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搜尋標籤母親

已找到 6 則相關結果

蔣濟翔》母親與芝麻球回憶——誰是我腳前的燈、路上的光

【愛傳媒蔣濟翔專欄】路邊攤有種油炸的小吃,似叫做芝麻球,裡面還包著甜甜豆沙。 小時候,隨母親外出,我跟媽媽說我想要吃。媽跟我說:「那個不好吃。」 後來我長大了才明白,原來是因為母親沒有多餘的錢。 如今有時在喜酒宴上,偶而也有了這道甜點,每回看到這芝麻球,常讓我想起我慈愛的母親,和她的眼淚。也會想起經歷過的,那個什麼都買不起的共貧年代。 那段記憶,除了提醒著我不要浪費不該花的錢,不得去做不可以做的事,也讓我深深的了解到,我們的言行和一舉一動,對兒孫的影響都是久遠的。 母親節的前夕,偶然聽到了「母親,妳在何方」這首歌曲,兒時的情景,似夢般依稀,母愛的溫暖,永難忘記。我想念她,黃昏暮年,我竟流下了眼淚。 詩篇119:105「你的話是我腳前的燈,是我路上的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愛傳媒立場

王鳳奎》母在,家才在——母親中風改變了我的人生道路

【愛傳媒王鳳奎專欄】俗語說「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一定有一個偉大的女人」,父親一生沒有大富大貴,甚至大半輩子從事的是社會最卑微的清潔工作,但他是我認為最成功的男人,自然背後有一位最偉大的女人,也就是我的母親。 父親初見母親,就「一見鍾情」,竟放棄幾天前才剛下「聘金」要準備迎娶的小姐,決定追求在工廠當女工的母親,經過近兩年連手都沒牽過的辛苦追求,終於皇天不負苦心人,父親的誠心與毅力打動已重病在床的外祖父,在外祖父的力排眾議下,特別是外曾祖母的堅持反對,父親重金下聘娶了母親。 我曾問父親娶母親的理由,父親從未承認是因為看上母親的外表,他對我笑說:「娶女人一定要看她的手、腿及屁股。」可以理解以當年父親的背景及經歷,女人的手與腿代表持家的能力,屁股代表生小孩的能力,而父親的看法也代表當時眾多貧苦老兵決定在台灣生根的選妻標準。 果真如父親娶母親的理由,結婚一年後就生了大姐,之後我與兩個妹妹也幾乎一年一個接連出生。父親每天在外勤奮地拉三輪車辛苦賺錢養家,母親則是在內含辛茹苦地照顧四個嗷嗷待哺的孩子。 在我6歲時,父親因為鹽警工作而舉家搬到台南一年半,後因警察薪水養不起一家六口,而孩子也需要比較好的教育環境,於是又舉家遷回台北市,從那時開始,父親擔任清潔工直到70歲退休,而母親除了照顧四個孩子,為了幫助家計也在外幫傭。父母兩人都要很辛苦地從事社會最底層的工作,賺取微薄的薪資,只為維持一個共同的家。 所謂「貧賤夫妻百事哀」,雖然原文的本意不是一般人理解的意思,大部分的人將這句話解釋為夫妻若生活在貧苦卑賤的環境中,很容易在生活上的每件事產生痛苦和爭執而覺得不幸。但對父母而言,他們一直都是從事社會認定「貧賤」的工作,即使搬到了台北市最精華的住宅區,家庭生活還是一樣勤儉節約,也還是會為家庭生計爭吵,但他們卻是「貧賤夫妻百事安」,因為父母所作所為都只是為了「家」的安穩。母親不僅主內還要協外,父親深知這個家沒有母親就不存在了,娶母親的理由就是「母在,家才在」,父親就像家的樑柱,而母親就像樑柱撐起的屋頂庇護家裡的任何發生,只要有母親在,任何日曬雨淋、風吹雨打都不及家。因此父母再怎麼爭執,最後父親都會先低頭,因為「母在,家才在」。 2009年我遭遇婚變,自己的家搖搖欲墜,高齡的父母從台北搬到新竹只為撐起我的家。母親開始「祖兼母職」,幫我照顧兩個小孩,我也逐漸將生活重心移到孩子身上,在假日時候擔負起母親的責任。然而為了承擔爭議課程事件而引發的政治責任,我選擇離開工研院,轉職民間企業擔任總經理,每天朝七晚十的工作又無法兼顧「父兼母職」的角色,母親「祖兼母職」的責任加重,眼見「隔代教養」的問題加劇以及父母健康的狀況漸差,這個光鮮亮麗的總經理職務讓我愈來愈不心安理得,加上對公司的經營理念與創辦人不同,想起父親的家訓「不求大富大貴,但求問心無愧」促使我決定離開這個高薪工作,於是2012農曆年過後主動掛冠求去。 離職後才開始尋求新的工作,有幾位長輩得知後,開始幫我介紹獵人頭公司及可能的工作,但是上一個工作的經驗讓我必須慎選「老闆」及「工作型態」,雖然透過朋友的引薦,有一家上市公司願意提供我「營運長」的職務,但我清楚自己需要一個有高度時間彈性的工作,於是開始考慮回學術界,甚至帶孩子回美國教書。 由於過往從未有主動求職的經驗,第一次在台灣求職吃盡了苦頭,特別是台灣的教職,當時因為已是三月,台灣的大學職缺已經很少,加上我與台灣學術界少有深入接觸,經申請面試後,雖有兩家國立大學錄取,但我因錄用待遇與我的期待差距太大而拒絕。反而,在美國指導教授的引薦下,有一個到美國面試教職的機會。 準備到美國面試以及繼續尋求其他更合適的工作機會時,沒想到4月下旬母親發生一件意外,改變我對工作的規劃與期待。我知道從此以後必須擔負起「母在,家才在」的重責大任。 那一天,母親依循著照顧孩子的規律生活,上午送孩子去學校上課,回家後拉著菜籃車到水源傳統市場採購孩子喜歡吃的食料,就在人群簇擁的街口要過馬路時,竟踩空路階而腿軟,不由得重摔在地上,好心的旁人扶起母親的身軀。母親雖覺得疼痛不已,但一陣休息後已可起行,不在意傷痛又拉著菜籃車去買菜。 當天晚上,我一如往常到父母租屋處晚餐,順便接回孩子。晚餐時母親告知她到市場買菜重摔了一頓,現在全身還是非常痛,我查看母親的特別疼痛的部位,發現一些紅腫瘀青,問母親要不要去看醫生,她說不需要,請我去巷口藥局買一些止痛藥膏及藥布。過了一個星期,母親身體的傷痛似乎不再,講話卻好像會打結,右手變得不太靈光,而且有暈眩的現象。大妹與我驚覺不對,原本母親每個月都會到台北中心診所看病,於是我們緊急與中心診所聯絡,帶母親到醫院做腦部檢查,當檢查結果出來時,忐忑不安的心情轉為憂心忡忡,結果證實母親腦部血管破裂小中風,幸好老天保佑不是癱瘓式的中風。 雖是小中風,但原本「一人照顧全家」頓時變成「全家照顧一人」。即使母親堅持她還可以行動,還是可以繼續做她以前照顧家人的事,但現實就是殘酷,講話結巴與右手失能狀況隨著時間逐漸明顯,我開始要帶母親去做復健,每次母親哀怨她的中風,我也只能正面安慰她「這是老天的眷顧,老天就是體諒她以前太辛苦了,才特意讓她小中風,讓她可以從此休息,真正享受天倫之樂。」 母親中風後,當然不能再做「祖兼母職」的工作。我面對學齡中的孩子,不僅要真正「父兼母職」,也要「子兼母職」,承擔起照顧父母的責任,於是取消到美國面試的行程,放棄申請企業的工作。我知道父親傳承的「盡責即良知」,即是要我盡力做好照顧父母及孩子的責任,所以開始為父母與孩子兩個家承擔起「母在,家才在」的角色。 (待續) 作者為東海大學EMBA教授 照片:母親雖是小中風,但「一人照顧全家」頓時變成「全家照顧一人」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登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愛傳媒立場

王鳳奎》母親嫁給老兵父親後當女傭養活子女

每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都有一位偉大的女性;每一個辛苦的男人,背後總有一位更辛苦的女性。對一生坎坷的老芋仔而言,似乎需要一位更坎坷的女性才懂得照顧他。 母親來自貧苦的農家,生父很早就因病去世。我的外祖母改嫁給身為礦工的外祖父。母親因為是家中老大,即使是女生,從小就要幫助家計,二八年華就被送到工廠做工。母親年輕貌美,雖然在紡織工廠做女工,少女情懷總是詩,也愛幻想一日飛上枝頭變成鳳凰。但在外祖父的執意許配下,縱使全家族極力反對,還是嫁給一個孤苦落魄的老芋仔,麻雀沒有變鳳凰,還是一隻從鄉下農庒飛到都市貧民窟的麻雀,只是生存的環境變得更為窮困惡劣! 我好奇地問父親:「當時是如何追到年輕貌美的母親?外祖父為何又願意將母親許配給您?」父親娓娓道來。 民國46年,父親經由鄰居戴太太的引介認識了母親,當時母親在五股一家紡織工廠做女工,可是家住汐止,假日便得在台北火車站轉搭火車回家。當時在台北火車站排班拉三輪車的父親知道之後,便常常「蹺班」到火車站等母親,送她上火車。又常常在一天拉完三輪車,體力耗盡之後,獨自一人搭車到五股工廠前站崗,幾次還被工廠的領班威脅,不得妨礙母親工作,不然要找警衛打他,所以母親都很擔心父親因找她而被欺負。 一次假日,父親到工廠想接送母親回汐止,卻沒有碰上母親,雖然不知母親人在那裡,還是到公車站等母親,也不知等了多久,竟等到母親出現了。善良的母親後來告訴我說:那時也不知道父親在等她,也不知他等多久,只是見到他,心一軟,就跟著父親去看了他們交往的第一部電影:「魂斷藍橋」。 母親那天很晚才回到家,被我的外婆及阿祖(外曾祖母)臭駡一頓。從此父親到汐止找母親,外婆都不准父親進到離門口50公尺外的田埂,如果超過,便會叫我大阿姨去警告我父親,要拿掃把趕人。 父親因為曾讀過私塾,非常注重禮教,追求母親時對她極為尊重。有幾次與母親參加工廠所辦的出遊,看到別對情侶手牽手,竟然糾正人家:「光天化日之下,公然牽手,成何體統!」連在烏漆麻黑的電影院,父親也都沒有牽母親的手。多年後,母親每次在對子女講敘這一段過去,都會忍不住大笑。就這麼過了一年半,父親覺得再不採取積極一點的行動,可能就沒希望了,於是請了當時在五堵教書的退伍同袍,陪著他去拜訪已經臥病在床的外公。有老師的陪伴與加持,我外婆與阿祖就不便阻止拜訪。就是用這樣的方式,父親與他的老師朋友可以常去陪外公聊天,在聊天的過程,外公被父親的誠懇及耿直所感動,大約三個月後,在外公的堅持作主下,也不顧鄰居的嘲諷,答應了這門「芋仔加蕃薯」的婚事。 當年本省籍母親嫁給大她16歲的退伍外省兵,真是一樁完全不被祝福的婚姻,而母親也聽從外祖父的命令,就這樣開啟了她「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油麻菜籽命,含辛茹苦地跟著父親擔負起照顧全家人的責任。 嫁給父親後,短短幾年,一連生了四隻芋仔蕃薯的小麻雀,而這四隻小麻雀特別會吃,經常吱吱叫肚子餓,於是母親必須出外做女傭,幫忙拉三輪車的父親多賺一些奶粉錢,才能養活這四隻嗷嗷待哺的小麻雀。從有記憶開始,小時候我們家經常是我的姊妹在準備三餐,而母親則是全日在外幫傭,甚至有時我的姊妹也得跟著出去幫忙,她們也因此都培養出不錯的家藝。 母親汲汲碌碌一生,將人生最精華的歲月,毫無私心地貢獻給這個家庭,直到8年前母親中風才得以歇息。她說母親這個角色雖然辛苦,她卻甘之如飴,因為這是她這輩子唯一會的卻是最快樂的工作。 (待續) 作者為東海大學EMBA教授 照片為作者國一時,在母親幫傭的主人家拍攝全家福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登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愛傳媒立場

程金蘭/我不模範,我是母親

母親為什麼要悔過?因為逼迫追趕孩子要優秀,但是這樣錯了嗎?韓國版的《媽媽的悔過書》其實也在台灣天天上演。母親需要教養出品學兼優的功課好唸好學校的孩子來「加冕」母親的用心和母親的偉大成就,其實是另類「炫耀品」就像鉑金包!但是孩子被優秀的鞭策追著跑,身心疲累反抗到憂鬱、自我放棄甚至自殘自殺--這個眼看被逼著將「死」去的當下,母親才警覺孩子死去將會是最大哀傷,然後幡然悔過,寫下慘痛的悔過書!很應景的在母親節前夕,采實出版社主編王郁渝這天來電台談韓國高居排行榜冠軍的暢銷書《媽媽的悔過書》一位成功老師但是卻是失敗母親的反思告白,還有親子教育必須採行「教練式輔導」的方法論提醒。王郁渝身為七年級前段班,經歷過每天讀書、學鋼琴,一路被體制社會和父母要求唸書「等你上大學就知道要做什麼」然後卻是面對「出社會不知道要做什麼」的無力感,王郁渝指她唸中文系畢業,同學都去當老師,只有她一腳踏入出版業,看著《媽媽的悔過書》從小被動式補習,高壓考試學習卻茫然不知所措的情節很有感。但是她也坦承她有個上小班的兒子,卻不自覺的也已經焦慮的想著要幫他「補」才藝。《媽媽的悔過書》韓國版的封面是誇張的母親舉著雙手下跪的畫面,呈現韓國剛烈性格的情緒。台灣翻譯書則改以粉色系的、女性溫柔的滴下一行淚而雙手懷抱閉眼行銷慈愛。「我是最成功的老師,卻是最失敗的母親」韓國一位校長媽媽沉痛的真實告白《媽媽的悔過書》在母親節前夕成為書店排行榜的熱銷書,這主角李柳南在教育場域是個受人尊敬的老師,優秀職場人士,她2007年出版《讓孩子校園生活成功的五十五個策略》被列為韓國家長必讀的暢銷書,沒想到她在教父母怎麼教孩子的那時,她一向優秀的兒子和女兒竟然休學、自殘。「我做錯了什麼?我是怎麼拉拔你們長大的?像我這樣的媽媽要去哪裡找?」家成為地獄,我只要和孩子對上眼,孩子就用可怕眼神大聲怒吼回嘴:「我會這樣都是因為你!你想想過去是怎麼對我,怎麼對妹妹的?爸爸的事業為什麼會倒閉?爸爸為何變成那樣?全都是因為你!」「被壓的喘不過氣的生活,還算活著嗎?」母愛偉大,五月康乃馨香四溢,理應歌頌,怎麼會反其道而行的要悔過呢?王郁渝指她們出版社watch全球的出版趨勢,也會感知台灣的時代氛圍和社會脈動,其中韓國多為雙薪家庭,而教育補習壓力大,比較接近台灣社會現實,至於日本因其女性婚後則多半回家帶孩子的情況,明顯與台灣不同,因此去年她負責推出的女性書籍《媳婦的辭職信》和這本《媽媽的悔過書》都受到台灣讀者青睞。書的重點強調孩子是他人生的主體性,以當前社會卻是父母指定式發展,猶如火車是循著設定好的鐵軌路線前往指定目的地,但是卻應該回歸孩子,例如馬車則是由乘客決定目的地和行車路線,只有在乘客不清楚路線時,馬車夫才會協助載送到目的地。道理總是很會講,但是臨到自身卻糾結的難啊!卡里.紀伯倫在《論孩子》著作中早已提醒「你可以給他們愛,但別把你的思想也給他們,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勉強自己變得像他們,但不要想讓他們變得像你,因為生命不會倒退,也不會駐足於昨日。」捫心自問,關心的愛卻常用「你做事怎麼都這個樣!」「你這個樣子以後想要做什麼?」「你總是要會點什麼吧!」「你這德性是像誰?我和你爸都不會這樣!」「到底是為什麼?太不像話了,很丟臉耶!」「我真的快被你搞瘋了。」「媽媽朋友的兒子什麼都很優秀⋯⋯叭啦叭啦」「你自己都養不活嗎?」從早上起床趕上班上課出門到晚上下班下課補習回到家的日常相處裡,經常是先看見缺點,看似無心的脫口而出的鄙視的話,因為疲累多次叮嚀無用,因為期望太高而生氣的戳指疏失缺點,引發防衛性反擊,都像劍刺痛彼此。《媽媽的悔過書》這書透過李柳南校長高壓教學獲得好成績,深獲家長肯定,同時並強勢教養一雙子女引發反彈的故事,李柳南去學習倡導教練(coach)式輔導法「你和我同行,我陪著你一起,以對方的可能性為基礎,呈現平等夥伴關係,不會積極介入」的態度後,重新找回原本退學休學甚至衝突自殘的兒女,修補親子關係。母親節前看《媽媽的悔過書》其實在看李柳南的故事,也是在回首檢視自己的親子關係,也是再次默念謹記紀伯倫《論孩子》的提醒,不要想著讓他們變得像你。孩子要活出他自己。 作者為台北電台主持人●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

郭新螢/母親賣血記

記得那時父親又因心臟不適住進了台大醫院,那年我小二妹妹也才幼稚園。本應去醫院照顧父親的母親,卻帶著我和妹妹前往南港。只記得上了車才知我們不是去看爸爸,媽媽手上提了一簍橘子,應該是爸爸的朋友去醫院時帶去的禮物。轉車後我才問:媽媽我們要去那裡?只見媽媽一直望著車窗外一會後才說出:舅舅家。直接到舅舅宿舍那站下車,還沒過馬路就見到舅媽站在大門處。我當時不解媽媽為何嘆了一口氣。舅媽並沒讓我們母女三人進家,而是拉著媽媽在馬路上說話。媽媽叫我帶著妹妹在宿舍中的花園玩。後來舅媽找到我和妹妹,說媽媽在大門口等。上了車才發現橘子留下了,媽媽依舊看著窗外,猛擦驅風油在鼻口,插在旗袍邊的手帕已緊緊捏在手中。至台大醫院途中,媽媽一句話都沒說,她緊閉著雙眼就抱著睡著的妹妹。走進醫院,媽媽在往爸爸病房的中途停了下來,叫我帶好妹妹坐在椅子上等她,她說她去找個人問事情。當我和妹妹因等著無聊就玩起數穿白衣服的人時,我記得快到六十了,媽媽手上拿了一瓶牛奶、一包哈士餅乾,然後說:媽媽頭暈要坐一會,妳吃餅乾,牛奶給小伍,等下再帶你們吃飯。我說:媽媽妳去打針了嗎?因為那時她用手帕綁著手腕,而血透過棉花染上了手帕。媽媽並沒回答,就看見她往口中滴了些驅風油,將頭靠在牆上。我的注意力全在未曾吃過的小包裝餅乾,五片的數字讓我滿足,感覺今天一直在坐車又有新奇東西吃真好,連媽媽叫我分一片給妹妹都忘了抗議。一聲「科長夫人您怎麼在這?」媽媽被嚇醒一臉驚惶。是爸爸同事發現坐在一樓走廊的我們。媽媽連忙說:孩子吵我先買給孩子們吃點。隨後就叫我把空瓶子拿去福利社,讓我把餅乾吃完再一起上去看爸爸。在我將餅乾塞滿嘴巴時,看到那個叔叔手中的一簍橘子,竟然又莫名的開心了起來。直到媽媽去世前在榮總我陪宿,我才鼓起勇氣問了媽媽。在妹妹國小一年級時因急性腎臟炎住進台大,媽媽一直堅守在妹妹身邊。一個夜裡,爸爸請馬大哥帶我們四個孩子到醫院,說妹妹下午就有短暫昏迷並無法排尿,醫師決定要替妹妹洗腎。讓我們替妹妹去加油,後來舅舅、舅媽也到醫院,爸爸說大人要講話讓我們去樓下等。巧的是我發現,就是曾經在那數穿白衣服的走廊,我無聊的看著底處有個診間亮燈(當年並無夜診)我好奇的溜去看。一個此生我第一次看到的牌子「捐血處」。媽媽在聽完我的疑慮,病重的她居然笑了,她說就妳鬼靈精,媽媽就是去賣血,家裡當時沒錢,妳爸那次住院比較久。她還說本來要賣1000cc,結果因為是女生,護士只肯抽500cc。我哭了,卻問了個笨問題:會很痛嗎?永遠的痛是在心中。她一生沒過過母親節、沒收過康乃馨、母親節不曾有禮物,也許在那個年代的母親都一樣,但她的五個孩子也沒機會為她去做了。堅強的母親用盡一切力量保護孩子和家庭。她告訴我:賣血不痛,因為有了錢才能給爸爸買營養品,哥哥姊姊要繳補習費。她要我千萬別跟爸爸說,此事是我們母女的秘密。此事我也等到爸爸過世才讓妹妹知道,她那時還小也完全沒印象。懷念慈母的偉大,六十一歲的不孝女才道出媽媽賣血的心疼與慚愧啊。遙祝天堂中的母親:母親節快樂。●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

【獨家】四十萬單親媽媽 尷尬過父親節

【記者林可妮獨家報導】今天是台灣的父親節,當許多人在準備慶祝的時候,可能沒有想到台灣有超過四十萬單親媽媽,因為家裡只有媽媽,沒有爸爸,都是單親媽媽在母代父職,每逢這個節日都有點尷尬。 根據主計總處的統計,台灣的單親家庭戶數將近56萬戶,而且超過七成以上的單親家庭都是由單親媽媽當家,母代父職。整體換算起來,台灣大概有超過四十萬單親媽媽。 台灣藝術大學廣電系教授賴祥蔚在父親節的這天,就以「單親媽媽的幻想父親節」為題,在Nownews名家專欄發表文章,並且祝福單親媽媽們「父親節快樂」。 台灣的單親媽媽不但人數非常眾多,而且其中有不少都遭遇貧困的情況。長期致力照顧弱勢的家扶基金會透過「貧困弱勢家庭兒童扶助服務」發現,2017年的扶助家庭原因以離婚的單親媽媽最多,佔了8,980戶,佔了總扶助戶數的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