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彤學會-3】「大哥型女孩」林子宇 台文系出身的國際部主任

民眾黨國際部主任林子宇(右)應邀參加張彤(左)主持的《彤學會》節目錄影。圖/記者陳思豪攝
民眾黨國際部主任林子宇(右)應邀參加張彤(左)主持的《彤學會》節目錄影。圖/記者陳思豪攝

由梅花新聞網製作、前電視主播張彤主持的《彤學會》節目31日邀請民眾黨國際部主任林子宇(Judy)暢談從成大台文系到柯文哲幕僚的心路歷程。這位來自宜蘭、外表文靜卻個性爽朗的女孩,用幽默與真誠分享自己如何從學生時期的文學夢想,一步步走向國際政治的現場。

林子宇雖然念的是台文系,卻被認為是個「大哥型女孩」,她表示,從小父母工作忙,她常幫忙照顧兩個弟弟,個性自然培養出果斷與責任感;「我不喜歡太矯情的東西,做事就要直接、有效率」,她說,這樣的個性也讓她在後來的政治工作中,面對壓力能更冷靜應對。

在大學聯考選擇科系時,從事政治工作的父親心疼她,希望她像母親走文學與教育路線,於是林子宇選擇台南的成大台文系;在大學期間她接觸到新聞的理論與實務,讓她產生對媒體工作的興趣,因此畢業後進入媒體;在工作一段時間後,發覺理論與職場工作差異很大,決定出國進修,進入美國南加大學習公共政策。

在美國學習期間,林子宇參與許多志工活動,過程中與許多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接觸,也深入了解更多社會議題。她回憶,那時心中萌生了關於公共參與與國際事務的興趣。

林子宇表示,進入柯文哲團隊其實不是她本人的意思,她原本計畫在畢業後留在美國工作或讀博士,而柯文哲去宜蘭拜訪她父親時,她父親提起女兒即將畢業回台,柯文哲提出邀請,林子宇才加入民眾黨團隊,擔任柯文哲幕僚與國際部主任,負責對外交流與政策聯繫工作。

關於政治啟蒙,林子宇表示,父親是地方政治人物,自然受到影響較早且深,但是家裡其實很自由開放,家人各種政治光譜都有,更重要的是,她家中有一間喝茶室,經常家人都會坐下來喝茶討論,所以養成開放理性論辯的思維方式。

林子宇坦承,台文系的出身,讓她加入民眾黨承受很大來自學長姊的壓力;不過,她許多同學也開始比較會向她求證一些新聞,不再完全受到同溫層的影響,她覺得很有成就感。

林子宇也談到近日備受矚目的「川習會」,她指出,這場歷經六年才再度舉行的美中領袖會晤,象徵兩國關係從緊張對立邁向重新接觸的關鍵時刻;她分析,川普回鍋白宮後強勢啟動貿易戰與關稅施壓,而此次會面是雙方在衝突中尋求新平衡的開端。

這次川習會雖然沒有討論台灣問題,林子宇認為,民進黨不應該認為沒有新聞就是好新聞,對台灣而言,川習會的氛圍將直接影響區域經貿與安全走向;她提醒,若美中恢復對話與協商,台灣必須審慎調整自身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