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中秋連假首日「水電、清潔超人」齊聚花蓮 災區家園重現光亮

中秋連假首日,花蓮光復地區4日仍有很多志工進入,各受災戶都在進行細部清潔。圖/中央社
中秋連假首日,花蓮光復地區4日仍有很多志工進入,各受災戶都在進行細部清潔。圖/中央社

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堤釀災,花蓮光復鄉多處地區遭洪水重創,超過1800戶住家受損。今天(4日)是中秋連假首日,全台各地志工再度湧入災區,從「鏟子超人」到「水電超人」,各行各業的專業力量接力投入第二階段的家戶清理與水電修復,讓許多受災居民的家園重新亮了起來。

災後第一階段的淤泥清除工作,在數千名志工努力下已接近尾聲。今日一早,許多志工從鐵鏟換成掃把、拖把、水管,深入住家進行牆壁與地板的細部清潔。根據台鐵統計,截至中午,光復站出站人數已超過2萬人,連假期間湧入大量志工,使街道與社區景觀逐漸恢復原貌,許多原本灰黑的路面與牆面重現乾淨色澤。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致災,全台志工湧入光復,有網友分享,在台中看到「助鏟士」蹲點車站提供物資,並高舉「謝謝鏟子超人」標語。圖/中央社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致災,全台志工湧入光復,有網友分享,在台中看到「助鏟士」蹲點車站提供物資,並高舉「謝謝鏟子超人」標語。圖/中央社

來自台南的志工林茂泰原本從事室內裝潢,他受訪時指出,許多木地板、隔間牆內部其實仍卡有泥沙,若未徹底拆除清理,未來可能因吸水膨脹或腐朽造成安全疑慮。他帶著工具進入住家,用鐵棍與槓桿原理撬開地板,必要時動用電鋸拆除受損木構件,自稱是「拆除超人」,希望能幫長輩與災民把最難處理的部分先處理好。

在清潔工作的同時,來自宜蘭、高雄、台南等地的水電師傅也紛紛加入行列,成為災區另一批關鍵力量。許多家戶的插座、開關與管線在洪水中浸泡,導致停電或漏電情況頻傳。志工們背著工具箱、開著廂型車穿梭巷弄,一戶戶進行電力檢修與修復。

中秋連假首日,花蓮縣光復鄉4日同樣隨處可見「鏟子超人」熱血辛苦身影,有人幾乎半身都站進了水溝內,用鐵鍬挖出溝內淤泥,幫忙疏通清淤。圖/中央社

中秋連假首日,花蓮縣光復鄉4日同樣隨處可見「鏟子超人」熱血辛苦身影,有人幾乎半身都站進了水溝內,用鐵鍬挖出溝內淤泥,幫忙疏通清淤。圖/中央社

來自高雄的林姓師傅表示,若僅需更換插座、電燈開關等設備,每戶約半天即可完成,但因部分泥水已滲入電線管線,建議住戶全戶汰換,時間則需約一天。他說:「雖然比平常工作更累、路又難走,但能運用自己的專業幫忙災民,這趟很值得」。

另一位水電師傅陳耀恩因外型引人注目,被災民稱作「水電超人」。他在災區赤膊工作、滿身刺青,背著工具帶、開著載滿材料的白色廂型車四處奔走,電話不斷響起,接單接到手軟。他說:「這邊真的比平常工作累很多,太陽又大、路又難走,但想善用自己的專業,幫助更多人」。

在他的協助下,一戶原本漆黑的住家在拉線接電後,燈泡重新亮起,屋主感動地說:「天災過後沒有電,晚上伸手不見五指,真的很感謝這些水電師傅的幫忙」。

中秋連假首日,花蓮光復地區4日仍有很多志工進入,水電超人幫受災戶清理家園。圖/中央社

中秋連假首日,花蓮光復地區4日仍有很多志工進入,水電超人幫受災戶清理家園。圖/中央社

在敦厚路居住的謝姓居民站在門口,望著原本滿屋淤泥如今被清空的家,感動地向往來志工鞠躬致謝。她說:「看到這樣的改變,就覺得離回家更近了一步」。

目前,光復地區的家戶外部清淤大致完成,接下來的挑戰將集中於內部結構清理、水電汰換與家園修復。中央與地方政府持續協調資源,並呼籲有相關專業能力的志工持續投入,與民間力量攜手讓受災民眾能早日重返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