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已找到 433 則相關結果
編按:【書摘】將摘錄本書的第五、六、八、十一等章節,即起陸續刊登。 書名:泰勒絲:聽她訴說歌曲背後的故事,看她引領新時代音樂傳奇 作者:安妮扎勒斯基(Annie Zaleski) 譯者:林為正 出版社:大都會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1/01 第六章 舉世盛名 〈最後關卡〉單曲(End Game,ft. Future Ed Sheeran) 發行時間:2017 年11 月14 日(單曲)/2017 年11 月10 日(專輯) 詞曲作者:Future、Max Martin、Shellback、Ed Sheeran、Taylor Swift 製作人:Max Martin、Shellback 要找到你的最後關卡,就是要找到你的真愛那個人能與你一起共譜童話般的愛情故事。泰勒絲在這首自信滿滿並充滿嘻哈影響的〈最後關卡〉,給了童話固定的快樂結局,一個有她風格的變化,更像《格林兄弟童話集》(Brothers Grimm fairy tale)的故事:在那個奇幻的兒童故事上,多蒙上一層淺淺的陰鬱。 她心儀某人,但是她知道自己的公眾形象有瑕疵,會讓這段關係註定告終。所幸這位男孩雖然自稱是個壞男孩,但其實心地善良,因此他們倆都因為深知汙名之苦,而更珍愛對方。 而饒舌歌手Future 在歌曲中,無論是他自己的詩句,還是帶有鼓、貝斯和福音基調的和聲,都是在襯托泰勒絲。而在專輯《紅色》的合作伙伴紅髮艾德也貢獻了一段悠哉的饒舌段子,據他說是在夢中聽到的,早上八點在紐約市的飯店房間裡寫下來的。艾德那個段子,其實說的是有關他自己的最後關卡的故事。歌詞提到1989 年由湯姆.克魯斯主演的電影《七月四日誕生》(Bornon the Fourth of July),同時加上另一個彩蛋,艾德在泰勒絲家的美國國慶日派對上,與他後來的妻子Cherry 擦出火花。「與我同上一所學校的女孩,竟然也在羅德島上,」艾德說,「我問泰勒絲,她會不會碰巧也在派對上吧?瞧瞧我們現在已經走到這裡。」 〈看是你逼我的〉單曲(Look What You Made Me Do) 發行時間:2017 年8 月25 日(單曲)/ 2017 年11 月10 日(專輯) 詞曲作者:Jack Antonoff、Fred Fairbrass、Richard Fairbrass、Rob Manzoli、Taylor Swift 製作人:Jack Antonoff、Taylor Swift 其他版本:泰勒絲全新版 在《舉世盛名》問世前的幾年裡,兩次公開遭到背叛的事件,徹底撼動了泰勒絲。2016 年有新聞爆料,說泰勒絲以Nils Sjberg 這個假名,參與創作凱文.哈里斯和蕾哈娜的流行金曲〈This IsWhat You Came For〉。(在創作當時,她還和DJ 兼製作人哈里斯交往中。)等泰勒絲的創作功勞曝光了,哈里斯在推特(現為X)上散布極為尖酸刻薄的話,表達他的不悅,結果蛇形emoji(暗指喜愛暗箭傷人),如海嘯般淹沒了泰勒絲的社群媒體。 同一年,饒舌歌手肯伊.威斯特發表了一首歌〈Famous〉,用貶損的粗話稱呼泰勒絲。儘管威斯特聲稱他有先知會泰勒絲是在一通電話裡提的,後來這通電話有被威斯特當時的老婆金.卡戴珊(Kim Kardashian)公布到網路上泰勒絲指出,她從來不會在歌詞裡針對個人,特別是這樣指名道姓。然而在那通電話的聲音檔公開的同一天,卡戴珊還推文說:「等一下,什麼時候今天變成國家毒舌日了!?」這又引發了另一波蛇形emoji海嘯。 泰勒絲在2018 年,舉世盛名體育場巡迴演唱會的首場演出上,針對這個事件發表了看法,她告訴群眾:「因為這個事件,我有好長一段日子陷入了嚴重的低潮。有好一陣子,我不知道我還能不能繼續唱下去。」而還好最後算歌迷們好運,泰勒絲鼓起身上的每一滴勇氣,帶著這首〈看是你逼我的〉浴火重生。這首合成器龐克風格的歌曲,與她過去的作品天差地別,結合了極簡的電音衝撞節拍、緊迫逼人的鍵盤、毫不退讓的鋼琴以及僵硬冷漠的唱腔,但使用了既悅耳又惡毒的語氣。(〈看是你逼我的〉明顯移植了1991 年,RightSaid Fred 的熱門歌曲〈Im Too Sexy〉的某些元素。) 同時,歌詞中描繪的泰勒絲,是一隻浴火重生的鳳凰,把敵人全打得落花流水後,還自己的名聲一個公道並向世界宣布,昨日的她已死。這首歌曲「以一首我以前寫來抒發感受的詩開場,」泰勒絲說,「基本的內容是,我領悟到有些人你就是不能信任。」不過,歌詞也受到電視劇集《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的影響。「〈看是你逼我的〉根本就像是艾麗婭.史塔克(Arya Stark)的殺戮清單。」泰勒絲說,後來又補充,「我說故事的方式,受到《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的重塑給故事留伏筆、精心設計密碼般的故事線,」她說。「於是我找到更多讓訊息增加神祕感的手法,但同時又能把想法傳達給歌迷。」 最終泰勒絲在各方面都得以洗刷冤屈。她利用〈看是你逼我的〉這首歌在體育場巡迴演唱會的舞台上,設置了名叫Karyn 的巨蛇道具,把泰勒絲被冠以蛇的名聲另賦意涵,同時這首單曲在《告示牌》百大熱門歌曲排行榜上高居第一名達三週之久。另外,哈里斯後來也為自己失控嗆泰勒絲的行為道歉,而(泰勒絲與)威斯特通話錄音的完整版,也證明了泰勒絲沒有說謊。 本文為《泰勒絲:聽她訴說歌曲背後的故事,看她引領新時代音樂傳奇》節錄書摘,經大旗出版社/大都會文化授權刊登
編按:【書摘】將摘錄本書的第五、六、八、十一等章節,即起陸續刊登。 書名:泰勒絲:聽她訴說歌曲背後的故事,看她引領新時代音樂傳奇 作者:安妮扎勒斯基(Annie Zaleski) 譯者:林為正 出版社:大都會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1/01 第五章 1989 〈通通甩掉〉單曲(Shake It Off) 發行時間:2014 年8 月19 日(單曲)/ 2014 年10 月27 日(專輯) 詞曲作者:Max Martin、Shellback、Taylor Swift 製作人:Max Martin、Shellback 其他版本:泰勒絲全新版 〈通通甩掉〉是泰勒絲第二首冠軍流行歌曲而且如歌名暗示,這首歌唱的是如何忽視討厭與恨你的人,不要擔心別人怎麼想,把自己的人生過到極致。「我的人生每一個部分都被解剖分析我做的選擇、我說的話、我的身體、我的造型、我的音樂,」泰勒絲解釋。「當你在這種檢視下生活,你可以放任它打敗你,你也可以學會完全躲開它的重擊。等站穩腳跟,你就知道怎麼應付了。」 那泰勒絲將會怎麼對付這類打擊?這個嘛,通通甩掉囉。從歌詞寫作角度來看,泰勒絲把〈通通甩掉〉與2010 年的〈太刻薄〉作比較她在外表上已有所不同而更顯成熟,這是因為人生歷練的緣故。「在〈太刻薄〉裡我說,你問對方為什麼要這麼刻薄?這有點像是從受害者的角度來處理,這是我們第一次遭遇霸凌或閒言閒語的反應,」她說。「但是過去幾年來,我已經更成熟高明,對於我現實生活沒什麼影響的事,我大多都能一笑置之。」 儘管泰勒絲對歌詞的想法已經到位,但音樂的部分卻是另一回事,她進錄音室時腦袋裡還沒有半個音符,只知道她要的是什麼感覺。「這首歌的一開頭,我要音樂像是在婚禮上演奏的那種感覺然後在婚宴上,有個女孩整夜都沒有跳半支舞她所有的朋友都過來跟她說些這種話:你一定要跳支舞!來嘛!這首舞曲你一定要下來跳!」 這次與泰勒絲合作的是馬丁與歇爾貝克,而她最終也理清了她對人生的看法,寫下至今她少有的、這麼正面與歡快的歌曲。這首歌的特色不少,其中一個是它的橋段,聽起來像是大家一起跳繩或趴在地上玩遊戲時,口中會喃喃唸出的話語,最後再毫不害羞地將所有前任數落一番,並提到一位髮質很好的男士。歌曲中有個像是腳重重踏地的聲音貫穿全曲,那是出自歇爾貝克與泰勒絲的腳,兩人同步在木質地板上重踏產生的。而馬丁也使用一台Mellotron 電子鍵盤,製造有如管樂的音效泰勒絲向來排斥這個效果但是在實際錄製中換成了真實的樂器,如薩克斯風或其他管樂器,竟也成為其音樂部分的重要配置了。 最後,〈通通甩掉〉代表泰勒絲新紀元的開始而這也正是她所要的。「我很清楚(每一件事)別人都在說我什麼,」她說。「而現在的我已與三年前的我不同,我從此真的打從心裡不在乎,人生反而因此更美好。」 〈壞到底〉單曲(Bad Blood) 發行時間:2015 年5 月17 日(單曲)/ 2014 年10 月27 日(專輯) 詞曲作者:Max Martin、Shellback、Taylor Swift 製作人:Max Martin、Shellback 其他版本:肯卓克.拉瑪(Kendrick Lamar)混音版、泰勒絲全新版、泰勒絲全新版(ft. Kendrick Lamar) 〈壞到底〉是《1989》中,排在〈通通甩掉〉之後,第二首最朗朗上口的歌曲,也是登上《告示牌》百大熱門排行榜的歌曲。就音樂而言,這首復仇歌曲的原版,是一首貨真價實的燒腦歌,以頓挫的節奏為基礎,加上副歌是啦啦隊口號風格的反覆唱誦。在某個重混的版本裡,還有大牌客串,如肯卓克.拉瑪(Kendrick Lamar)唱副歌,泰勒絲高亢的副歌歌聲則是一聽了,你就甩不掉。 由於泰勒絲事業早期所發的歌曲,很多人就單純以為她的歌路只有以毒舌的用語,寫寫歌修理那些前任男友。但只要肯多用點功,你就會發現事實並非如此不過在〈壞到底〉的情況裡,泰勒絲明明白白地表明,這首歌曲的攻擊對象,沒有指向任何她曾交往過的人。(而歌詞談的則是真正的傷害,不是隨隨便便道個歉就沒事的那種,就像槍傷豈是用OK 繃就能處理的)「我知道有人會把這個當做女孩間的大打出手,」泰勒絲說。「不過我只是要表明,這首歌與男人無關。你不想抹黑你以前交往過的人,讓人以為你恨他,因為事情就不是這樣。」 而真相是,〈壞到底〉要談的是音樂圈裡的另一位合作樂手,既是朋友也是敵人至少在泰勒絲心裡,懷疑是如此。「她會在頒獎典禮上,過來跟我講一些事情,然後就走掉了,我心裡就想,她是當我是朋友,還是剛給我這一輩子最狠的羞辱?」泰勒絲說。後來據傳聞,那位音樂人有清清楚楚講明,她們兩人的關係是什麼。「她做了一件可惡透頂的事情,」泰勒絲說。「我只能無奈地說,哦,原來我們根本就是死敵。」其中涉及事業的問題,泰勒絲補充:「她基本上企圖破壞一整趟場館巡演的行程。她打算挖角我的團隊,把它挖空。」 儘管泰勒絲沒有透露這個人是誰,但她用這個經驗寫了這首歌,人們大半認為這個人是流行歌手凱蒂.佩芮(Katy Perry)後者多年以後,在詹姆斯.柯登(James Corden)的車上卡拉OK 訪談節目(Carpool Karaoke)裡,基本上已證實她們之間的敵意。「老實說,事情是她起的頭,現在爛攤子該由她來收拾。」佩芮說,她跟泰勒絲向來處得不好,接著對於挖走對方候補舞者的事,提出她這邊的說法。(簡單來說,對於合約上有關的條文以及專屬情況,雙方有不同意及誤解的地方。)不過,佩芮說如果對方想重修舊好,她敞開心胸歡迎。佩芮又說:「我想表達的是,我願意結束這場鬧劇。我個人看法是,女人應該團結合作,而不是分裂互鬥⋯⋯女人團結就能療癒這個世界。」之後又過了幾年,兩人終於坐下談和,雙方都有誠意不只交情恢復,佩芮甚至出現在泰勒絲〈你需要冷靜一下〉的MV 裡。 本文為《泰勒絲:聽她訴說歌曲背後的故事,看她引領新時代音樂傳奇》節錄書摘,經大旗出版社/大都會文化授權刊登
編按:【書摘】將摘錄本書的第五、六、八、十一等章節,即起陸續刊登。 書名:泰勒絲:聽她訴說歌曲背後的故事,看她引領新時代音樂傳奇 作者:安妮扎勒斯基(Annie Zaleski) 譯者:林為正 出版社:大都會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1/01 第八章 美麗傳說的起源 泰勒絲的歌曲已成為許多大學課程的主題,她也並持續唱出許多世代的泰粉心聲,而這一切都有個極好的理由。她的歌曲,擁有高超的說故事技巧,記錄了成長茁壯與尋找自我的曲折心路歷程。其詞意擁有層次豐富的比喻、宗教典故、歷史與文學的指涉,以及精巧設計的橋段,充滿轉折且吸引人的情節發展。在許多例子裡,泰勒絲的歌曲往往以親身經驗為素材,並運用意象與詞句變換,以精心安排、似有若無的線索,把不同時期的專輯串連起來。 然而,有個讓人聽到耳朵長繭的錯誤觀念:泰勒絲的每一首歌曲都是報復信,是針對各個不同前男友來量身創作。老實說,她確實只需輕描淡寫兩句歌詞,渣男立刻會崩解毁滅。其實,她的歌同樣唱出感情中的那些本來就剪不斷、理還亂走調戀情給人的凌遲、情侶吵架的揪心苦痛、內心因分手撕裂而無法癒合的傷口還有情路上那些無法預測的路況,像是你每每想不透對方把你當成什麼。 隨著泰勒絲積累更多的人生歷練,她的歌詞也有更複雜的層次。它們精準呈現健康關係給人的無上喜樂、為盛名所累的掙扎,並透露了她與家人間的切身私事;而故事雖為虛構,人物卻也有血有肉。整體而言,她的歌隨處揚溢著堅定的樂觀精神。即使唱出人生最黑暗的角落,也會指出光明就在前方不遠處。這種樂觀的心態,是她在人生最艱難時的支柱。2019年,為泰勒絲發行她出道之初的六張專輯的唱片公司,大機器唱片公司(Big Machine Label Group),被音樂經紀商斯庫特‧布萊恩(Scooter Braun)擁有的控股公司收購。最終致使她無法買回這些歌曲的母帶錄音,這成為插在她心頭的一把刀,因為那些她用心血、靈魂灌溉創作的歌曲,淪為被別人操控的商品。 「我只能強忍鉅痛,選擇斬斷過去。」泰勒絲寫道。 「那些音樂是我在自家臥室創作,那些影片是用我的夢想建構,每一毛經費,都是我辛苦用現場演唱賺來的;最早在酒吧,然後到俱樂部,最後進了體育館。」 如她所言,這個損失讓她心痛不已,那些歌曲曾是她的一切。泰勒絲在過去幾年,重新錄製這些她珍愛的歌曲這些泰勒絲全新版的熱門程度,往往超越其舊版本書也秉持這個精神,找回她原創歌曲中的靈感並發揚光大,涵蓋她事業中的每一年、每一首歌。本書融合樂曲分析、歌迷見解以及精采有趣的引言,讚揚她歌喉的力量、令人驚嘆的音樂成就以及讓泰勒絲躋身最偉大詞曲作家之列的雄心與音樂才華。 泰勒絲還是青少年時,便出版了同名的出道專輯。該專輯大發異彩,在《告示牌》鄉村歌曲排行高居第一達二十四週之久,並讓她提名葛萊美最佳新人獎。(她敗給艾美‧懷絲Amy Winehouse)「我回顧十六歲時製作的唱片,快樂便會在心中油然升起,」泰勒絲說道。「我有幸讓那些感受永存,即使是滿心怒氣,看什麼都恨的時候。好像多年來都用錄唱片來寫日記,這真是天賜的福分。」 泰勒絲在高一時創作了〈提姆麥格羅〉。「我是在數學課堂上,想出這個旋律。」她在2006年說道。「我就在自己的坐位上,哼起這個旋律。」泰勒絲無心做數學題目,一心想著男友;因為他即將上大學,她知道兩人的緣分所剩無幾。「我逐一細數能讓他想起我的事情,」泰勒絲繼續說道。「沒想到第一個浮上心頭的,竟是我最喜歡的鄉村歌手提姆‧麥格羅。」 這首情歌,泰勒絲和莉茲.羅斯僅用了十五分鐘便完成,講述一段注定分手的短暫夏日戀情。(「這十五分鐘,可能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十五分鐘。」泰勒絲日後回想道。)雖然分手令人心痛,但敘述者只留下他們倆在一起時的美好回憶比如對方對她明亮雙眸的盛讚,或者夜晚兩人一起聽她最愛的〈提姆麥格羅〉共舞。(泰勒絲後來透露,她指的是麥格羅在2004年的歌曲〈Cant Tell Me Nothin〉。)最後,還有一個重要細節:為了能有個了結,敘述者給她的前男友寫了一封信,表達她希望他也能同樣珍視這段美好回憶,並永遠將她與〈提姆麥格羅〉聯想在一起。 〈提姆麥格羅〉成為泰勒絲首支在美國的熱銷金曲。2007年初,這首歌在《告示牌》(Billboard)熱門鄉村歌曲榜衝到第六名,並在《告示牌》一百首最熱門歌曲榜上排名第四十位。說來也巧,提姆‧麥格羅在現實中見證了這一項成功:2007年,泰勒絲在麥格羅與其妻子費絲‧希爾(Faith Hill)的Soul 2 Soul巡演部分場次上,擔任暖場嘉賓,演唱了這首歌。即使在當時,大家也看得出來,泰勒絲將是明日巨星。「費絲和我都知道,她氣勢如虹,」麥格羅在2023年說道。「她天賦異稟。」 泰勒絲後來還不保留地公開對麥格羅表達感激之情。2018年,在納許維爾的尼桑體育場(Nashvilles Nissan Stadium)舉行的演唱會上,她不按原來安排,徑自走向鋼琴,當場演奏〈提姆麥格羅〉,距離泰勒絲上次演奏此曲已隔五年。在演奏當中,她介紹了兩位特别嘉賓:希爾和麥格羅本人。當泰勒絲唱到歌詞中麥格羅的名字,她指向站在她旁邊的麥格羅示意這是個惺惺相惜的回報時刻,在場無人不為之感動。 本文為《泰勒絲:聽她訴說歌曲背後的故事,看她引領新時代音樂傳奇》節錄書摘,經大旗出版社/大都會文化授權刊登
「默然於外,絕妙於音」,是許多資深樂迷對德國小提琴家布拉赫(Kolja Blacher, 1963- )的評價。他行事低調,錄音寥寥,卻總以現場細緻多彩的音色、清晰扎實的樂句,以及不矯揉造作卻氣韻生動的詮釋,征服無數樂友。由於布拉赫鮮少留下網路影音,唯有親臨現場,才能真正感受他音樂中的深刻力量。明年1月12日、13日,布拉赫將分別在高雄衛武營及台北國家音樂廳,首度獻上全場巴哈《無伴奏小提琴組曲》,以純粹琴音帶領聽眾一覽巴哈無伴奏的巔峰之境。 布拉赫4歲習琴、15歲於茱莉亞音樂院深造,師從傳奇小提琴教育家多蘿西狄蕾(Dorothy DeLay)。返回歐洲後,他在薩爾茲堡追隨著名小提琴家兼指揮家桑多魏格(Sandor Vegh),巧妙融合美國與奧地利學派。17歲時,布拉赫初登舞台,與柏林德意志交響樂團合作;1988年更受邀與柏林愛樂演出,開啟輝煌的演奏生涯。不僅如此,布拉赫在阿巴多(Claudio Abbado)執掌柏林愛樂期間備受賞識,肩負琉森音樂節管弦樂團、馬勒室內樂團首席或獨奏重任,留下諸多經典詮釋。 談起年少學琴的經歷,布拉赫坦言:「我小時候並非神童,就只是一般資質平凡的小孩,需要不斷地練習技巧、學習新的曲目提升自己。當時音樂市場的出路不外乎獨奏家、樂團成員,以及弦樂四重奏成員。那時,每位同學都夢想成為獨奏家,但事實證明,成功之後,你幾乎得花一輩子獨自待在旅館與飛機上。如果對自己缺乏了解,卻埋頭往獨奏這條路努力邁進,你可能會活的很不快樂。」 布拉赫進一步指出:「然而年輕人必須了解一件事,現在的音樂市場已經不同了,你必須擁有多重身分:獨奏、樂團成員、室內樂演奏者等,同時也要理解不同時期的音樂,無法只專精於某一項,當然這既是挑戰,也是個機遇。」 布拉赫說,他都以啟蒙恩師狄蕾的話勉勵學生。「她告訴『天份』,意味著『有能力在對的時間、用對的方式獲得對自己有益的經驗』,不是狂練琴你就會進步,你得用對方法;也並不是狂進步你就會活得開心。當你仍受制環境時,必須與時俱進,然後慢慢找到自己喜歡甚麼,適合甚麼,不喜歡不適合甚麼,逐步定位自己,用正確的方法精進音樂技巧,發揮所長讓自己活的開心,當時機成熟時,你所耕耘的音樂田地將結出超乎想像的豐碩果實。」 布拉赫以自己為例,「我也得跟著時代向前邁進。巴哈的小提琴無伴奏、貝多芬的小提琴奏鳴曲、布拉姆斯的小提琴協奏曲等,這些曲目是我在學校學習的。然而貝爾格、亨德密特小提琴協奏曲或舒曼小提琴奏鳴曲等則是我畢業後自學,沒有人教我,我必須靠自己摸索。」他說:「一路上,我知道自己不願成為孤獨的獨奏家,所以參加樂團、室內樂的演出,也兼任我有興趣的指揮,最終在樂壇與教學中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定位。」 布拉赫現任教於柏林漢斯.艾斯勒音樂學院,所使用的小提琴是1730年史特拉底瓦里名琴「特利頓」,來自鮑爾斯女士的慷慨出借。「這把特別的小提琴是史特拉底瓦里較晚期具代表性的作品,我覺得音色有點偏向瓜奈里,但又稍微深沉些,它名為「特列頓」(Tritton),曾屬於一位名叫特列頓的軍官。」 ▊演出資訊 2025 1/12 (日) 14:30 高雄 衛武營表演廳 1/13 (一) 19:30 台北 國家音樂廳 曲目 巴哈:g小調第一號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BWV1001 J. S. Bach: Sonata no.1 in G minor, BWV 1001 巴哈:E大調第三號無伴奏小提琴組曲,BWV 1006 J. S. Bach: Partita No. 3 in E Major, BWV 1006 -中場休息- 巴哈:b小調第一號無伴奏小提琴組曲,BWV 1002 J. S. Bach: Partita No.1 in b minor, BWV 1002 巴哈:d小調第二號無伴奏小提琴組曲,BWV 1004 J. S. Bach: Partita No. 2 in d minor, BWV 1004 購票按這裡
英國大提琴家薛庫.坎納-梅森(Sheku Kanneh-Mason)因航空公司拒絕讓他攜帶價值約300萬歐元的大提琴登機,被迫取消一場上周在多倫多登場的音樂會。薛庫指出,即使他已為大提琴額外買了一張座位票,最後仍遭拒載收場。薛庫在社群媒體上分享此事,引發全球大提琴家的共鳴。 《紐約時報》報導,搭機出差的煩惱眾所周知,包括延誤、取消,以及要不要冒著損壞或遺失的風險托運行李。對於專業大提琴家來說,情況更糟,他們的謀生工具體積龐大,而且是極其精密的樂器,價值動輒數千甚至數百萬美元,而這樂器肯定無法放進座位上方的行李架,讓搭機體驗成為更大的挑戰。 2018年曾在哈利王子與梅根的婚禮上演奏而聲名大噪的薛庫,是古典音樂界的明日之星,上周就遇到這樣的麻煩事,加拿大航空拒絕讓他攜帶大提琴登機,讓他不得不中止在多倫多的演出。儘管他為大提琴另購一張機票,但仍被航空公司拒絕。薛庫17日發表聲明說:「對旅行中的大提琴家,以及其他需要將樂器放在客艙內的音樂家來說,這種情況實在太常見了。」 整個事件發生於上周,當時薛庫與擔任鋼琴伴奏的姊姊伊薩塔(Isata Kanneh-Mason)在巡演途中,試圖從辛辛那提經華盛頓轉機到多倫多。他們原定搭乘的美國航空航班因故取消,只好改買加拿大航空的機票,薛庫還幫自己的大提琴額外買了一張座位票。薛庫說:「整個過程中,加拿大航空給了我們相互矛盾的訊息,最終,工作人員在登機門拒絕讓我的大提琴登機。」 加拿大航空說,對音樂家未能如期前往既定行程感到遺憾,並表示將與他們聯繫。「加拿大航空有一項完整的政策,允許為大提琴另購座位放置於客艙內。」該航空公司聲明指出:「但此次因顧客是臨時購票,而非提前48小時預定。」根據加拿大航空官網,大型樂器若需進入客艙,必須在出發前至少48小時購票。 薛庫與姊姊上周在社群媒體上分享此事,他們寫道:「我們只能夢想有一天,所有航空公司能有一個標準化、全球適用且經仔細考量的標準,處理在客艙內運送貴重樂器的需求。」 薛庫原定於多倫多科納音樂廳(Koerner Hall)的音樂會被迫取消,令粉絲和購票樂迷相當失望,音樂會安排於明年6月重新登場。 根據德國公共廣播公司德國之聲(Deutsche Welle)的一段影片,薛庫的這把大提琴價值約300萬歐元,該琴300年前由威尼斯製琴師戈夫里勒(Matteo Goffriller)打造。由6名薛庫的贊助者買下,2021年以終身借貸的形式提供給薛庫。 薛庫去年也曾遇到類似問題,當時因為英國航空拒絕讓他攜帶大提琴登機,而不得不在社群媒體發聲。 攜帶大型昂貴樂器的音樂家在搭機旅行中遇到困難並不罕見。已故著名大提琴家哈雷爾(Lynn Harrell)2012年就抱怨過,他與達美航空因單獨為大提琴購買的座位累積里程數發生爭執。 這是音樂家職業上的一大風險,哥倫比亞大學音樂系講師、專業大提琴家拜倫(Eliot Bailen)表示:「許多大提琴家都常帶著大提琴搭機,理應不會這麼困難。」拜倫回憶說,自己曾在2000年代初碰過問題,當時他為大提琴預訂座位,但因無法為其出示護照而被拒絕登機。「我開玩笑把它的名字登記為『大提琴先生(Mr. Cello)』。」他說,「我本以為這很有趣,直到他們拒絕讓我登機。」 當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皮博迪學院教授、大提琴獨奏家佩雷德(Amit Peled)被問及對薛庫遭遇的看法時,他只回應了一句:「歡迎加入『拒登機』俱樂部。」佩雷德在受訪時提到,他非常能理解薛庫的感受,並回憶自己的大提琴曾因航空公司工作人員試圖將琴固定在座位上而損壞。 佩雷德指出,自己每月平均攜帶價值超過百萬美元的大提琴搭機3次。「我們對待大提琴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小心。」他強調:「我們花在大提琴上的時間,甚至比與妻子和孩子相處的時間還多。」佩雷德補充說:「對大提琴家而言,直到飛機真正起飛,才會感到安心。」
中部年度文化盛事「永靖謝平安家年華」明天(14日)上午10時於苗木之鄉永靖揭開序幕,在鄉親的敲碗聲中,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特別邀請集團味全龍的龍將、啦啦隊員到場體驗謝平安文化與民同樂;也將免費送出千頂12強冠軍紀念帽跟民眾結緣,明天到場民眾只要輕鬆完成三步驟,就有機會領到限量紀念帽。 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表示,民眾只要加入「永靖共好協會」、「成美文化園」及「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三個官方帳號Line 好友,就可在明天(14日)上午10時到下午1時於永靖國小後門接棒未來攤位領取號碼牌;並於下午1時到3時間到成美文化園幸福大廳戶外廣場兌換冠軍帽,每人限領一頂,發完為止。 謝平安是早期農業社會歲末秋收用來答謝神明庇佑的酬神儀式,彰化永靖在921之後原已停辦多年,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創辦人魏應充2019年起促成地方人士恢復這項傳統,今年邁入第六年,主辦單位為永靖鄉公所、永靖鄉共好協會、永安宮、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及成美文化園。 首日除有限量冠軍帽免費送,也有表演與祭典及上百攤的熱鬧市集活動,主會場永安宮路口的午間市集為上午10點到下午2點,第二會場成美文化園東園區則於下午4點起推出晚間市集,晚間7點起也有永靖一年一現的盛大煙火秀及明華園總團孫翠鳳領銜壓軸演出的大型戶外千人平安戲《青蟬》,活動皆可免費參與。 為邀請更多在地民眾參與文化慶典,成美文化園14日也特別開放彰化縣民半價入園,歡迎各地民眾龍來永靖謝平安,一起體驗傳統文化。為期兩天的精彩慶典詳細活動可查詢:永靖謝平安家年華。
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自2016年起推出「接棒未來」公益計畫,秉持關懷基層棒球的初衷,從彰化出發回饋社會,至今八年,資助全台超過12,000名熱愛棒球的孩子。今年更進一步整合集團資源,捐贈3000顆職棒練習球與2150箱牛奶餐食,預計超過千名棒球少年受惠,關懷列車終站近日抵達高雄林園金潭國小,前龍將蔡昆祥也到場分享經驗,勉勵少棒隊員「球要打,書也要讀」。 金潭國小棒球隊是南台灣的棒球強校,隊員多來自偏鄉弱勢家庭,其中不乏單親、隔代教養或社會局關注家庭等,隊上教練不僅是訓練選手的嚴師,更身兼照顧孩子的保母與廚師,每天親自為小球員準備三餐、督促學業。校長簡仲信在介紹少棒隊時,講了心酸笑話:「金潭有專任的打擊教練、投手教練、守備教練、體能教練、心理諮商師、保姆、宿舍管理員、營養師、㕑師,只是幾乎同一人。」 基金會2021年透過民代獲悉金潭國小資源不足,首次與金潭國小棒球隊接觸,近年陸續捐贈交通車、職棒練習球,並透過企業贊助保久乳補充學員的餐食營養。基金會創辦人魏應充本月3日也在「接棒未來」公益計畫同仁的邀請下,和前職棒選手蔡昆祥及近十位熱心龍迷一起到高雄金潭國小關懷少棒隊。 蔡昆祥離開職棒後,目前在不動產業有所發展,應邀到場以自身經歷勉勵小球員,他鼓勵球員從運動中強健體魄、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團隊紀律,也以自身九年職棒經歷,呼籲學員不要一輩子只想著打棒球,而是要從中學習,畢竟卸下球員身分依舊要面對生活、回饋社會,因此「球要打,書也要讀」。球場,課堂,一樣都很重要,不要因為喜愛棒球而荒廢了學業,要努力當個品學,球技兼優的好學生。 魏應充長期關注台灣棒球發展,深信「只要基層棒球茁壯,台灣的棒球環境就會更加繁榮。」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的「接棒未來」棒球公益計畫長期支持台灣基層棒球發展,從球具裝備、教練經費、交通車贊助,到營養餐食,以及急難救助金發放,至今接觸超過120所學校。未來期待更多人加入「偏鄉棒球隊接棒未來勸募活動」,支持懷抱棒球夢的孩子們,讓愛心延續到每一個角落。接棒未來」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baseonfuture/
為期兩天的「2024永靖謝平安家年華」將於本周六(14日)登場,首日封街搓湯圓、平安宴席開超過300桌創歷年新高,當天除有逾百攤的熱鬧市集、明華園表演,在世界12強棒球冠軍賽為台灣霸氣關門的味全龍球星林凱威,也將到場體驗謝平安文化,與會民眾加入指定Line官方帳號好友,還能領取限量「台灣好棒! 龍來永靖謝平安冠軍帽」。彰化縣民參觀成美文化園則享半價優惠。 由永靖鄉公所、永靖鄉共好協會、永安宮、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及成美文化園主辦的「永靖謝平安家年華」,本月14、15日在永靖鄉登場,首日將有千人搓湯圓、謝平安表演與祭典、市集活動、明華園演出,次日則有24村宮廟神尊集體出巡繞境祭祀祈福。 永靖鄉共好協會理事長陳雍讓說,謝平安是早期農業社會歲末秋收舉辦的酬神儀式,用以答謝神明一年來的庇佑,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創辦人魏應充2019年起促成地方人士恢復這項傳統,今年邁入第六年。 陳雍讓說,今年活動相當豐富,除了需事先報名、目前已額滿的「千人搓湯圓X梅花平安宴」已有300桌、規模創歷年之最,今年市集活動攤位也高達百攤,包含永靖才能買到的荖葉故鄉滷蛋、DIY手作攤位及精心挑選的攤販將帶來各種驚喜產品與體驗。首日也將有味全龍小龍女及永興、福德、永靖國小分別帶來各種精彩表演。 為邀請更多在地民眾參與文化慶典,成美文化園14日也特別開放彰化縣民半價入園,並配合慶典開放東園區夜遊,同步舉辦夜間市集、煙火秀,及在晚間7點推出由明華園總團孫翠鳳領銜壓軸演出的大型戶外千人平安戲。 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今年也邀請味全龍將張家浩、王維中、林凱威、張政禹及小龍女李多慧、林襄及琪琪,參與「千人搓湯圓X梅花平安宴」;當天下午1點,基金會也將在成美文化園廣場舉辦「台灣好棒! 龍來永靖謝平安冠軍帽限量送」活動,只要加入「永靖共好協會」、「成美文化園」及「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三個官方帳號Line 好友,將有機會免費領取12強世界冠軍紀念帽。另外,味全龍也在成美文化園舉辦龍將與啦啦隊員簽名及拍照會,活動詳情可上味全龍官方粉專查詢。
為期兩天的第九屆慈濟論壇於12月7日圓滿結束。本屆慈濟論壇以「善經濟:永續、均富、共善」為題,邀請全球相關領域學者及實踐者共同交流。與會學者及企業領袖一致認為,當前的國際情勢與氣候變遷對人類所產生的威脅,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為了提升人類未來文明價值,必須推動「善經濟」,只有利他才能利己,消弭衝突,共創人類下一階段的文明高峰。 擁抱現實 認清長期發展需要利他互助 華碩電腦董事長施崇棠在講演中,特別提到何日生教授所提出「善經濟」的核心價值——利他、和合、共善,利他才能更好的利己,利眾才會有更好的利潤。施崇棠從他個人經營企業的實務經驗認為,要引導企業從單純的財務目標,轉向更具意義的價值創造。然而,企業的本質是營利,利他的企業如何在競爭中存活?施崇棠取經管理大師Ray Dalio的領導聖經《原則》(Principles)一書的智慧結晶指出,「擁抱現實」是最首要的原則,要直面真理和宇宙之道。 回顧人類歷史,利他是自然演化之果,使人類社群生存。自利本質的市場經濟,其繁榮是短期的,長期埋下資源耗竭、環境退化、氣候變遷、不均發展等問題。「貝萊德董事長Larry Fink提倡『利害關係資本主義』(stakeholder capitalism),就是要把長期獲利視為衡量企業的新標準」,施崇棠指出,滿足經濟、社會與環境均衡的企業才能邁向卓越。 施崇棠認為當今人類所屬的「智人」能進化而存續至今,是透過持續的錯誤、反省、改進而發現「互助」的重要,「要有『極度開放』,亦即真實透明的心態,以發揮眾智和創意擇優;也要淬鍊『極度同理』,站在他人角度思考,理解人與人的差異」,施崇棠強調,如此方能覓得意見不同的可信之人,做出最優決策,而這正是華碩始終遵循的核心思維,五大生活原則:擁抱現實、進化、極度開放、極度同理、決策。 善經濟:利他才能利己 回到論壇主軸,施崇棠認為善經濟是基於原則的行動指南,擁抱人類發展歷史所認清的現實,以互助利他來面對易變、不確定、複雜、模糊的競爭環境。例如華碩能夠在永續領域走在前面,是因為不只將永續視為合規,而是視為核心價值,納入績效管理中,以數據驅動和科學基礎來推動淨零路徑,再以品牌影響力帶動供應鏈共同轉型。 施崇棠進一步表示,面對當今社會、經濟、環境的嚴峻挑戰,企業肩負的責任需要善經濟的思維,與環境相容共生,與人互助進化,才能形成善循環,鋪下邁向永續之道。華碩也透過觀樹基金會,推動人與自然和諧共存,強調感樹恩、念地德、起而行、化眾生,從雲林口湖到苗栗苑裡,以至於大雪山,振興經濟也復育生態。他並呼籲,要種善的因,結利他的緣,實現共善的循環。 嚴格的愛:從原則到習慣 除了施崇棠之外,國立政治大學樹衡副校長也在座談會上,與慈濟基金會副執行長何日生、哈佛大學費正清研究中心暨瑞銀慈善基金獨立董事韋傑夫(Jeffrey R. Willams)進行對話。 與談者分別就如何在當今以市場經濟為主的環境爭,推動善經濟。何日生副執行長透過慈濟的經驗,呼應「共善的循環」,他回憶臺北慈濟醫院興建時,工人想抽菸,志工就遞來水果,吃一吃就忘了抽菸;想喝酒,志工就遞來酸梅汁,喝一喝就忘了喝酒;吃素便當不方便,沒地方洗手,志工設計流理台,雙手奉上熱毛巾說感恩菩薩,最後99%的工人達到不菸不酒不檳榔。「從愛的方法達到愛的結果,以善至善」,何副執行長語重心長地強調。 韋傑夫則認為善經濟是極具力量的,並深信人性本善是最重要的前提,如果人性本善,那麼問題是出在市場經濟嗎?他認為,「市場經濟並沒有問題,是因為外在因素而扭曲了市場經濟,因此重點是『如何引導』市場經濟。」韋傑夫指出,中小企業的老闆對其所處的社區,一定會有所回饋,不會只考慮到自己股東的短期利益,他回憶父親的忠告,「不可能在自己的餐桌上倒垃圾」,但是「問題在於企業長大了,減少了與客戶直接互動的機會,轉而是在意KPI的獎勵機制、財務的目標⋯⋯」,韋傑夫點出市場經濟的本質與外在盲點。 國立政治大學副校長陳樹衡呼應,對於資本主義以善為出發重要,不論是西方的洛克斐勒或者是東方的稻盛和夫,都是強調「以人為本」,因此市場經濟並非為惡,而是在於人心。施崇棠回應,「擁抱現實」的重要。他提出,上人強調的是大愛,但企業需要的是「嚴格的愛」,從原則變成紀律,從紀律變成習慣,才能有鞏固利他文化,達成善經濟,達成何教授的夢想。三位與會者也共識,經濟不僅止於慈善,而是一切的商業活動都應具備利他的動機,以及為社會創造出良善結果的經濟行為。 慈濟基金會執行長顏博文,也期勉大家繼續努力,將善經濟的思想不只是傳遞給參與論壇的學員,也要進一步影響到掌握權力的各界領袖們。
台灣棒球隊在世界盃奪冠,展現了堅韌不拔的精神,正如今日食農產業在極端氣候、人口老化、地緣政治挑戰下的積極創新,尋找突圍解方。由「頂新和德基金」支持的台灣食農科技加速器──「好食好事」近日舉辦年度Demo Day,以「韌性無界∞科技無限」為題,展現十家食農新創團隊如何以創新技術與商業模式為產業注入新生命,建構韌性供應鏈。本次年度盛會座無虛席,匯聚350位台灣農業、食品、流通等企業代表及新創投資人參加。 「好食好事加速器」舉辦七屆以來累積協助65家新創,總資本額達18億元,年成長率101%,存活率95%。2024年起,開始直接投資「Ecoco循環經濟」、「悠由數據」、「馳綠國際」等6家團隊,為新創裝上成長引擎。捐助人代表魏應充感謝各領域專家一起投入這塊福田,一起協助青年創業,「這是捐助好食好事基金會的初心,期待能讓青年在創業過程少走冤枉路」。 新科技如AI、大數據、無人機正改寫農業格局。例如,「悠由數據」運用太空衛星技術提供精準農業解決方案,已與新加坡及東南亞等地展開合作。「擎壤科技」則以農業無人機提升效率並進一步邁向精準農業,產品已外銷至歐洲與非洲。 「循創生技」利用黑水虻處理農業廢棄物,開發永續有機肥料及動物飼料,成為養殖業者的環保選擇。「澄交生技」則專注腸道菌代謝物,研製出具佐劑功能的口服肝癌疫苗與益生菌食品,展現農業與生技結合的市場潛力。 「陽光娜娜」從香蕉假莖提取纖維,應用於紡織與生質能源,實現廢棄物商業化。「馳綠國際」以咖啡渣和塑膠瓶製成環保材料,開發鞋款及可取代傳統塑膠地板的環保地磚,已在全球多地銷售。 冷鏈物流方面,「築鏈科技」的溫度監控技術提升運輸效率與保險理賠價值;「奇點無限」則優化物流路線,降低運輸成本。創新食品如「Plant Egg植物蛋」提供素食者新選擇,成功進軍歐洲市場。 好食好事於本次Demo Day中宣布與扶田資本結盟,推動台灣食農新創社群茁壯。執行長陳茂嘉表示:「合作能幫助新創將創新轉化為商業價值,並拓展國際市場。」 未來,好食好事將以亞洲為目標,深化與新加坡、印尼等市場的連結,打造台灣作為亞太食農科技創新中心的核心角色。 因應國際社會對大型活動碳中和的關注,好食好事本次Demo Day透過艾滴科技提供的紅樹林移除型藍碳,進行活動抵減,成功達到活動碳中和。這不僅是活動韌性的展現,更是對永續承諾的實踐,為產業與社會提供正面示範。 十家新創團隊從農業科技到循環經濟,展現出台灣在食農產業中的創新與韌性。隨著2024年的計畫成果,好食好事正為亞洲食農供應鏈注入新的希望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