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鑠金溢彩-館藏琺瑯器特展



  今年為慶祝文化部所屬國立歷史博物館成立60週年,史博館推出一系列精采展覽,首次以館藏琺瑯器藏品為主體的「鑠金溢彩」即為其中之一。本次展覽特選史博館琺瑯器精品92組件,以回顧典藏時序及琺瑯工藝的發展歷程,回溯映照史博館自建館之初,在戰後日本歸還文物的基礎上,匯聚琺瑯工藝的傳統與創新,呈現館藏兼容重器與微物、裝飾與實用、古法與今技等特點,提供民眾認識並欣賞近百年來我國琺瑯工藝在日常生活器用,以及藝術發展的景況。

自元代由西方傳入華夏的琺瑯工藝,開展中西文化交流新頁,於明清時期達到高峰,發展迄今已有近700年歷史。琺瑯工藝係在器物胎表塗覆琺瑯釉藥經鍛燒而製成,可謂是金屬工藝與玻璃工藝的複合體,既有金屬器的堅質牢固,又兼具玻璃器的光澤耐蝕,向以色鮮妍麗,光彩耀目,並兼具固久防滲等實用特質著稱,不但作為日常生活器用,亦常作為廳堂擺設或饋贈珍物。

  國立歷史博物館自1955年建館以來,蒐藏琺瑯器來源有三:早期為戰後日本歸還文物,近期多為民間藏家捐贈,另購藏文物,總數近200組件。本次展覽精選館藏琺瑯器藏品,含括:掐絲琺瑯、畫琺瑯及內填琺瑯等技法類別。其中,掐絲琺瑯係先以銅絲盤出圖紋,將之黏固於胎表,並填施各色琺瑯釉彩;畫琺瑯係在胎體底釉上繪畫紋飾或塗面釉;內填琺瑯則於胎面鏨刻紋樣後再以色釉填入;三者均經入窯烘燒,再經打磨潤澤製成。

  本展覽自2015年8月14日起至明年1月3日止,在史博館二樓精品長廊展出,展期間特邀國內知名琺瑯器研究專家張臨生館長,以及國家工藝獎金工類得獎者蘇小夢教授進行專題演講,歡迎有興趣認識琺瑯工藝的觀眾,把握本次難得的展出機會。

週六專題講座
時間:9/26(六) 14:30-16:30
講者:翟振孝(本館研究組助理研究員)
講題:「鑠金溢彩-史博館藏琺瑯器物賞析」
  

時間:10/3(六)14:30-16:30
講者:蘇小夢(正修科技大學時尚生活創意設計系助理教授;2004年國家工藝獎二等獎得主)
講題:「古法新技-琺瑯之美」


時間:10/31(六)14:30-16:30
講者:張臨生(前震旦博物館館長)
講題:明代景泰琺瑯的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