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記者謝維倩報導】「中國正在一步步取代美國成為全球霸主,從而創造一個不同的世界。然而,現實不一定會以這種方式收尾。」這一觀點來自於哈德遜研究所白邦瑞(Michael Pillsbury)的著作百年馬拉松,似乎道出了普遍美國人的憂心忡忡。
白邦瑞是美國研究美中關係的思想家之一,這本書號召美國人認清現實並且進行反擊。 然而在核心觀點上白邦瑞顯然是正確的,「中國崛起是我們這個時代的重大事件」,以正確的方式應對非常重要,卻也十分容易犯錯。 然而如今的美國正在以極為錯誤的方式面對此事。
經濟決定政治,無論中國是否有一個到20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0週年)主宰世界經濟的計劃。 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人口是一個經濟體規模的決定性因素,美國是實力最強的高收入國家,因為它的人口比起其他國家要來的多。
中國的人口之於美國,約莫相當於美國的人口之於德國。 沒人會設想德國經濟可在規模上與美國齊頭並行,同理我們也很難假設美國的經濟規模將無限期地與中國相當。
2018年中國人均產出僅為美國的15%,世界排名第72位,接近土耳其的水平。 然而假設中國的人均產出與美國之比,達到西班牙與美國之比,屆時中國的經濟規模將是美國的兩倍,按購買力平價計算,將接近美國的3倍。未來30年,中國的人均GDP與美國之比,有可能達到今天西班牙的人均GDP與美國之比,中國擁有一個充滿活力的市場經濟和一個勤勉的官僚體系。
白邦瑞的恐懼不僅可能發生,而且會是自然而然的發生。 美國想要遏制中國崛起,除了戰爭別無他法(造成兩敗俱傷)。 美國可以停止進口中國商品,設法阻止所有的技術轉讓,會對中國造成打擊,但不太可能讓中國的發展停頓,除非中國人自己犯下錯誤,否則美國人應當面對現實。
中國很可能成為世界最大的經濟強國,因為它既大又有能力。 然而即使美國未來無法保住霸主地位,它仍擁有自由市場經濟以及經濟實力強大的盟友。 遺憾的是美國正把它們屏棄於門外,川普著眼於公平交易的對價關係,使得盟友關係有了敵意。 美國拋棄了盟友的籌碼,如果美國與盟友可以在世界貿易組織(WTO)內部就這些問題與中國展開談判,那它既可以獲得更多籌碼,也能夠佔據道德制高點。
追求美好生活是全球人類乃至中國人民的正當願望,美國不應於之為敵,更不必說夢想推翻中國的政治制度了,這樣的目標既沒道理也無法實現。美國應該支持一個基於市場原則、開放、充滿活力的世界經濟。 另一方面,美國也必須承認人類是命運共同體,需要實現經濟進步、維持和平與大國之間維持合作與競爭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