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遊學臺灣 教育部邀您體驗中元節活動



漫長的暑假已度過一半,今年假期你是否已留下難忘回憶了呢?教育部青年發展署與非營利組織及大專校院合作,規劃了102項別具特色的「遊學臺灣」及「青年壯遊點」活動,接下來即將上場的是北部一年一度盛大的基隆中元祭慶典,以及南部嘉義布袋迎火燈趕鬼活動,快來上網(http://youthtravel.tw)報名,與神鬼有約,絕對是你今夏最與眾不同的體驗。


基隆中元祭是臺灣十二大民俗慶典之一,知名程度連海外旅客都趨之若鶩。每年農曆七月初一凌晨,由基隆老大公廟正式揭開祭典序幕,舉行起燈腳開燈儀式,點亮上千盞的普渡公燈,並於下午兩點進行開龕門儀式,象徵鬼門正式開啟。這項民俗慶典,緣起於咸豐元年(1851八月的漳泉械鬥,當時死傷者甚多,於是漳泉有識人士出面調停,事後決議以姓氏輪值超渡亡者,並以血緣代替地域觀念,以賽陣頭來代替打破頭的陋習。中元祭流傳至今已有164年之久,而基隆中元祭今年也正式邁入第161年,今年基隆市安樂區永康社區發展協會辦理「與神鬼有約」,透過21夜的活動,包括自然生態教室、阿母灶腳/廟口風味餐、四大廟宇導覽、燈車遊行及放水燈等,多元內容讓民眾深度體驗熱鬧的慶典,藉此更能了解基隆中元祭的獨特魅力。


位於南部的嘉義縣布袋鎮,當然不能讓北部一枝獨秀,同樣擁有百年歷史的「火燈夜巡」活動。相傳於清廷治臺時期,過溝與布袋兩庄發生械鬥,加上當地有多處魚塭,造成多人溺斃的意外,鬼魂之說甚囂塵上。庄內信仰中心建德宮主神李大府千歲降駕,指示以安營、夜巡的方式,維持過溝庄的寧靜與平安。於是庄民以竹子、玻璃瓶及泥土製成火燈,配合神明出巡遶境儀式,祈求過溝居民在鬼月都能平安。此活動流傳至今百年,過溝居民每年在農曆的六月底最後3天晚上,無論男女老幼都提著自製火燈,沿著過溝街一直巡街到冤家港,沿途鞭炮轟隆隆,陣頭鑼鼓喧天十分熱鬧。嘉義縣布袋嘴文化協會以迎火燈趕鬼為核心,加上布袋產業深度體驗,讓您親身感受四百年來倒風內海的獨特氛圍。


教育部青年署遊學臺灣活動尋覓不同領域專業達人來導覽解說,青年們可品嘗在地最新鮮的農漁特產,參與最好玩的民俗體驗,了解最珍貴的自然生態。暑期限定活動,名額有限報名要快,活動線上報名及相關訊息查詢,請上壯遊體驗學習網(http://youthtravel.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