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彭莉惠/客家人的掃墓禮俗與性別反思

    清明掃墓,是多數台灣民眾一年一度的重要活動。掃墓祭祖更是客家人的大事,不能省略怠慢。掃墓不僅代表著對祖先的慎終追遠,也具有維繫宗族成員社會關係的作用。

    掃墓,客家話稱為「掛紙」,「掛紙」的原意是將紙掛在墳墓上,後來引申為掃墓的意思。客家人「掛紙」的日期,北客,桃竹地區,尤其新竹,多半是在天穿日正月二十之後;苗栗則較多在元宵正月十五以後;南客則大多在二月初二伯公生以後,均在清明前就都「掛紙」完畢。

    傳統「掛紙」的禮俗規範,「掛紙」時要約定好時間,先到的不能先祭拜,要等大家一起祭拜。年長帶領者在讀祭文時,必須把今天誰沒來,為何沒來都要清楚的交代,否則之後請祖先受領時的擲茭,就很難擲有茭,如果有交代還是沒辦法得到祖先的認可,沒來的父執輩或後輩就要趕快出來親自報告,再次說明理由。

    「掛紙」時,各房子孫要清理墳墓,並將黃紙壓墓碑,銀紙撒墓上,以金炮、發粄、紅蛋、三牲等祭拜。祭拜時,由年長者帶領大家誦讀祭文,然後擲聖茭請祖先們領受祭品,酒過三巡後,燒紙錢,放鞭炮作圓滿的結束,結束後將發粄分送同來的人稱打照墓。

    客家人「掛紙」時,將一疊黃紙,壓在墳頭上,表示子孫已經回來祭拜過祖先;同時也代表此為有主的墳墓。「掛紙」完,通常會辦桌聚餐,主要是辦桌能連絡感情跟散居各地的親友熱絡交誼。

    相較於其他族群,客家人的「掛紙」,往往較早,會提早到元宵節過後即開始,到了清明節前,已掃墓完畢。提早「掛紙」的緣由,據地方耆老說明,客家民族過去會選在元宵節一過就陸續「掛紙」,清明節當日則是不會祭祖,主要是客家民族比較節儉,元宵一過就祭祖,不但可以節省牲禮費用,也節省往返奔波的車馬費用,充分顯示出客家人刻苦、耐勞、勤儉、打拚的精神。

    過去傳統「掛紙」習俗中,嫁出去的女兒不能拜娘家的祖先,原本的含意可能包括是讓嫁出去的女兒專心侍奉祭祀夫家的祖先,不用兩邊煩累;也意涵著傳統父權觀念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就是潑出去的水,不再是原生家庭的人,因此也不需要祭拜原生家庭的祖先;後來社會又衍生出一種集體文化觀念,即嫁出去的女兒,ㄧ旦回娘家「掛紙」會分掉娘家兄弟的福氣。因此,過去嫁出去的女兒若想回娘家「掛紙」常常不被歡迎甚至禁止。

    嫁出去的女兒,究竟能不能回娘家掃墓,有一個法律的判決案例可以參考。2007年台中市「祭祀公業黃鵬爵」引用傳統文化所謂「女子出嫁,則是該祭拜夫家祖先」之例,禁止8位黃家已出嫁的女兒繼承父親的派下權,經女兒們向法院提起「確認派下權存在之訴」,法官認為,我國的祭祀公業條例承認男女平等原則,判決「祭祀公業黃鵬爵」敗訴,黃家的8位女兒都有派下權。雖然派下權指涉的是權利,但亦間接意涵著女兒都應該可以回娘家祭祖掃墓。

    值得警醒的是,現今社會變遷迅速、家庭婚姻結構改變,少子女化普遍、對祖先慎終追遠的觀念也日漸淡薄,倘若還抱持「傳統女兒不能回娘家掃墓」的觀念或違背法律的判決,不讓女兒或嫁出去女兒的配偶子女回來掃墓的話,恐怕未來幾十年後,掃墓禮俗可能會式微,甚至可能出現越來越多墓地雜草叢生沒有人掃的處境。因此,隨著社會變遷,現在台灣社會,越來越多人已打破傳統「女兒不能回娘家掃墓」的禁忌,歡迎女兒回娘家掃墓和祭祖,型構出更為性別平權的祭祀文化。

    清明「掛紙」,在對已仙逝的祖先慎終追遠之際,善待珍惜仍健在的父母配偶兄弟姊妹子女,更是當務之急;如此日後若需面對家人辭世時,才會少點遺憾多點追思念想!

 

《世界客家》雜誌雙月刊

    非常感謝《世界客家》雜誌的榮譽社長、顧問群、總編輯、執行編輯團隊以及所有惠賜稿件的作者們與訂戶讀者們!因為您們,《世界客家》才能越來越茁壯成功!

    出版雜誌,無法賺錢;是使命;是一個文化傳承,至少能為自己的族群留下更多文字的紀錄。這期剛好是清明掃墓時節,我也針對客家人掃墓的禮俗以及對性別的反思寫成社論。

    再次謝謝大家對《世界客家》的支持與鼓勵!

 

 

作者為世界客家雜誌社長、淡江大學未來所助理教授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