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

民進黨政府「高民怨」議題出爐!這些立委監督砲火最猛烈

宋秉忠/台北報導 明年1月13日即將迎來總統及立委大選,TPOC台灣議題研究中心針對2020-2023年民進黨政府執政期間發生的爭議事件進行盤點,整理出民進黨政府高聲量民怨事件的TOP10,其中負面討論聲量最高者為「開放萊豬/美豬進口(2020年)」,總討論聲量達到188萬622筆,第二名為「疫苗採購/高端疫苗爭議(2021年)」,總討論聲量為88萬3,701筆,第三名則為「林智堅論文抄襲事件(2022年)」,總討論聲量為84萬2,721筆。 其次依序為「缺蛋與進口雞蛋爭議(2023年)」(77萬6,070筆)、「台海和平與戰爭(2023年)」(53萬7,240筆)、「513大停電與能源議題(2021年)」(41萬2,846筆)、「居住正義(2023年)」(28萬7,872筆)、「中天關台事件(2020年)」(27萬495筆)、「東南亞詐騙案(2022年)」(24萬3,649筆)以「新竹棒球場(2022年)」(23萬5,526筆),而這些高民怨議題也注定為民進黨在此次的立委選舉中投下變數。 進一步檢視各在野黨立委針對十大高聲量民怨事件的質詢聲量,前15名當中,有10名立委為國民黨籍、時代力量2名以及民眾黨2名。其中,質詢社群總聲量最高的立委由前國民黨主席江啟臣奪下冠軍寶座,共23,895筆,第二名為國民黨的賴士葆21,314筆,第三名則是國民黨的洪孟楷15,706筆。 其次依序為國民黨的林為洲(11,710筆)、國民黨的鄭正鈐(9,448筆)、國民黨的王鴻薇(8,463筆)、國民黨的陳玉珍(7,039筆)、時代力量的邱顯智(6,703筆)、國民黨的費鴻泰(6,653筆)、無黨籍的高金素梅(6,411筆)、時代力量的王婉諭(5,705筆)、民眾黨的賴香伶(4,335筆)、國民黨的李貴敏(3,953筆)以及民眾黨的邱臣遠(3,186筆)。 分析幾位立委的進榜原因,則可以發現江啟臣以在擔任國民黨黨主席期間的質詢聲量為最高,在2020年至2021年針對相關議題在社群上的質詢聲量猛烈,尤其為「開放萊豬/美豬進口」議題多次與執政黨交鋒,獲取高聲量。 第二名的賴士葆則是多次進榜質詢聲量前5名,除了「開放萊豬/美豬進口」進口議題外,針對「缺蛋議題與進口雞蛋爭議」也多次在社群發文質疑農業部,主要高聲量事件都與食品安全相關。 第三名的洪孟楷也是因為「開放萊豬/美豬進口」與「缺蛋議題與進口雞蛋爭議」這兩個與民生議題高度相關的事件佔據社群聲量。 值得注意的是王鴻薇在2023年補選上立委,但在這期間表現亮眼,包含「缺蛋議題與進口雞蛋爭議」、「居住正義」、「台海和平與戰爭」此三大爭議事件都有亮眼的表現,質詢社群聲量次次進榜,因此僅一年時間就拿下第七名的成績。 其他小黨的立委表現也都不俗,時代力量的邱顯智在「居住正義」、「新竹棒球場」以及「林智堅論文抄襲事件」都有社群高聲量的曝光。除此之外,包含時代力量的王婉諭、民眾黨的賴香伶以及民眾黨的邱臣遠在這一屆都有不錯的質詢聲量表現。 綜觀來說,隨著數位化時代來臨,立委除了在議會殿堂質詢執政黨監督施政以外。在執政黨發生爭議事件時,如何透過自媒體與社群的力量適時監督政府發揮影響力。除此之外,如何適時和民眾進行溝通說服選民自己能夠有效監督政府,也都攸關於這些立委是否能夠繼續留在立法院的重要因素。

何日生新書《善治理》探索慈濟永續傳承的圓型組織

記者宋秉忠/台北報導 921大地震是凌晨1點47分發生的,但3點鐘時,慈濟就已經在全台災區建立31個服務站,不少逃出家門的慈濟志工在震波停止後,立即衝回家,不是搶救自己的財物,而是找出制服然後穿上,趕赴服務站救災。沒人告訴他們怎麼做,但慈濟志工在災後不到一小時的時間裡就已經就定位。 921,慈濟展現出不輸公部門的效率,讓全國人民第一次認識到它,自1966年成立以來,慈濟迄今已援助過128個國家和地區,成為全球最耀眼的「台灣之光」。 然而,慈濟這樣一個成立將近60年、橫跨五大洲、會員超過1千萬人的宗教性慈善組織要如何有效傳承、永續發展下去,也成為全球學術界感興趣的課題。 慈濟基金會副執行長何日生所著《善治理:圓型組織的思想與實踐探索》8月份由聯經出版社出版,日前在台北信義誠品書店舉行新書發表會。 何日生長年擔任慈濟基金會發言人,也是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哥倫比亞大學訪問學者;在北京大學研讀哲學博士期間,何日生體會到佛教的慈悲利他與儒家的和合思想,可以作為經濟的核心力量,因此決心到劍橋大學及牛津大學研究撰寫以佛教慈悲等觀念為核心的利他經濟哲學。 何日生在慈濟工作近20年,2018年他向證嚴上人告假,到英國劍橋大學做訪問學人,又回美國哈佛與哥倫比亞大學展開研究。2020年3月,何日生回台灣教書,由於美國疫情嚴重,就留在台灣,不再前往哈佛進修,改以線上參與研討與課程,2020年底,他完成《善治理》一書。 何日生在《善治理》書中主張,慈濟應該設立三個委員會,也就是三個圓型組織,核心是靜思精舍法師們組成的「靜思法脈委員會」,指導慈濟志工和四大志業主管的思想與精神理念。 第二個圓型組織則是「法脈宗門委員會」,由靜思法脈委員會遴選代表,結合四大志業的主管,統籌四大志業的發展。 第三個圓型組織是「慈濟全球合心大會」,邀集全球各分會的志工領導團隊每年召開,匯報各地會務、討論會務發展、相互借鑒;最重要的是訂定慈濟宗規,將證嚴上人的理念、各志業的運作規則、慈濟人的行儀等,寫成法典,頒布施行。 何日生指出,慈濟的三個圓型組織各有使命與定位,而每一個圓型組織都要具備「愛」、「信念」、「原則」三種元素,如此才能實現圓型組織的善治理。

震撼!中國戰地女記者陳慧慧 成功撤離以哈戰場

【愛傳媒報導】10月初以哈衝突爆發後,以色列為報復哈瑪斯攻擊,對加薩地帶發動數輪空襲及地面戰,以色列空軍以超飽和轟炸強度,攻擊所有軍事目標,包括醫院、教堂、學校等民用設施也遭炮火襲擊。槍林彈雨中,大陸《央視》女記者陳慧慧堅守第一線報導戰事場景,功成身退後離開戰場。 從11月初起,以色列派遣地面部隊進入加薩地帶,試圖清理哈瑪斯武裝人員;同時,哈瑪斯也毫不示弱,依然利用手中武器,對以色列軍隊進行反擊。加薩城慘烈的戰鬥仍進行中,真相變得愈發扭曲與模糊。 但在戰事爆發後,來自大陸戰地女記者陳慧慧卻表現出驚人勇氣,一直堅守以巴邊境,為觀眾帶來最真實的戰地報導。她常常穿越戰火,深入前線,記錄下以哈衝突的殘酷和無情。在駐地29天後,根據電視台需求,成功撤離進入約旦境內。 圖:央視記者陳慧慧在以巴衝突期間進入被炸毀民房播報新聞。(取材觀察者網) 在先前報導中,陳慧慧進入加薩北部一所幼稚園採訪當地居民,鏡頭下破碎的玻璃渣、掉落一地的玩具,及孩子們驚恐的眼神,無聲控訴著戰爭給無辜平民帶來的傷害。 陳慧慧也還關注到戰地醫院內傷患和難民的處境,醫療條件簡陋,藥品奇缺,許多傷患只能蜷縮地上等待救助,映襯出背後巨大的人道主義危機。 陳慧慧報導不僅在大陸引起轟動,也在國際上受到廣泛關注,她的報導不僅讓人瞭解戰爭真相,也讓人們看到一個充滿熱情的女性形象。陳慧慧的撤離不意味結束,她的兩位駐耶路撒冷同事仍堅守崗位,總台新增援梯隊即將就位。對此事,陳慧慧說,他們將準備好隨時重返前線,和戰友們一起並肩作戰。

景觀界奧斯卡獎 林右昌、李如儀獲亞太傑出人物獎

【愛傳媒報導】全球最大國際景觀組織「國際景觀建築師協會」亞太區分會,揭曉今年獲「亞太區景觀建築傑出人物獎」7名得獎者,其中2位為台灣傑出人士,分別是內政部長林右昌及從事景觀工作30年的景觀建築師李如儀。主辦單位表示,2位傑出人士在景觀建築領域的卓越領導、堅持與才華,不僅對環境美學極有貢獻,更啟發景觀建築專業更廣的可能。 中華民國景觀學會理事長鄧婉君指出,亞太區景觀建築傑出人物獎旨在建立人民的健康福祉、環境可持續發展,和提高城市宜居做出貢獻的傑出人士。林右昌與李如儀憑借對人民和各行各業的承諾及真誠的參與,為台灣環境景觀品質的提升作出卓越貢獻,而獲此殊榮。獲此國際傑出人物獎肯定,更讓全球認識台灣推動環境景觀改善的專業實力。 林右昌這次獲獎是因其在基隆市長任內,戮力推動城市翻轉與有效治理的成果,大會獲獎說明中認為,林右昌奉獻卓越、富有遠見的領導力,以及致力地區生活環境提升,不僅樹立令人鼓舞的標竿,更因有效的策略與創新方法,奠基社區永續繁榮的深遠影響。林右昌過去在基隆市長任內工作,更對景觀設計專業訂立了標竿。 中華民國景觀學會秘書長陳盈婷轉述林右昌獲知得獎後表示「景觀建築專業是個夢幻的工作,出身景觀與空間規劃專業的我,很榮幸有機會在擔任基隆市長任內奉獻所長。這個獎是所有景觀與建築專業者及過往市府團隊與市民一起共創的成果,感謝IFLA的肯定。世界面臨氣候變遷,景觀建築專業將是引領淨零碳排的尖兵,內政部也會持續努力讓城鄉更有魅力、國土更淨零。」 李如儀指出,這獎項不僅是一份榮譽,也是一份責任。希望能和中華民國景觀學會的夥伴,大家一起面對氣候變遷及災害管理等地球環境惡化議題,共同努力以達到還原自然及和諧的美好未來。 國際景觀建築師協會1948年成立,舉辦全球景觀建築賽事逾20年,是全球最具國際公信力的世界景觀大賽,獎項更堪稱「景觀界奧斯卡」,協會2017年起設立「景觀建築傑出人物獎」,鼓勵對景觀環境有重大貢獻的各領域工作者,每年協會都審慎評選出為環境景觀領域帶來的價值所產生的影響和積極成果的人士,今年在日本東京舉辦。 (圖:中華民國景觀學會提供)

藍白都不當副  游椊翔嘆宛如「所羅門王審判」

【愛傳媒報導】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昨(19)日稱,會以民眾黨總統候選人身分參選到底,讓外界憂心藍白合恐瀕破局。對此,世新大學教授游梓翔感嘆,現在藍白合局勢很像「所羅門王的審判」,藍白這2位「媽媽」為搶期盼政黨輪替的「孩子」,誰也不讓誰,即使孩子被切成2半,也要搶到什麼是什麼,他悲嘆,「誰來救救孩子?」 游梓翔今在臉書發文表示,藍白合繞了一大圈,最後還是卡在同一點上談不出結果的原因,是藍白都不願意當副的,「我家大業大我不當副的,我比較厲害我不當副的,管你們什麼原因,都不當副,就合不起來。」 游梓翔認為,現在其實是個「所羅門王審判」時刻,那個期盼政黨輪替的孩子就快被劈成兩半,但媽媽還是繼續搶孩子,即使切成2半孩子活不成,也要搶到什麼是什麼。他除指出,柯文哲被不願意他當副手的民眾黨鷹派推著,把承諾吞了回去,但他說,國民黨不必罵人,因不管按照什麼規則,若侯友宜當副手,國民黨支持者也會質疑,憑什麼讓柯做正的?於是,孩子就這樣變成了兩半。 游梓翔說,「所羅門王審判」有個好結局,真媽媽寧可退讓也要保全孩子,於是所羅門王把孩子判給了真媽媽,但藍白合上,就算退讓能讓孩子存活,且還能成長茁壯,可因要當副手、得看著孩子「喊別人叫媽」,還是沒人願接受。 游梓翔提到,藍白現在局勢若從學術上來看,是標準的「我不能輸,於是我們一起輸」的囚徒困境,善於計算個人利益的2人,最後達成了「一起輸」的結果,「但,誰來救救孩子呢?」(圖:朱立倫臉書)

以色列總理首次坦承:可能失去國際支持

【愛傳媒報導】據以色列《耶路撒冷郵報》(The Jerusalem Post)網站報導,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在18日晚間的記者會首次承認,以色列面對巨大的國際壓力,可能會失去國際社會對其進攻加薩走廊的支持。他表示,對該地區提供人道主義援助至關重要。 儘管納坦雅胡的發言人堅稱,以軍在加薩的行動會持續至哈瑪斯被推翻以及所有人質獲釋,但納坦雅胡表示,人道主義援助對國際支持的持續保證也至關重要。 他說:「如果沒有人道主義援助,即使是最好的朋友也很難長期支援我們,我們將很難把戰爭堅持到最後。」 報導稱,美國要求經由埃及與加薩的拉法邊界關卡(Rafah Border Crossing)向加薩運送有限的燃料供聯合國使用。納坦雅胡也為戰時內閣決定默許美國的這項要求進行辯護。納坦雅胡表示:「我想強調這不是政策變化,而是為防止流行病蔓延而採取的有限的應對措施。」納坦雅胡強調,以色列在這場戰爭的許多方面都面臨著巨大的國際壓力,盟友的支持相當重要。 圖:取自納坦雅胡臉書

賴清德臉書預告  副手就是蕭美琴!

【愛傳媒報導】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今上午在臉書宣布,「我要在此預告,我即將在今天下午正式向國人宣布,邀請駐美代表蕭美琴成為我參選 2024 總統大選的競選搭檔。」他相信,這是眾所期待的決定,也是最好的決定,並指「藍白合」將是貌合神離的組合。 賴清德說,這段時間以來,看到藍白合造成的紛擾,他一再強調,沒有互信基礎的合作,即便最後真的成為一個競選組合,那也將是貌合神離、分贓權力的組合。任何不具相同理念與共同價值的合作,最後都將造成更大的紛亂,而且不是國家之福。 賴清德指出,這幾天台北清晨的氣溫,讓他想起 3 年前,2020 年與 蔡英文總統剛剛贏得大選後的 2 月,出訪美國在華盛頓特區的天氣。雖然氣溫有些冷冽,但那片萬里無雲的天空,在太陽的照耀下,讓人充滿著希望。 他說,與出訪同行的夥伴參觀了林肯紀念堂,這個象徵美國追求民主、自由與人權價值的殿堂,更是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馬丁路德牧師發表著名演說<我有一個夢> 的所在地。 他說,在那時,也與同行的夥伴,蕭美琴一同在紀念館前合影,留下了這張照片。他指出,那時他們可能都沒想到,正開始蔓延的 COVID-19 疫情,即將影響接下來世界各國的每一個人,更造成了後續台灣與其他國家的互動關係變化。而蕭美琴也在他們出訪回國的幾個月後,正式出任駐美代表,並隨即投入台美關係的外交工作,且在疫情間,促成了台美之間互相支援防疫物資,如此善的循環。 賴清德說,蕭美琴這幾年在美國的外交表現,我想不用我贅述,早已是為國人與國際友人們所稱讚,更成就了台美關係在這幾年內,空前的緊密互動。我相信,蕭美琴絕對是現今台灣外交工作中的佼佼者,更是國家不可多得的外交人才。 提到藍白合紛爭,他說,相較於此,他所率領的團隊絕對是一個準備完全,並且經得起考驗的團隊,在蔡英文總統8年的執政基礎下,他有信心與蕭美琴一起,在這最後的50幾天,凝聚國人共識、團結所有一切的力量,贏得選舉,讓台灣繼續在穩健向前的道路上,持續壯大。 他表示,「國人同胞們,請堅定支持我們,與我們一起,一起迎向最後的勝利」。(圖/取材賴清德臉書)

當禪宗遇上AI! 釋永信再訪蘋果和谷歌  禪宗成矽谷的類咖啡因

【愛傳媒報導】11月2日少林寺方丈釋永信前往Meta(Facebook)舊金山總部,和員工做了一次禪宗教義的分享。古老的佛教與互聯網的對沖,讓很多人大吃一驚。其實早在2014年,釋永信就已受邀訪問過矽谷。當時他就走訪過谷歌和蘋果,留下了一句評價,「谷歌如功夫,蘋果如禪意。」 這一次,釋永信的演講主題很互聯網,就叫《禪宗遇到AI》。事實上,佛門與AI很契合。每個時代,佛法都會很應時的出世與入世,禪宗就是在一次次入世中,擁抱時代,與中華文化交融,蛻變為本土化的宗教。雖然落得盛世佛門,亂世道家的名聲,但對華人來說,影響是根植於文化血脈的。 從某個角度看,人工智慧的湧現,和佛家的頓悟就極其相似。換個語境說,大量基礎資料的喂投,是禪宗的內求,在某個時刻到達奇點,接下來,成佛成羅漢,就是一個水到渠成。 釋永信帶領的少林寺是積極利用新技術推廣和傳承佛教文化的。比如,他們開發一款名為「少林雲」的應用程式,透過VR技術,讓全球信徒和愛好者可身臨其境地體驗少林寺的文化和歷史。 這就像釋永信在演講中提到,AI是工具,禪宗或說東方宗教文化的某些原理,也是矽谷科技精英的管理工具,具體實踐在對自我管理,也落在公司管理上。其中,最廣為人知的便是冥想。 冥想可看作是一種「對注意力進行的主動自我調節」,在矽谷或說美國,宣導並踐行冥想練習的名人不勝枚舉,如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的辦公室,有他專屬的冥想空間,每次遇到重大決策必把自己關起來冥想,然後再做決策。 Space創始人馬斯克(Elon Musk)每週工作 85-100 小時,其中 80% 時間都投入在工程和設計,每天忙碌的日程他總能保持高效運轉的大腦。有網友問他,「是什麼生活習慣給你產生了積極影響?」 他回答說,「早起,冥想,然後必不可少的是 洗澡。」 全球最大對沖基金橋水基金創始人、暢銷書《原則》作者瑞.達利歐(Ray Dalio)自1969年以來,幾乎每天都在練習冥想,達利歐認為,自己成功的重要原因和超越冥想密不可分,「冥想是幫助我成功的最重要因素。」 其中,又以喬布斯最具代表性,他受禪宗和印度瑜伽兩派影響,也經歷過美國一場重要的社會活動,即以瑜伽、冥想、和靈性覺醒為代表的心靈運動。這場運動,在加州舊金山市,尤為激烈。人們想回歸自然,探尋自己內心神性。 日本的鈴木俊隆,在1959年將禪宗帶到美國,對美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力,其作品《禪者的初心》也是喬布斯生前最愛的作品。而瑜伽思想中,喬布斯最愛閱讀的是《一個瑜伽行者的自傳》。 公司層面也是如此。比如Google是設有禪修中心最多的企業,一共有9個禪修中心。Google每位員工都可到禪修中心去修行,公司鼓勵每位員工在這世界浮躁的環境中,透過正念的禪修,獲得心靈的平靜。 另外,美國疾控中心資料表明,2012年每10個美國人中就有1人進行冥想練習,職場中這一比例更高:每7人就有1人進行正念練習。從2012年到2017年間,美國成年人每週冥想比例提升了三倍,從2012年的4.1%增加到2017年的14.2%。

國民黨不分區名單公布    韓國瑜、柯志恩排前2    謝龍介排第10

【愛傳媒報導】國民黨中常會延至大選登記前一日的今天(19日)舉行,並公布2024不分區計34名立委名單,其中,高雄市前市長韓國瑜名列第一,前立委柯志恩第二,此外,台南市前議員謝龍介等人也在名單內。名單已先提報中常會,將在下午中全會通過。 本屆國民黨不分區立委名單前18名依序為:韓國瑜、柯志恩、葛如鈞、翁曉玲、陳菁徽、吳宗憲、林倩綺、陳永康、許宇甄、謝龍介、蘇清泉、張嘉郡、王育敏、蔡明忠、吳亮儀、李玉嬋、李霞與楊應超。 前高雄市前市長韓國瑜居首,不僅對「韓粉」帶來震撼效應,預料不管最終能否「藍白合」,對藍營都具加分效果;第二名為國民黨智庫執行長柯志恩、第三為區塊鏈專家葛如鈞,前立委王育敏、代表雲林張家的前立委張嘉郡回鍋。 19名到34名分別為:徐弘庭、鍾沛君、江怡臻、簡榮宗、田長沛、沈采穎、林瓊嘉、陳克威、邱一峰、廖怡琇、李縉穎、李茂芊、丁瑀、楊智㐵、何嘉霖、康晉瑜。 朱立倫今早在中常會親自宣布34席名單時說,本次國民黨不分區是由黨主席、副主席、秘書長共商,有許多優秀現任立委希望爭取加入,但他和黨籍總統參選人侯友宜達成共識,所有中常委、資深前輩也是現在競選團隊的成員,將來都要納入執政團隊,所以現任立委跟資深中常委都是輔選團隊。 朱立倫也說,這次提名的專業組人才,完全是培養未來能在立法院歷練的執政人才;政治組是準備縣市長參選人的儲備人才,尤其去年最艱困選區參選人通通都納入。至於青年世代,也許在不安全名單,但他們都是為接棒而努力。 今天下午在中央黨部召開的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由中央委員對不分區立委被提名人個別行使同意權。國民黨不分區名單提名辦法,將從過往「不同意制」修改為「同意制」,因此須經中央委員會全體出席委員二分之一以上同意,才能確認人選名單與順序。 下午議程除行使全國不分區暨僑居國外國民立委提名候選人同意權外,也將討論如何贏得2024總統與立委選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