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喵星人夜襲 半夜瘋跑不是鬧鬼 背後有4大原因

喵星人還是會在基因驅使下模擬「捕獵衝刺」。圖/取自微博
喵星人還是會在基因驅使下模擬「捕獵衝刺」。圖/取自微博

如果你曾在夜深人靜時被一陣「嗖──砰──喵──」驚醒,恭喜你家正飼養一隻處於真空行為模式的優秀喵星人。不少鏟屎官驚魂未定地表示:半夜被自家貓飛躍貓爬架再從沙發上急轉彎掠過臉頰,簡直懷疑這是靈異現象。但專家說,這不是中邪,而是貓咪與生俱來的衝刺本能在作祟。

貓貓瘋跑有個學術名詞叫做「真空行為(vacuum activity)」,指的是動物在缺乏特定外在刺激的情況下,仍表現出強烈的本能性行為。換句話說,就是沒東西追也要模擬追獵。其實,貓咪瘋跑可能是以下4個原因:

特別是年輕貓、未絕育的貓或白天活動少的貓,簡直像裝了渦輪引擎。圖/取自微博

特別是年輕貓、未絕育的貓或白天活動少的貓,簡直像裝了渦輪引擎。圖/取自微博

1.狩獵本能:貓是典型的黃昏與黎明活動型動物(crepuscular),這段時間正是牠們野外捕獵的黃金時刻。現代寵物貓不用捕老鼠,貓糧準時送到碗裡,牠們還是會在基因驅使下模擬「捕獵衝刺」——從沙發衝到廚房,然後空翻抓一抓。

2.電量過剩:特別是年輕貓、未絕育的貓或白天活動少的貓,簡直像裝了渦輪引擎。長時間無聊+精力過剩=突然開跑模式。這也是為何許多獸醫建議主人提供日常「狩獵遊戲」,比如逗貓棒、紙箱迷宮或智能玩具等。

3.感官靈敏:你聽不到的,牠都聽得見。貓的聽力遠高於人類,可達到65kHz(人類僅約20kHz),微弱的氣流、老鼠爪聲、窗外小鳥聊天聲,都是牠「飛身而起」的原因。你以為牠瘋了,其實牠在解決你察覺不到的「敵情」。

4.健康警訊:若年長、平常文靜的貓突然變得活躍異常、夜間爆衝,可能與壓力或疾病有關。甲狀腺機能亢進、腎病或神經系統異常,都是潛在問題。貓不擅表達不適,只會用行為「演給你看」。

睡前陪貓玩10-15分鐘,讓牠耗盡體力再餵宵夜,能有效減少夜間暴衝頻率。圖/取自微博

睡前陪貓玩10-15分鐘,讓牠耗盡體力再餵宵夜,能有效減少夜間暴衝頻率。圖/取自微博

身為鏟屎官的你又該怎麼辦?專家建議,睡前陪貓玩10-15分鐘,讓牠耗盡體力再餵宵夜,能有效減少夜間暴衝頻率。此外,若瘋跑行為突然頻繁、出現嘔吐、過度鳴叫、眼神異常等,就應立即就醫。

不是你家鬧鬼,是你家貓「夜襲訓練」進行中。尊重每一位在深夜裡狂奔的喵星人選手,畢竟每個午夜賽道上,都藏著牠們的夢中獵物與追不到的奔放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