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記者陳冠宇報導】又到了慎終追遠的清明節,今年因為新冠肺炎的疫情,政府呼籲大家避免集體祭祖,建議以網路祭拜來取代,以避免疫情傳染。有學者建議不妨採用文青的斜槓的祭祖方式。
台灣歷史小說作家、台灣藝術大學廣電系教授賴祥蔚建議可以藉由寫下父親、母親與祖父母等家族真實生平故事的方式,來表達慎終追遠的孝心。
賴祥蔚因懷念已故的父親、母親,早年出版了一本《樂觀就會成功》的勵志故事作品,描述了父親、母親坎坷而曲折的生平,以及自己的前半生。賴祥蔚的父親曾是二級貧戶,母親三歲時成為養女。
因為重新追尋台灣歷史,加上想要讓台灣人認識自己的歷史,所以開始撰寫台灣歷史小說,包括賴和、 蔣渭水等歷史名人都出現在他的小說裡,也拿下幾次文學奬;2020年出版第一本長篇台灣小說《台灣血皇帝》,用十六萬多字呈現出霧峰林文察的精彩歷史。
賴祥蔚認為台灣人的家族史才是真正的台灣歷史。許多家族都有很精彩的歷史,可惜慢慢被遺忘了,有待挖掘。寫下家裡的歷史不一定要寫出一整書,一篇文章也行。不久前,賴祥蔚寫了一篇他大舅是台籍日本兵的故事,被迫成為台籍日本兵去了南洋,染上了腳病,日本投降後回台灣不久就病逝了。賴祥蔚說小時候不知道有這位大舅,因為家人怕外婆傷心,很少提起,久而久之,慢慢就被淡忘了,很可惜。
為了挖掘並分享更多的台灣真實故事,賴祥蔚還參與發起成立「台灣真實故事」臉書社團(https://m.facebook.com/groups/1998120803629281),讓大家多記錄、多交流,留下台灣人的真實故事,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有近千人加入社團,並且分享自己家中長輩的真實故事。
賴祥蔚教授建議,平時就可以寫下父親、母親的故事,適逢清明節,也可以探問並記錄已故家族長輩的真實故事,不一定要有轟動的情節才能寫,只要真實,就算只是記憶的片段也行,覺得有紀念的價值都行。在清明節連續假期中,祭祖可以從寫下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家族回憶開始,這或許是從今年開始,最為特別的慎終追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