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兩岸麒麟文化研討會在福建平潭召開 共話中華文化復興

由平潭麒麟文化研究院與台灣麒麟文化研究中心聯合主辦的「麒麟文化論壇——中華文化復興與麒麟文化」17日在福州召開。圖/梅花新聞網
由平潭麒麟文化研究院與台灣麒麟文化研究中心聯合主辦的「麒麟文化論壇——中華文化復興與麒麟文化」17日在福州召開。圖/梅花新聞網

由平潭麒麟文化研究院與台灣麒麟文化研究中心聯合主辦的「麒麟文化論壇——中華文化復興與麒麟文化」17日在福州召開。與會的文化領域專家學者、業界人士、文化愛好者圍繞麒麟文化的歷史脈絡、當代價值與未來發展展開深入探討,為兩岸文化交融與麒麟文化的蓬勃發展注入新活力。

台灣兩岸互聯網+發展協會理事長、台灣麒麟文化研究中心創辦人王綽中致辭時,首先對平潭麒麟文化研究院在麒麟文化保護、研究與推廣方面的努力及成果給予高度肯定,稱讚研究院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搭建兩岸文化交流橋樑作出重要貢獻。

王綽中闡述麒麟文化的深厚底蘊與時代意義,在台灣,麒麟文化早已融入日常——走進傳統宮廟,麒麟或氣勢昂揚與龍鳳相伴象徵「祥瑞共生」,或隨祥雲舒展傳遞「安寧順遂」;深入民間生活,麒麟更成為美好期許的載體,不僅是守護家宅的吉祥符號,更滲透在民俗的方方面面,成為刻在台灣民眾記憶裡的文化印記。

王綽中指出,麒麟作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經典瑞獸,既承載著兩岸同胞對美好生活的共同嚮往,更是連接彼此情感、印證文化同源的重要紐帶。

親民黨主席宋楚瑜致贈平潭麒麟文化研究院墨寶。圖/梅花新聞網

親民黨主席宋楚瑜致贈平潭麒麟文化研究院墨寶。圖/梅花新聞網

王綽中致辭後,台灣麒麟文化研究中心向平潭麒麟文化研究院贈送兩幅墨寶,並現場展開展示,其中,有親民黨主席宋楚瑜題寫的「麒麟佑兩岸,親情貫海峽」,以書法為紐帶串聯起兩岸親情;還有前國民黨副主席胡志強書寫的「麒麟昭盛世,盛世繪宏圖」,用筆墨勾勒出盛世繁榮的願景,兩幅作品將麒麟文化的內涵與兩岸同胞的心聲凝於筆端,深深打動了在場每一位嘉賓。

前國民黨副主席胡志強致贈平潭麒麟文化研究院墨寶。圖/梅花新聞網

前國民黨副主席胡志強致贈平潭麒麟文化研究院墨寶。圖/梅花新聞網

隨後,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原二級巡視員、區關工委主任、平潭政協書畫院院長黃良希致辭;他以平潭與麒麟文化的緊密聯繫為核心切入點,指出麒麟文化吉祥和諧、自強不息的精神內核契合新時代需求,彰顯傳統文化生命力。
黃良希高度認可平潭麒麟文化研究院成果,他指出,研究院通過梳理史料、學術研究、文化活動讓文化遺產「活」起來,既護文化根脈,也為平潭發展注入精神動力,印證傳統文化當代價值。

黃良希指出,傳承麒麟文化是守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基因、踐行馬克思主義「以人民為中心」文化發展思想的體現,強調傳統文化需與時代對話、讓大眾參與受益以實現「以文化人」;最後,他也向在場及關注麒麟文化的各界人士發出呼籲,希望更多人能加入傳承隊伍,為麒麟文化的延續與發揚貢獻力量。

緊接著,平潭麒麟文化研究院主任鄭興介紹研究院的成立背景、研究成果及未來展望;他指出,從高空俯瞰平潭島,其輪廓恰似一隻踏浪前行的麒麟,「麒麟島」的美譽也由此而來;事實上,「麒麟」與平潭的聯結由來已久——在平潭諸多民間傳說中,海壇島「水中三麒麟」與「山上三麒麟」的故事尤為神奇,如今漫步平潭,麒麟元素更如靈動的文化精靈,在城市街巷、人文場景中隨處可見其翩躚身姿。

平潭麒麟文化研究院主任鄭興主持兩岸麒麟文化研討會。圖/梅花新聞網

平潭麒麟文化研究院主任鄭興主持兩岸麒麟文化研討會。圖/梅花新聞網

鄭興指出,平潭這份深厚的麒麟文化底蘊,彷彿為平潭帶來了千年一遇的發展契機,「麒麟獻瑞,平潭騰飛」這一美好願景的背後,藏著文化賦能區域發展的深層邏輯。

正因如此,鄭興強調,平潭麒麟文化研究院肩負著重要使命:挖掘麒麟文化的核心內涵,打造專屬於平潭的城市IP,為平潭國際旅遊島建設注入獨特的文化動能;讓麒麟祥瑞的文化符號深深紮根兩岸,傳遞文化價值,為促進兩岸融合發展搭建起堅實的精神橋樑。

在論壇的研討環節,與會來賓圍繞四大核心課題展開討論。

針對「遷台記憶及麒麟民俗文化發展」課題,來賓們結合歷史文獻與民間口述資料,深入探討了遷台過程中麒麟民俗文化的傳播與演變,指出遷台記憶是麒麟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兩岸麒麟民俗文化在傳承中相互影響、相互交融,共同構成了中華民族麒麟文化的整體脈絡,未來應進一步加強對遷台麒麟民俗文化遺存的保護與研究,挖掘其中蘊含的兩岸同胞血脈相連的情感密碼。

「道脈同源,麒麟共彰:兩岸麒麟文化的道家佛學闡釋與出版研討」課題討論中,學者們從道家「天人合一」、佛學「慈悲向善」的思想內核出發,解讀麒麟文化所蘊含的哲學理念與精神內涵,認為兩岸麒麟文化在道家佛學思想的滋養下,形成了相似的文化特質與價值追求。

同時,來賓們還就麒麟文化相關出版物的策劃、出版與傳播展開交流,其中,平潭與台灣兩地的麒麟文化研究機構表示,未來將攜手合作,從道教文化視角出發,共同編撰一部麒麟文化專題專著,以此深化對麒麟文化的系統性研究。

「麒麟文化推廣與認同構建:麒麟文化進校園,兩岸徵文,工藝美術徵集等活動研討」課題則聚焦麒麟文化的普及與認同培育。來賓們一致認為,文化的傳承關鍵在人,尤其是青少年群體。將麒麟文化進校園,通過課堂教學、社團活動、文化展覽等形式,能讓青少年從小接觸、瞭解麒麟文化,培養他們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與自豪感。

此外,舉辦兩岸麒麟文化徵文、工藝美術徵集等活動,不僅能為兩岸文化愛好者提供展示才華的平台,還能促進兩岸同胞在文化創作中的交流與互動,進一步增強兩岸同胞對麒麟文化的共同認同,凝聚文化共識。

「麒麟文化結合AI創新性發展及創造性轉化的產業共創」課題研討中,來賓們將目光投向了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的融合發展。大家認為,AI技術的快速發展為麒麟文化的創新發展提供了新機遇,通過AI技術可以實現麒麟文化元素的數位化建模、虛擬展示、智慧創作等,打造出更具吸引力的文化產品。
同時,來賓們還探討了兩岸在麒麟文化產業共創方面的可能性,提出要整合兩岸優質資源,共同開發麒麟文化IP,推動麒麟文化產業向規模化、高端化、國際化方向發展,讓麒麟文化在產業創新中實現創造性轉化,為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注入新動能。

出席「麒麟文化論壇——中華文化復興與麒麟文化」的來賓有:王綽中(台灣兩岸互聯網+發展協會理事長、台灣麒麟文化研究中心創辦人、梅花媒體集團董事長),張蔭泉(台灣麒麟文化研究中心副執行長、梅花新聞網總經理),曾梧炫(台灣麒麟文化研究中心副秘書長、梅花新聞網駐福建特派員),黃良希(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原二級巡視員、區關工委主任、平潭政協書畫院院長),陳治(廈門大學文博專家、政府智庫),李奕同(廈門一同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創始人、國家工信部 Aigc 導師、國家工程實驗室 Aigc 導師),李湖江(福建師範大學閩台區域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楊伯塏(閩南師範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閩南師範大學人因工程研究院院長、漳州市工業設計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林皎皎(福建農林大學風景園林與藝術學院產品設計系主任、副教授),舒夢蓉(福州外語外貿學院藝術與設計學院,環境設計專業講師),張鵬(福州正及電子工業有限公司行銷總監、麒麟文化研究院特聘專家),林美蘭(平潭政協委員、泰隱安珀酒店總經理、麒麟文化研究院理事),鄭興(平潭政協常委、區新聯會會長,區麒麟文化研究院主任),陳小雅(區新聯會執行秘書長,福建聯合錦安建設副總經理、麒麟文化研究院理事),洪鄭韜(麒麟文化研究院專職研究員),龔夢昕(福建農林大學研究生),周宇婷(福建農林大學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