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百年飄香糕餅舖     北高彰前三名

【愛傳媒綜合報導】《DailyView網路溫度計》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找出百年飄香的十大傳統糕餅舖,前三名分別位於台北、高雄、及彰化:

No.10林金生香

林金生香家族最初在台中南屯一帶以製麵為業,從第二代掌門人開始,延伸至傳統糕餅、過年用的麵龜等生意,招牌的狀元糕則源自中台灣婚慶時,女方家族送給女婿、祝福「行行出狀元」的糕仔,由手工攪拌糯米粉製成,紮實、綿密的口感透露著舊日文人的質樸風雅,如今老鋪更進一步將祖厝開放成「研香所」午茶店,推廣古早味「麻芛」點心,讓體驗的來客大讚:「沒嚐過的味道,糕仔的油潤感令人超驚艷!」

No.9社口犁記餅店

台中社口「犁記」餅店在官網強調只此一家、別無分號,從前中台灣的分店現也已各自營業、無互相供貨關係,想品嚐老饕口中:「包覆著黃金比例餡料」的酥皮月餅和招牌綠豆椪,除了宅配外,最好的方法就是親自走一遭!進入位於神岡區中山路上的總鋪,可看見匾額上由清代秀才所題、斗大的「犁記」二字,連結著老店1894年創業至今的時代記憶,加諸產品包裝上鮮明的復古設計,超適合送禮使餅舖每逢年節總是大排長龍。

No.8鄭玉珍餅舖

說到鹿港的兩大名餅—鄭玉珍與玉珍齋之間歷時百年的恩怨情仇,那為人津津樂道的程度絲毫不輸給糕餅本身的美味,當年由糕餅師鄭槌和布商黃錦共創的商號,在不同經營理念下一分為二,甚至有打油詩寫出:「一樣玉珍新與舊,各將牌匾競爭高」的句子。經歲月流轉,現在鹿港埔頭街的鄭玉珍餅舖,留下的是綿滑依舊、流芳百年的名物「鳳眼糕」以及滋味勾人、令過路旅客忘情傾慕的綠豆糕,作為人氣年禮,繼續傳承著時代風華。

No.7新復珍

新竹舊時人稱「竹塹城」,新復珍餅舖的明星品項「竹塹餅」則是不負此城名號的代表性物產。

1898年創立的新復珍商行,最初是個城隍廟邊的小肉粽攤,由於老闆注意到肉粽保存不易,便嘗試將粽子的餡料—蔥頭、肉餡、豬油包進餅中,鬆脆鹹甜的滋味廣受歡迎,除了過年吃,許多新竹人也會指定它當作訂婚喜餅,成為今日與米粉、貢丸齊名的竹縣三寶之一。

No.6顏新發餅舖

身為餅藝故鄉的台中,除了有聞名遐邇的太陽餅店林立,其實也是台式鳳梨酥的發源地。位於清水區的顏新發餅舖,創立於1891年,創業之初,老闆常常挑著扁擔到台中市兜售「龍鳳餅」,這種常用於文定賀禮的大餅由龍餅(肉餅)與鳳餅(鳳梨餡餅)組成,因在早年農業社會中,大塊的禮餅屬於奢侈品,不是平時消費得起,因此顏新發餅舖將鳳梨餅改良,製成每塊約25至100克重的精巧小餅,成為今日觀光客最愛的年節賀禮之一。

No.5老雪花齋

談及老雪花齋的製餅理念,那是三個字「無理由」—做好的餅,不需要理由。從1900年創業之始,這樣的純粹信念支持老舖走過百年光陰,創辦人呂水先生專精發揚廣東汕頭菜系中的甜點手藝,以獨門的單面烘烤法製成餅皮膨起、層次分明的「雪花餅」,在日據時期台中舉辦的台灣區糕餅展獲獎,狀似乒乓也讓「綠豆椪」之名不脛而走,樸實的味道讓網友一嚐就明白:「清香不重的口味適合養生的現代人,莫怪歷久不衰。」

No.4李鵠餅店

1882年開業的李鵠餅店是基隆歷史最悠久的糕餅鋪,遠近馳名甚至有「北李鵠、南舊振南」一說,相傳李氏家族在清朝時,從福建湄洲渡海來台,以一顆薄皮香脆的豆沙餅打響名號,在大受歡迎後,本著承先啟後的精神,每代掌門人都會再為餅店新添當家產品,便有了今日看到的咖哩酥、鳳梨酥等品項。據饕客分析,至今仍為店內人氣指名伴手禮的綠豆沙餅,其秘訣在於:「綿密滑潤、真材實料的綠豆餡」適口的甜度搭上一杯清茶更是動人。

No.3玉珍齋

有網友評論:「與其說玉珍齋是來鹿港必帶土產,不如說買玉珍齋,就是在讀鹿港本身。」1877年誕生的玉珍齋,確實坐擁這般折射歷史的地位,創辦人為鹿港一方名賈,因講究待客的細緻品味,特意製成的美味茶點備受好評,遂成今日玉珍齋之濫觴。所有茶食之中,又以形狀精巧的名點「鳳眼糕」廣受歡迎,表面光滑、口感緻密鬆軟的鳳眼糕風靡了數代台灣人,迄今仍是過年桌上最夯的伴手禮之一!

No.2舊振南

1890年創立的高雄舊振南,原名「振南製餅舖」,早年每逢地方望族婚慶,數斤滿盛的喜餅是最隆重的大禮,也是餅舖的招牌。但隨百年來社會演進、糕餅市場西化,曾一度使得舊振南無所適從,跟著賣過西式甜食後,品牌沉潛自問,決心重回中式手工糕點的歸屬,致力弘揚漢餅中,那份無須言明卻濃厚的送禮者溫情,今日更打造「漢餅文化館」,開課漢餅手作,邊吃邊玩、幸福的氛圍讓遊客感動:「這就是台灣人最思念的年味!」

No.1郭元益

食品大廠郭元益發祥於1867年,創辦人郭梁楨起先在士林一帶以挑擔賣餅為業,並以郭家祖厝的堂號「元益」二字為餅舖起名,而後在1945年,又冠上「郭」姓。品牌行經艱困的戰亂時代,仍不改其「老實做餅、良心做吃」的核心操守,在今天除了以精緻喜餅、冰沙餡餅等名品雄踞一方,也開設糕餅博物館發揚漢餅文化。近年來面對疫情,郭元益選擇在博物館設立「手作指定席」落實安全性,並跳脫傳統思維,於官網推出「小額試吃」服務,成功再創聲量新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