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即時

宇樹科技IPO輔導完成 衝刺大陸A股上市進入關鍵倒數

大陸人形與四足機器人代表企業「宇樹科技」(Unitree Robotics)邁向資本市場再跨一步。根據大陸證監會於11月15日公布的資料,宇樹科技已正式完成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PO)輔導,意味着公司進入上市倒數的關鍵階段。 東方財富網指出,中信證券已向證監會提交《上市輔導工作完成報告》,確認宇樹在公司治理、財務內控與高管法遵培訓等方面均達到A股上市要求。宇樹科技自2025年7月7日展開上市輔導,至11月10日完成,整體耗時132天。 宇樹科技已多次對外表示,預計2025年10月至12月間正式提交IPO申請文件,市場普遍預期其登錄上海科創板。完成輔導後,下一步將是披露招股書及接受交易所問詢。 今年10月,宇樹科技將公司名稱由「杭州宇樹科技」改為「宇樹科技」,外界解讀為「去地域化」以強化全球化品牌形象。同時,創辦人王興興由「董事」升任「董事長」,強化上市前的治理架構。 王興興直接持股23.82%,透過有限合夥合計控股34.76%,C輪估值達120億元人民幣。 根據宇樹公司提供的2024年數據,三大產品銷售占比為:四足機器人:65%(八成用於科研、教育與消費;兩成用於巡檢消防),人形機器人:30%(全部用於科研、教育、消費場景),零部件:5% 營收方面,創辦人王興興曾表示2024年營收突破10億元人民幣;但部分報導引用業界消息稱約為4億元,最終數字將以招股書為準。 2024年公司淨利率約18%,並稱已連續五年保持盈利能力,對於初期研發驅動的機器人企業而言屬罕見。 宇樹科技強調,其四足核心零部件大幅自研,使成本僅為進口品的三分之一,全球市占率超60%。人形機器人方面,R1定價為3.99萬元人民幣,被視為消費級突破價格帶。11月13日公司推出輪式人形機器人G1-D,並在10月底發布帶仿生人臉的 H2 全尺寸人形機器人。 據財聯社報導,王興興坦言,目前業界「機器人大模型水平不足」,限制人形機器人的實際落地能力。工業端滲透率仍低,目前尚未真正形成「替代產線人力」的價值落地。另外,部分專利權爭議仍在審理當中,被視為IPO可能的變數。 若成功上市,宇樹科技將成為A股首家自主上市的人形機器人企業。

經典賽最大危機!道奇疑「全面封殺」日籍三天王:大谷恐無緣披國旗出戰

根據日媒《週刊女性》報導,洛杉磯道奇總管戈梅斯(Brandon Gomes)受訪時表示,大谷翔平、山本由伸、佐佐木朗希三位日籍球星是否參賽,「目前尚未討論。」低調回應,也讓「日本三巨頭」能否披上日本隊戰袍參加2026年世界棒球經典賽(2026 World Baseball Classic)存在變數,不過對中華隊或者其他球隊而言卻是好消息。 再加上美國隊對於經典賽的態度卻是精銳盡出,幾乎是以全明星隊的名義參賽,美國的態度也有可能改變日本的想法,如果「日本三本柱」堅持參加,也有可能左右道奇總教頭羅伯特(Dave Roberts)的態度。 三人目前皆是日本隊挑戰二連霸的重要支撐,大谷翔平以「二刀流」身分帶領道奇完成世界大賽二連霸;山本由伸則在世界大賽拿下3勝並榮膺MVP;佐佐木朗希則從傷勢復出轉任守護神,愈來愈像道奇最後的一道長城。只是隨著球季剛結束、道奇對他們的身體狀況相當謹慎。 美媒分析:「若提前備戰經典賽,將增加疲勞與受傷風險。對砸下鉅額薪資的道奇而言,最真實的想法恐怕是不想放人」。 戈梅斯雖強調「之後會與球員討論」,但外界普遍認為,球團內部早已傾向婉拒參賽申請。美媒更指出,三人皆屬「高風險球員」,大谷才剛從手肘傷勢復出、山本整季無輪休、佐佐木將回到先發輪值。 若道奇最終不放行「三本柱」,恐引發大聯盟球員間的「拒打效應」。美媒分析,像藍鳥強打小葛瑞洛(Vladimir Guerrero Jr.)或洋基隊長賈吉(Aaron Judge)等人,可能也會考慮以備戰球季為由婉拒徵召,屆時經典賽的星度與關注度將大幅下滑。 上屆日美冠軍戰創下日本國內46%電視收視率、超過5000萬人觀看的驚人紀錄。若失去大谷與山本等話題球星加持,經典賽恐陷入冷清。

日本發放大米禮品券非「糧票」 擬納入刺激經濟政策中

近日社群平台上出現「日本重新發放糧票、購買大米須憑票」的說法,引發外界質疑日本是否重回配給時代。經多家日本媒體與官方資料查證,相關說法並不正確。實際上,日本各地政府近期發放的是 大米禮品券(おこめギフト券),屬於地方性民生補助,並非全國統一的「糧票制度」。 《澎湃新聞》查核報導指出,所謂「日本大米糧票」其實由日本農協(JA)與米類批發商聯合會發行,為長期存在的大米禮品券,無使用期限,可在專賣米店、百貨與超市使用。目前由部分地方政府向特定族群發放,作為物價高漲下的生活補助。 例如:東京台東區10月起向居民發放米券,育兒家庭及三口以上家庭可領到價值8800日圓(20張)的米券;其他家庭則可領取4400日圓。大阪府針對19至22歲青年發放約7000日圓米券。日本農協表示,禮品券每張面值440日圓,其中約60日圓為製作與流通成本。 「全国共通 おこめ券 500円分」を1名様にプレゼント🎁 今話題のおこめ券がついに登場! 実用的なギフトとして大注目されています👀#おこめ券 #キャンペーン pic.twitter.com/TqLFaoIlsG ギフト屋さんの「ガリレオ」【公式】 (@galireoarigato) November 14, 2025 依日本農林水產省統計,日本大米平均零售價每5公斤達4235日圓,已連續 9 週超過4000日圓,逼近歷史高點。 2024年極端高溫造成稻作歉收、氣象機構去年警告太平洋南海海槽地震風險增加,引發一波囤米潮、新米上市仍壓不住價格,都是日本米價居高不下的因素。 《朝日新聞》報導,首相高市早苗要求制定抑制物價的綜合方案,政府正考慮將「米券」納入11月底公布的經濟刺激政策中,並研究由中央補貼方式,協助地方政府向民眾發放。 農林水產大臣鈴木憲和也表態支持擴大方案,甚至考慮將米券延伸為可購買多類食品的 通用商品券或電子折價券,以因應生活成本全面上升。 部分分析指出,米券只能用於購買大米,可能形成需求集中特效,反而再度推升米價,形成「越補越貴」的惡性循環。此外,代金券的印製、郵寄與管理均需行政資源,對地方財政是一項負擔。 米價攀升與地方補助政策交織,使原本地方性的大米禮品券,意外被誤傳為「國家糧票」。隨著日本生活成本持續上升,米券是否最終納入國家層級措施,仍待月底官方公布。

iPhone「毛線秋褲」8千元 !蘋果×三宅一生iPhone Pocket 兩岸缺貨

蘋果與日本時尚品牌三宅一生(ISSEY MIYAKE)聯名推出的全新配件 iPhone Pocket 14 日開賣,全網原本一片吐槽「貴到離譜」、「不就是毛線手機套?」但沒想到開賣不到30分鐘,大陸售價1899 元(約 NT$8,300)長帶款已在蘋果官網全數售罄! 「貴到像行為藝術」卻搶翻天 這款名為 iPhone Pocket 的針織套,短帶款售價 1299 元人民幣(下同)(約 NT$5,700)、長帶款 1899 元(約 NT$8,300),只在上海 Apple 靜安店與官網限量販售。 黑馬公社形容它是「iPhone 的秋褲」,網友笑稱:「蘋果是不是把行為藝術當產品賣?」「這價格不如我回家叫阿嬤幫我織一條。」然而嘲諷歸嘲諷,中國大陸官網開賣後不到半小時,1899 元款式直接售罄。1299 元橙色短款也迅速顯示「缺貨」。其餘顏色送達時間改為一周後。 台灣更誇張 開賣10分鐘 官網斷貨 雖然台灣並未正式列為販售地,但根據台灣通路回報,官網一上架國際配送版本後,台灣消費者下單速度極快,熱門色 10 分鐘內「全無」。台灣電商平台與社團也瞬間湧現大量代購貼文:香港/上海代購價格落在 NT$6,800~NT$9,500。一些熱門「高亮色」甚至喊到 NT$11,000。 台灣網友留言:「真的只有我買不起」、「哪來那麼多冤種?」但也有果粉直言:「收藏價值 實用性,是蘋果生態的一部分。」台灣販售反應近乎複製 iPod Socks、抛光布等配件當年的搶購潮。 蘋果配件「貴,但永遠有人買」 觀察過去蘋果歷史,這並非第一次引發話題:2004 年 iPod Socks:6個售29美元,如今二手市場價格曾炒到90美元。2021年蘋果抛光布:一塊 145 元人民幣(約 NT$650),依然一度斷貨。 品牌策略分析指出,這類商品不只是配件,更像「話題篩選器」價格越離譜、討論越激烈,越能強化品牌獨特性,吸引高端族群購買。 專家指出,這波搶購反映三種典型購買心理:首先是限量效應:只在少數實體 +官網限定,飢餓行銷奏效。再則是潮流屬性:三宅一生 Apple的「跨界稀缺性」。還有社群攀比心理:越被吐槽、越「值得曬」。有網友戲稱:「不買的人負責罵,買的人負責紅。」

【禪與科學】禪定可改造大腦 調控神經系統

採訪整理/謝明媛 專訪/許晉銓博士 國立中山大學生物醫學研究所教授 圖片提供/禪天下雜誌 禪定的練習需配合身心專注、調息、盤腿抗痠痛等多項動作,會迫使腦部不同區域的神經元相互協調運作。這些神經元間的連結與調控,可以幫助大腦更有效率地進行運作。 自1970年代,腦神經科學家開始從事禪修高僧的研究,並獲得驚人的成果後,科學界對於禪定如何調控大腦活動,充滿諸多的想像與好奇,而隨著腦神經科學研究技術與儀器的推陳出新,讓禪定所產生的神秘力量,也被科學家逐一以科學量化,人類原有的心靈力量與訊息得以解碼。 根據美國奧瑞岡大學Michael Posner教授與中國大連科技大學唐ㄧ源教授共同發布的新聞稿顯示,大多數人在經過每天20分鐘密集的禪定練習後,可以在1週後迅速提升注意力,並有效控管壓力、焦慮與疼痛。研究指出,身心專注的禪定練習與ㄧ般的放鬆呼吸,對大腦的調控效果是截然不同的,這也凸顯出「身體」與「心靈」之間的連結,在實質上是提升腦力與改變生理反應的重要關鍵。 禪定可以活腦抗壓 國立中山大學生物醫學研究所教授許晉銓博士指出,此次的研究方法,有別於一般直接測量禪定者的腦部運作模式,而是直接採用一般藥廠在測試臨床新藥的方法,隨機取樣與分群練習,因此參與此項計畫研究的測試者,本身都不曾練習過禪定。 Posner教授是腦神經科學界的權威,長期致力於研究大腦如何控制人的意念與專注力,他在完成此研究後指出:「這是我第一次參與東方禪定學的相關研究,我非常驚訝這種禪定練習竟有如此正向的效果!」 藉由MRI腦部影像分析的結果顯示,受測者在經過身心專注的禪定練習後,可以開啟腦部不同區域神經元間的連結。Posner教授解釋:「禪定的練習需配合身心專注、調息、盤腿抗痠痛等多項動作,會迫使腦部不同區域的神經元相互協調運作。這些神經元間的連結與調控,可以幫助大腦進行更有效率的運作。」這些研究結果可以充分解釋,爲何經過短暫ㄧ週的禪定練習,就可以改造大腦的神經調控系統。 任教於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並從事於「大腦與心靈」研究的科學家Clifford Saron指出:「現在是我們探討禪定練習是否對一般人有所助益的時候,同時可以進ㄧ步確認,何種禪定練習對沒有經驗的初學者具有真正實質的效用。」 許晉銓博士預期,在不久的未來,「以禪定自我保健」不再只是修行人或出家人獨享的智慧,對於生存壓力大、忙於家庭與事業的現代人,也可以藉由禪定達到活腦、抗壓的功效,只要透過正確的禪定方法,或許只要一個星期的練習便可見效,這對忙碌的都會人而言,真是ㄧ大福音!(註) 註:此相關研究成果已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期刊:Tang YY, Ma Y, Wang J, Fan Y, Feng S, Lu Q, Yu Q, Sui D, Rothbart MK, Fan M, Posner MI. (2007) Short-term meditation training improves attention and self-regulation.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104:17152-6.

新疆博斯騰湖小狐狸爆紅!路邊蹦跳不怕生、愛吃葡萄

新疆博斯騰湖最近多了一位「環湖公路最萌代言人」——一隻完全不怕生的小狐狸。牠會主動靠近遊客、盯著車窗「打招呼」,還會乖乖收下大家遞出的火腿腸,迅速成為社群平台上的最新野生明星,被網友封為 「社牛狐狸」。 中新網報導,巴州攝影家協會成員楊軍周表示,他早在今年夏天就曾於環湖公路海心山段遇過這隻狐狸,「當時還會保持距離,現在完全是主動貼過來,看到遊客甚至會小跑步靠近。」讓他驚訝的是,狐狸不只變得更親人,體型也圓潤不少、毛色更加亮麗,「看起來像是被大家養得很好」。 不少遊客拍到牠展現「挑食技能」——有人餵牠葡萄,牠會挑最新鮮的;至於板栗,牠則會小心翼翼叼走,再就地挖洞埋起來,彷彿在準備自己的冬季儲糧庫。網友笑說:「牠懂生活,我不懂。」 雖然畫面可愛,但也有動保志工提醒,過度投餵加工食品如火腿腸,可能讓野生狐狸養成依賴人類的習慣,也會影響健康。博湖縣文旅部門已呼籲旅客避免餵食,以維護野生動物原生行為。 博斯騰湖是中國大陸最大的內陸淡水湖之一。近年因環湖公路風景秀麗,成為不少自駕族的必去路線,但沒想到最搶戲的,竟是一隻「自帶流量」的小狐狸。 牠有時會坐在路邊張望,有時會小跑步跟著車影前進,甚至被遊客稱為:「小小動物界的迎賓大使」「湖區最會交朋友的狐」。 當地交管部門提醒,由於狐狸常出沒車道附近,駕駛人應減速慢行、避免急剎或突然停車,以維護人車與野狐安全。

北京白堊紀恐龍特展 「亞洲大胃王」汝陽黃河巨龍震撼亮相 

北京正在熱展的《遇見白堊紀:恐龍化石特展》,自11月12日開幕以來吸引大量古生物迷、親子家庭湧入觀展。其中最受矚目的明星展品,正是一具被學界稱為「亞洲體腔最大恐龍」、外號「亞洲大胃之王」的——汝陽黃河巨龍(Huanghe River Ruyangosaurus)。 《北京日報》報導指出,汝陽黃河巨龍化石最驚人的特色是其2.93 公尺的超長肋骨——目前已知恐龍中體腔最大的紀錄保持者。其巨大的體腔推測能容納更長的腸道,使其具備消化大量纖維植物的能力,因此被暱稱為「亞洲大胃王」。這項紀錄由河南自然博物館研究團隊公布,化石出自河南汝陽,是中國重要的蜥腳類恐龍發現之一。 在北京798館的展場中,汝陽黃河巨龍以接近實體比例的姿態亮相,觀眾能近距離看到其龐大的肋骨與復原後的腹腔比例。策展方特別設置《胃石研磨工坊》互動體驗,讓觀眾了解巨龍如何使用「胃石」輔助消化植物,使其「大胃王」名號更具科學背景。 除了汝陽黃河巨龍,展覽還集中呈現多件首次在北京展出的恐龍化石,包括巨型汝陽龍:復原後全長38.1公尺,是目前所知全球體長最大的恐龍之一。「霍格華茲龍王龍」:因特殊學名致敬《哈利波特》小說而知名。迷你豫龍:全長僅60公分的竊蛋龍類,被稱為「世界最小恐龍」之一。「中華貝貝龍」恐龍胚胎化石:全球保存最完整的恐龍胚胎之一,曾流失海外後回歸中國。 《北京青年報》介紹展覽使用超4000平方米場域,打造全景式白堊紀環境,呈現「霸王龍 vs 三角龍」動態場景、 巨型蜥腳類恐龍林間巡行、沉浸式環繞聲效與光影設計,讓觀眾彷彿置身一億年前的古地球。 河南自然博物館館長、展覽科學顧問徐莉指出:「這次展覽以『生命的舞台』為主軸,從海洋、森林到恐龍生存博弈,讓觀眾直觀理解自然的演化與生命的奇蹟。」特展期間也將舉辦化石修復工作坊、古生物講座,讓大小朋友能與古生物學家直接互動。

2025臺灣餅亮眼上架 讓您的萬元金甜蜜加倍

經濟部商業發展署今(14)日於臺北世貿一館辦理「2025臺灣餅頒獎典禮」,同時結合「集品.生活.遊食購」展售會,及業者推出限量優惠或滿額贈等好禮,邀您共同見證本年度的優良臺灣餅。 商業發展署蘇文玲署長表示,臺灣113年糕餅產業營業額超過1,469億元,一直以來受到國人喜愛,也是國外觀光客來臺必買的伴手禮。商業署除了遴選優質臺灣餅,也藉由媒合活動拓展我國糕餅海內外市場。 今年甄選主題「臺灣在地食材」,共吸引超過113家業者、166件產品報名參加,競爭激烈,經過嚴選獲獎的22件作品,都是業者卯足心力的成果。 今年獲獎的品牌「半吊子」,結合了各種素材表現形式,將過往呈現方式較為單純的蛋黃、酸奶及洋蔥等,製作出不同的點心型態,也帶出了不同的口感,入口即化,令許多民眾為之驚艷。代表陳冠昇先生原為竹科工程師,因愛好烘焙,選擇以興趣導向的糕點作為創業選擇,與太太楊奕虹一同討論後,兩人決定一起以糕點創業,卻踏出一條不平凡的糕點路。 「漢坊餅藝」則藉由創新創意,以不同食物媒材做出具備新時代口感的奶黃流心餅,巧妙結合了傳統餅皮及茶葉,第二層麻糬再包覆中間的白鳳豆流心,創造絕佳口感以及味覺體驗,三層口感不僅在食用中更富趣味,茶香隱約透入口中,令人感到一絲清新,亦成為今年的得獎亮點;傳藝逾五十載的老牌糕餅一之鄉則推出視覺驚艷許多糕餅饕的「金黃月見酥」,由日本傳統服飾「十二單」採擷構思,將蛋黃酥本身製作出不同於傳統的外觀設計,切出層次的精彩視覺展現,讓多數藏於糕餅皮之中的蛋黃顯露於外,更符合「月見」稱謂,加上蛋黃採用特定酒品醃釀,風味更加細緻,也令許多民眾驚艷不已。 參加甄選的業者發揮極大創意巧思,從晶鑽鳳梨、芭樂、柴燒桂圓、9號花生、烏龍茶,甚至還有臺灣東部的鬼頭刀等,透過傳統技術與創意內餡組合,開發出多樣化口味,兼顧美味與文化價值。產品包裝設計更是別出心裁,融入節慶意象及環保理念,展現永續經營意向,發揮業者職人精神,充份呼應了本次舉辦「臺灣餅甄選」之初衷與目的。 商業發展署也特別邀請臺灣餅歷年得獎店家,於臺北世貿一館辦理之「集品.生活.遊食購」展售會場,歡迎民眾前來將手中萬元金放大,共享臺灣餅幸福滋味。

西晴東零星雨天氣穩定 下周冷空氣報到中部以北下探14度

今天(15日)東北季風減弱,各地大多為晴到多雲、溫暖穩定的天氣,僅東半部地區雲量較多偶有零星降雨;北部及宜花氣溫回升,高溫來到攝氏24至26度,而中南部及臺東則為27至30度,各地低溫普遍為19至21度,早晚感受較涼,白天溫暖舒適。 離島天氣部分,澎湖晴時多雲、氣溫攝氏22至24度;金門晴時多雲、19至24度;馬祖晴時多雲、17至20度。 氣象署指出,下周一(17日)起下一波冷空氣南下,下周二、三(18、19日)影響最明顯,預估下周三清晨,中部以北、宜蘭、花蓮低溫普遍在攝氏14、15度,而南部、台東約16、17度,各地將是明顯降溫。 降雨部分,下周一、二水氣仍偏多,迎風面北部、東半部、恆春半島都有局部降雨,其中基隆北海岸、東北部地區跟大台北山區可能會有局部大雨。下周三水氣是有逐漸減少趨勢,北部、宜蘭、花蓮仍有局部短暫雨,下周四(20日)冷空氣逐漸減弱,下周四、五(21日)僅基隆北海岸及東半部有局部短暫雨,其他地區都是多雲到晴。 東北風偏強,氣象署發布陸上強風特報,今天桃園市、新竹市、新竹縣、苗栗縣、台中市、彰化縣、雲林縣、台南市、屏東縣、台東縣(含蘭嶼、綠島)、澎湖縣、連江縣局部地區為「黃色燈號」,有平均風6級以上或陣風8級以上發生的機率;桃園至台南、台東沿海地區、恆春半島及蘭嶼綠島、澎湖馬祖易有平均風6級以上或陣風8級以上的強風,海邊活動請多加留意。 根據環境部空氣品質預報資訊,今天環境風場為東北風至東北東風,東北風可能挾帶微量境外移入影響臺灣及離島地區,中南部污染物稍易累積,午後臭氧濃度稍易上升;花東空品區為「良好」等級;北部、竹苗、中部、雲嘉南、高屏、宜蘭空品區及馬祖、金門、澎湖為「普通」等級,中南部零星地區短時間可能達「橘色提醒」等級。

【有片】從新竹新豐文財福德宮到三峽廣行宮 騎行隊車行近百公里 貫穿七座關帝廟

「2025關聖帝君赤兔鐵馬巡境嘉年華聖會」,邁向第三天繞境行程。由新竹出發一路北上至三峽,祈拜七座關帝廟。分別是新豐鳳蓮宮、 新豐文財福德宮、新豐松柏林福德宮、楊梅奉天宮、桃園明倫三聖宮、迴龍鎮安宮、三峽廣行宮等。 數十位身障戰士與癌症鬥士組成的「赤兔鐵馬」主力車隊騎士們不畏上山下海,沿部分高鐵路段與台一線奮力向前,一路北行,直至夜晚方抵最後一站三峽廣行宮,夜晚燈火通明更顯燦爛耀眼。 新豐文財福德宮主祀神明為福德正神、文昌帝君、文財帝君,建廟歷史約 300 年,是該區「最大土地公廟」之一,且在全台亦名列前五。主祀土地公加上文昌、文財兩位帝君,這樣的配置在土地公廟中並非最常見,凸顯「財運與文運」與「地方守護」兼具的信仰特色。 楊梅奉天宮主祀神祇為關聖帝君,前身為「勸善堂」,創立於清光緒26年,原位於新屋區埔頂村,後來遷建至楊梅現址,並與富岡地區的「勸化堂」合併,更名為「奉天宮」。廟址建築採中國宮殿式設計,是楊梅地區重要的信仰與文化中心。正殿中間神龕奉祀關聖帝君,兩旁及偏殿奉祀多位從祀神明,如:韋馱尊者、伽藍尊者、太歲星君、地藏王菩薩等。廟門、龍柱、藻井等雕刻與裝飾精緻,整體呈現典型的寺廟建築風格。 位在桃園市龜山區的明倫三聖宮,主祀神祇包括「三聖恩主」 關聖帝君(即關公)、孚佑帝君(呂洞賓)、「九天司命真君」。起源為「三君堂」後來擴建為明倫三聖宮,現址落成於大約民國六十八年建築完成,位於虎頭山麓,視野佳,可俯瞰桃園市景,除宗教參訪外,也可順道體驗山區步道、自然景觀。 三峽廣行宮主祀神明為關聖帝君,廟中所奉之「老帝君」神像據說已有三百餘年歷史,清乾隆年間由陳氏先祖自大陸隨身奉來台,傳說該神像曾顯靈醫治病患,地方信仰盛行。廟前設有大面積廣場與錦鯉池塘,及配合活動如燈籠裝置、節慶布置,為一處信仰與休憩並存的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