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朱國珍》愛是信任與祝福

    【愛傳媒朱國珍專欄】週五晚間結束一場朗讀沙龍活動之後,我們一群人散步到捷運站。前輩分享孩子剛考上大學,首度離家住校。前陣子冷鋒來襲,妻子擔心小孩衣服不夠穿,立刻找出家中的羽絨衣,囑使前輩開車親自送到新竹,當面交給孩子。
    「做媽媽的人好像都這樣,妳也是嗎?」前輩關切詢問。
    我覺得能夠親自將溫暖的冬衣傳遞給孩子,而且還能夫妻倆一起小旅行,真是件浪漫的事!於是,我說:「我也很想這樣說走就走,找到理由就去看孩子。但是我母兼父職,不能太軟弱,有時需要狠心鍛鍊雙方學習獨立。小壯丁住校之後,我每天都想念他,但是我不能羈絆他。於是我將思念化成文字,回憶過去二十年的點點滴滴,用文章串連我對孩子的愛,抒發想念和情感。」
    接著,我們又聊到男孩住校後,多久回家一次?前輩說目前家中的大一新鮮人,每兩周會回台北一趟。
    去年此時,小壯丁也是每個周末回台北陪伴我,直到他告訴我:「媽媽,學校有好多迎新活動,我因為回台北都錯過了。我想參加這些活動,以後兩個星期回來一次。」
    我非常認同。大學生活是探索人際網路的第一步,類似業務行銷的「陌生開發」。小壯丁願意積極參與人群,這個心態樂觀又健康,我自然要鼓勵他。
    到了大一下學期,小壯丁說要節省交通費,改為三個星期回家一趟。直到五月份因為疫情嚴峻,為了避免移動造成染疫破口,我們母子倆第一次被拆散兩地,超過一個月的時間沒能見到面。
    這次的「分離教育」儼然是另一種預防針,讓小壯丁愈來愈能夠獨立照顧好自己,也非常適應群體生活。因此,九月份開學之後,他只在國慶連假回家,下一次回台北,是年底的二十歲生日當天。
    小壯丁三歲時,經常跟著我進出電視公司攝影棚。起初我把他留在二樓副控室,隔著厚重的玻璃窗觀望我,以免年幼的他製造噪音。
    結果他跟導播說想跟媽媽在一起,不想隔著玻璃看媽媽。我只好把他帶下樓,囑咐小壯丁:「錄影的時候,現場一定要保持安靜,才能順利工作。你乖乖坐著,媽媽很專業,動作很快,我們一起合作把工作做好,做完。」
    小壯丁聽完,規矩坐在攝影機旁的座位,他從來沒有干擾過任何一場錄影,甚至在後來的廣播電台錄音室,他也能安靜坐在一旁畫畫,一邊聆聽我對來賓的專訪。
    我的教育觀很簡單,就是彼此理解,誠實與信任。小壯丁留在錄影現場時,我心裡也有些顧慮,萬一這個三歲小孩突然失控哭鬧,影響工作進度,我該怎麼處理?但是,我如果不給孩子機會表現,我又如何能夠驗證小孩的自律能力?
    很多教育專家都說空巢期父母應該學會放手,我卻認為「學會放手」不在於年齡或一堆什麼期的名詞,而是生命中的每段歷程都在學習面對。
    當孩子小的時候,有些父母以威權壓抑分離焦慮,盡說些不該這樣、應該那樣的命令句。當然也有些父母溺愛服從孩子的任性與嬌蠻。我常覺得任何一種家庭模式都沒有絕對的好與壞,重要的是身處其中,是否捫心自問過:我快樂嗎?
    至今,無論我是否為小壯丁付出過什麼,我最清楚的答案就是小壯丁帶給我的一切都是歡喜。任何時候,我只要想到他,都可以問心無愧地含笑瞑目。
    這樣的信任與祝福並不是建立在孩子回饋的世俗成功,比方說成績優異或是在團體出盡鋒頭(事實上目前為止都沒有)。而是,他品行當中的正直與善良,以及開朗樂觀的性格,經常在我傷春悲秋抑鬱難遣的當下,適時給予陽光般的溫暖。
    這幾天又降溫了,我問孩子衣服夠不夠穿?他回答我很充足,要我別擔心。我順勢又問:「周末你留在學校都做些什麼?」
    孩子自在分享生活內容:「我們有個六人小組,其中四個人有摩托車,假日就騎車到花蓮逛逛吃東西,或者看電影。這裡的電影票價比台北便宜。而且,周末,我可以好好睡上一覺。」
    我理想中的大學生活就應該如此,交些好朋友,獲得專業知識,常保輕鬆愉悅的態度。因為,未來到餘生絕大多數的時間都會在現實社會裡奮鬥,那可不是簡簡單單用「壓力」兩個字就能詮釋的心情指數。
    小壯丁出生後,我逐漸淡出螢光幕,這次因為老東家五十周年台慶,找出許多珍貴檔案,從二十出頭播報莒光園地、三十出頭主播夜間新聞、到五十出頭的最近一次訪問,白駒過隙全收錄在這四十多秒的影片。
    我傳給小壯丁看,他回覆我奇妙的答案「很有台風」。我很想指正他「台風」不宜用「很有」來形容,應該說「台風很好」才符合語法。
    旋即又想,他可能又在逗我開心(就像他小時候寫生日賀卡是「助妳生日快樂」);或者是這個年紀孩子的經驗用語。
    我如果把這件小事又看得認真,恐怕以後孩子什麼話都再也不願意跟我說了。更何況,無論他用「很有」或「很好」作為修辭,整句話的意思都是正面肯定。
    看懂不說破,也是我年過五十,不斷告訴自己應該修煉的智慧。畢竟,年紀漸長,能說上話的人愈來愈少,遇到願意說真話的朋友,也無需過度顧慮修辭,伸出雙手接受情意,即是互相祝福。

 


作者為大學講師、作家、廣播主持人,曾創下連兩年獲林榮三文學獎雙首獎記錄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