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川普鬆綁輝達H20對陸出口 學者揭:非轉向、是策略性讓步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近日訪中之際,美國宣布解禁對陸出口H20晶片。圖/取自新華社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近日訪中之際,美國宣布解禁對陸出口H20晶片。圖/取自新華社

川普政府近日鬆綁輝達(NVIDIA)恢復對大陸出口H20晶片,引發各界熱議,是否為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為促成「川習會」所做的其中一項讓步。據中共機關報《人民日報》海外版引述中國外經貿大學數位經濟與法律創新研究中心主任張欣今天(22日)指出,這次「解禁」並非美國對中科技戰略轉向,而是手段上的調整「美方目的是維持美國在AI領域的領先地位,在戰略不變的前提下,進行策略性讓步。」

2023年10月,美國商務部先是對大陸設下高級晶片禁令,封阻輝達H100等旗艦產品出口。今年4月,川普政府更將專為大陸市場研發的H20晶片列入「無限期許可」名單,導致輝達今年前4月損失逾125億美元。外界預估,如今政策轉向可能是美方試圖為下一輪雙方高層會談營造氛圍,H20晶片最高算力雖僅有H100的15%,卻仍然是中美晶片博弈的一大焦點。

張欣分析,美方經過評估,認為壓制戰的邊際效益逐漸低落,便進行調整,意圖以「有限開放」換取現實戰略利益,而對中國而言,H20短期可解算力燃眉之急,但長期自主替代的決心與布局已不可逆轉。

張欣說,「在這場技術與商業利益的權衡中,美方選擇了有限讓利,藉此穩住科技企業的全球競爭力。」

儘管H20重返大陸市場,輝達仍宣布將推出更多符合出口管制要求的新晶片,透過調整記憶體頻寬、運算能力等技術數值,繼續在「紅線」以下合法出口。張欣指出,這種「技術降配」策略反映輝達嘗試在監管縫隙中尋求最大利益「目前看來企業只要將產品規格設定在出口管制以下,都可以持續出貨。」

不過,張欣強調,這對於中國僅是「短期止渴」,H20性能遠不及H100,且單價1.2萬美元,性價比不高;再加上地緣風險未解,任何「過度依賴」都可能導致再度斷供風險「如華為昇騰910B已在多場景性能超越H20,AI廠商都很清楚,若再次被斷供,損失難以承受。」

目前陸企欲採購H20,必須先進入輝達的「白名單」內,經由美國政府審閱。張欣認為,此類「企業篩選+政府核可」的雙重程序,將影響中國AI產業結構,中小企業若無法進入名單,將面臨算力空窗期,失去競爭力,將導致產業生態內部的不公平競爭與資源傾斜。張欣呼籲,中國內部應盡快建立「算力共享平台」、推動算法創新與軟硬體適配,填補可能的外部缺口。

在美國出口管制與中國加速國產替代的雙重推力下,張欣預測中美AI晶片產業將逐步形成「分層競爭格局」,低中端市場可能競爭激烈,高端市場則各自形成獨立標準與生態。

張欣認為,中國若想在全球AI晶片市場建立穩固地位有三大方向,一是持續實現技術自主突破,再來是建構完備的本土產業與生態體系;三是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制定,特別是在能效比、算力調度、低碳AI等領域爭取話語權「中國有大規模的算力基礎設施與綠色能源優勢,可將該類資源轉化為標準制定權,進而改寫全球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