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黃文博/你的朋友中 有幾位是醫生?

逼近退休年齡,友人聚會的閒聊內容,從工作事業、家庭子女,自動調整成身體健康、老人照顧。

顧健康,關鍵不在你有多勤於看診,而在你有多少醫生朋友。畢竟,真正深入詳細的醫囑,來自醫生朋友的機率遠高於來自專業醫生。

人的一生,不同階段需要認識不同的「師」級友人。求學時,需要啟蒙老師。年輕時,需要人生導師。壯年時,需要算命師。中年時,需要會計師。熟年時,需要律師。初老時,需要醫師。老年時,需要護理師。終老時,就需要禮儀師嘍。

初老階段,健保卡使用頻率直逼悠遊卡,常讓人感嘆:「如果我不在診間,就在往診所的路上」。每天要不就吞藥服藥擦藥點藥,要不就東檢查西確認的,越來越明白求醫過程充滿不確定性,以及不安全感。自己認為是亟待協助的求診者,但或許在診間只不過是叫號機上的一個數字。

台灣醫療水準高,醫事人員養成教育好,醫護專業也夠。然而,包括我在內的人民普遍自小缺乏健康維護觀念,導致健康的重心朝向醫療行為偏移,看病是必然,而非選項。加上長時間對全民健保的倚賴性,大家對養生的興趣遠低於求診。

其結果,台灣醫護人員,特別是所謂名醫,過勞,豈僅靠專業治病,根本用性命執業。高奉獻,同時高風險。

我一直認為,醫護應該被列為特種行業:基於這個行業承擔的全民健康重責,與承受的工作室壓力,最好能夠獲得某些法律上的豁免,執業上的保障,道德上的寬容,所得上的優遇。

在民粹當道的現況下,當然不可能。醫護仍舊難逃執業風險的龐大壓力,名醫依然面對診間消化不完的候診名單。我們又怎麼忍心苛責醫生三分鐘打發一位病人?護士總是繃著一張臉?

看病不保證對症下藥,求診不保證如期康復。醫護得負擔更多醫療風險的同時,病患也得自負更多的求診風險。這種無奈的因果關係與負向循環,剛好而已。

因此,當你到了初老時代,認不認識醫生朋友,很重要。他們願意跟你說一些「專業外,交情內」的醫囑,釋疑解惑,讓人放心定神。這有點像國外家庭醫師的概念,卻少了嚴肅的醫病關係定義,更多了友誼的成份。

初老路上,感謝有醫師朋友,減低瞻前顧後的惶惑。

認識很多醫師,表示你體弱多病,不值得慶幸。認識幾位醫師朋友,代表你有人扶持,值得高興。

 

作者為資深品牌專家

●摘錄自品牌原來如此,原文分享於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