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大陸發放育兒現金補貼 每孩每年1.5萬元至3歲 

7月22日,在山東省濱州市博興縣金色搖籃幼兒園,老師帶托育班的孩子做遊戲。圖/取自新華社
7月22日,在山東省濱州市博興縣金色搖籃幼兒園,老師帶托育班的孩子做遊戲。圖/取自新華社

大陸育兒補貼制度實施方案28日正式公布,將於2025年1月1日起施行。據新華社報導,中共中央辦公廳、大陸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育兒補貼制度實施方案」,針對0至3歲嬰幼兒,每孩每年將發放3600元(人民幣,下同)(約合15,000元新台幣)補貼,無論是一孩、二孩或三孩均可申領。補貼由嬰幼兒父母一方或其他監護人申領,申領人可通過戶籍所在地線上辦理,也可線下辦理,具體發放時間由各地結合實際確定。

根據方案,2025年1月1日前出生但尚未滿3周歲的幼兒,同樣可按剩餘月數折算補貼金額。舉例來說,2023年12月出生的兒童,仍可申領24個月補貼,即總計7200元。

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賀丹指出,這一政策將普惠性落到實處,實現對所有育兒家庭的一視同仁,特別是在三孩政策背景下,將一孩也納入補貼對象,具有積極的導向意義。

補貼標準方面,現階段每孩每年3600元,發放時間為每年一次。大陸中央將按比例對各地提供支持,地方可視財力情況適當提高補貼標準,超出部分由地方承擔。

大陸國發委社研所研究員張本波表示,該政策透過現金直達的形式提升育兒家庭的實際獲得感,「在經濟壓力普遍增加的背景下,這筆補貼能夠減輕家庭初期養育負擔,起到『托底』作用。」

據悉,目前全大陸有超過20個省份試點發放不同形式的育兒補貼,補貼標準和形式不一。此次國家級制度出台,為地方政策提供統一的制度框架和指導原則。大陸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佘宇認為,育兒補貼制度將與生育保險制度拓展、托育服務體系建設等形成協同效應,有望逐步向「涵蓋兒童成長全週期的綜合性育兒支持體系」發展。

大陸專家普遍認為,現金補貼雖有助於提升家庭生育意願,但其效果更多體現在減少家庭猶豫、穩定預期,而非立即推升出生率。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宋健指出:「從微觀層面看,補貼對不同收入家庭的影響不一;但從宏觀來說,補貼有利於減緩出生率下滑趨勢,維持社會人口結構平衡。」首都經貿大學教授茅倬彥則強調,育兒補貼不能「單點突破」,應與產假延長、普惠托育、住房支持等形成合力,「補貼是基礎工程,要讓年輕人『敢生』『願生』『能養』,還需政策聯動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