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Jack Dai/COVID-19死亡率峽谷和經濟蕭條的自殺率

    上班路上沒聽音樂,點了《得到》來聽聽,首頁紹恆頭條的內容絕佳,是由浙大生命科學研究院王立銘教授所講的疫情分析。

    內容中提到一個概念,粗略了解答了我之前的簡單推論,我之前是這麼寫的:「你有看過那個傳染病能在傳播開來後,需要那麼多間負壓隔離病房、那麼多病床和那麼多呼吸器嗎?換句話說,這是一個超過我們現有醫療資源能夠承載的疾病。從這個視角上,很嚴重。」

    而王立銘提供了一個名叫「死亡率峽谷」的概念,比我籠統的邏輯清晰且深入。

 

死亡率峽谷

    他的論述大致是:Covid-19相對治癒,且危險的族群是老人和有痼疾者,一般死亡率都可以控制在1%以下,而在50歲以下者,死亡率甚至只有0.2%。

    然而Covid-19真正可怕的地方是:

    雖然症狀輕微,但治療這個病毒依然需要「補液、吸氧」等設備,才能比較好的痊癒,而問題就出在這:這個病的治療需要「設備」與「病床」的支援。

    如同美國、西班牙和義大利的狀況,當醫療資源不足時,輕症容易變重症,重症患者大量增加之時,需要的醫療資源又進一步提升:ICU病床、呼吸器、治療重症的醫護人員。

    「死亡率峽谷」形容的就是這個死亡率上陡降陡升的懸崖:由高控制到低,但因大量傳播後,死亡率又大大陡升,飆到如當初SARS一般的10%之高。

    王立銘沒提到的衍生問題是:當重症醫療資源因COVID-19而崩潰時,也會排擠到其他重症類型需要醫療資源,進而提升其他疾病的死亡率。

    我想,這也是為何各國如此緊張的原因之一:這個病毒直接殺死人的能力不強,但他卻可以讓你的資源陷入癱瘓,進而變得很容易衰亡。

 

自殺率和COVID-19死亡率

    題外話,連假期間看到友人寫到:因經濟問題而造成的自殺人口數會不會高於因COVID-19所帶來的死亡人口數呢?

    這個視角很有趣,我一早好奇查了查,排除掉其他因素,粗略地純比較「自殺率」與「因COVID-19而死的人口率」。

    回看1930年代的美國經濟大蕭條,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的香港,甚至是長年以來位居全球自殺率之冠的南韓,三大指標事件,每十萬人的自殺人數最低為12人,最高為28人,自殺率約為0.012%~0.028%。

     而COVID-19的死亡率如以最極端的西班牙為基準:

    一、西班牙總人口為4666萬人,目前約有13萬人感染(0.28%人口),有1.24萬人因COVID-19死去,佔總人口的0.026%。

    二、放在一起比較:金融風暴的自殺率:0.012%~0.028%。COVID-19在西班牙的人口死亡率:0.026%。

    三、換言之,西班牙還沒達到高峰的因COVID-19的人口死亡率,已經高於過去金融風暴所造成的自殺率。

    當然,西班牙既還沒到高峰,各國也不一樣會落入西班牙的窘境,但依然可以作為一個極端情況的決策參考指標:「經濟衰退讓自殺率高於Covid-19死亡率的機會有,但僅僅是在疫情沒有失控的前提下才成立。」

    供參考。

    說這麼多,其實最重要的是:「大家要保護自己,更要保護好身邊珍視的人,因為之於我們,你珍視的人不僅僅是數據。」

 

 

作者本名戴于千,獨立創意代理商 Rules Creative 總經理,是個生意人,也是個讀書人。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