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即時

澳航坦承遭駭570萬筆客戶資料 已被公開在網路

澳洲航空(Qantas)周日(12日)宣布,今年稍早一場重大網路攻擊導致570萬名客戶的個人資料被竊,已被公開在網路上。 法新社報導,此事件為針對軟體公司Salesforce的大規模數據洩露案的一部分,影響包括迪士尼(Disney)、谷歌(Google)、宜家(IKEA)、豐田(Toyota)、麥當勞(McDonald's),以及荷蘭皇家航空(Air France-KLM)等多家企業。澳洲航空於7月確認,駭客攻擊其客戶聯繫中心,入侵由第三方Salesforce提供的電腦系統,竊取客戶姓名、電子郵件地址、電話號碼及出生日期等敏感資訊。目前已知無信用卡資訊、個人財務資料或護照資料外洩,但部分洩露資料包括客戶的住址、性別及餐飲偏好等。 Today we’re providing our customers with a further update on last week’s cyber incident. More information: https://t.co/DRqz7YQWX8 pic.twitter.com/zqOtpv4sS2 — Qantas (@Qantas) July 9, 2025 澳洲航空表示,自7月事件後並未再進一步發生洩露,並正與澳洲安全部門合作調查。公司聲明指出:「澳洲航空是全球多家受影響的企業之一,受到網路犯罪分子於7月初透過第三方平台竊取客戶資料的影響,這些資料現已被公開」。 為遏止數據散播,澳洲航空已向新南威爾斯最高法院申請禁制令,禁止任何人「存取、檢視、發布、使用、傳輸或公開」被盜數據。然而,網路安全專家亨特(Troy Hunt)對此表示,禁制令對阻止數據傳播作用有限,尤其對澳洲以外的犯罪分子無效。 據悉,此次攻擊由與「Scattered Lapsus$ Hunters」網路犯罪聯盟有關的個人發動。研究機構Unit 42指出,該團體聲稱對攻擊Salesforce客戶系統、竊取資料並勒索贖金負責,勒索期限為本月(10月)10日。駭客利用「社交工程」技術,冒充公司代表或可信人士,誘騙客戶支援人員授予系統存取權。美國聯邦調查局(FBI)上月曾警告,類似攻擊針對Salesforce的案例日益增加,顯示駭客利用簡單但有效的欺騙手段。 這起事件是澳洲近期一系列重大網路攻擊之一,引發對個人資料保護的廣泛擔憂。去年,澳洲航空因手機應用程式漏洞,意外暴露部分乘客姓名及旅行細節;2023年,負責澳洲40%貨運貿易的主要港口也因營運商DP World的系統遭駭客入侵而停擺。 澳洲航空對此事件致歉,並承諾繼續採取措施保護客戶資料,同時呼籲受影響客戶保持警惕,防範潛在詐騙風險。

【2025諾貝爾獎】經濟學獎由3位學者獲得 表彰對創新驅動型經濟成長的闡釋

2025年《諾貝爾獎》(Nobel Prize)自上周一(6日)起在8天內陸續公布,台灣時間周一(13日)下午5時45分時壓軸登場的是《202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Nobel Prize in Economics;正式全名為「瑞典中央銀行紀念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經濟學獎」, The Sveriges Riksbank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 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202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一半獎金,由美國伊利諾州埃文斯頓西北大學的莫基爾(Joel Mokyr)獲得,以表彰「透過技術進步確定了持續成長的先決條件」;另外一半獎金由法國巴黎法蘭西學院和歐洲工商管理學院、英國倫敦政經學院的阿吉翁(Philippe Aghion),與美國羅德島州普羅維登斯布朗大學的豪伊特(Peter Howitt)共享,表彰2人「透過創造性破壞實現持續成長的理論」。 BREAKING NEWS The Royal Swedish Academy of Sciences has decided to award the 2025 Sveriges Riksbank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 to Joel Mokyr, Philippe Aghion and Peter Howitt for having explained innovation-driven economic growth with one half to Mokyr pic.twitter.com/ZRKq0Nz4g7 The Nobel Prize (@NobelPrize) October 13, 2025 瑞典皇家科學院指出,科技日新月異,影響我們所有人,新產品和生產方法層出不窮,永無止境。這是持續經濟成長的基礎,它為全球人民帶來了更高的生活水平、健康和生活品質。然而,情況並非總是如此。恰恰相反,停滯是人類歷史上大部分時期的常態。儘管不時出現重大發現,有時可以改善生活條件並提高收入,但成長最終總是趨於平穩。 莫基爾運用歷史資料,揭示了持續成長成為新常態的原因。他指出,如果創新要在自我生成過程中相繼出現,我們不僅需要知道某些東西有效,還需要對其背後的原因進行科學解釋。在工業革命之前,科學解釋往往缺失,這使得新發現和發明的開發變得困難。他也強調了社會對新思想持開放態度並允許變革的重要性。 阿吉翁和豪伊特也研究了持續成長背後的機制。在1992年的一篇文章中,他們建立了一個數學模型,用於解釋所謂的「創造性破壞」:當一種新的、更好的產品進入市場時,銷售舊產品的公司就會遭遇失敗。創新代表著新事物,因此具有創造性。然而,它也具有破壞性,因為技術過時的公司會在競爭中被淘汰。 3位獲獎者以不同的方式展示了創造性破壞如何引發衝突,而這些衝突必須以建設性的方式加以管理。否則,創新將被老牌企業和利益集團所阻礙,從而面臨被置於不利地位的風險。

台灣「歷史大年」!10/25光復節當天陸《人民日報》、央視高規格報導

今年是台灣光復80周年,大陸對此相當重視,各地、各層級的相關紀念展、座談會、訪談等可說是全年不斷。據瞭解,10月25日台灣光復節當天大陸官媒《人民日報》將製作整版報導,另央視也有相關報導。 1945年10月25日,台灣脫離日本殖民統治,回歸中華民國,隔年台灣設立台灣光復節,當天放假;2000年被民進黨取消放假後,等了25年,今年台灣光復節又恢復放假。 學者表示,由於紀念台灣光復可將台灣和中國大陸抗戰歷史連接起來,對兩岸來說意義重大,因此今年大陸相當重視,全年活動不斷。例如近日受到部分台灣歷史教師注意的紀錄片《阿公的戰場》,是6月29日由上海市台聯聯合多部門及機構共同承辦「從乙未抗戰到淞滬之役」主題座談會衍生而來,該活動是上海市台聯紀念台灣光復80周年系列活動之一,主辦方請來台灣抗日志士親屬協進會成員及家屬分享家族抗日故事,之後都收入《阿公的戰場》當中。 知情人士表示,大陸對台灣光復80周年相當重視,像《人民日報》從今年6月起就不斷以社論、評論、新聞報導等方式,討論台灣光復的意義;據瞭解,10月25日台灣光復節當天,大陸官媒《人民日報》將罕見製作整版相關報導。 另央視9台從10月10日至15日於晚間8點黃金檔重播歷史文獻紀錄片《台灣.1945》,該片共6集、每集48分鐘,是10年前台灣光復70周年時由央視和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聯合攝製,講述1943年至1946年底台灣光復前後籌備、接收、重建三大階段的重要史實和代表人物故事;另下周六光復節當天央視也會有專題報導。

時隔30年 北京再次召開全球婦女峰會 習近平提出捐助計畫

13日至14日,全球婦女峰會在北京舉行,這是北京時隔30年再次舉辦全球婦女峰會。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13日上午偕夫人彭麗媛出席開幕式,並在致詞時承諾,未來5年,中方將再向聯合國婦女署捐款1000萬美元;提供1億美元全球發展和南南合作基金額度,與國際組織合作實施促進婦女和女童發展;邀請5萬名婦女到大陸交流研修。30年前,聯合國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在北京召開,並通過《北京宣言》和《行動綱領》。 習近平在致詞時表示,30年來,在北京世婦會精神指引下,追求男女平等已經成為國際社會普遍共識,被納入聯合國各項發展議程和重點領域發展目標,189個國家批准了《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 190多個國家通過了近1600項保障婦女權益的法律。 習近平也提醒,實現婦女全面發展仍然面臨複雜挑戰,據統計,全球尚有超過6億婦女和女童深陷戰亂衝突,約10%的婦女和女童生活在極端貧困之中;同時,暴力和歧視痼疾難消,性別數字鴻溝加大,實現男女平等任重道遠。 為此,習近平提出4點行動建議:第一,共同營造有利於婦女成長發展的良好環境。加強對戰亂衝突、貧困災害地區婦女和女童的保護;支持婦女在預防衝突和重建家園中發揮重要作用;健全和完善反暴力機制,堅決打擊針對婦女的一切形式的暴力行為。 第二,共同培育推動婦女事業高品質發展的強勁動能。要著力解決全球婦女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讓全體婦女共用經濟全球化成果,有力促進婦女全面發展;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以科技創新賦能婦女事業高品質發展,支持婦女在綠色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 第三,共同構建保障婦女權益的治理格局。要完善制度和法律,推出更多可感可及的政策舉措,讓更多優質的健康和教育資源惠及所有婦女,努力讓廣大婦女更加全面公平地享有各項權利;營造包容和諧的社會環境,讓婦女免於受到歧視和偏見;拓寬婦女參政議政管道,支持婦女廣泛參與國家和社會治理。 第四,共同書寫促進全球婦女合作的嶄新篇章。不久前,習近平提出全球治理倡議,宣導以人為本,推動構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體系,婦女是改革完善全球治理體系的重要力量,因此,要支持婦女擔當時代責任,深度參與全球治理。 習近平也提到大陸婦女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首先是打贏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脫貧攻堅戰,6.9億婦女同步邁進小康,提前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減貧目標;中國孕產婦死亡率比1995年下降近80%,婦幼健康核心指標位居全球中高收入國家前列。 習近平強調,今天,中國婦女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真正發揮著「半邊天」作用,中國全社會就業人員中女性占比超過四成,網路領域創業者中女性超過一半,過去4屆夏季奧運會獎牌獲得者,女性占比超過60%。 而據央視報導,2024年大陸高校在校生女性占比超過一半,女性平均預期壽命突破80歲;這些年,大陸的太空人、戰鬥機飛行員、頂尖科學家,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女性身影,但全球女性在工程技術、數學和科學領域所占比例仍然不高。 而且,聯合國有關報告顯示,全球尚有超過6億婦女和女童深陷衝突戰亂,20億婦女和女童缺乏社會保障,近10%的婦女和女童生活在極端貧困中,當今世界婦女發展和男女平等方面的挑戰仍然嚴峻。

水手3比1擊敗藍鳥 拿下暌違24年美聯冠軍賽首勝

美聯冠軍賽(ALCS)今天(13日)開打,西雅圖水手隊(Seattle Mariners)波蘭柯(Jorge Polanco)再度扮演關鍵角色,第6局敲超前安打,第8局再以安打擴大優勢,水手以3:1擊敗多倫多藍鳥隊(Toronto Blue Jays),在客場搶下美聯冠軍賽第一場勝利。 這是水手繼2001年美聯冠軍賽第3戰擊敗紐約洋基隊(New York Yankees)後,暌違24年在美聯冠軍賽贏球,當年水手1勝4敗遭淘汰,至今仍是大聯盟唯一未贏過聯盟冠軍的現役球隊。 美國職棒進入聯盟冠軍戰,率先開打的是美國聯盟的藍鳥與水手,對底特律老虎(Detroit Tigers)一戰表現突出的波蘭科今天又貢獻關鍵2打點,帶領水手在七戰四勝系列賽中旗開得勝。 美聯冠軍戰今年由第1種子多倫多藍鳥迎戰第2種子西雅圖水手。水手以本季全壘打王拉利(Cal Raleigh)與羅德里格斯(Julio Rodriguez)串起一局上攻勢。 擁有主場優勢的藍鳥一局下第1棒斯普林格(George Springer)一上場就擊出首局首打席首球全壘打,這也是藍鳥季後賽隊史上第1支首打席全壘打,水手投手群日前因苦戰底特律老虎至15局正待恢復,不過先發投手米勒(Bryce Miller)力守第一局僅失1分。 水手面對壓制力不錯的藍烏先發高斯曼(Kevin Gausman),第6局由拉利開轟追平,也是他季後賽第2支全壘打。 藍鳥兩任投手送上1保送1暴投,波蘭科(Jorge Polanco)適時安打讓水手反超1分,他也是日前在延長賽第15局擊出再見安打,助水手力退老虎的功臣。 藍鳥中繼投手第8局送出2次保送,水手壘上有人,又是波蘭科在得點圈有人建功,他以右外野安打拿下今天第2分打點,全場2支安打都有打點。 藍鳥最後反攻遇上水手守護神穆尼奧斯(Andres Munoz)無功而返,全隊今天首打席全壘打,剩下局數僅有1支安打,打擊完全遭水手投手群封鎖,強打小葛雷諾(Vladimir Guerrero Jr.)更是4支0收場。 水手先發投手米勒今天臨危上陣,先發6局只讓藍鳥擊出2支安打拿下勝投。 藍鳥上一次拿下系列賽是在1993年,水手隊史更是從未贏下美聯冠軍,雙方明天仍將在多倫多藍鳥主場進行第2戰。

白沙屯媽祖首度移駕演唱會 81歲孫情挑戰連唱三場 申請金氏世界紀錄

有「痛苦歌王」之稱的資深歌手孫情,將於11月8、9日在台中中興大學惠蓀堂舉辦《2025文平嫂重陽敬老感恩 孫情演唱會》,連續兩天登台演出三場,以81歲高齡挑戰紀錄,歡慶出道60周年。值得一提的是,白沙屯媽祖將首度移駕至演唱會現場駐駕,為這場音樂盛會增添一層特殊的宗教與文化意涵。 主辦單位台中多媒體公司表示,本次演唱會以「弘揚孝道、三代同樂」為主軸,特別規劃贈送300張門票給弱勢團體,並邀請台中市百歲人瑞共襄盛舉,希望藉由音樂喚起不同世代的共鳴,打造一場溫馨的孝親盛會。 為籌備演唱會,孫情日前親赴苗栗通霄拱天宮參拜,並透過擲筊儀式虔誠敬邀白沙屯媽祖移駕至演唱會現場。最終獲得媽祖首肯,確定將於演出期間駐駕會場大廳,開放信眾參拜。 主辦單位指出,這是白沙屯媽祖首次移駕至演唱會現場,除每年進香盛事外,極為罕見。孫情對此表示:「真的非常感恩媽祖娘娘的鼓勵,這是我人生非常重要的挑戰,我一定會全力以赴,不辜負這份殊榮」。 此次演唱會不僅是孫情出道60周年的紀念,也將挑戰「81歲高齡連唱三場個唱」的世界紀錄。主辦單位已向金氏世界紀錄提出申請,期望為台灣樂壇留下歷史性的一刻。 孫情目前已暫居台中,專注進行體能與嗓音訓練。他透露,演出曲目已在心中構想完成,並每日固定散步、飲用特製養氣飲品備戰嗓音,「一天唱兩場對我來說是人生初體驗,也是巨大的挑戰,但我熱愛歌唱,會盡全力完成」。 孫情此次演唱會將以中文、韓文、日文、英文與台語等五種語言演唱多首經典名曲,帶領觀眾回顧他跨越一甲子的音樂歷程。演出嘉賓陣容橫跨世代,包括廣播教父文平、蘇維拉樂團團長蘇盛泉與「芒果歌后」喬幼等,預計將帶來多段驚喜合作。 文平表示,在邁入超高齡社會的今日,許多長輩一生奉獻家庭,這場演唱會是獻給他們的敬老禮,「希望子女能牽著父母的手,一起進場聽歌,讓音樂成為世代共通的語言。」 孫情出道於民國54年,當年以演唱韓國電影《淚的小花》主題曲一炮而紅,後續推出〈浪子淚〉、〈又是細雨〉、〈永恆的回憶〉等膾炙人口的歌曲。其演唱風格投入、情感濃烈,被封為「痛苦歌王」,在樂迷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談及此次挑戰,他說:「我這一生走過大半,依然堅持用初心歌唱。演唱會將是我人生的另一個起點,與粉絲一起回味每個階段的美好時光。」 《2025文平嫂重陽敬老感恩 孫情演唱會》 演出日期:2025年11月8、9日 地點:台中中興大學惠蓀堂 售票通路:年代售票系統、四大超商

學子不知「台灣光復」為何物!吳昆財:歷史必須喚醒、啟蒙、傳承

近日由兩岸合力製作的台灣抗日紀錄片《阿公的戰場》首映,嘉義大學應用歷史系教授吳昆財對《梅花新聞網》表示,台灣年輕一輩對日本統治、迫害台灣的殖民史幾乎都淡忘了,很多年輕學子甚至不知道何謂「台灣光復」?歷史必須被喚醒,然後才可能啟蒙、傳承。 《阿公的戰場》是由抗日家屬協進會做為合作方,採訪霧峰林家林祖密、林正亨後代,新竹姜紹祖家族、苗栗丘逢甲後代等,以及「八百壯士」謝晉元孫女還原死守四行倉庫歷史,強調兩岸一起抗日。 局部抗日vs全面抗日 過去國民黨執政時期,台灣的歷史教育教的都是「8年對日抗戰」,從1937年蘆溝橋事變起算;近年來大陸爭奪話語權,將對日抗戰拉長到14年,也就是從1931年918事變起算。吳昆財說,如果說918事變是「局部抗日」,那台灣的「局部抗日」早在1895年乙未戰爭就開始了。無論是蔣中正領導的8年全面抗日,或是大陸東北地區14年抗日、台灣地區50年抗日,都是以中華民族為主角,都是要喚起兩岸人民共同抗日史,強調愛國主義精神,更可說明日據時期台灣人民就不願被異族統治。 吳昆財表示,現在我們的總統媚日,連抗戰的對象是日本都不敢講;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七年之病怎求三年之艾?年輕一輩對日本人統治、迫害的殖民歷史幾乎都淡忘,兩岸中國人必須重新「喚醒」、「啟蒙」台灣光復的歷史意義,然後才有所謂的「傳承」,這是歷史教育三步驟。 台灣「歷史大年」 吳昆財說,今年是台灣的「歷史大年」,包括台灣光復暨抗戰勝利80周年、台灣割讓130周年、台灣建省140周年。以前他很多學生以為國慶日就是台灣光復;有學生不知道台灣曾經割讓給日本、不知道何謂乙未戰爭;或是知道割讓給日本,但不知為何割讓。很難得的是今年是台灣光復節停止放假20多年後,再度恢復放假,這是立法上的重新喚醒,讓大家有機會講述台灣光復節由來,雖說講了年輕一輩也不一定會馬上了解,但是不講一定不了解。 《阿公的戰場》用了很多AI技術模擬歷史現場,吳昆財認為這除了可以克服紀錄片的素材問題,且不會讓人覺得八股,而是寓教於樂、讓學生重新認識台灣光復節。 同樣是日據時期,兩岸合製的《阿公的戰場》和台製的《聽海湧》相比,又是如何?吳昆財表示,很顯然高下立判,歷史影片一定要真實,就像最近《零日攻擊》也是被罵得半死。由此也可看出民進黨「洗腦」年輕人的效用遞減,因為現在學子可以很容易從網路上找資訊、反洗腦,說到底,歷史教育還是要實事求是,在理性的事實基礎上,從感性去打動觀眾。

男子不抽菸卻罹肺癌 醫提醒初期多無症狀

50歲的吳先生平時生活作息規律,從不抽菸,也沒有肺癌家族史,原以為自己身體健康的他在一次健康檢查中,經由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意外發現右側肺部有一顆約2公分大小的腫瘤。吳先生前往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大里仁愛醫院)尋求醫療專業協助,經由胸腔暨心臟血管外科林宜右醫師詳細評估後,建議進行肺臟腫瘤切除手術,並且採用目前先進的「單孔達文西機器人微創手術」技術,在三天內順利出院。 林宜右醫師表示,傳統肺臟腫瘤切除是以開胸手術為主,需要大範圍切開胸壁,不僅傷口大、疼痛明顯,恢復期也長。隨著醫療科技進步,微創胸腔鏡手術逐漸成為主流,大幅減少了手術創傷。 近年來,更有達文西機器人手術的發展,透過高解析立體影像與靈活機械手臂,醫師能更精準地進行肺臟腫瘤切除,同時保留更多健康肺組織,提高手術安全性與完整性。一般傳統達文西手術需開四至五個小傷口以置入器械,但林宜右醫師及團隊運用單孔達文西機器人技術,僅需約4公分的單一小切口即可完成整個手術,大幅減輕病患術後疼痛與不適。 吳先生在充分了解手術方式後,選擇接受由林宜右醫師主刀的單孔達文西肺部腫瘤切除手術。手術過程順利,僅在右側胸壁開設一個小傷口,透過主刀醫師執行單孔達文西手術,精細操作,成功完整切除腫瘤。吳先生術後的疼痛感大幅減輕,不僅無須承受傳統手術的大範圍創傷,恢復速度也比預期更快,手術隔天便可下床活動。 林宜右醫師為胸腔外科專科醫師,具備完整胸腔疾病診治訓練背景,擅長使用微創手術及達文西機器人技術治療肺癌、肺部結節等問題。林宜右醫師特別指出,單孔達文西手術不僅能降低術後疼痛,減少傷口感染風險,還能兼顧手術的精密與安全性,讓病人在治療上有更好的感受與預後。 林宜右醫師說,現代醫療的進步,是希望讓每一位病人都能以最小的負擔,獲得最完善的治療。並提醒,肺癌初期多無明顯症狀,凡是有吸菸史或家族病史的人,應定期接受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LDCT),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才能守護健康。 過動兒該不該運動?醫:用藥+規律運動效果佳 勇媽不畏風險高 高齡換腎女圓滿人母夢 另類療法平衡身心靈 光田醫院為醫護療癒 重聽會增加憂鬱與失智風險 長輩聽力不佳絕不只是老化 呼吸道融合病毒(RSV)來勢洶洶!每年千名嬰幼兒感染

兩岸合製台灣抗日紀錄片《阿公的戰場》首映 台師開心:可當補充教材 

由大陸《中國青年報》、全國台聯及台灣抗日親屬協進會共同製作的台灣抗日紀錄片《阿公的戰場》近日首度播映,該片共5集,以18位抗日志士後人的口述歷史為核心,系統梳理1895年至1945年台灣同胞的抗日歷程,全景展現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共抗外侮的家國記憶。由於製作方還做了繁體字版,不少台灣教師開心表示《阿公的戰場》可以拿來當補充教材。 為紀念台灣光復80周年,近日台灣抗日志士後人訪談紀錄片《阿公的戰場——台灣抗日志士後人訪談錄》在大陸全網播出。《阿公的戰場》聚焦台灣人民50年抗日鬥爭史,採訪對象涵蓋義軍領袖、隱蔽戰線工作者、文化守護者、台籍將士等群體後代,展現眾多首次公開的珍貴照片與絕筆信。紀錄片借助AI技術,還原「吞鴉片明志」、「疾寫遺書擲筆赴死」等震撼歷史場面。 18位抗日志士後人口述歷史 紀錄片第一集《乙未悲歌》以丘逢甲後代丘淑女講述的叔公組織義軍抗日、姜紹祖玄孫姜文滉回憶的19歲先輩壯烈犧牲故事為核心,再現1895年清廷割台後台灣同胞「願人人戰死而失台」的悲壯抗爭。邱國霖曾孫女邱莞美則通過口述,還原義軍衝鋒陷陣的歷史場景。 第二集《誓不臣倭》中,羅福星孫女羅秋昭展示祖父「不死於家,永為子孫紀念;死於台灣,永為台民紀念」的獄中絕筆;林祖密後代林光輝講述林家三代人跨越半個世紀的堅守;陳炳基之子陳小兵則回憶父親13歲就對抗「皇民化運動」的驚險歷程。 第三集《全面抗戰》以淞滬會戰為歷史座標,符岸壇孫子符立中講述祖父打響會戰第一槍;謝晉元孫女謝駿還原「八百壯士」死守四行倉庫的戰鬥細節;陳頤鼎之子陳萬中回憶父輩出生入死在抗日最前線的浴血經歷。 第四集《文傳薪火》聚焦文化抗戰脈絡,蔣渭水孫女蔣建春解讀祖父創辦文化協會的初心;林幼春之孫林銘聰誦讀《南強詩集》中的抗日詩句;廖進平之孫廖繼斌與謝南光女兒謝秋涵則講述先輩以筆墨為刃的抗爭故事。 第五集《回歸祖國》中,丘念台侄女丘淑女與蕭道應次子蕭開平一起回憶「東區服務隊」宣傳抗日的歷程;鄭堅之子徐波、高仲明之子高峰分別講述父輩參與台灣義勇隊、台灣少年團的經歷;陳萬中再次出鏡,還原父親率部接收台灣的歷史瞬間;林思平之子林天民追憶1945年台灣光復時的全民歡騰場景。 主辦單位表示,《阿公的戰場》不僅是對台灣同胞50年抗日史的系統梳理,更以「血脈記憶」串聯兩岸情感,用真實故事印證「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展現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共抗外侮的家國認同,為當下傳承民族精神、守護歷史記憶提供了重要載體,也為年輕一代瞭解這段厚重歷史打開了鮮活視窗。 特製繁體字版 值得一提的是,該片由於抗日親屬協進會的要求,後製時特地另做了繁體字版,方便台灣民眾觀看。 不少台籍教師想要將《阿公的戰場》拿來做為上課時的補充教材,並開心表示「總算補足了這一塊」;有教師指出,台灣的108課綱因綠營意識形態而避談或輕描淡寫「抗」日這個部分,總統賴清德更是只說「終戰」而不說「抗日」,連抗戰的對象是日本都不敢講!想靠台灣的教科書是教不動抗日史的。

免環評!鳳山水庫鋪滿光電板 陳菁徽:一級保育類猛禽棲地受創

台南烏山頭水庫光電板近日捲入「用藥水清洗」風波,如今高雄鳳山水庫也被爆出大規模設置光電板,引發地方居民不安。國民黨立委陳菁徽前往現場勘查,發現曾是重要濕地,一級保育類猛禽如遊隼與白尾海雕都曾在此棲息,如今卻被鋼架與鏡面板取代,更發現此類工程竟無需環評審查。她感嘆:「一座柏油山、一整片光電板,這才是台灣最真實的樣貌。」 陳菁徽12日在臉書發文指出,國慶連假期間接獲民眾電話反映,她隨即與團隊趕赴「案發現場」。當抵達鳳山水庫時,映入眼簾的是「鋪天蓋地的光電板」,過去這裡曾是重要濕地,一級保育類猛禽如遊隼與白尾海雕都曾在此棲息,如今卻被鋼架與鏡面板取代,她痛批:「這裡原本應是生態多樣的寶地,如今成了發電廠。」 更令她震驚的是,這樣的光電設施竟可「免環評」,與烏山頭水庫的爭議如出一轍。她質疑政府在推動「淨零轉型」時,並未經過充分評估就讓自然生態被犧牲,導致綠能口號成了破壞生態的藉口。 除了鳳山水庫外,陳菁徽也提到高雄大坪頂的「柏油山」問題,該地屬保護區,原有許多景觀餐廳能俯瞰高雄夜景、觀賞飛機起降,但如今卻多了一座由廢棄瀝青與殘土堆積成的黑色山丘。她批評:「從餐廳露台望去就能看到柏油山,這不只是破壞景觀,更是對法律與社會良知的挑釁。」 「有人說這只是地方事件,但事實上,它揭露的是整個國家的治理漏洞!」陳菁徽指出,鳳山水庫免環評、大坪頂先堆再補件,主管機關各說各話、互推責任。她諷刺說,執政黨忙著批評立法院長韓國瑜國慶致詞「荒腔走板」,卻沒看到真正的荒腔走板是山崩地裂、濕地消失與黑山叢生的現實。 她強調,台灣需要的能源轉型應該是「與自然共生、與土地共榮」,而不是用破壞環境換取政策數據;真正的進步,不該是讓濕地變光電場、山景變瀝青堆,而是誠實面對錯誤、修正方向。她最後沉痛地問:「如果我們繼續裝作沒看見,未來我們還能看見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