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社群平台上出現「日本重新發放糧票、購買大米須憑票」的說法,引發外界質疑日本是否重回配給時代。經多家日本媒體與官方資料查證,相關說法並不正確。實際上,日本各地政府近期發放的是 大米禮品券(おこめギフト券),屬於地方性民生補助,並非全國統一的「糧票制度」。
《澎湃新聞》查核報導指出,所謂「日本大米糧票」其實由日本農協(JA)與米類批發商聯合會發行,為長期存在的大米禮品券,無使用期限,可在專賣米店、百貨與超市使用。目前由部分地方政府向特定族群發放,作為物價高漲下的生活補助。
例如:東京台東區10月起向居民發放米券,育兒家庭及三口以上家庭可領到價值8800日圓(20張)的米券;其他家庭則可領取4400日圓。大阪府針對19至22歲青年發放約7000日圓米券。日本農協表示,禮品券每張面值440日圓,其中約60日圓為製作與流通成本。
「全国共通 おこめ券 500円分」を1名様にプレゼント🎁
— ギフト屋さんの「ガリレオ」【公式】 (@galireoarigato) November 14, 2025
今話題のおこめ券がついに登場!
実用的なギフトとして大注目されています👀#おこめ券 #キャンペーン pic.twitter.com/TqLFaoIlsG
依日本農林水產省統計,日本大米平均零售價每5公斤達4235日圓,已連續 9 週超過4000日圓,逼近歷史高點。
2024年極端高溫造成稻作歉收、氣象機構去年警告太平洋南海海槽地震風險增加,引發一波囤米潮、新米上市仍壓不住價格,都是日本米價居高不下的因素。
《朝日新聞》報導,首相高市早苗要求制定抑制物價的綜合方案,政府正考慮將「米券」納入11月底公布的經濟刺激政策中,並研究由中央補貼方式,協助地方政府向民眾發放。
農林水產大臣鈴木憲和也表態支持擴大方案,甚至考慮將米券延伸為可購買多類食品的 通用商品券或電子折價券,以因應生活成本全面上升。
部分分析指出,米券只能用於購買大米,可能形成需求集中特效,反而再度推升米價,形成「越補越貴」的惡性循環。此外,代金券的印製、郵寄與管理均需行政資源,對地方財政是一項負擔。
米價攀升與地方補助政策交織,使原本地方性的大米禮品券,意外被誤傳為「國家糧票」。隨著日本生活成本持續上升,米券是否最終納入國家層級措施,仍待月底官方公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