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即時

大谷翔平要當「三刀流」要守外野 又準備變「後援投手」

大谷翔平「三刀流」的傳聞又添新進展!他的身分將更多變。他在17日賽後才鬆口,願意在季後賽承擔外野守備,洛杉磯道奇(Los AngelesDodgers)總教練羅伯茲(Dave Roberts)也證實,球隊正在考慮讓他挑戰後援投手角色,未來大谷已不再侷限於指定打擊(DH)。19日賽前練習時,大谷被看到在進行內野滾地球的訓練。 大谷翔平在季後賽究竟是否該以後援身分出賽,以拯救道奇隊的牛棚,各界議論紛紛,道奇隊內唯一對決過「守護神大谷」的人,是木屐貝茲(Mookie Betts),他力挺大谷在領先時登板擔任終結者。 投手大谷曾在2023年世界棒球經典賽冠軍戰,擔任日本隊的終結者,不但讓貝茲(Mookie Betts)打出雙殺打,還以一顆讓大家難忘橫掃球,三振掉楚奧特(Mike Trout),率領日本隊奪冠。 打過大谷球的貝茲表示:「對我來說他就是同一個翔平,能投出100英哩的火球,我對他無話可說,他的實力我不需要再多加贅述」。 至於是否贊成大谷在季後賽以後援角色登板,貝茲說他們有資格對這問題發表意見。他說,「他是全聯盟最強球員,當然應該把球交給最強的人。」「如果比分平手,那不行,但如果領先1分,毫無疑問就是翔平上場的時機」。 根據MLB現行規定,後援投手若欲具備打擊資格,就得在比賽中作為野手上場守備,否則以投手身分下場後就不得繼續打擊,這也成了大谷先前主動表態願意鎮守外野的原因之一,尤其現在道奇牛棚狀況不佳,頗需要優秀的後援投手,若大谷能接下此任務,勢必能為道奇戰力帶來更多機會。

川普又洩露「國家機密」 大陸「距阿富汗1小時的核武工廠」從未曝光

美國總統川普最近又洩露「國家機密」,他說,有意向阿富汗討回巴格拉姆空軍基地(Bagram Airbase),因為基地與中國製造核武的地點僅相距一個小時車程。但根據目前已公布的消息,大陸最接近阿富汗的核試基地是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碩縣乃仁克爾鄉境內、羅布泊的西端,距離阿富汗有上千公里遠。顯然,川普透露的是一個外界並不知道的中共新核武工廠。 從目前已公布的資訊,大陸最接近阿富汗的核武相關場地,是共軍第21試驗訓練基地(63650部隊),又稱馬蘭基地,位於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碩縣乃仁克爾鄉境內,在羅布泊的西端。顯然,這不是川普所說的「距離阿富汗僅一小時車程」的核武工廠。 而且,川普知道中共核武工廠距離美軍基地很近,中共就不知道?會傻到把重要的核武工廠建在靠近美軍的地方? 當然,川普也不是無的放矢,在他第一個任期內,就多次批判中共在新疆重啟地下核試爆,像2020年4月,美國國務院在「軍備管制報告」中指控,北京可能未遵守零當量核武測試禁令規定,證據包括新疆羅布泊核試基地活動頻率偏高、基地內大量挖掘、疑似運用特殊試驗室抑制爆炸等。 川普下台後,2021年7月,美國科學家聯合會又發表報告指中國疑似在新疆東部建110座核飛彈發射井;2022年8月,《日經》引述私人衛星影像公司「行星實驗室」( Planet Labs PBC)拍攝的新疆東南部羅布泊照片,疑似有新建築在建,專家稱是中共正在挖第六條隧道,以便在地下進行核試爆。大陸曾在羅布泊進行過5次地下核試,最後一次是在1996年。 至於川普透露,要向阿富汗「要回」美軍基地,也不是不可能,因為,大陸與塔利班的關係並非鐵板一塊,今年6月,塔利班當局剛終止一項與中陸為期25年的石油開採合同,並指控中方未能按規定投資並僱用足夠的阿富汗人。 為此,大陸外長王毅還在8月20日訪問喀布爾;事後,阿富汗外交部主動放消息稱,來訪的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表示,北京熱切期望在阿富汗探勘及開採礦產,並希望阿富汗正式加入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

關稅戰使美國進口中藥大漲26倍  惹怒亞裔國會議員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為保護本土揮出的關稅大棒反而重擊「自家人」,美國國會亞太裔黨團(CAPAC)當地時間18日指控,關稅戰已對中小亞裔企業帶來毀滅性打擊,其中光是中藥油產品的成本就飄漲26倍,部分商戶也因不少商品成本大漲面臨倒閉。CAPAC呼籲白宮立即撤銷關稅政策,「不要再讓我們成為貿易戰的陪葬品」。 CAPAC在美國最高法院前召開反對川普關稅的記者會,超過百名企業主到場表達支持,該黨團由美國會眾議院中的亞太裔議員組成,專門爭取亞太裔社區利益。與會議員包括CAPAC主席紐約州眾議員孟昭文、加州眾議員趙美心,以及眾議員劉雲平、夏威夷州議員德田、國會議員閔大衛與夏威夷國會議員凱斯。 孟昭文在會上痛批,「亞裔企業和社區正被當成川普貿易戰的附帶犧牲品」她舉例,如今光是紐約中國城餐館的調味料成本直接翻倍,加州經營超市的華人老闆商品成本上升高達40%,部分商品漲幅達50%,造成消費需求下降,形成惡性循環。 趙美心也批評,川普的關稅政策是「殘酷的背叛」,讓亞裔社區陷入「不必要的痛苦與不確定」。她提到,一家進口中藥油的家庭企業自關稅生效後,一批貨的進口成本從500元(美元,下同)飆升至1萬3000元,成本大漲26倍,已面臨裁員或停業危機。 孟昭文強調,亞裔小企業在美國占比達11%,餐廳更占近20%,全美70%的縣都有亞裔餐館,顯見其重要性。她嚴正呼籲川普政府「不要讓我們成為貿易戰的陪葬品」。 德田更指控,川普政策帶有對亞裔的歧視色彩並非首次,先前新冠疫情發生時就將責任全部歸咎中國;閔大衛則提醒,歷史上的高關稅政策皆導致經濟危機,現在同樣可能衝擊美國經濟。CAPAC呼籲盡快撤銷關稅,以減輕亞裔企業及社區所承受的經濟壓力。 最受關稅衝擊的亞洲食品與消費品中包括印度香米、茉莉米、牛肉、蝦、三文魚、吞拿魚、羅非魚、魚乾、人參、枸杞、韓日護膚品、中藥、抹茶、散茶、醬油、蠔油、海鮮醬、四川花椒、黑椒、孜然、薑黃、辣椒粉、印度奶酪、韓國辣白菜、乾麵條、紙錢、薰香、外賣盒、手機、電腦、衣服、鞋類等多項商品。 目前,川普的關稅政策仍在司法程序中,8月29日時,聯邦上訴法院裁定關稅政策不合法,但允許其繼續生效至10月中旬,以便各方上訴到聯邦最高法院;上周最高法院已同意加速審理此案。

陸客金門遭撞命危送返廈門 縣府:後續將釐清責任歸屬與求償事宜

金門縣金湖鎮18日下午發生一起嚴重交通事故,一名陸籍許姓女遊客騎乘微型電動機車時遭後方汽車追撞,頭部重創昏迷命危,許女與其親友19日晨搭乘第一班小三通船班返回廈門進行後續治療。對此,金門縣參議陳祥麟表示,待治療告一段落後,民眾或其家屬會再過來金門討論責任歸屬與求償事宜。至於海基會是否已就此事件通報對岸,目前尚無正面回應。 警方指出,事故發生在昨天下午1點25分,地點位於太湖路三段12352號路燈桿前,肇事的64歲李姓婦人駕駛白色轎車沿慢車道行駛,卻不慎猛力追撞33歲許女導致其頭部受重創,緊急送往衛生福利部金門醫院急救,李女則未受傷。警方初步酒測值為零,因許女傷勢嚴重無法配合檢驗,已委託醫院抽血檢測,事故詳細原因及責任歸屬仍待釐清。 縣府表示,縣長陳福海接獲通報後指示陳祥麟前往醫院協調,並全力協助。陳祥麟今表示,警方目前已完成蒐證,家屬將待後送及治療告一段落後,再回金門討論責任歸屬與求償,最優先的仍是確保傷者治療。 海基會則表示,駐金門人員接獲通報後,已前往醫院探視並協助家屬後續事宜,經與金門紅十字會合作,許女今上午8點30分搭船返回廈門,全程以擔架護送,紅十字會往返費用由海基會提供補助。海基會同時說明,由於傷者丈夫與同行友人皆具醫護背景,全程參與處理醫療及後送事宜,流程順利完成。 至於海基會是否已通報對岸海協會,以及是否協助許女後續保險理賠事宜、刑民事官司,海基會目前尚無回應。縣府表示,後續將持續與紅十字會及陸方相關單位溝通,研擬更完善的跨境醫療後送機制。 過去金門也曾發生類似嚴重意外,許姓陸客2018年在金門行走路邊時,竟遭酒駕的同向同姓的自小客車駕駛撞飛,經緊急送醫急救後,宣告不治;過去嚴重的陸客意外包括2016年國道遊覽車火燒車造成26死(含24名陸客);2015年復興航空空難造成28名陸客死亡;以及2010年蘇花公路土石流造成20名陸客死亡。

亞洲電信詐騙中心 連韓國媒體都注意到了

《朝鮮日報》指出,台灣每年因語音與簡訊等釣魚詐欺造成的損失高達新台幣約502億元,若以人口比例換算,人均受害程度遠高於韓、日,國際上因此有「詐騙之島」或「國際語音釣魚中心」之稱。 台灣與南韓有許多相似之處,台灣反詐騙軟體公司Gogolook說,兩國的數位文化發達,很容易做犯罪實驗,新的釣魚手法如果在台灣測試成功,就會散播到亞洲,最終蔓延到世界各地。 警方與業者表示,近年詐騙型態快速演進,已從傳統電話簡訊擴大到結合社群、視訊與人工智慧(AI)技術的複合攻擊,犯罪組織常在台灣試驗新招,一旦在台成功即可擴散到亞洲其他地區。防詐軟體業者也指出,台灣因數位應用普及,成為詐團測試新手法的熱床。 警方統計顯示,詐欺案件數與金額呈現結構性上升,投資詐欺、假交友與假客服等類型尤其突出;官方的165反詐儀表板提供了即時案例與手法排行,供民眾查證與通報。 常見的詐騙手法包含:1. AI語音/深偽語音詐騙(vishing)。2. 偽造客服、銀行簡訊與一次性密碼(OTP)攔截。3. 假投資/炒幣與假交友詐騙。4.假購物/QR Code陷阱。5. 社交工程與資料蒐集── 詐團透過社群、公開資料蒐集目標資訊(生日、親友等),再做個資化攻擊,提高成功率。 警方與資安界的共同建議包括:遇可疑來電勿直接透露帳戶或OTP、不要點擊可疑簡訊,接到電話之後「先掛斷」,再詢問警方。避免陷入詐騙集團的套路迴圈。民眾請勿輕信網路上的投資詐騙話術,像是短時間高獲利、穩賺不賠等,都得小心。 學界一名人士說,面對AI(人工智慧)、深偽等新威脅,政府與電信、金融產業需加速技術與法規合作,如推廣來電顯示認證、強化交易驗證機制與跨國情資交換,才能在源頭阻斷詐欺產業鏈。

三大利多出籠 美股4大指數創新高

聯準會降息、輝達注資英特爾、川習即將通話等三大利多消息集中出現,19日凌晨收盤的美股全面飆漲,四大指數再創新高。 聯準會降息效應經過一天,終於在美股發酵,道瓊指數上漲124.1點,或0.27%,收46142.42點;那斯達克指數上漲209.399點,或0.94%,收22470.725點;標普500指數上漲31.61點,或0.48%,收6631.96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上漲217.94點,或3.60%,收6278.16點。四大指數都創歷史新高。 輝達注資英特爾50億美元,刺激英特爾股價大漲約22.8%,輝達亦漲約3.5%。市場認為,輝達的AI技術與英特爾的CPU和x86生態系統緊密結合,將加速AI產業的全面升級。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與英特爾執行長陳立武美國時間18日共同召開線上記者會,黃仁勳表示,川普政府並未涉入合作案,這是輝達一項極佳投資,可望開創每年500億美元規模市場;至於是否會讓英特爾代工晶片,他僅表示,此次宣布重點只在於客製化CPU的合作。 輝達和英特爾宣布,將合作開發多世代客製化資料中心與個人電腦產品;資料中心方面,英特爾將打造輝達客製化的x86架構CPU;個人電腦領域,英特爾將打造出整合輝達GPU和英特爾CPU技術的系統單晶片(SoC)。 上述合作是否影響台積電代工,黃仁勳回應,台積電是世界級的晶圓代工廠,台積電的製程技術、執行節奏、產能、基礎設施規模,或業務營運的敏捷性,造就了它成為世界級晶圓代工廠的奇蹟,而與英特爾合作重點在於資料中心和個人電腦等CPU的客製化。 除了Fed降息、輝達與英特爾合作等利好消息,美國官員也透露,川普總統將於美國東岸時間週五上午9點(台灣時間晚上9點),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電話,這將是美中元首自6月以來首次直接接觸,有益於緩和雙方的經貿磨擦,穩定全球經濟情勢。

不給稀土就不能落地 美議員提案禁大陸航班當談判籌碼

中美經貿關係未明,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台灣時間晚間9點將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通話,美國眾議院中國委員會主席穆勒納爾(John Moolenaar)則致函川普政府稱,若北京不對美方全面恢復出口稀土與磁鐵,美方應暫停或限制中國航空公司在美國的降落權。 川普此前就曾以航空零組件威脅大陸,他強調若北京掐斷稀土磁鐵供應,美國也可暫停提供波音零件與維修服務,讓中國「數百架飛機無法起飛」。川普甚至警告,若中方不讓步,美方可能對稀土徵收高達200%的懲罰性關稅,雙方在稀土供應鏈上的角力持續升高。 穆勒納爾提出三件事作為稀土談判籌碼,第一項是限制或暫停中國航空公司的降落權;第二是「重新審視」對中國出售商業飛機、零組件與維修服務的出口管控措施是否加嚴,最後是呼籲美方與主要盟友協調,限制中方航空領域的對外投資。 穆勒納爾稱,要確保中方理解若切斷美國國防工業所需的稀土,其自身的戰略產業也將受到重創。他強調,「這是要讓北京明白報復也會有代價」。 稀土是涵蓋17種元素的重要戰略資源,應用範圍包括雷射科技、軍事裝備,到電動車、風力發電機與電子產品等,而大陸目前掌握全球約九成稀土產量,並在4月報復美國加徵關稅時,將部分稀土產品與磁鐵列入出口限制。 美方對此採取航班管制,美國運輸部17日同意延長限制,允許美國三大航空公司每週僅營運48班飛往大陸的航班,遠低於原先核准的119班。 外媒認為,中美談判目前已進入最終階段,雙方領袖今晚將通話,討論貿易協議的細節,而川普年底若順利成行訪問北京,北京或承諾將恢復購買美國大豆,並採購多達500架波音飛機。

腦麻兒「小比」病逝 曾登玉山、征戰300場路跑 超跑媽媽慟:去當天使了

網紅「超跑媽媽」陳嘉齡獨自照顧患有重度腦性麻痺的兒子「小比」,2017年起帶著兒子跑完300場路跑、馬拉松賽事,也攻頂玉山並拍攝紀錄片《我只剩下勇敢》,甚至挑戰12天環島,並將過程記錄在臉書粉專「小比的跑旅雜記」。然而,陳嘉齡18日晚透露,「小比剛剛離開去天上當天使了」,讓無數跑友、萬名粉絲備感不捨,湧入臉書留言,祝福小比一路好走,為小比媽加油。 小比在嬰兒時期,因接種疫苗出現不良反應,會不定時癲癇,還導致極重度腦性麻痺、脊椎側彎120度,陳嘉齡未婚夫無法承受打擊,離她而去,陳嘉齡自此挑起照顧重度腦麻兒的責任,全天候在旁照料生活起居,邊打工邊帶小比完成至高中學業,她深知重度腦麻患者平均壽命多在20歲上下,因此格外珍惜與兒子相處的時日,因此決定用雙腳,帶陳小比走遍不同風景。 陳嘉齡母子2017年起踏上「超跑之旅」,赴全台各地參加逾300場馬拉松賽事,每場都變裝登場,陳嘉齡化身春麗、白雪公主或女僕,小比扮演過濟公、魯夫,溫馨點滴都在臉書粉絲專頁「小比的跑旅雜記」留下精彩記錄,以自身經歷鼓舞許多身障人士勇敢走出來。 為一圓登玉山夢想,陳嘉齡帶著小比經友人、福斯商旅協助,去年11月13日成功登上玉山主峰,創下台灣首位全癱身心障礙者登頂紀錄,拍攝的登玉山紀錄片《我只剩下勇敢》感動人心。 然而,陳嘉齡17日發文寫道,小比在家中洗澡時突然心跳呼吸停止,送醫後雖然恢復生命跡象,卻被診斷為敗血症。陳嘉齡18日貼文分享小比打了升壓劑,血壓仍上不來,下午心律不整,隨時都有危險,為了喚醒小比,她向土地公拜拜祈求、買錄音筆錄音為小比打氣,不時哭著喊叫小比名字;包括演員亮哲、余思達等好友也在網路幫忙集氣,但昨晚陳小比仍告不治,「小比剛剛離開去天上當小天使了」。 陳嘉齡在臉書粉專沉痛宣布愛子離世的消息,也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祝福和幫忙。小比病逝消息一出,網友紛紛留言安慰,「比媽您是最偉大的母親,請節哀保重」、「小比媽保重,謝謝小比總是帶給我們滿滿的正能量,我們一起帶著小比給我們的勇氣繼續跑下去」、「愛會長存,小比會以另一種方式陪伴在小比媽媽身邊」;《批踢踢實業坊》(PTT)論壇上的網友也發一排「R.I.P」,留言「偉大的媽媽辛苦了,孩子也是」。

【禪師說禪】修證真空不空的圓滿智慧

講述/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悟覺妙天禪師 圖文提供/禪天下雜誌 世上一切宗教,為什麼不能讓自己的信徒或信仰的人,達到他所信仰宗教的最高境界?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一般修行人都只停留在「求自己」的階段,包括求自己的平安、自己的福報、自己研究的學理…等等,所以不能有更好的成果表現;簡單說,就是在教導、學習之外,忽略了還要實證──實際的證明。 任何宗教,不管是佛教、基督教,還是其他宗教,都是一面看經典(比方佛教是看佛經,基督教是看聖經),一面聽法師、牧師或傳法的人講道,但還是不能成就,問題就出在沒有實證,只有看和聽,以為這樣就是修行。所以宗教是很有科學精神的,除了修,還要證;把我們所知道的,設法去證明它,證明以後,就可以得到它。 比如我說:「禪是宇宙本有的生命,具足了一切智慧光和生命光,所以宇宙的世界就是禪的世界,因為祂是本有的光、本有的生命、本有的智慧」,大家聽了以後,就要想辦法證明,看看自己所修的禪,是不是宇宙本有的生命和智慧,證明以後,就可以得到這個生命的光和智慧。 當我們得到這種生命的能量以後,可以讓身體健康、壽命延長,甚至可以像大自然一樣長壽,就看自己得到這個能量的程度如何,如果得到一百年的生命力,就可以活到一百歲;得到兩百年的生命力,就可以活到兩百歲,以此類推。 離相凡塵盡 常樂身心淨 智慧也一樣,如果得到一百年的生命力,就得到一百年的大自然智慧;得到兩百年的生命力,就得到兩百年的大自然智慧;如果沒有,就不能證明,當然也不能活到兩百歲。所以,修禪是最實際的,假不了。 一般人的人生價值觀,都在追求物質的慾望,譬如金錢、房子、車子…,或是名利、地位、權勢…等,希望能得到滿足,而且永無止盡,卻不知如此不斷追求的結果,如果不能如願,就會嚐到苦果,反而會有苦惱。 所以,初乘佛教要我們修四聖諦,要了解「苦集滅道」的道理──了解苦是怎麼產生的;為什麼人生會有這麼多苦、這麼多煩惱、這麼多不能解決的事、這麼多糾紛、這麼多不圓滿、不和諧…等等,一個一個把它整理出來,然後去消滅它發生的原因,再去追求大宇宙之道,也就是大生命、大智慧之道;這就是一個人從出生開始,一直到老、病、死,整個「生住異滅」的變化。 我們從小到老,不是一直快樂的,而是苦多於樂,我們要去找出原因,找到了,就具足了這個智慧,就能把苦轉為樂,而得到常樂;如此一來,我們的心靈就可以得到永恆的寧靜,這就是佛法說的「常樂我淨」,是一種涅槃妙心的境界。 所以,我們要了解人生的價值,這個價值比任何珠寶、錢財、名譽、權勢…更重要、更尊貴。我們要得到這些存在於大宇宙的生命力、大宇宙的光,以及大宇宙的智慧,如果能夠得到,不但壽命可以延長,智慧也會得到增長,可以運用於入世、出世,甚至整個局勢的變化、人生的變化,乃至整個宇宙萬物等等,都可以事先了解,並改變它,把它改變成自己需要的,並用以補充自身的不足;也可以把不圓滿的,改變成圓滿。 修禪最重要的,就是要具足智慧;也就是說,我們追求的目標只有一個,就是智慧。這種智慧是一種生命力,祂具足了光,這種光就是宗教所謂的真光,也就是聖靈之光;聖母、天主之光;祂是一切原始生命的主宰,而我們追求這個主宰,就是要追求真理。 回教教主穆罕默德在山洞禪定時,印證了宇宙的真理,見證了宇宙的主宰,他們稱為真主;基督教稱為上帝;天主教稱為聖母、天主;佛教稱為佛。但不管是什麼稱呼,都是指宇宙生命之光、智慧之光,也就是禪的世界。 既然我們已經知道,一切宗教、一切人類所追求的,就是宇宙本有的生命,就要直接去印證,並且從印證中得到祂,找到這個本有生命的來源,那就是自己。 所以不必去修方便法,方便法是教我們從守戒開始、從善惡開始,一直停留在教人為善。其實一個人會有壞習慣、會去犯罪,是因為他的無明和無知,如果我們已經覺悟,就具足了慧根,自然不會去犯這些錯誤,也不必再從頭修戒,直接就修最究竟的法門。 一般人最執著、放不下的,就是身體,所以我們要追求身體的健康;另外就是家庭、事業的順利圓滿,再來就是追求最高、最究竟的禪的世界。反過來說,如果一個人可以直接找到禪的世界、找到宇宙生命之光、宇宙生命的智慧,那些人間的福報自然就能得到,可惜很多人並不了解。 常有人問我,他每次禪定的時候,身體都很緊;那是因為心裡有所求、有所思、有所念、有所放不下;一定要把一切放下,那就是空。 縱觀整個佛教的教理,不外乎「空」與「有」;我們看了那麼多佛經,內容都不離開這兩者;一個人如果能了解「空」、證明「有」,那就成就了。至於什麼是「空」,什麼是「有」,必須靠自己去證明,這就是真修實證,可以讓每個人從現有的現實生活中去求突破。 心空本自在 圓融致祥和 比方我曾說過「空大圓融、一切自由」,如果運用在生活上,就是要有生活的空間、思想的空間、工作的空間…等等;而且除了給自己留空間,也要給別人留空間,就像我們的家一樣,雖然這個家不大,但只要能把家具整理得井井有條,就可以有空間;但如果房子再大,家具卻胡亂擺放,讓人不方便走動,就會覺得沒有空間。 又比如一條單線道的馬路,如果只有一輛車單獨行駛,沒有問題;但如果同時有兩輛車,就會發生爭搶車道的情形,因為沒有留給對方空間,結果不是擦撞、發生車禍,就是雙方下車理論,這種情形經常可見。 政治也一樣,給自己留空間,也要給別人留空間,大家在這個共有空間一起協商,一起合作,一起為同一個「為大眾謀福利」的目標而努力,不要把整個空間都占為己有,不給其他人留餘地,那就不是禪。

【奔騰思潮】臺灣演藝媒體的MeToo運動方興未艾

王如玄/雍展社會福利慈善基金會董事長 最近的演藝圈藝人疑遭性侵害事件引起軒然大波,其實這些都只是演藝媒體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的冰山一角,特殊的演藝媒體工作型態,有別於傳統的勞雇關係。如何保障演藝媒體工作者在執行職務時的人身安全,並建構性暴力零容忍的工作環境,是事件背後有待深思的重要議題。 2023年臺灣從政治圈掀起MeToo運動,並修正性平三法(性騷擾防治法、性別平等教育法、性別平等工作法)。但在今年性別平等工作法修正實施週年時,婦女團體即主張2023年的修法仍有諸多未竟之處,政府有責任將制度及法令缺口補強。言猶在耳,仍屢有性別暴力,但若未能正視不同產業、行業的勞動型態不同而有更有精進的修法,那麼呼籲女性要保護自己,只是口號。 國際間的#MeToo運動正是從演藝圈盛起,2017年10月哈維·韋恩斯坦性騷擾事件後在社交媒體上廣泛傳播的一個主題標籤,用於譴責性侵害與性騷擾行為,從此成為各國消除性別暴力之社會運動。臺灣2023年的演藝圈的MeToo運動,讓許多受到性別暴力的演藝人員站出來訴說自己的親身經歷,但在勇敢面對社會眼光之後,不可諱言地也有被害人因此失去工作,更可見演藝與媒體產業長期存在權勢不對等,此不僅在臺灣如此,在大陸前有演員趙露思與其經紀公司之爭議,近有「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演員于朦朧墜樓事件亦然,演藝圈可謂水深火熱。加害者往往利用名聲、地位與資源壓迫受害者或迫使沉默。但檢視性平三法修法之後,對於非典型勞動型態的從業人員是否確能張開保護傘,並能有完備的申訴保護機制,才是應該著手進行的修法工程。 2023年婦女團體的民間版修法草案,即已發現此一問題。隨著勞動型態改變多樣化,只能以僱用關係為主的雇主責任,或有重新思考的空間。國際勞工組織(ILO)第190號《消除職場暴力及騷擾公約》及第206號建議書揭示政府應訂定相關指導原則、培訓及提高辨識性騷擾風險的義務。對於非受僱者、家庭工作者的性騷擾保護亦納入對象範圍。有鑑於「藝術、娛樂及休閒服務業」亦為最常發生性騷擾行業及工作場域,民間版已提出政府應考量不同行職業別工作特性及環境,其所遭受性騷擾風險的不同,並參酌歷年勞動部工作場所就業平等概況調查及ILO第190號公約意旨,對性騷擾高風險行業另定相關責任規範。 演藝從業人員多透過經紀公司接洽工作而後在電視臺從事表演工作,實務上演藝從業人員與經紀公司、媒體單位並非傳統僱傭關係,但卻有上下游產業鏈的關係。若被害人確實是執行職務或者加害人利用權勢或機會為性騷擾、性侵害行為,就保護演藝人員工作安全而言,亦應要求經紀公司、媒體單位間落實立即有效補正措施的責任,且建立通報、保護與防治機制。另應建立跨部會監督機制,由勞動部、文化部與演藝媒體產業工會制定演藝媒體產業性別平等準則,產業工會亦可發揮團結協商力量,督促事業單位遵守。 雇主保護員工友善工作環境之責任不可推卸,亦不可替代,輔導協助雇主逐步學習如何採取立即有效補正措施,並能預防不再有性騷擾事件發生,不然政府所謂有效、友善、可信賴性的修法只是空談。因此,建立專家入場輔導機制,才是真正改善職場性騷擾環境的方法,主管機關應有整體的專家入場輔導計畫並因行職業不同而有不同的輔導內容。以媒體業而言,修正後之性別平等工作法及職場性騷擾防治準則已要求雇主性騷擾防治教育訓練應包括事業單位之董事(理事)、監察人(監事)、經理人、擔任主管職務者,試問修正施行後迄今已1年半,有那些媒體業已依法辦理?若媒體高層連法遵都未能落地,又如何要求改變整體演藝圈之生態而能更有精進之作為? 另外,2006年性騷擾防治法立法通過後之條文,原本要求性騷擾行為人雇主要負起事前預防及事後採取有效糾正補救措施之責,故於第13條第1項及第2項性騷擾事件原則上由加害人所屬單位調查,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單位時,才移請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調查。但2023年修法後第14條第3項僅限行為人有所屬軍公教時始得向其所屬單位提出申訴,其餘大部分由警察機關受理調查。然行為人如係在執行職務時,或係利用職務上之權勢或機會性騷擾他人者,僱用人尚且應與行為人連帶負民事損害賠償責任,則在此情境下要求行為人雇主就性騷擾事件應盡事前預防及事後採取有效糾正補救措施之責任也是恰如其分,只可惜2023年修法時太過限縮雇主責任未能納入,容有再度修正強化雇主責任範圍,以茲完善。 再者,最重要的是旁觀者介入及吹哨者保護,此在民間版已數次倡議,但勞動部只在「職場性騷擾申訴處理指導手冊」提到一句雇主辦理性騷擾防治教育訓練課程應包含旁觀者介入培訓,或者補助民間團體辦理,但這顯然不足。國際Me T00運動後,美國康乃狄克州、紐約、芝加哥等城市陸續頒布新法,要求職場雇主每年施行包含旁觀者介入在內的性騷擾防治培訓,且發展教材與標準作業流程。在「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CEDAW)第35號一般性建議預防段也提及鼓勵旁觀者報告此類暴力並加以干預。因旁觀者介入或可阻止性騷擾事件之發生,當被害人知道自己不再是一個人對抗職場性騷擾,並搭配對雇主違法報復禁止規定者加倍裁罰規定,以嚇阻雇主對提出申訴之受僱者或協助他人申訴進行報復行為,使受僱者無後顧之憂而勇於尋求保護、提出申訴,才能有效杜絕職場性騷擾。 任何社會事件,都是一個改變制度與法律的契機,性別暴力零容忍不是口號,需要的是更多政府責任、民間的行動。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 ※《梅花新聞網》關心您:若自身或旁人遭受身體虐待、精神虐待、性侵害、性騷擾,請立刻撥打110報案,再尋求113婦女與兒童保護專線,求助專業社工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