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 蔡鎤銘專欄】美國「先買後付」的雙面人生:從BNPL到軍售誠信的反諷

蔡鎤銘/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兼任教授

美國人擅長消費,也擅長延後付款。「先買後付」(Buy Now, Pay Later,簡稱BNPL)不只是金融創新,更是美國生活的日常哲學。從信用卡到房貸,從分期手機到線上購物,延遲支付的文化早已滲透每一個家庭。而據政治學者布雷默(Ian Bremmer)11月5日在《GZERO Media》的評論指出,這套慣性邏輯如今正從消費領域擴散到國際政治,形成一種顯而易見的矛盾。

當美國在國內鼓勵「先享受、後付款」,在對外軍售上卻採取「先付錢、慢交貨」,這不僅是一場金融與軍工的對比,更是一場價值與信用的反諷。

延後付款的國民信仰

美國長期以信貸推動經濟。根據紐約聯邦儲備銀行2025年8月的統計,美國家庭債務在今年第二季已攀升至18.39兆美元,較前一季增加1850億美元,再度刷新歷史高點。從表面看,這是繁榮的象徵;實際上,卻意味著美國家庭幾乎以債務支撐日常生活。

BNPL的崛起更將這種「以未來換現在」的邏輯發揮到極致。金融科技公司與零售平台讓消費者只需幾次點擊,就能分期取得商品。許多用戶甚至在不知不覺間同時背負多筆分期債務。監管機構警告,這些交易的違約紀錄往往未被完整納入信用評等,導致整體債務風險被低估。

然而,這樣的體制仍在被鼓勵。因為在美國,債務並非恥辱,而是一種「信任貨幣」:市場相信你明天有能力還錢,政府相信國債仍有人買單。整個國家以信貸維繫繁榮,形成一種「延後支付的國民信仰」。

軍售的另一面:先付後交的現實

與國內「先買後付」的寬鬆不同,美國在軍售上卻採取相反模式。近來媒體揭露台灣在多項對美軍購案中,雖已支付或核定款項,美方卻遲遲未交貨,形成明顯的反差。

根據喬治梅森大學安全研究中心於2025年3月公布的研究報告,台灣目前尚未交貨的對美軍售訂單金額約為215億美元。這項數據顯示,美方在對外軍售上存在顯著延遲,而台灣雖已完成大部分款項支付,卻遲遲未能收到相應裝備。

路透進一步指出,原訂2026年前交付的66架F-16V戰機,由於產線調整與供應鏈瓶頸,恐延後數年。這些延遲使外界質疑,美國是否在「先收訂金、後看情勢」的基礎上運作軍售,讓盟友淪為被動等待者。

在消費市場,美國企業以BNPL滿足顧客的「立即擁有」欲望;但在軍售市場,美國卻讓買家承受「延後交付」的焦慮。這種對內與對外態度的差異,正好折射出美式交易邏輯的雙面性。

信任的天秤:誰欠誰的信用

從信用的角度看,美國的雙重標準再明顯不過。在BNPL模式中,商家願意信任消費者的未來付款能力;而在軍售中,美國卻要求買家先付錢,以保障自身風險。兩者的角色一正一反,卻都建立在「時間差」之上。

美國企業對國內消費者寬容,因為違約的代價可由利息、罰金與催收吸收;但對外軍售,美方堅持付款先行,因為那攸關國家利益與政治風險。結果就是,美國在國內成為「寬鬆的債主」,在國際上則是「嚴苛的收款人」。

這樣的信任不對稱也反映出權力關係。當美國要求他國先付再等,實際上是利用其軍工壟斷地位換取外交籌碼。盟友不敢催貨,只能默默等待;而美方則以制度與安全為由,維持「延遲即正當」的話術。這樣的交易邏輯,既有金融意味,也有政治意圖。

軍工體制的延遲與藉口

當然,延遲交貨不全是惡意所致。美國軍工企業如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與雷神(Raytheon)確實面臨人力不足、零件短缺、物價上漲等問題。但這些理由並不能掩飾制度上的傾斜:美方始終掌握主導權,買方只能被動承受。

以台灣為例,雖然部分飛彈系統已開始交付,但主力裝備如戰機與戰車仍遙遙無期。官方雖解釋為「排程調整」,但實際上反映出美國軍售的政治優先序。當戰略焦點轉向歐洲或中東,亞洲盟友的訂單自然被延後。

若美國長期維持「收錢容易、交貨難」的體制,勢必影響其在盟友間的信任度。當承諾的武器無法按時到位,「安全保證」也將失去說服力。這正是信用政治的最大風險:一旦信用成為工具而非契約,信任就會變得廉價。

信用政治的鏡像

美國的全球領導地位建立在信用之上。美元是全球儲備貨幣,美債是世界金融的安全資產,美國企業的品牌代表可靠與誠信。然而,這一切的前提,是他人相信美國會履行承諾。

如今,無論是國內債務高漲還是對外軍售延遲,這種信任都出現裂痕。當美國一方面宣揚市場信任,另一方面卻在具體交易中失去誠信,其「信用帝國」的基礎將難以持續。

BNPL的盛行象徵著一種延後現實的文化;軍售的拖延則象徵一種延後責任的政治。兩者合在一起,構成了美式信用的兩面鏡:一面是以債養消費的幻象,一面是以承諾換時間的外交。

從BNPL的消費熱潮到台灣軍售的延遲,美國的「先買後付」文化展現了獨特的信用哲學:對自己有無限信任,對他人卻要求預付現金。這種反差不僅揭示經濟體系的矛盾,也揭開了外交交易的真相。

當一個國家習慣把未來抵押給現在,它也可能習慣讓別人為自己的未來先埋單。BNPL不僅是支付方式,更是一種時代隱喻。若美國繼續在信任與責任之間失衡,最終被追討帳單的,或許正是它自己。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