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肥胖及糖尿病人口增加,代謝功能障礙相關脂肪性肝炎MASH(Metabolic-associated steatohepatitis),簡稱脂肪肝炎也隨之盛行。台中慈濟醫院消化醫學中心主任許景盛指出,脂肪肝炎病人若未控制,會持續發展成肝硬化,增加肝癌風險。
許景盛醫師表示,肝臟缺乏痛覺神經,許多人是健檢抽血才發現罹患脂肪肝炎,若延誤到出現多種併發症時,代表肝臟已經硬化、衰竭到失去功能。因此要儘早控制甚至逆轉脂肪肝炎,治療方向分為控制肥胖、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與針對脂肪肝炎治療;健康飲食與規律運動仍是治療核心,若病人減少7%–10%體重,發炎與纖維化就能明顯改善。
許主任呼籲,千萬別忽視脂肪肝隱藏的風險。他強調,建立並維持健康生活是經濟實惠、負擔最小的治療,也是避免肝臟惡化的最大保障。飲食方面可採用地中海飲食或原型食物,少糖少油;咖啡與檸檬則有助於脂肪肝的保健;每週至少做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例如快走、游泳或騎腳踏車;務必戒酒,因為酒精會增加肝臟負擔,即使少量也可能加速纖維化發展。
許景盛表示隨著醫學界對脂肪肝炎病理機轉的深入研究,近年已有新型藥物獲得國際核准,用於脂肪肝炎的治療,例如作用於甲狀腺荷爾蒙受體β(THR-β)的藥物及部分原本用於糖尿病與體重管理的藥物(如GLP-1受體促效劑)。臨床研究顯示,這些藥物可以幫助改善人體代謝,減少肝臟脂肪、肝臟發炎與肝臟疤痕(纖維化)的產生。
許景盛主任提醒,藥物能輔助治療脂肪肝炎,但必須考慮病人對藥物的各種限制與副作用,最重要的是不宜長期依賴藥物,緩和病情之餘更應該建立、維持健康生活型態。
- 銀髮族看過來 蛋白質不夠是肌少症危機
- 這些人吃柚子要小心 亞東醫院教您避免「藥效超速」
- 急診醫師提醒鏟子超人 救災也不忘自我保護
- 護理師穿梭災區「受傷請找我」 鏟子超人最堅強的後盾
- 想要長高高?中醫轉骨療法助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