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從星級到地攤 大陸五星級酒店集體彎腰擺攤、尋轉機 

鄭州市金水東路的永和伯爵國際酒店門前,擺滿了涼菜、熱炒與小龍蝦等熱銷品項,吸引市民排隊購買。圖/取自非知名互聯網嘴替微博
鄭州市金水東路的永和伯爵國際酒店門前,擺滿了涼菜、熱炒與小龍蝦等熱銷品項,吸引市民排隊購買。圖/取自非知名互聯網嘴替微博

在大陸餐飲行業競爭加劇、消費理性化明顯的時刻,五星級酒店的生存策略正在悄然轉型。一幕幕「高星酒店門口擺攤」的景象,正成為城市街頭的新風景線。

從鄭州永和伯爵國際酒店38元(人民幣,下同)/斤的小龍蝦攤位,到武漢丹楓白露酒店售價18元的飯盒,再到天津麗思卡爾頓推出的移動漢堡車,越來越多曾經高不可攀的酒店,選擇走出大堂、走進街頭。這場從「金碧輝煌」到「帳篷地攤」的落差,不僅刷新了大眾對高星級酒店的認知,也反映出整個消費市場的深層變化。

餐飲O2O整理報導指出,近日,鄭州市金水東路的永和伯爵國際酒店門前,擺滿了涼菜、熱炒與小龍蝦等熱銷品項,吸引大量市民排隊購買。下午3點即有人守候,5點半攤位已圍滿人群,單日營收突破8萬元。不只鄭州,長沙潇湘華天大酒店、梅溪湖金茂豪華酒店等也搭起「煙火移動站」,推出自製包子、現場炭烤牛排與甜品茶飲,兩小時營收破2萬元。

五星級酒店之所以能在「擺攤潮」迅速立足,不僅靠價格下調,更在於背後一整套資源盤活與組織能力。圖/取自金融八卦女微博

五星級酒店之所以能在「擺攤潮」迅速立足,不僅靠價格下調,更在於背後一整套資源盤活與組織能力。圖/取自金融八卦女微博

這波「集體彎腰」並非出於一時興起,而是源於五星酒店行業面臨的現實挑戰。根據北京和泰盛典數據,2024年全服務高端酒店的平均餐飲收入為1020.84萬元,較2019年1655.04萬元下滑超38%。再加上宴席需求縮減、公務接待禁酒等政策推行,讓不少酒店餐飲部門業績斷崖式下跌,包廂空置率上升成常態。

五星級酒店之所以能在「擺攤潮」迅速立足,不僅靠價格下調,更在於背後一整套資源盤活與組織能力。許多酒店選擇利用午間閒置廚房製作卤味,員工以輪班參與,不影響原有餐飲與客房服務,實現「一食材多場景變現」。如鄭州永和伯爵國際酒店以夜市攤位連結本地社區,用「星級廚藝+平價菜色」迅速出圈。

《第一財經》有些酒店更進一步,將擺攤作為「引流口」。如重慶兩江假日酒店在擺攤的同時進行直播,單日吸引37萬人觀看,並成功帶動客房與日料套餐銷售達3萬元,實現街頭吸睛→館內轉化的商業閉環。
這場「煙火反攻戰」還折射出五星級酒店品牌策略的轉變——從高端垂直市場,向大眾多元需求延伸。

這場「煙火反攻戰」還折射出五星級酒店品牌策略的轉變——從高端垂直市場,向大眾多元需求延伸。圖/取自微博

這場「煙火反攻戰」還折射出五星級酒店品牌策略的轉變——從高端垂直市場,向大眾多元需求延伸。圖/取自微博

廣州淘金花園酒店推出的26元四菜一湯飯盒,主打上班族午餐需求;常州文璞酒店的25元炒飯則鎖定家庭簡餐與外送市場。這種差異化選品與細分定位,讓酒店不僅保有品質底色,也能快速滲透不同層級的消費圈層。正如鄭州某五星酒店總經理雷玉明所言:「五星級的地攤不是終點,而是重新連結市場的起點」。

五星級酒店的擺攤現象,不是簡單的下沉或「將就」,而是行業在消費權力下放與消費心理重構中的一次主動適應。從某種意義上預示着:未來的酒店,或將走向「全場景運營、全客群覆蓋、多元化產品線」的複合型商業模式。在這一過程中,「高端」不再等於「遙不可及」五星級酒店擺攤,擺的不僅是食物,更是一次品牌更新的試驗場,也是行業重塑信任與連結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