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湯紹成專欄】臺灣光復八十周年感言

湯紹成/亞太綜合研究院院長

1958年牟宗三等人發表「中華文化宣言」,震撼各界。今(114)年12月25日適逢台灣光復80周年之際,個人深受當時哲人對文化重建與時代擔當的感召,更有感當前全球地緣政治劇變,區域衝突風險升高,台澎金馬身處關鍵樞紐,當需以文化之力化解危機,故以中華文化主體的中道思想,為兩岸、東亞與世界的和平和諧與互利共贏提出感言如下:

序章:承古納今,和平宏錨

時局板蕩,回首百年風雨,內外交迫。當前政治對立,耗損至極;兩岸零和,蔽於太平。揆諸天地之大,人道之艱,宜發博愛悲願,追尋和解共榮。

今以中道文化為宗,採多贏共存為經。誓鑄新共識,超乎政黨畛域,邁乎意識藩籬。期禮運大同之宏景,開太平之基,永垂於世。

一部:中道精粹,圓融基石

夫中道者,非苟且之折衷,實圓融之大智。

一則:正視殊異,廣納多元。當觀臺灣之多貌,亦察兩岸之異同。政體殊途,價值迥異,強求一致,徒增虛妄;尊重差異,當可和合。

二則:共謀福祉,共創雙贏。安定和平,繁榮經濟,世代永續,超乎私利,遠離黨爭,必以全民實益為歸。

三則:保障主體,尊崇各方。中和之要義,在各自主導,立於平等,合作無間;不失主體,尋求和解。

二部:內凝意志,息紛止耗

各黨共立《臺灣和平守則》,承諾「不啟釁端,不改現狀,積極對話」。以「和平發展」之計,超於政黨利害。

治國為先,善政競合,回歸民生,社會公義。轉化兩岸極端困境。

三部:兩岸和合,大同新局

台海和平發展,全球安危樞紐。宜以「和合共生」,替代零和對抗。

建設多贏架構,務實交流對話。尊重差異,民生合作,積累互信;創共同利益,達多贏美果。

文化為舟,人道為樑。拋卻政治僵局,積澱人道資產:

一則:力行王道,傳播仁愛。推廣東方智慧,以期天下為公,全球治理。以文化脈絡,築兩岸津梁。

二則:共建機制,專注非攻。化干戈為玉帛,共譜東亞和平。

四部:人工智慧,中道倫理

AI巨浪,能促發展,亦藏危機。或致資訊誤導,或啟軍備競賽,不可不察。

兩岸當以倫理規範與數據安全,展開對話合作,共創仁愛治理。以中道智慧,避技術極端,導和合共生,藉科技橋樑,助大同盛世。

結語:天下為公,文明承諾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臺灣當成為兩岸安和示範區,促進東亞與世界和平。

吾輩必以中道智慧,求得和解平衡;「和而不同,存異致諧」,乃全球永續發展之道。

待內部團結一體,兩岸和合可期,臺灣共識所照。

和而不同,求同存異,天下歸仁。

「若無抗日戰爭,則無台灣光復」,在此並向當時全國軍民同胞的犧牲奉獻,致上最高的敬意。在冷戰期間,政府戮力從公、慘澹經營,夯實了台灣完善的政經基礎,民眾才有當前的樂利生活,其功厥偉、績效斐然。如今,兩岸關係更是台灣賴以生存的核心關鍵,兩岸和諧,相得益彰;雙方爭鬥,兩敗俱傷。尤其台灣也已成為大國博弈的焦點,必須審思慎決。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