說明台灣影視在情感議題上的多元性,不再喂糖般地只呈現人們如何墜入情網,更開始思考當今社會的人們為什麼不願再被情所困。圖/吳慷仁出席媒體試映會。照片攝影:楊欣 因此,在《引爆點》電影展開的過程中,觀眾們不僅跟著線索與劇中人一起追查死者的死因與死法,更會開始思考個人之死與整個社會背景之間的關係。以及思考兩人的情感關係,其實不是兩人關係。也就是說,《引爆點》的懸疑線、社會線、感情線,三條劇情線索非常自然的交織在一塊,並且傳遞了錯綜複雜如人生的訊息。台灣電影製作界曾經疾呼沒有好劇本,而2018 年8月31日,我們將可以看到一個非常好的劇本,加上非常專業的製作在台灣的電影院上映。 《引爆點》的結局跳脫尋常框架,絕對讓人驚訝。也因此,或許暫且將之稱為2018年的《目擊者》,能夠更快捷的給出《引爆點》的定位。《目擊者》是2017年十分叫好也頗為叫座的台灣電影,票房約五千萬台幣,許多人都認為這個票房相當可惜,在批踢踢電影板上也是好雷如潮,討論度非常高。而《引爆點》和《目擊者》在製作水平、演員表現、故事劇本等方面都不相上下。 因為電影隱藏了非常多線索等待觀眾一一解索,本文未免爆雷不便多說。總而言之,《引爆點》是一部無論主題、劇情、以及所有演員演技都在水準之上的作品,期待它能引爆2018年暑期票房。本文作者為傳播學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