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政黨,可以對黨內可能出現的紛爭,表達憂心,呼籲團結,例如,巨頭不合,路線分歧,雙雄或三雄並起等等。
但,民主政黨,憲政體制,自有其一定的遊戲規則,或摸索出的政治文化,來解決這些分歧或紛爭。最怕的,是只能靠一張嘴,講出一堆空泛的道德訴求,或情緒語言。
賴清德跳出來,挑戰蔡英文。是他的權利,也是民主政黨的民進黨,必須面對的黨內競爭「事實」。
這裡所謂的「事實」(fact),是社會科學的概念。既然是「事實」,就意味了,有它背後一定的現實做為基礎。講得再明白些,正因為蔡英文的支持度低,綠營內部憂心忡忡是實情,所以才給了賴清德「挑戰蔡英文」的條件嘛,不是嗎?
若,不從這個「事實」存在的根源,去想辦法提升蔡英文的戰鬥力,或思索另一條路,例如,換人參加2020,而只是想在黨內「排除」挑戰,護送蔡英文繼續連任,那無疑是眼光短淺,一切以「鞏固領導中心」為前提的保皇心態!出現在民進黨身上,令人疑惑「今夕何夕」!
我是唸政治學出身的,「憲政主義」(constitutionalism)是我最喜歡的領域之一。所以,我完全無法容忍,任何扭曲憲政主義基本精神的任何操作。
這幾天,我看到民進黨內的「保皇派」,口口聲聲,「萬一」賴清德贏了初選,會讓蔡英文面臨「憲政空窗期」,對民進黨不好,對國家不好,等等,甚至,連黨主席卓榮泰都說,「要把一年多的憲政空窗期,當成黨內協調的重要議題」。言下之意是怎樣!?要「恐嚇」賴清德不要選嗎?要「恐嚇」綠營不支持賴清德嗎?
但,「憲政空窗期」的說法,根本是「似是而非」「混淆視聽」!
我必須說,這樣的說法,簡直「笨到極點」!毫無憲政常識!既是理盲,也是愚民!
何謂「憲政空窗期」?
最簡單的說法,就是政黨輪替,總有交接期。因為,選舉過後,現任執政黨,若輸了選舉,到正式交接政權給在野黨之前,必有一段雖然繼續執政但民意已經賦予新政權準備執政的合法性。這時,才有所謂「憲政空窗期」。換言之,舊政權已成「看守政府」,但新政權又未正式接手。
為了避免這段期間,出現尷尬,通常民主國家會採取兩種方式,一是,盡量讓空窗期縮短,或二是,盡量讓新政權提前參與重大政策的了解與協作。
所以,各位會注意到,我講的重點是,大選結果揭曉後,到新政府組成前,這一段期間,才叫「憲政空窗期」。而且,前面還冠上一個名詞「憲政」,並非沒有規則可依循的混亂哦!
好,那回到賴清德挑戰蔡英文這議題來看,何來「憲政空窗期」?!
如果賴清德初選挑戰贏了,他也僅僅是民進黨的「下屆總統參選提名人」而已,完全沒有憲政上的任何權力,無論名義上,或實質上,蔡英文仍是中華民國的現任總統,誰能剝奪她的權力?!倘若發生任何國內外重大事件,亦唯有她,有做最後如何處置的號令,不是嗎?
她唯一的「憲政空窗期」只會出現於,明年一月大選後,如果民進黨輸掉選舉,國民黨或其他第三勢力贏得政權,那時才有空窗期可言!
倘若賴清德贏了大選,那她更不必擔心,因為,同黨籍的新舊任總統交接,那是「政府的交接」不是「政權的替換」,空窗期壓力小多了!
因而,民進黨中央,小英保皇派,何須危言聳聽,扭曲憲政基本精神呢?
但要說,如果賴清德贏得初選,失去連任資格的蔡英文總統,會面臨民進黨內,綠營大多數選民「不再關愛的眼神」,而提前比「憲政空窗期」更早的陷入「跛腳總統」,這倒是真的!但,那並不影響她的總統身份所賦予的權利!但,這叫「跛腳」不叫「憲政空窗期」,OK~何況,執政迄今,已經失去民意青睞的總統,實質上,不也等於「跛腳」嗎?
作者為知名作家
●經授權刊載,原文分享於作者臉書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