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陳念初/大選過後 啟動社會療癒

大選結束,韓風止步

    國民黨總統大敗以後,韓國瑜現象也正式翻牌,代表著這一兩年來的政治韓風,最終由人民決定此風不可長。

    韓流起風的時候,必須從九合一大選看起,這是蔡政府執政上改革粗糙的一次反撲,韓國瑜的特質成為一位庶民英雄,翻轉了高雄由綠變藍。

    一年多後,局勢完全翻轉,韓國瑜九合一攻城掠地之處,除了地方執政仍在外,選票已回歸綠營,還失去藍營中間選民與九合一號召出來的年輕北漂票。

    吳敦義們的政治私心與韓國瑜群的趁勢貪贏,集體編織了台灣選舉歷史上的偽善謊言與政治麻醉風暴,台灣天空兩種對立的認同挑戰,從族群到世代,從家庭到友誼,從媒體到社群,不斷衝撞與撕裂,竟無領頭羊出面維護良善價值,最終讓旁觀的第三人(中間選民與年輕人)決定遊戲新規則,集體站出來投票反制,蔡英文的高得票某種程度是選民為了反制韓國瑜現象的一種出口,並不意謂民進黨獲得817萬民心支持,民進黨政黨票不高就是警訊,這也是這次選票背後隱含意義,而非政治常態與藍綠消長的實況。

    藍綠政黨所看到的感動,都是真的,沒人作假,但重點在於社會看到的感動卻不見了,人性裡的關愛與包容與多元,在韓風下面臨挑戰,怕失去怕受傷的國族意識,竟然也有兩種詮釋面相,到底要老百姓接受哪一種?哪種才是符合趨勢與主流價值。

    817萬票,是台灣選舉史上諷刺的一頁,因爲有這麼多人用力與認真的投票,才達成近七成五的投票率,而大部份新增的年輕票,幾乎都投給了某個政黨,我們不是民主自由社會嗎?投票是基本權力與義務,誰讓人們不再對投票熱情,政黨群請嚴肅面對與檢討。

 

國黨改革 請正視韓國瑜現象

    國民黨青壯派正在進行黨內改革,不過,還是提韓國瑜的符號箭語,用三箭來説黨內改革事,這次大選與韓國瑜緊密結合的立委與派系,幾乎都中箭落馬,穿雲箭只是周星馳的台詞,穿雲後已消失無蹤。

    企盼國民黨青壯派檢討韓國瑜現象,而非內部人事鬥爭或算計,否則少了吳敦義後,問題仍存在。

    國民黨中常委江啟臣及蔣萬安陸續請辭中常委,但江啟臣說全力協助韓國瑜渡過罷韓危機,我給一個良心建議,國民黨先把黨的主體價值危機解除,至於韓國瑜面臨的罷韓危機,恐自顧不暇了。

    韓國瑜現象裡有太多値得探究的黨內議題,一一釐清與修正,國民黨才能找回民心,2016年敗選是2020敗選的前哨戰,問題有些是ㄧ致性的,國民黨九合一大選大勝,只是蔡英文主政下的一種排毒現象,選民讓民進黨感受施政上該抱持更嚴謹與謙虛態度,但藍綠之間的大選戰場,仍存在著主體結構的差異。

    兩次總統大選,國民黨的核心是哪一群人?國民黨選舉要重視哪一群人?哪群人綁架了國民黨?國民黨真能感動中間選民嗎?國民黨與年輕人溝通的心在哪?國民黨的價值論述有沒有與時俱進?

    韓國瑜現象讓國民黨增加更多的選戰障礙,不對的總統候選人殺傷力比政黨論述影響更大,藍營基於團結沒有人敢說實話,說實話者遭受黨紀處分,直至選戰最後結果,靠韓立委大都面臨敗選命運。

    藍營名嘴趙少康說,國民黨誰選都會輸,甚至選後還吐露真相,韓國瑜選前凱道造勢前就已經知道會輸百萬以上,但國民黨卻從高層到韓陣營都不斷呈現蓋牌歡愉,這是國民黨在這次大選裡呈現的虛假意識,中間選民與年輕選民對於真相這件事很敏感,不相信民調改用蓋牌的惡例,是民主國家笑話。

    我要說,國民黨誰選都比韓國瑜影響小,蔡英文衝高的年輕票,大都來自反制韓流,年輕人沒有藍綠,但卻有強烈的動機去支持某個參選人,或集體杯葛某個參選人。

    國民黨選後若仍不願面對韓國瑜現象是敗選的關鍵原因,仍把大環境與年輕人被騙認為是主因,那還是用黨內思維看這次選舉,其實,第三人看得很清楚,客觀民調也分析的很精準,中立媒體也論述的很精準,只有國民黨自己不相信。

 

國民黨要療癒群眾 讓韓流隨風而逝

    國民黨接下來與其繼續在罷免案護衛韓國瑜,還不如趕緊去療癒因愛國心而受傷受挫的忠誠族群,這群人與年輕世代之間的斷裂與疏離,國民黨有責任引導與安慰,讓他們回到家庭的溫暖,讓他們走進社會的多元,讓他們跟著有希望與願景的國民黨走,而不是跟著那個懷舊時代的國民黨衝,國民黨該反省的,不只是路線,不全是價值論述,還有對族群真正的關愛,帶著核心族群走進一個新的方向與前進之路,有愛領導人都不願意族群走上街頭,因為他知道,街頭激情後,療癒的心很難平復。

    沒有永遠的敵人,卻有永遠的家人,隨著大選結果,台灣的政治進入後韓流時代,別再激起任何戰場了,即使罷免韓國瑜的力道仍在,但就像韓國瑜選前凱道號稱百萬人上街力挺一樣,高牆會愈築愈高,謊言也會愈來愈大,就隨著情勢發展,隨著事件流削弱,台灣人民很善良,會看見另外一道光,給所有人得到救贖。

 

 

作者為微笑影室陳室長

●經授權刊載,更多文章見作者部落格。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