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王其》民進黨急著要鏡電視及台數科新聞台過關?

【愛傳媒王其專欄】後天9月1日是記者節,但鏡新聞台的記者慶祝起來心情可是七上八下的,因為本來他們期待上週可以通過主管機關的初審,可惜事與願違。但政界也有人開始懷疑,是否執政的民進黨正以它的優勢,在力推兩個新的新聞台:鏡新聞台、台數科新聞台都要過關?

上週四8月26日,主管電視的NCC爆發審查鏡新聞台與台數科新聞台,主委下指導棋、評審資料外洩給業者的疑雲,讓NCC破天荒在24小時內連發二次澄清的新聞稿,可見事態嚴重性。

在很多政治界人士看來,NCC發生這樣的事並不意外,因執行政治任務的陳耀祥主委,傳出現在真的很努力推動這艱鉅任務--讓新設的鏡新聞台、台數科新聞台過關。這兩家新聞台背後都有民進黨派系要角的請託影子,但陳的手法似乎總是不夠細膩,之前才傳出中天、台數科關說的報導,上週四又出狀況,陳耀祥的「耀神」的稱呼搖搖欲墜。

有關人士透露說,在鏡新聞台高層的穿梭運作下,鏡與民進黨各派系領導人都打過招呼,最後由英系的一位祕書長級重要幕僚交待任務,希望陳主委想辦法讓鏡新聞台過關。至於台數科新聞台更不用說,因為與正國會系統少主林佳龍的特殊交情,加上林佳龍與陳耀祥的革命情感,就算林佳龍沒交待,外界猜測陳耀祥也會使命必達幫台數科闖過關。

但現在看來,事情進行沒那麼順利。媒體報導說,台數科新聞台和鏡電視申設案8月26日進行外審委員會審查(俗稱初審),但傳出外審委員最後罷審。多名外審專家學者接到「關切電話」表示,已經知道他們對台數科案的意見,委員對於「被出賣」很不爽,要求將此案送政風單位調查,罷審台數科新聞台;加上前一天業界又盛傳「主委護航鏡電視」,最後外審委員也決定不討論此案,兩案都延後。報導又說,這是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第一次發生外審委員罷審,重傷 NCC「主管機關」超然地位。報導強調,「如果這問題不好好處理,不要說九月,評委以後都不敢審了」,「NCC怎麼保證以後不會洩題」?為了避免被當成「投票工具人」,NCC一定要先解決洩題風波,且政風要查清楚,評審才會繼續審案子。

但NCC也連發兩個緊急聲明說,26日召開的外部諮詢會議,因疫情採用視訊會議,為確保鏡電視新聞台評分結果的保密性,將於9月再召開實體會議續行審議。對於有外審委員懷疑資料外洩,NCC表示,並非鏡電視新聞台,而是會前針對台灣生活網(台數科新聞台)申設案的外審委員所詢事項,NCC函請業者補正說明,可能因此造成誤解,並非資料外洩。

業界人士分析表示,這件風波看來短時間內恐難平息,鏡新聞台及台數科新聞台能否闖過初審,憑添很多變數。但仍無損民進黨在媒體業多年來的「經營」,尤其是努力「擁有」、「生出」新電視台這方面的成績。

就在今天8月30日,民進黨手上創立的第四家電視頻道成立了,叫國際影音平台。民進黨2000年首度拿下執政權,先後創辦族群電視平台:客家電視台、原住民電視台;小英再執政後,更進一步設立台語電視台。這三個電視台還都在有線電視定頻,普及率100%。今天又再成立國際影音平台,則是要對全球發聲音,用英語為主要語言。

回顧民進黨執政二次12年的電視台「經營」成績,早就超過國民黨的老三台當年霸佔台灣媒體圈40年。國民黨政府運用黨政軍勢力控制電視台,明著派人輪流當董事長、總經理。台視都是當年省政府派,中視高層都來自國民黨中央,華視則都由國防部將軍空降,惟一有一次蔣經國兒子蔣孝武要當文人華視老總,可惜因故未就任。老三台當年因為寡佔,那時候又沒有網路競爭,所以不需怎麼經營,就經常獲豐厚利潤,有人單月領單薪、雙月領雙薪。國民黨雖然控制老三台,但因為三台都是戲劇、綜藝、新聞兼具,所以新聞並不是主攻目標。民進黨運作電視台就與國民黨採取不同策略,先開族群電視台,再開國際頻道,同時也開始掌控新聞台。因為台灣的有線電視新聞台,幾乎已經是台灣媒體賺錢兼具影響力的主要區塊,收視率佔全電視的40%,每家新聞台都在賺大錢。因此,擁有新聞台等同當年掌控老三台一樣,有發言的平台。而民進黨現在能影響的新聞台,從有線電視48三立財經到58的非凡財經共11個頻道中,最少超過8個頻道與民進黨關係密切,算是掌握70%以上新聞區塊,但民進黨仍要全力進軍新的新聞台。

觀察民進黨在媒體上著力這麼深,而且熟悉語言與政治傳播的關係,從來都不吝於投資,有政壇人士分析認為,這是維護政權的重要手段。民進黨從無到有,靠的大部份都是媒體,從早年辦雜誌,到設立電視台,還加攻網路。一路走來有這樣的成就,就曉得管電視的NCC,在民進黨的心目中地位多重要。對政治有很深企圖心的陳耀祥,如果很賣力在推這兩個新設新聞台過關,並不意外。如果鏡新聞台及台數科新聞台再取得執照,將是民進黨在台灣媒體戰略上的大勝利;而陳耀祥拉下中天、送華視上52、幫兩個民進黨派系新聞台過關,耀神的地位,在民進黨內將被刮目相看。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