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京東「狼族」機器人大軍成形 無人物流改寫勞動型態

在陽澄湖大閘蟹旺季,京東導入更多無人技術,利用無人車接駁冷鏈配送,減少快遞員運輸負荷。圖/取自京東
在陽澄湖大閘蟹旺季,京東導入更多無人技術,利用無人車接駁冷鏈配送,減少快遞員運輸負荷。圖/取自京東

2024 至 2025 年間,京東物流全面啟動的「狼族」機器人計畫,正成為中國自動化物流的核心戰略。從倉儲、分揀到前端配送,以智狼搬運、智狼飛梯、地狼、天狼等自研機器人為主體的物流系統,已在多地投入實際運營。外界認為,這股浪潮將徹底改寫物流行業的勞動型態

京東創辦人劉強東近期在烏鎮表示:「未來員工可能每周只需工作一天甚至一小時。」他預言,隨著機器人與人工智慧進入大規模量產,5 年內中國社會化物流成本占 GDP 的比重,有望從14%降至10%以下,每年節省數兆元(人民幣,下同)的成本。

IT之家指出,在今年的亞洲國際物流技術展(CeMAT ASIA),京東物流正式推出全新自研的「智狼貨到人系統」。其核心由三部分組成:搬運機器人、飛梯機器人(立體貨架升降)、自動入庫、檢選工作站等周邊系統。京東表示,此系統能讓入庫效率提升5~6倍、檢選效率提升3倍以上。「貨到人」取代傳統的「人找貨」,讓檢貨員只需站在工作站,由機器人自動送貨到面前,大幅降低人力負擔。

在蘇州昆山的京東亞洲一號物流園,「智狼倉」被形容為京東無人物流的試驗場。在5000多平方公尺倉庫中,部署近500台智狼機器人。在倉庫搬運機器人在巷道中自動穿梭,飛梯機器人在高層貨架高速升降,物流流程從入庫、上架、檢選到出庫,已由「狼族」協同完成,檢選準確率達99.99%。

昆山園區日均處理量超過百萬單,其中 近一半由機器人完成。換算起來,江蘇住戶每收5個包裹,就有1個由機器人處理。

劉強東烏鎮談話時表示,在陽澄湖大閘蟹旺季,京東導入更多無人技術,利用無人車接駁冷鏈配送,減少快遞員運輸負荷。再利用無人機跨區直飛,縮短運輸時間2.5小時,冷鏈箱與避震系統避免蟹類死亡,連帶讓店家損耗率降至幾近為零,銷量翻倍。

前端物流大量使用「無人車」,讓快遞員可以專注打包、貼單、客服,而非奔波於長距離取件。

劉強東並宣布目標,建成全球第一個全無人配送站。站內無任何人工,所有環節由 AI 與機器人協作完成。

目前京東物流擁有一線員工逾 66 萬人(官方公開數字)。外界分析,短期內機器人可能不會大幅裁減人力,但中長期有幾個趨勢已明顯:首先快遞員負荷下降,工作從重體力轉向技術支援。再則,職缺數量逐步減少,但薪資結構可能上移。另外,城市物流配送密度提高,夜間配送、極速達也不成問題。最重要的是自動化要求「更穩定、更長期」的工作模態——也就是縮短工時仍能維持產能。

大陸物流學會專家指出,每降低1%的社會化物流成本,即可釋出上千億元利潤。「無人物流」因此被視為中國下一個十年最具增長動能的產業之一。

京東物流正在構築自動化供應鏈的「全鏈路模板」。從倉儲、運力到末端配送,機器人正逐步替代人工完成重複性工作,並從根本上改寫物流勞動型態。未來倉儲物流是否真能達成「每周工作一天」的願景,仍需市場驗證,但無人物流的加速落地,已是不可逆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