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陳念初》國民黨可走多元價值,對抗民進黨本土價值

    【愛傳媒陳念初專欄】國民黨在兩岸路線上捉摸不定,九二共識的認同感已經失去共鳴,找出國民黨未來的核心路線,已是刻不容緩之事。
    國民黨應該轉換一種戰略思考,從政黨對照上來看,並不是只有本土與親中兩種模式可選,也就是民進黨若是本土政黨,國民黨就要選顯性或隱性親中立場,才能找出定位與獨特性嗎?
    我相信還有另外的價值路線可走,國民黨若不提出來新核心價值,就會像梗圖一樣,被簡單化或被親中符號隱喻。
    那跟進民進黨腳步呢?政黨的主體性何在?不想跟著民進黨尾巴走,國民黨自己的路線呢?還是乾脆為反對而反對?國民黨與民進黨若是有明確核心理念與目標,政黨競爭必經途徑一定可同可異,這無可厚非,這是政治戰略與邏輯課題。
    八月的公投,國民黨的勝算很高,贏了公投,不代表國民黨贏了民心,贏了公投,蘇內閣面臨內閣改組的壓力,更可能影響2020年縣市長選舉勝負。
    國民黨重返2024年執政之路,看似出現一道曙光,但國民黨的仰攻,其實是充滿艱困局面,議題與事件是非常脆弱的短暫變數,政黨屬性群眾也已經非佔選民多數,國民黨不能頻開戰場,而沒有戰略部署。
    國民黨內許多人認為,學民進黨就失去主體性,這個論述在政黨品牌建置上,實為品牌類同點與品牌類異點之基本認知,民進黨進步的很快,從本土政黨不斷爬升,最後成為執政黨,民進黨對於主流意見流的敏銳度很高,民進黨許多主張大都顯露於在野時期的抗爭與堅持中,結合民間團體的支持聲音,逼迫當時的執政黨國民黨修正政策與回應民意。
    民進黨執政後嚐到苦果,執政包袱讓許多政策後座力都反噬自己,民進黨在削弱在野時的光環,國民黨在增強在野時的氣勢,下一回不管誰執政?理論上都會更加謹言慎行。
    政黨為什麼會愈來愈像?民進黨首度執政後,換位思考後政黨的同質性就開始增加了,執政後的包袱,每個政黨都一樣,當初堅持的理念,會因執政而打折扣,甚至自打巴掌。
    蔡英文連任,對照陳水扁的連任,變形金剛已經又升級,蔡英文走的中華民國台灣路線,讓國民黨失去中華民國的專屬品牌,蔡政府這種品牌類同點的競爭,也就是『你有我也有』的戰略,穩定了中間選民的流動,而國民黨若只是採取品牌類異點的競逐,一直想要與民進黨不同的主張,或是反對民進黨為最高原則,甚至仰賴多數鷹派勢力與人才對抗民進黨,忽略了長期競爭類同點的失衡與戰略思考,國民黨即使氣力用盡,仍挽回不了民意。
    國民黨此時此刻,不應該靠饒勇善戰的前鋒部隊去打政黨類異點戰爭,因為政黨已經愈來愈像,國民黨攻擊的模樣很像當年在野黨抗爭的影子,當年很有戰力的邱毅等人離開了國民黨核心,2020年總統大選喚起藍營集結的韓國瑜旋風,事實證明他離中間選民有段鴻溝距離,台灣民意軌跡其實給了國民黨另一個重新起飛的角色模型,只是國民黨還在黨內的紛沓謀略中,看不清自己的最佳定位。
    國民黨與新黨不同,國民黨與民進黨不一樣,國民黨更與民眾黨有本質上差異。
    回到原型去看最準,民意也是從原型來延伸政黨的印象與觀感,民進黨再怎麼變?他本土政黨的分數仍是最高的,而國民黨的原型呢?
    從反共到兩岸九二共識,國民黨的原型因時空而變,國民黨走不進本土的實質與氛圍,馬英九當年的新台灣人,也是李登輝一起舉手後的效應,李登輝遠離了國民黨,國民黨一直不願正面承認李登輝本土化的功,反而是民進黨給了李登輝最大的掌聲。
    因此,國民黨與主流民意之間,黨性還是大於民意,反應在政策與民意回應上,國民黨要談改革,卻仍沒有脫胎換骨的風格。
    國民黨的改革,真的要從民進黨對立面思考,可以從原型上來切入,民進黨本土原型,本身就是一種框架,民進黨談本土價值,從台灣人角度而言,這是親的,也是出生土長的,而國民黨被形容外來政黨,是歷史上的一種原罪。
    國民黨應該回到原型上來定位,國民黨應多談多元價值,這是面對歷史的縱深建構省思的態度,國民黨不應該切割前中後期的國民黨,百年以來的政黨,就只有一個中國國民黨,黨名無需改,改名不能改變歷史,但國民黨應該要有一種多元視角與態度,面對自己的前塵與未來之路,用多元價值看待政黨與政策,多元是主流民意,有可能超越本土價值搶奪台灣政治版圖效果。
    最近新北市舉行多元文化節,而侯友宜是一位倡議多元價值的指標人物。侯友宜的出線,對國民黨而言,並不是政治救星,不如把他當成『侯友宜現象』更貼切。
    我們不難發現他與當年的馬英九旋風或是前幾年的韓國瑜韓流比較,侯友宜有鐵漢柔情的一面,侯友宜曾有藍綠貴人的加持,侯友宜是陳進興新聞事件裡的真實英雄,侯友宜是台灣無家世背景勵志成功的代表,侯友宜更是非政黨味道的政治人物。
    『侯友宜現象』就是來自台灣的角色人物與真實面貌,藍綠之間可以合作與競爭,具有本土情感線的語言與風格,不用搖旗吶喊聲嘶力竭的場面與訴求,包容與接納多元族群的態度與精神,獨特的是產生另一種微政黨不強調政治血統的味道,與混年齡層的訴求風格。
    『侯友宜現象』代表的多元價值發酵出去,國民黨面對民進黨的本土價值,就有了核心理念,在許多政策議題上,例如防疫、外交、國防或兩岸關係上,國民黨親中符號就不會成為政治操作的工具,國民黨會被貼上親中符號,最大的戰略問題,就是親中問題說不清或被動默認。
    趙少康的論點恐會認為,中國不該當成敵人,但國民黨內部的權力結構、歷史糾葛、政商利益等等,中國問題一直是路線上的緊箍咒,民進黨政治人物難道沒有與中國打交道,國民黨政治人物在中國問題上一直都是被加權看待,偏一點都會被解讀偏很多。
    當多元價值成為國民黨新理念訴求後,記取教訓省思過去的國民黨,前進未來走進新多元價值的國民黨,不僅在政策提出或是治國理念,減少黨性風格,而以民意為依歸,國民黨有機會翻轉改革,否則,即使蔡政府失去民意後國民黨贏了選舉,國民黨核心理念不明,政治英雄不再,仍然可能重蹈覆徹,而再度成為在野黨。
    多元價值是從台灣社會的發展歷史上找出來的核心思維,國民黨內知識份子對多元價值的論述,國民黨政治人物對多元價值的實踐與網羅人才,可以跳脫政黨在年齡世代的劃分印象,更可以把多元文化的議題提升,讓政黨不陷入本土不本土,親中不親中的符號意爭論中。
    政黨愈來愈像後,民進黨與國民黨類同點愈來愈像,類異點就在原型與新核心論述上,國民黨把多元價值當成新的核心論述,會比民進黨提出多元價值遇到的阻力較少,民進黨當然也可以談多元價值,但本土政黨台灣人優先的品牌印象,一般人已經根深蒂固,民進黨內部的本土派壓力,在政治版圖上,是助力也是阻力,就像國民黨內部的統派一樣,這些不同的聲音,不該是政黨的主視覺,在多元價值論述裡,分享與溝通,對接與相容,平行與平等,都是基本意涵,偏激或怪力亂神,霸凌或歧視,兩岸間仇恨、世代間對抗,都非普世價值。
    多元價值對上本土價值,總比親中對上本土,在台灣主流民意上更具競爭力,您說是吧!

 


作者為微笑影室陳室長
照片來源:作者部落格截圖。
●經授權刊載,更多文章見作者部落格。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