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記者謝維倩報導】矽谷科技企業誇足金融領域的企圖未曾稍歇,蘋果已推出信用卡,Facebook 提議數位貨幣Libra,現在谷歌計畫與銀行合作就向其客戶提供往來帳戶進行談判,此舉加速了矽谷邁向新領域的步伐。
個人訊息與數據集中在少數幾家科技巨頭的手中,已經讓歐洲採取嚴厲手段遏制其擴張和濫用數據,在美國的國會也引起立法者的警覺,Facebook的Libra受到廣泛的抵制。 這兩大經濟體的許多監管機構都認為,谷歌將新產品與其提供的服務(搜尋引擎和安卓(Android操作系統)綑綁在一起的策略,讓競爭對手處于不利的地位。
有鑒於此,谷歌似乎巧妙的運用方法,以避免像Facebook/Libra受到的遭遇。 谷歌支付業務總經理表示,谷歌的做法是與銀行和金融體系開展深層次合作,目前正與包括花旗集團(Citigroup在內的銀行進行談判。
歐盟委員會已對谷歌開出數十億美元的反壟斷罰單,針對谷歌的搜尋引擎,廣告和安卓操作系統的廣泛調查後作出的裁決。 儘管微信支付(WeChat Pay)和支付寶(Alipay)等移動支付在中國廣泛使用,但矽谷企業截至目前為止在金融服務領域進展緩慢。
今年蘋果和高盛聯手推出一款信用卡,購買蘋果設備的消費者可獲得現金回饋,以及推出一款可追蹤消費的iPhone應用。 谷歌銀行業務項目的代號為Cache,目前公司市值已達9000億美元且繼續朝個人金融服務邁進。
2011年谷歌推出谷歌錢包(Google Wallet),作為用戶轉帳的方式。 但直到推出谷歌支付(Google Pay),與主要競爭對手蘋果支付(Apple Pay)一樣提供手機付款之後,谷歌才在新領域上打開局面。
2018年12月谷歌在立陶宛獲得電子貨幣牌照,這個牌照使得這家公司可以在整個歐盟範圍處理支付和數字錢包。 除此之外,谷歌根據歐盟「支付服務指令第二版」獲得愛爾蘭央行的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