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搜尋標籤入定

已找到 5 則相關結果

【禪與科學】進入甚深禪定 可清除大腦負面意識

文/黃金龍博士 世界自然醫學大學整合醫學系教授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 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這段文字是佛教經典《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裡的第一段,同時也是最重要的一段文字。經文中提到的「度一切苦厄」,可說是廣大人們的第一個願望;然而,如何才能達到這個願望呢?必須要進入「五蘊皆空」的境界。那麼又要怎麼進入這種「五蘊皆空」的狀態呢?關鍵的方法便是「行深般若波羅蜜多」,也就是要「進入甚深禪定」。 經由「甚深禪定」,可以幫助我們進入「五蘊皆空」的境界。佛教中,五蘊是指「色受想行識」,「色」代表身體生理層次;「受想行識」代表心理精神層次。近年來科學昌明,各種醫學儀器推陳出新,我們是否可以把這個佛教修行的關鍵問題做一個清楚的釐清呢? 人的思想、情緒與大腦的運作息息相關,大腦神經在活動時會發出電磁波,用科學儀器偵測頭皮上的電位變化所形成的資料就是「腦波(brainwave)」。因此,簡單地說,腦波和大腦意識有某種程度上的對應關係,腦中思緒運作的快慢,會影響腦波頻率的高低。 腦波從快到慢,可簡單分為beta()、alpha()、theta()及delta()等4種波。人在張眼、閉眼、清醒或睡眠狀態下,腦電波的振動頻率會有明顯的不同,大約落在1~40Hz之間。 人類4種腦波: 氣功可分為共振態與入定態 台大校長李嗣涔教授在研究「氣功科學化」的過程中,利用大腦alpha波振幅的升高與降低,定義了「共振態」與「入定態」兩種不同的氣功態。李嗣涔從實驗數據中推論,一般中國傳統道家在開始練功時,是處在「共振態」,但練到高深境界以後,便可進入「入定態」。而佛教禪宗的「坐禪」,則是從修練開始,就在練「入定態」。 2006年,亞洲大學張剛鳴教授在發表於Biomed Eng Appl Basis Comm的文章中表示,禪定者在禪定期間,大腦alpha波明顯受到抑制,而呈現以theta、delta等慢波為主的現象。 交通大學羅佩禎教授於2003年發表在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文章中的案例顯示,受測者在接受上師悟覺妙天禪師的加持後,大腦alpha波所占的能量比例,約可由50%降至10%;而delta波約可由20%提升至60%(見下圖)。 腦波能量比例變化: 筆者將文獻的研究結果比對心理學的定義,將禪定的過程大約畫分為3個階段: 1. 閉上眼睛(抑制beta波,以alpha波為主)。 2. 進入淺定(抑制alpha波,以theta波為主)。 3. 進入深定(以delta波為主)。 這3個階段可以初步解釋《心經》中所言,進入甚深禪定的心理與大腦運作的狀態。然而,腦電波的變化只能描述大腦意識型態的變化,並不能說明入定時進入空性的生理機制。是什麼生理變化讓進入禪定者的腦中呈現寂靜無念的狀態呢? 腦脊液可清洗大腦代謝廢物 就在2019年11月,Nina Fultz等一群美國波士頓大學(Boston University)的科學家,發表了他們利用功能性磁振造影技術(fMRI,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拍攝到腦脊液進出大腦的影片。 從這篇刊登在頂尖雜誌Science的文章及圖片(見下圖)中可看到,紅色的血液(血氧濃度相依對比Blood Oxygen-Level Dependent,BOLD)會週期性地流出大腦;而每當血液大量流出時,藍色的腦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就趁機進入大腦,填補血液流出的空間。腦脊液進入大腦後,可以清除腦中的代謝廢物,例如導致阿茲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俗稱老年癡呆症)的澱粉樣蛋白(beta amyloid)等。 波士頓學者是在研究非快速動眼期睡眠行為(nonrapid eye movement sleep)時,發現這樣的清洗過程。這個結果符合一般人的經驗,良好的睡眠讓人一覺醒來,擁有一個清爽的大腦;而沒睡好的人,容易有昏沉的感覺,這是因為腦脊液沒有充分清洗大腦所造成的。 血氧濃度(BOLD)與腦脊液(CSF) 變化週期曲線圖: delta波是啟動大腦清洗的關鍵 研究人員進一步發現,腦波型態和腦脊液的清洗過程關係密切。論文的通訊作者Laura Lewis教授認爲,睡眠過程中,大腦的神經元會接近同步活動,一起開啟,一起關閉。從腦電圖的數據顯示,當同步的神經節律出現後,才會發生血液和腦脊液的輪轉。 Laura Lewis教授解釋,當大量神經元一同停止激發時,腦波呈現以delta波為主的型態,腦部不需要太多血液輸送氧氣,因此才給了腦脊液湧入的機會。 清洗大腦3步驟: 波士頓研究者的這個發現,對於如何修復大腦有很重要的意義,同時也解答了《心經》談到「五蘊皆空」的生理機制。 當大腦醒著或思緒紛亂的時候,神經元無法同時關閉,因此無法讓大腦的血量下降到足夠低的水平。只有進入深度睡眠或禪定入定時,神經元集體關閉,使腦波進入delta波為主的型態,此時大腦不需要太多血液,腦脊液才能大量進入大腦,清除像澱粉樣蛋白這樣的代謝副產物。 美國University of California的Bryce A Mander教授亦發現,當腦波中的慢波(theta波、delta波)減少時,也會導致衰老和局部腦萎縮,影響年齡相關的認知能力。 禪宗的禪定方法是釋迦牟尼佛經過6年苦修後體悟出來的,並經由歷代禪宗祖師宗師代代相傳至今。有經驗的禪定者可以在短短數分鐘內入定,使腦波呈現delta為主的型態(見下圖)。經由禪定後,可使人有神清氣爽、精神百倍、心中一片寂靜的感受。 骨髓、腦液、血液是開發人體潛能3大關鍵 悟覺妙天禪師在傳授印心禪法時曾提及,人類的潛能無窮,但真正的潛能開發,要經過禪定的訓練;禪定可以讓細胞活絡、年輕、抗衰老、凍齡,甚至可以逆齡。 禪師在傳授「超生命科學禪」時特別提出,開發人體潛能的3大關鍵是骨髓、腦液和血液,教學過程中,禪師將三者一一解說,並教導實修方法。禪師所傳授的這些內容,都是修行過程中,自身實際禪定的經驗與體悟,筆者將之整理後,發現竟與Nina Fultz、Bryce A Mander等近代學者的研究結果相互呼應,實不可思議。 《心經》文字言簡意賅,只有簡單的268個字,便把佛教的重點說得一清二楚;難的是如何運用「甚深禪定」,讓自己進入「五蘊皆空」的境界。 妙天禪師在傳印心禪法時強調,禪定要能夠「入定」。然而現代人生活節奏快速,生活壓力又大,如果能經由修鍊正確的禪定方法,進入禪定,除了能讓腦神經集體休息、引導腦脊液清洗大腦、恢復大腦機能、開發潛能外,若能更進一步進入「五蘊皆空」的狀態,就有機會見證「空中妙有」的佛菩薩世界,那就真的不虛此生了。 黃金龍博士小檔案 學歷: 國立台灣大學工學博士 南京中醫藥大學醫學博士 美國自然醫學醫師 現任: 世界自然醫學大學整合醫學系教授 中華兩岸三和文教美容養生交流協會榮譽理事長 台灣長生學會理事長 DynaDx cooperation Senior Advisor 杏群診所康活麗苑自然醫學部主任 釋迦牟尼佛救世基金會淡水禪修會館負責人 修行資歷: 自1996年修行印心禪法迄今

【禪師說禪】離相即清淨

講述/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悟覺妙天禪師 現在有很多法師在講經,也有很多人聽經,但幾十年過去了,還在那裡聽、那裡講,開悟的人卻不多,無明的人還是一樣無明。 所以修行要真修實證,我們修世尊所傳的印心佛法,要知道這個傳承的重要性,也要知道這個法的精神所在,以及祂的精髓是什麼,那就是「佛心傳心」。 佛把佛光傳給大家,讓大家得到光明,然後照耀自己,清淨身心,當身心都清淨以後,自然就會放光,自性就會現前。 離相身心淨 無念入深定 由此可知,清淨非常重要,然後修智慧、圓滿、圓覺。修行只要懂得抓住清淨的要領,就會明白什麼是清淨,什麼是智慧,禪定的時候就會離相,離相以後,自然沒有污染,就可以入定。 而且離相以後,也沒有貪瞋癡慢疑的問題;因為會犯這些過錯的是「人」,但離相以後,這些就沒有了。也就是說,進入禪定以後,就沒有貪瞋癡慢疑。不過要注意的是,下坐以後,或是沒有禪定的時候,會不會又再犯這些戒律? 一個人如果離相了,就會發現我執和法執都沒有了,因為只有「人」才有我執和法執,一旦離了相,所有的「我、人、眾生、壽者」諸相都不復存在,怎麼還會去犯錯?去追求名利、地位、財富……等一切?都不會了,這就是清淨。 外界的種種萬法,會吸引、綑綁一個人的心,因為人心慾望愈多,要求就會愈大,污染也會愈多。但離相以後,這些都沒有了,反而可以感受到一種寧靜、殊勝的尊貴。到那時,就會知道修行是多麼尊貴,整個氣質都會不一樣。 清淨二字,看似很容易理解,但實際上的重點是要能夠離相,只要做到離相,就可以完全清淨。因為不清淨的原因,是自己這個「我」不清淨,如果沒有「我」,自然就清淨了。所以,「我」是一切污染的根本;有了「我」,人心就有慾望,就有污染。 如何讓「我」的慾望減少,進而讓污染減少,甚至遠離一切污染呢?就是讓心覺得很清淨、很舒暢、很快樂、很歡喜,也就是所謂的法喜充滿,這種法喜是從心裡自然發出來的。 以上是關於禪定之前應如何修心,以及禪定時要如何離相。其實平常就可以離相,只是很多人做不到,只能靠禪定的時候短暫離相。 我們可以從禪定中,感受到離相的心境是多麼優雅、多麼快樂、多麼美好;如果每個人都能養成這種善良、慈悲、清淨的心,就可以得到般若智慧,知道該如何進入、超越層層的二十八界天。 所以平常要讓腦筋愈簡單愈好,不要想很多,也不要想得很複雜。比方像佛經,或是佛經的註解,還有一些教人如何修行的書,都是後人依佛所說,再加以演化出來的,結果論點愈多就愈複雜,光是「唯識學」就看不完。 歡喜離垢地 直捷入本心 人類的一切汙染,都來自於唯識。所謂唯識,就是意識。一個人如果沒有意識,就會很清淨。佛經從唯識學演化出很多變化,讓人修不完,但跟師父修行很簡單,不會一直繞圈,而且繞了半天還繞不到核心、繞不到原點。師父是帶大家直接走直徑,走快速道路。 我再強調一次,平時要多注意心裡的清淨,要起歡喜心,遠離人間一切汙垢。所謂遠離人間一切汙垢,不是要我們離開俗世,到一個沒有人的地方去修行,而是像蓮花一樣,雖然生長在汙泥裡,但並不影響它開出聖潔的蓮花。 我們的心就是一朵聖潔的蓮花,即使身在汙濁的世間,只要心很清淨,一樣可以開出燦爛、美麗、芳香的蓮花。有時在禪定中,會看到一朵盛開的蓮花,覺得很法喜、很開心,就表示心很清淨。 與師心相印 佛光淨眾業 修行要實修實證,不但要修,還要能夠做到。因為修行是「身、心、靈」清淨的過程,這個過程很簡單,而且都在身體裡面。但雖如此,因為我們的身體是經過累世輪迴而來,所有一切的業障、靈障都集中於這一身,所以我們在這一世,就要把累世的一切障礙全部超度、全部滅度,只剩下清淨智慧的靈性,然後放光、回到靈性之家。 靈性要放光,才能回家,所以要把障蔽靈性發光的一切業障和靈障完全清淨。如何清淨?要靠師父的光、佛菩薩的光,或是自己放光。只有光,才能超度、滅度這些靈障和業障,否則不可能。也就是說,只靠聽經、唸經或誦經,是無法消除業障的。 由此可知,佛光是多麼重要、多麼殊勝。當一個人的心很清淨、很寧靜的時候,不管是不是在禪定,都可以很容易地進入光的世界、光的磁場。反之,如果心有雜念,或是心裡有很多負擔、罣礙或障礙,就見不了光,因為這些都是污染,把光障蔽了。 禪定是為了離相,為了清淨,為了進入更高層次的世界。所謂高層次的世界,是愈清淨,層次愈高,一直到最高層次的光明世界,這些光明的世界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的。而既然是光明的世界,我們自己也會放光,所以會彼此相應、彼此呼喚。 我相信每個人都很想趕快回到這樣的光明世界,但因為平時沒有養成清淨的心、歡喜的心、離垢的心,所以回不去。只要養成離垢的心、清淨的心、歡喜的心,隨時都可以離「我、人、眾生、壽者」四相。 也就是說,我們雖然身處汙濁的人間,但心還是很清淨,那就可以進入禪定,而且可以很快顯現出光來。

【禪修釋疑】如何才能入定?

講述/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悟覺妙天禪師 請問,禪定要如何才能入定?有沒有特別的方法? 很多人修禪定都不知道該如何入定,其實入定是有方法的,就是讓腦部產生很強的磁場。所謂產生很強的磁場,就是接到師父的加持力量,接到以後,會覺得頭頂有一股重重的壓力,也許有人會覺得頭痛或不舒服,但這是很好的現象,有些人不了解,跑去買止痛藥來吃,其實都不用擔心,這個力量是人間買不到的大藥。 這股力量進入體內後,不但身體會健康,還可以消業,而且由於力量很強,可以幫助大家進入禪定。這就好比火箭要進入太空,發射的力量一定要很強,要能夠超越地心引力;同樣的道理,禪定就是要產生大磁場,才能衝破地心引力,超越地球時空,進入另一度時空,也就是佛菩薩的時空。這個阻礙我們入定的地心引力是什麼?就是一切無明行識;也就是說,意識就是最大的地心引力,人就是因為有意識,所以修行才不能成就。 有些人教禪定要數息,這種方法就像教失眠者去數羊一樣,還要用意識去計數,雖然外面的意識(妄念)空掉了,但又產生另外一個計數的意識,所以這不是修禪定的方法。禪定時,與其數息,不如隨息,也就是靜靜地吸氣進來,再隨著這口氣出去,只要注意氣的進出,這是最簡單的方法,可以排除妄念,不過很難做到,還不如接師父的加持力,只要加持力一到,強大的磁場力量會把妄念蓋掉,這才是最好的方法。至於呼吸,要用腹部呼吸;如果能真正做到腹部呼吸,就是胎息,像胎兒的呼吸一樣。 有些人在禪定時,覺得自己好像沒有呼吸了,或是身體不見了,此時都不要動念,因為一動念就又回到人間,又要從頭開始;就繼續定下去,不必擔心自己還有沒有呼吸,或是還在不在原位,已經入定就繼續定進去,等到下坐時,會發現自己還是坐在那裡,並沒有變動。所以入定以後,就不要再起另外的意識,不要擔心自己回不來,那是壽者相。 只要懂得把握禪定的巧妙、禪定的秘訣,就能夠入定;所以禪定的時候,要去感受大腦的磁場是不是很強,要與師父相應,然後配合專注脈輪,把這個大磁場接到專注的脈輪,慢慢地就會入定。

【禪師說禪】定在永恆的定點

講述/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悟覺妙天禪師 不管修任何法門,都離不開「定」與「慧」。當然,佛教三學「戒、定、慧」中,守戒是最基本的,「戒」在人間就是法令、規章,或是家裡的家法、社團的規定,簡單說,「戒」是大自然的根本道理。 身戒心圓空 心定諸法生 可是,一般修行人都只注重「戒」,卻忽略了禪定的意義是「定」與「慧」。什麼是「定」?定是永恆的定點,就像太陽是宇宙中一個永恆的定點一樣,修行的心要定在永恆的定點,才不會偏離軌道。 修行人就怕在修行中受到「貪、瞋、癡、慢、疑」的影響,而生出很多人相,讓修行受到動搖。如果能定在永恆的定點,自己的身光和心光就會像太陽一樣普照十方,就會知道什麼是定。 定,不單是坐著禪定,沒有妄念;「沒有妄念」只是禪定的基礎。禪定時專注脈輪的目的,是要排除妄念,而訓練專注的功夫,是讓自己能夠定,從有相的身心的定,到實相的永恆的定。 如果禪定時,能夠定在永恆的、無生無滅的、佛光普照的地方,就可以很自然、很容易地接收到、感應到從自己所定的定點發出來的智慧之光。 「定」與「慧」是一體的,先定而後生慧,慧在定的裡面。定在光明、永恆的光的時候,就會接到智慧之光。接到了智慧之光,不管是修行,還是做人做事,都一定會與眾不同。 所以不管修任何法門,都是先求有相的、身心的定,所謂「身定、意定、心定」,這是坐禪的三定。在這個階段,要求的是身心統一,然後再以這樣的定力,運用在修行目標的追求上,就能產生更大的修行效果。 很多人不了解「定」的意義,以為只要定下來,就是入定了,其實這只是人間的定,我們要求的是大宇宙的定,要感受自己是宇宙中的一顆恆星,永恆地定在無生無滅的定點,普照光明,然後再不斷地在定中深定,不斷地在定中下功夫,一層一層地定進去,同時智慧也從裡面一層一層地激發出來。什麼時候可以做到定慧合一,就什麼時候可以大放光明,此時身心才會出現身光。 了悟心是真 身心不動搖 定力,不能只定在意識,這種意識上的定力很有限,開悟也很有限,而且會生滅,比方今天開悟了,但明天意念一轉,又否定了這個開悟,因為意識本來就會變化。如果真正了解宇宙的定是定在佛國淨土,定在「一心大圓覺」、「大圓覺乘」上,就不會動搖。 佛的真實意義是「一心大圓覺、菩提總持行、一頓超三界、當下如來身」,這才是我們每個人、每個眾生的本體所住之處,雖然眼睛看不到,但是入定以後,就能體會出其中的道理。 如何才能入定?除了掌握基本的禪坐要領(坐姿如鐘、背直如松、身心放鬆、精神集中、腦海空空),還要有清淨的身心及法喜的心,而且心中沒有人間事物的罣礙,要把自己當成宇宙中一顆不動的恆星。 若能如此,就會發現超越人天法界的力量和變化,也許是光,也許是聲音,從遙遠的地方一直傳送很微小的訊號進來。這種宇宙傳來的訊息,包括了電、磁、光等等,當然也有聲音,一種宇宙的聲音,不是人間的聲音,是大自然的聲音。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接到這種訊息的經驗,但他不了解,還以為是耳鳴,是聽力受到了干擾,就像有些初修者會在頭頂接到重重的加持力,卻以為是頭痛,其實這是很好的現象,打個比方,就是佛送了一個金塊給你,而你卻承受不了、搬不動。所以沒有大智慧的人,很難承受這種身心變化和天大福報。 當我們聽到這種宇宙聲音,或是接到宇宙光時,有的一閃就過了,有的會聚集成形,有的會圍繞在身邊,這些都是來自宇宙的生命之光,有生命的力量,我們稱之為佛光。 禪定化三根 清淨返家園 在心定當中,會有很微妙的變化,因為我們的本體會漸漸離開這個凡夫的色身軀殼,慢慢地到達另一個世界。當「本體的我」反看自己時,會發現自己仍然坐在那裡禪定,這時才知道,原來我們除了有個看得到的身體之外,還有另一個看不到的身體,有時兩人會對視微笑,就像一面鏡子;有時兩人穿著不同的衣服,呈現不同時代的同一個形象,那都是自己。 「本我」與「無我」,本是同一佛。如果能了解這些變化,就會明白,我們現在的這個軀殼是假體,是為了保護裡面的「本我」能夠到達自己定的那個永恆的定點而生。所以當我們離開軀殼的時候,都會回頭看看自己的身體。 當修行到本體可以超越色身時,會出現一些法界的現象,當然法界裡面還有無窮無盡的法界,甚至在通過人間與靈界之間時,會看到地球上的種種活動景象,諸如街道、樹、汽車……等等,還會回家看看。這證明我們除了色身之外,還有一個本體存在,這個本體原本是自由的,只因色身造作諸業,讓祂失去了自由,所以我們在這一世來到人間的數十年旅途當中,一定要讓衪回復清淨的身心,這樣祂回去極樂淨土時,才有面子;否則,當本體回去見阿彌陀佛時,一身黑漆漆的,實在很沒有面子。 所以修「定、慧」是最重要的大事,可惜大多數人都只在乎現實的事,忽略了本體的事;只在乎「今天要吃什麼、明天要吃什麼,最好不要每天都吃一樣」。其實我們的本體什麼都不要,只求我們不要惹麻煩、不要製造煩惱和痛苦,只要給祂一個清淨的身心,讓祂可以很有面子地回家。

【禪修釋疑】真修行才能入聖位

講述/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悟覺妙天禪師 請問禪定一定要入定嗎?入定的目的是什麼? 佛經上說,修行要超越「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也就是要通過三大阿僧祇劫,要修千百億萬年才能成就。如果真是這樣,那世上沒有一個人可以成就;但是從世尊傳承下來的法脈,的確是有人成佛的。所以我一再強調,修行一定要超越地球的時間和空間,那要如何超越呢?就是要禪定,而且一定要入定。 因為入定以後,才能讓靈性從欲界提升、超越到色界、無色界,這樣的修行才能夠成就。但這種修行如果沒有證道的師父、沒有真正證道那種境界的師父來帶領,光靠自己在家裡修行,是不可能成就的;因為無法超越地球時空。 為什麼修行一定要超越地球時空?以欲界天為例,欲界天有六天,分別是四大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如果我們在忉利天修行一天,等於在人間修100年;如果在兜率天修行一天,等於在人間修400年;所以禪定的時候,必須與整個宇宙一體、與天地一體,這個時候就是超越地球時空,也就是入定了。 此時在定中,如果到達的層次是忉利天,那麼以禪定一小時來算,就等於是在人間禪定4年;也就是說,入定一小時的效果,相當於地球時空的4年。如果是入定到兜率天的層次,那就更多了。 所以禪定一定要超越地球時空,最好能每天多坐一小時,這樣慢慢累積下來,就是好幾百年了。當然,這個前提是必須要入定。 那什麼是地球時空的修行呢?就是在人的意識裡面修行,像唸佛、誦經、持咒、拜佛、拜懺,或是在那裡枯坐、冥想、數息、練呼吸…等,都不能超越地球時空,當然也不可能超越欲界、色界、無色界。 雖然在唸佛、持咒時,會覺得心裡比較清淨,讓自己不去造惡業,能多做善業,但這樣的修行還不夠,一定要經過世尊開示的「戒、定、慧、解脫」,依這樣的次序來修行才是正確的;如果只是唸佛或誦經,還是停留在「戒」,沒有到「定」,不能超越人身的障礙,包括意識的障礙,那要怎麼到淨土呢?根本不可能。 所以修行一定要禪定,要從入定中去超越欲界、色界、無色界,進入聖位;這樣才是真正的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