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界大埔宏福苑於11月26日發生五級大火,中新社報導,截至11月28日傍晚,死亡人數增至128人,另有79人受傷,仍有近 200人情況未明,其中 89具遺體因嚴重燒毀而未能確認身分。 香港保安局長鄧炳強11月28日說明火災最新情況表示,經消防與警方完成搜索,大樓內共發現128具遺體,「約有一半是在住戶單位內尋獲」,且有部分遺體嚴重炭化,辨識相當困難。 鄧炳強指出,火警發生後,警方接獲67宗失蹤人口求助個案,其中部分重複,經比對後確認: 39人為死者(身份已確認)。35人受傷送院、110人安全無恙,至今約200人仍無法聯繫,其中包含上述「89 具未能確切辨認的遺體」。 香港消防處處長楊恩健表示,消防處總計動員超過2300名消防與救護人員,並出動多組煙帽隊接力入內搜索。消防處已於28日完成封樓內的殘火處理與全面搜索。 署理警務處長簡啟恩指出,警方已啟用「重大事件調查及災難支援系統」(DVI),將失蹤者與傷者資料輸入,透過交叉比對協助辨識身分。 同時開啟傷者與失蹤者查詢熱線1878 999,由專責人員協助家屬了解最新狀況。 事件引發外界質疑宏福苑部分外牆、走火通道及防火設施是否存在維修問題。 廉政公署(ICAC)27 日已成立專案小組,調查宏福苑早前的維修工程是否涉及貪污或偷工減料。新華社指出,香港廉政公署28日先後拘捕8名人士,包括工程顧問、棚架工程分判商及中間人。 截至目前,香港警方與消防處仍在調查起火源頭。有初步討論指出,外牆可能存放大量易燃雜物,加上樓宇年久未更新防火設施,導致火勢迅速向上蔓延,但官方尚未公布具體原因。
即時
28日,突然有多個日本藝人在上海的演出被取消,包括歌手濱崎步、natori、樂團chilldspot、SID的演唱會,以及替《犬夜叉》動畫配樂的作曲家和田薰的動漫交響音樂會。同一天,有這麼多日本藝人演出突然被取消,顯示禁止日本藝文界在大陸公開演出的「禁日令」已經正式啟動。 中日關係因「台灣有事」論述而陷入緊張,上週起,已有多位日本藝人被取消在大陸的演出,即將上映的日本電影也被下架。面對外媒體的提問,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毛寧25日只回說,日中關係惡化是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言論「影響交流氛圍」,不證實「限日令」的存在。 不過,不承認不等於沒有,例如「限韓令」,2016年,由於韓國部署「薩德反導彈系統」,大陸大減韓國藝人的演出機會、停止播放韓劇和韓國綜藝節目,禁止韓國文化產業公司在大陸投資;儘管大陸官方否認存在「限韓令」,但這項禁令至今仍然沒有取消,韓國政府多次爭取都無效。 承辦濱崎步演唱會的大陸公司28日公告,原定29日在上海東方體育中心舉辦的「濱崎步2025亞洲巡迴演唱會—上海站」,因不可抗力因素取消,已經啟動退票機制。 濱崎步則在個人IG表示,「關於上海公演,請原諒我必須給出非常艱難的通知。與以往演出相同,我們日本與中國的工作人員合計200人彼此合力,花了五日籌備上海舞台,然而今天上午突然接到通知,要求取消演出。」 濱崎步說,「我不打算去干涉我不熟悉的部分。只是,對於為了濱崎步舞台而辛苦付出、約100名來自中國的工作人員,以及從日本一起跨海而來、同樣約100名的工作人員、舞者、樂隊成員無法完成演出,感到深深歉意。更何況,從中國各地、日本以外其他國家遠道而來、共計數萬名粉絲,卻沒有機會親自向他們致歉。至今仍難以置信,也難以用言語表達,真心向各位道歉。」文字暗示,演習會被取消是她不熟悉的(政治因素)。 已經跟著濱崎步到上海準備聽演唱會的粉絲在x平台的留言處替她抱不平:「她人都提前到了,昨天甚至還發文提醒要去演唱會的歌迷們,因為香港大火的關係請以黑色系衣服為主,她跟表演團隊們也會把紅色系衣服跟火有關的特效全部取消,然後,團隊花了五天架好的舞台就這樣又要拆掉。」 除了濱崎步的演唱會,上海東方藝術中心28日也宣布,接獲主辦方的通知,原定於30日晚間在上海東方藝術中心舉行的「和田薰x犬夜叉30周年的音樂世界 原版動漫交響音樂會」,因不可抗力遺憾取消。這場動漫交響音樂會原定28日在北京的演出,已於26日宣布取消;當時,一些網友就希望盡快通知上海站是否還能如常舉行,但是主辦方遲至28日才宣布取消。 其他日本藝人在上海的演出也在28日同時宣布取消,例如,natori在11月28日的演出、SID在28日的演出、chilldspot在12月4日的演出。可見,背後是有統一的指示。
為探討AI對不動產市場的影響以及相關法制的建立,國立臺北大學土地與環境規劃研究中心27日舉辦「AIReal Estate:市場、估價、法律的未來藍圖論壇」,匯聚產官學三方專家分享洞見,更邀請到內政部地政司副司長陳杏莉、國立臺北大學校長林道通、國立臺北大學公共事務學院院長陳明燦出席致詞。 針對不動產市場的AI發展,主辦單位邀請全台房仲第一品牌永慶房產集團,分享房仲業最新的AI科技和發展關鍵。永慶房產集團業務總經理葉凌棋以〈AI房仲時代來了!從永慶經驗看找房體驗與房仲服務的新未來〉為題指出,房仲業的AI發展有賴兩大關鍵:「數據量」和「整合能力」。永慶憑藉著龐大的房產數據和完整的科技整合能力,得以打造尖端AI服務,全面升級消費者找房體驗,並提升房仲生產力、服務效率,引領房仲業AI發展的浪潮。 臺北大學打造產官學交流平台 探討不動產業AI發展與挑戰 出席論壇的陳杏莉副司長致詞表示,AI對社會的影響日益深遠,行政院也組建「行動創新AI內閣」,足見政府對AI的重視。在地政領域上,AI也能扮演重要的角色,不只是減輕工作負擔,更能提升政府部門的專業能力。很高興這一次臺北大學能夠促成產官學三方的交流平台,邀集頂尖的產業代表和專家學者,攜手促進更數位化、智慧化、創新的不動產環境。 林道通校長分享,AI房產科技的發展已經成為市場上最受關注的議題。以美國為例,從交易紀錄、房價趨勢、災害資訊到出價策略分析,都具備完整的科技服務。身為資工人,也期待台灣的房產科技發展逐步趕上頂尖水準。本次論壇邀請到眾多頂尖的產官學界人士,希望透過彼此的分享,激盪更多創新思維,為台灣房產科技注入新的動能。 陳明燦院長表示,這場論壇以AI和不動產為題,深具時代意義。當AI深入不動產業發展、都市規劃和房地產估價時,AI能帶來哪些公共利益,又有哪些法制框架和監管需要制定。為了探討這些議題,很榮幸能夠邀請到永慶房產集團、高力國際等產業頂尖人士分享洞見、激盪火花。 永慶分享AI房產科技兩大發展關鍵:數據量與整合能力 針對不動產市場的AI發展,葉凌棋總經理指出,市場上雖然有許多AI科技應用,但唯有具備龐大的房產數據和完整的科技整合能力,才能打造真正具精準度和可信度的AI服務。永慶房產集團擁有全台超過1950門店、超過25萬件次的物件資料、近200萬人的永慶房仲網會員數、每年數百萬次的帶看數據。這些來自市場上中下游的完整房產數據,才讓永慶得以領先產業,訓練出精準、有效果的AI房產科技。 在「整合能力」上,葉凌棋總經理說明,購屋過程橫跨尋找房屋、資訊搜集到線上賞屋,每一個環節都需要不同的科技服務,唯有具備完善科技整合能力的房仲業者,才能在各個環節推出對應的科技工具,讓房產科技真正走入消費者的購屋旅程。永慶為此總共投入超過數百億元、建置超過300人的數位與資訊團隊,整合前後端、資安、AI、大數據等多元科技領域,針對消費者需求和科技發展,不斷進行創新。 「不用找,只要問」 永慶用AI帶動房仲產業變革 針對房仲業最新的AI發展趨勢,葉凌棋總經理點出,AI能夠成為消費者和經紀人員之間的橋樑,讓消費者和經紀人員都受益。例如永慶最新推出的「永慶AI特助」,消費者只需要用自然語發問:「我喜歡採光好的房子」、「想要高樓層、生活採買方便的房子」,「永慶AI特助」就能理解消費者需求,並且推薦適合的房屋。消費者想要知道的房屋細節,透過詢問也能獲得答案。實現房仲業「不用找,只要問」的找房體驗。 另一方面,能夠提供消費者24小時全天候服務的「永慶AI特助」也解放經紀人員的工作負擔,經紀人員能夠將寶貴時間用在挖掘消費者需求、分析市場行情等更有價值的服務,創造高效和細膩並存的「AI+真人」房仲服務體驗。 葉凌棋總經理總結,永慶房產集團在孫慶餘董事長的領導之下,大膽創新與嘗試,引領房仲產業從網路時代一路進步到AI時代,讓永慶房產集團成為台灣房產科技的領航者。未來永慶房產集團也會持續從消費者和經紀人員的需求和痛點出發,開發並優化房產科技,引領台灣房仲產業不斷向上升級。
日相高市早苗「台灣有事論」引爆北京怒火後,美國總統川普近日先後致電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和高市,具官方背景的微信公眾號《牛彈琴》指出,從兩通電話中的細節足以說明,日本自視為「美國鐵桿盟友」的定位,恐怕只是自身想像。 文章提到,川普致電高市前,美方已先致電北京,大陸外交部更明確表示:「此次通話是美方發起。」日本原本揣測是北京主動,結果卻被證實為美方先找中國,再找日本,這讓日方感到「破防」,因為日本長期自認為美國最可靠的夥伴,卻再次面對「越頂外交」;從前,美國前總統尼克森未告知日方就逕自訪陸,佐藤政府執政因而陷入危機,如今的情勢讓日本不免產生歷史重演的疑問。 評論稱,更令日本坐立難安的,是川普反常的沉默。《牛彈琴》指出,依他的性格,只要是重大議題,必定第一時間發文表態,然而與高市通話後,川普長時間未說一句話,反觀與北京通話後,他立刻發文稱中美關係穩固,還宣布準備於明年四月訪陸,兩者對比鮮明,日本自然覺得失落。 評論續指,讓日方大破防的部分在於通話內容,高市被問及美日通話細節時閃爍其詞,只說「詳細不便透露」。由於川普沒有公開談論,高市也不敢多談,外界普遍認為通話中必有壓力,而從新華社先前對中美元首通話的報導可見,雙方直接談及台灣問題,反而日美不願透露通話內容,其反應耐人尋味。 《牛彈琴》認為,日本的「沮喪」主要源於三層:美方越頂外交、美方沉默、美方施壓。最終形成的情勢是:美國沒有站在高市一邊,日本清楚,美國最高決策層並未如高市預期提供支持。 評論分析,川普此刻最關注的是俄烏斡旋、中美經貿議題,而中方在歷史和台灣問題上提出的論述,川普沒有否認,也表示理解。對他而言,中美關係牽涉更大的戰略規劃;高市此時挑動台灣議題,只讓他認為「高市是在壞大事」。 高市26日出席任內首場與在野四黨黨魁的討論會時,表示日台目前僅維持「非政府性的實務關係」,而日本早在《舊金山和約》中放棄與台灣相關的一切權利與權限。立憲民主黨黨魁野田佳彥則稱,高市未再重提先前具體的涉台情境,「我認為實質上已等同撤回爭議言論」。 對於日方態度,《牛彈琴》認為,陸方並不接受日方迂迴的解套方式。文章提到,大陸外交部認為,《舊金山和約》違反《聯合國憲章》與國際法基本原則,其涉台內容「非法無效」,陸方更批評高市刻意不提《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日本投降書》《中日聯合聲明》等文件,強調一份非法文件是「不思悔改」,甚至意圖煽動「台灣地位未定論」,對北京而言,她不是「撤回言論」,而是繼續挑戰戰後秩序。 《牛彈琴》認為,日方引發的風波不會就此結束,現在是「錯上加錯」,中日僵局既不會消失,也不會被忽略,高市自以為對陸方強硬能向美國表態,卻沒料到在美方眼中她反而成了「麻煩製造者」。
總統賴清德26日宣布將投入新台幣1.25兆元的國防特別預算,大陸海警局今天(28日)隨即宣布,福建海警於金門附近「依法展開常態執法巡查」。海巡署金馬澎分署指出,此次共有4艘陸海警船闖入金門水域,我方巡防艇上前監控、阻攔後,最終成功驅離。據海巡署資訊,陸方10月未侵擾金門海域,不過本月中日關係惡化後,已發生過兩次侵擾情況。 海巡署指出,上午8時許,第12巡防區首先在金門周邊偵獲大陸海警行動,隨即派遣巡防艇前推部署。9點左右,大陸海警「14603」、「14605」、「14515」、「14529」四艘船艦,以兩艘為一組,自金門料羅東方及烈嶼西南方兩路闖入我國水域,並維持縱隊行進。 海巡署續指,我方同步派出4艘巡防艇靠前,並與其併行監控,防止其更深入境內水域,同時以中、英文廣播要求離開,「最後陸方船艦在我方持續壓迫下,於10點50分離開金門限制水域」。 海巡署強調,大陸海警多次藉「執法巡查」之名穿越金門水域線,其航行模式顯示已形成固定性挑釁,而非單純巡查,不僅破壞兩岸氣氛,更損及區域和平穩定,將持續保持堅定執法立場,嚴密掌握動態,確保主權與民心安全。 大陸海警局東海分局發言人朱安慶上午稱,福建海警今天前往金門附近海域依法開展常態執法巡查,「11月以來,福建海警組織艦艇編隊持續加強金門附近海域執法巡查,進一步強化有關海域管控力度,切實維護包括台灣地區在內的中國漁民合法正當權益和生命財產安全,有力保障廈金海域正常航行和作業秩序」。 中日關係升溫緊張之際,大陸海警近日在金門海域動作頻頻。本月13日,陸海警船曾以「一路縱隊」方式侵擾金門海域;20日再度以編隊形式出現,上午與下午兩度接近金門,並改採「東西分進」方式行動,持續施壓。 根據海巡署統計,自去年2月至今年8月底約一年半的時間,大陸海警船航經金門水域的紀錄已達85航次,平均每月4.4航次,每次約停留2小時;今年8月仍有4次侵擾,9月亦出現4次,不過10月未見相關情況。 去年金門漁船翻覆案造成2名大陸漁民死亡,大陸海警當時宣布,福建海警將於金廈海域開展常態化執法巡查,大陸國台辦更公開否認金門「禁止、限制水域」的存在,而兩岸針對該事件最終雖達成共識,但陸方仍持續闖入金門海域,大陸海監、漁政、海巡、科研船及其他公務船也多次進入金門禁限制水域,至今年八月底計有222艘次。
近期,有公民團體發起公投連署,分別為「廢止憲訴法荒謬門檻公投案」、「廢止罷免『提議』需附身分證影本公投案」、「廢止罷免『連署』需附身分證影本公投案」以及「廢止罷免涉及偽造假冒另科百萬罰金公投案」,劍指藍白立院黨團通過的法案;對此,國民黨立委王鴻薇表示,她已經幫民進黨團寫好「公投三部曲」劇本了,這輸不起翻桌的劇本,民進黨真的永遠玩不膩。 立法院日前通過《公投法》修法,恢復「公投綁大選」,引發後續效應。民進黨團幹事長鍾佳濱表態,既然藍白讓公投回歸大選,民進黨將用「更大的民意」為藍白的憲政鬧劇畫下句點;隨後,網路上便有大批青鳥分享連署的資訊,號朝群眾參與連署。 對此,王鴻薇直言「來了!大罷免2.0!大公投!大成功!」王鴻薇批評,這是民進黨輸不起「翻桌」的劇本,她已為民進黨團寫好「公投三部曲」劇本,民進黨「真的永遠玩不膩」。 王鴻薇諷刺,首部曲就是造勢,民進黨會號召助理、側翼團體「包圍立法院」,高舉「公投救台灣」,並享受特定的聚餐待遇。而二部曲就是切割與動員,民進黨會發文切割公投為公民自發,但行政院長卓榮泰將帶領部會首長舉辦「人民是頭家宣講2.0」,總統賴清德發文要求「全黨支援公投」。 關於三部曲,王鴻薇指出,就是製造衝突與全黨支援,全台各地「公投團體」會到處流竄與民眾發生衝突,行政院官員帶頭造謠在野黨,最後民進黨「脫下面具全力支援」,宣稱「民進黨必須與公民同行」。
韓國國土交通部28日公布的統計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外國人持有10萬4065戶住宅,其中,中國人占了56.6%;為了整頓,韓國自8月26日起要求,外國人在首爾大都會區購房必須事先獲得批准,輿論普遍認為,此舉是衝著中國投資人而來。 由於購房手續簡便、房價相對便宜、可以獲得綠卡,韓國的大陸房東比重自2013年(36.48%)升至首位後,就一直保持到現在,比重也不斷攀升,遠高於美國和加拿大買家。 韓國政府收縮對首爾外國房東的管控,主要是受到去年以來日益惡化的反中活動影響;自從去年12月初,南韓前總統尹錫悅宣布戒嚴後,支持者開始示威,其中部分抗議者將矛頭直指中國,高呼「CCP OUT」(中國共產黨滾出)口號。 即便李在明6月4日當選總統後,反中抗議活動依然持續不斷,甚至惡化;像在戒嚴令頒布前,只零星反華示威,但規模僅數十人。如今,反華示威已擴大至數百人規模,示威者敲鑼打鼓,在街頭遊行。7月9日,中國駐韓大使館甚至為此向韓方提出交涉,並提醒在韓中國人注意安全。 在反中輿論的壓力下,韓國政府開始緊縮外國人購房的條件,特別是針對大陸買家;自2025年8月起,外國人在首爾都會區購房需先經政府批准,並要求在4年內遷入並居住至少2年;此外,韓國也加強監管外國人購房交易,並查獲了多起異常交易案件,包括虛假申報、非法資金匯入和名義信託等。 新措施實施後,大陸買家在韓國的購房數量顯著下降。根據11月19日韓國法院登記資料,10月份首都圈(首爾、仁川、京畿道)購買集合建築(包括公寓、別墅及具有居住功能的officetel等)的外國買家為652人,與8月的1051人相比減少了38.0%(399人)。 而從國籍分析,大陸買家從8月的601人下降至10月的431人,減少28.3%(170人);美國買家從247人降至110人,減少55.5%(137人);加拿大買家從53人降至31人,減少50.9%(27人)。
國民黨主席鄭麗文今(28日)到台中市清水紫雲巖參拜,並與地方黨員座談,立委楊瓊瓔在現場表態要參選初選,強調已經準備好了;對此,鄭麗文回應,國民黨剛通過明年縣市長選舉相關提名特別辦法,一切照通過的提名辦法提名。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與立委楊瓊瓔皆被視為下屆台中市長的潛在人選,媒體高度關注國民黨是否將啟動黨內初選。 鄭麗文表示,國民黨中常會剛通過明年縣市長選舉的相關提名特別辦法,一切將依循該辦法進行,國民黨的提名首重「現任優先」,但對於沒有現任者,若有兩位以上同志有高度意願參選,將會啟動相關程序。 鄭麗文進一步說明,特別辦法中規定將「先透過協調,若協調不成,則啟動初選」,目標是提供參選同志最有利的競選空間,以勝選為最高指導原則,這也包括了未來藍白合作的可能性。 與會的楊瓊瓔當場明確表態參選初選,向台中市民朋友喊話「我也已經準備好了」;楊瓊瓔表示,回顧自己從24歲起為台中打拼,累積了兩屆省議員、七屆立法委員的資歷,並曾擔任副市長一職,對台中有深刻了解,她承諾將「義無反顧,全力以赴」為台中贏得勝利。 值得注意的是,在座談會期間,主持人卻預祝江啟臣明年順利當選台中市長,鄭麗文還與眾人隨之鼓掌,而楊瓊瓔雖然也有拍手動作,但未有太大的表情變化。 此外,鄭麗文明天將赴國民黨高雄市黨部出席黨慶暨公益活動嘉年華,卻有一名網友在市黨部粉專的活動貼文下方留言聲稱「已經準備一卡車的爛雞蛋和豬屎,明天見,由衷期待鄭麗文來到」。 國民黨高雄市黨部對此不敢輕忽,考量到活動當日人潮眾多,可能對公共安全造成疑慮,已由高雄市黨部發言人張永杰於28日前往高雄市刑大報案;高雄市黨部強調,黨慶歡迎各界朋友以理性和平的方式表達意見,但對於這種威脅恐嚇公共安全的行為,市黨部表示強烈譴責與遺憾。
總統賴清德26日在記者會上宣布,政府將推動1.25兆元的國防特別預算,提升國防戰力,捍衛台灣自由民主。對此,國民黨立委羅智強今(28)日在立法院國是論壇發言,以「十年風雲患、台海起狼煙」等詩句開場,感嘆昔日兩岸以「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相互稱道,如今卻籠罩在戰爭陰影之下;他更以烏俄戰爭作為對照指出,民進黨曾多次表態「我們都是烏克蘭人」,喊話行政院長卓榮泰,民進黨是否願意再度重申同樣立場? 羅智強今日在國是論壇以「十年風雲患,台海起狼煙,昔日春水近,今日刀光寒」的詩句開場,對照十年前兩岸仍以「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表達善意,如今卻被賴清德引用「2027武統台灣」說法籠罩不安。他強調,這應是全民最需要思考的問題:台海和平何時變成今日的緊張局面。 羅智強接著向行政院長卓榮泰喊話,民進黨既然曾多次表態「我們都是烏克蘭人」,是否願意再度重申「台灣要當烏克蘭人」的立場。他以烏俄戰爭為例,指出戰事超過3年半、造成大量傷亡與流離失所,最終換來包含割地、限武、不得加入北約的「28點和平協議」,形容是近乎「投降」的結果。 羅智強說,但政府編列的國防預算已大幅膨脹,年度支出加上新台幣1.25兆元的特別預算,總額已達2.2兆元,這筆巨額軍費是否真正買到了台灣的安全提升? 他質疑,國防支出從前總統馬英九時期的每年3000億元,至今已達9500億元,但兩岸兵力相向的現況未見改善。羅智強強調,國民黨並非反對戰備,但反對的是使台灣走向高風險的戰略路線。他呼籲政府必須重新檢視其國安與巨額軍費的政策方向,避免讓台灣走向戰爭深淵。 面對羅智強連串質疑,卓榮泰並未回應,僅以手上的紅筆輕點額頭;一同坐在前排的勞動部長洪申翰則微笑以對。
面對兩岸關係和國際局勢,資深媒體人黃暐瀚27日對國民黨提出三個解方,包含要不要統一、怎麼統,以及怎麼達到和平(不戰爭);前立委蔡正元則在臉書指出,台灣問題的嚴重性,遠遠超過台灣人的思考能力,賴清德總統說以後每年要花400億美元軍購,難道台灣的實力可以嚇阻解放軍跨海統一嗎? 黃暐瀚以自身經驗剖析,他之前擔任記者時主跑國民黨路線,他很清楚,對國民黨來說,「九二共識一中各表」、「一個中國」、「我是中國人」等論述,指的都是「中華民國」而非「中華人民共和國」;但國民黨被停職的中常委、陸配何鷹鷺的談話,意外點出了一個關鍵,那就是國民黨的兩岸模糊路線,很有可能會造成對岸民眾的誤解。 聽到國民黨政治人物講「台灣地區」的時候,有多少對岸民眾會誤以為國民黨是接受「中共統一兩岸,台灣回歸祖國,當台灣地區」?一旦大陸民眾誤解台灣的主流民意,是願意接受「被統一」的,期待了半天最後卻發現不是這麼一回事的時候,反而可能激起民憤,甚至引發戰爭,這就是何鷹鷺所謂的「玩火」,與國民黨也許將是戰爭「罪魁禍首」的意思。 蔡正元方面,他指出,賴清德說以後每年要花400億美元,以5% GDP做國防預算,台灣的實力可以赫阻解放軍跨海統一?這樣就可以用實力謀求和平?大陸整天喊著和平統一,看起來真的好像被赫阻住了,不敢輕言武力統一,真的是這樣嗎? 蔡正元表示,台灣民眾付這筆錢都得氣喘吁吁,大陸只要多拿出1% GDP作軍費,就是1800億美元。何況大陸目前的軍費才1.6% GDP,再多拿個1%實在不算什麼。兩岸戰爭還沒開打,先做軍費的GDP比賽!台灣輸掉的差距,比烏克蘭輸給俄羅斯的差距更大得嚇人,「憑這點實力怎麼謀求和平?還是多動點腦筋想想別的辦法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