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黑神話》鍾馗接棒悟空 「遊戲科學」能再造神話嗎?

「遊戲科學」繼2024年的爆款《黑神話:悟空》之後,推出新作《黑神話:鍾馗》。圖/取自遊戲權力榜微博
「遊戲科學」繼2024年的爆款《黑神話:悟空》之後,推出新作《黑神話:鍾馗》。圖/取自遊戲權力榜微博

大陸遊戲廠商「遊戲科學」繼去年的爆款《黑神話:悟空》之後,正式公布系列新作《黑神話:鍾馗》的預告。《黑神話:悟空》被譽為「中國首款3A單機大作」,開發耗時6年半,投入超3億元人民幣(下同)。《瀟湘晨報》報導,遊戲2024年上市後半年內銷量突破2800萬份,全球營收達90億元人民幣,刷新大陸遊戲在全球市場的紀錄。

不少玩家原本期待「遊戲科學」釋出《悟空》的DLC(遊戲的附加內容),因此《黑神話:鍾馗》的登場令不少人直呼「啊?」。然而,雖有質疑聲音玩家吐槽半成品、未補充後續內容,但更多玩家對新IP表示期待。僅B站(Bilibili)上,先導片播放量已突破1000萬。

鍾馗作為中國民間傳說中「捉鬼降妖」的代表人物,擁有極高的辨識度,卻缺乏完整的敘事細節,為遊戲創作留下了巨大的二次開發空間。正如製作人馮驥所言:「我們渴望用新技術、新玩法講述未被馴化的東方故事」。市場人士分析,如果《鍾馗》能延續前作的製作水準,將進一步推動中國大陸單機遊戲市場突破百億級別規模。

海外評測中,超過40%的玩家關注《悟空》的文本敘事與角色塑造,顯示國際市場對中國文化題材有著高度接納度。遊戲科學也早在2020年就布局「黑神話宇宙」,註冊了《黑神話:鍾馗》《黑神話:姜子牙》《黑神話:小倩》等商標。

鍾馗作為中國民間傳說中「捉鬼降妖」的代表人物,擁有極高的辨識度。圖/取自黑神話官方微博

鍾馗作為中國民間傳說中「捉鬼降妖」的代表人物,擁有極高的辨識度。圖/取自黑神話官方微博

這一策略不僅是單一產品的迭代,而是系列化的文化工程。鍾馗的故事,將延續《悟空》建立的全球品牌效應,同時拓展中國神話題材的外延。

從「花果山的美猴王」到「捉鬼神將鍾馗」,《黑神話》系列正試圖構建屬於中國的文化IP矩陣。《悟空》已證明中國遊戲能以世界級標準進入全球市場,而《鍾馗》則是一次新的試煉:能否在保有文化厚度的同時,繼續提供令人驚豔的遊戲體驗?

這既是「遊戲科學」的挑戰,也是中國文創產業的一次重要實驗。正如網友調侃的那樣:「悟空打下江山,鐘馗要鎮住妖魔。」從悟空到鍾馗,《黑神話》能否再續神話?答案或許會在未來幾年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