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王其》台灣國際影音平台8月30日亮相,會是空包彈嗎?

【愛傳媒王其專欄】台灣國際影音串流平台「Taiwan+」在一週後的8月30日正式開台,文化部當天準備舉行盛大的國際記者會,推銷這國際平台。

但參與籌備的人說,在這內容為王的年代,如果沒有好的賣點節目或新聞亮相,這平台的第一砲可能只是空包彈?但是也有人期待, 這對著國際人士發聲的英語平台,能展現出台灣優質的文化內容!

國際影音平台的誕生過程經歷不少波折,選在8月30日正式對外宣布,與文化部長李永得在立法院承諾,今年8月底前一定會成立,否則「提頭來見」有關係。但在台灣的政治與媒體歴史上,李永得已經也被牢牢記上一筆了,因為能在民進黨主政時代,再創新的電視頻道,就顯得格外有意義。

外界批評這平台最大問題在於並未法制化,立委也不斷質疑,中央社設置條例沒有經營「國際影音串流平台」任務,文化部根本違法;且國際影音平台每年預算10億元,中央社一年預算不過3億元,未來誰主導平台走向?更重要的,這平台到底要做大內宣還是大外宣?

其實法制化這件事,在民進黨看來不是大問題。回顧民進黨從2000年後,兩次執政,已經創了4個電視頻道了。包括扁政府的原住民電視台、客家電視台,目前都定頻在有線電視的16、17頻道;還有小英政府第一任推動的台語電視台,現在也定頻有線電視14頻道,再來就是現在的國際影音平台了。除了吵了10多年才有法律保障的原住民電視外,其實其他三個電視平台都沒有法律的保障,都是在政府政策專案預算中去做。因此也有人罵在野的國民黨,除了成立了三個讓人批判的老三台,留下黨政軍介入又經營不力的罵名外,根本無心在媒體事業上。反觀民進黨,先幫客家、原住民開了族群電視台,又做台語電視台,現在要把眼光從國內拉到海外,做國際影音平台,光這些對媒體的重視與運用,就狠狠打了在野黨一大耳光!

倒是將來這平台要做大內宣或是大外宣?也會吵不完。了解民進黨的人說,民進黨必定會兼而行之的。因為既然要做國際電視頻道,當然就是要給外國人看的,所以文化部一開始也就說了,要在一兩年內拼上架到國際串流平台,畢竟這是全英文網站,「台灣第一個為全球觀眾打造的英語影音新聞與節目平台」,也找了國際網紅來行銷。國際影音串流平台主管也表示,未來將延攬國外專業人士,不只是從台灣角度,還可以從國外角度幫台灣發聲。但文化部也不諱言要做大內宣,文化部長李永得接受訪問說了,「因為這是用人民的納稅錢,希望台灣民眾透過現有的電視頻道了解內容並監督」。至於怎麼大內宣?除了購台灣電視台影片,以英文重製外,也可能用時段購買方式來國內頻道託播。有平台主管說:「Taiwan+也可能跟三立來合作製播」。

其實,對民進黨來說,這平台的新聞內容,能同時內、外宣才是重點。國際影音平台未來新聞部門員工約占全部的三分之一人數,內容約占頻道總內容五分之一,新聞可能投入最多的資源。因此,在野黨吵大內宣或大外宣已經不重要,因為這平台必然兼顧。國際影音平台是民進黨的重要政績,算算20年來創了4個電視台,這貢獻狠狠甩掉國民黨,怎麼可能不好好在台灣內宣傳?就算是把英語節目放在有線電視頻道播,應該不會有收視率,但是它仍然具有很強烈的對內宣傳效益。

不過,這個國際平台最大的挑戰還是在內容,因為現在是內容為王的年代。而與前三個平台不同的是,它訴求的對象在國際,跟外國人打交道,這不是過去台灣媒體人、政治人物所擅長的。根據現在籌備的人馬透露,他們現在的新聞或其戲劇節目內容,並沒有特別吸睛的,這讓他們擔心。因為全球各種影視音平台很多,例如YouTube、臉書、IG,甚至中國的騰訊等,嚴格來說現在網路時代並不缺平台。台灣的國際影視音平台最要做的是做出品牌,而品牌的核心就在內容,要做英語世界要看、愛看的內容。這點,從現在找來籌備的人,還有他們規劃的內容來看,真的讓人擔心。

媒體評論者認為,在野黨不需要再去談太多,短期內做不到的法律或是大內宣、大外宣問題,反而應該多花時間去監督內容做得好不好?畢竟,最後決戰勝負的地方在內容有沒有受到國際人士重視?有沒有更多國際友人因為看了國際平台的新聞、節目而更重視台灣?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