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搜尋標籤佳冬

已找到 2 則相關結果

張健豐》走進佳冬的人文歷史

【愛傳媒張健豐專欄】屏東佳冬最早因協助官軍平定民變,而列為屏東六堆重要的村莊之一。蕭家因在此經商有成,成為佳冬的大家族。乙未戰爭時,蕭家因壯烈犧牲而使佳冬結束了長達近三個甲子的民兵史,徒留「蕭屋」等歷史遺跡讓後人追憶。 屏東縣佳冬鄉是屏東線鐵路經過的一個小鄉鎮,曾因2009年莫拉克颱風引起水災而聲名大噪,但較少人知道的是,佳冬是1895年日軍從枋寮登陸後,遭到最激烈抵抗之地。2020年清明連假,筆者首度造訪了佳冬。 屏東線鐵路雖已電氣化,台鐵高級列車普悠瑪也行駛到枋寮,但此處仍只有區間車停靠,於是筆者選擇在高雄搭車前往。南下途中,東邊的群山悄悄靠近,過去這是南北縱貫鐵路結束的象徵,1990年代初南迴線通車後,反而成為另一段旅程的開始。火車接近佳冬時,鐵路兩旁遍布魚塭,養殖魚場激起陣陣水花和椰林的搖曳,體現出南國風情。 來到這清靜偏僻的小鎮,除感到到客家鄉親的人情味,一路上可見到不少舊式建築。筆者在當地有名的「蕭屋」開始認識佳冬的前世與今生。 佳冬在近代的開發 佳冬原稱六根,因四周多植茄苳樹,故名茄苳腳,屬粵籍客家莊。清康熙60年(1721),閩南籍朱一貴的民變,屏東的粵籍人士紛紛組織民兵,糾集附近13大庄、64小庄計13,000餘人,分前、後、左、右、中、先鋒、巡查等七營,協助官軍展開討伐。亂平後,獲得嘉許並御賜「褒忠」。為進一步發揮團結精神,客家人乃就客庄各依其性質分為:前、後、左、右、中、前鋒等六堆,以便平時各從其務,遇事編隊成軍。茄冬庄正是這六堆中,最接近海邊的左堆十三庄之一。 佳冬因屬六堆當中唯一靠海的地域,在地理上的防禦形勢顯得特殊與重要,是很典型的防禦性聚落。這裡有類似台北艋舺、彰化鹿港的境界柵門(或稱門樓、隘門),共建了東、西、南、北四座,目前僅存西、北兩座。今日從兩栅門邊都曾留有數方古碑來看,其建造年代似乎不晚於嘉慶年間(1796-1820)。 由於佳冬位居台南通往枋寮、恆春的要道,交通便利並且緊鄰海港,成為六堆中較富有的聚落,便有能力興建包括蕭屋、羅屋、林屋,和一些祠堂等較大規模傳統建築。蕭屋的開拓始祖蕭達梅祖籍廣東梅縣,自第19世紀渡海來台,最初落腳於台南,最後定居於六根莊,也就是今天的佳冬。 蕭家以釀酒為業,逐漸累積財富,並購置大批田產,曾於清道光30年(1850年)捐了80銀圓重修六根莊的門樓;其孫蕭光明(1841-1911)更以「蕭協興」為商號名稱,在台南、東港、佳冬一帶經營貿易,從事碾米及染布生意;並在朝廷的「開山撫番」政策下,以米穀、鹿皮與山產為出口大宗,以酒和布匹為主要進口商品,逐漸成為佳冬地區的一大家族,並出資捐建褒忠亭及敬聖亭(或稱敬字亭),今尚有刻「蕭協興、蕭光明」之名的相關碑記,遺留在東、北柵門遺址上。 蕭家因經商致富,於道光14年(1834)購買陳氏人家的土地興建蕭家大宅,建材均來自大陸,並從原鄉聘請師傅負責興建,形式模彷廣東梅縣的老宅,以了卻思鄉之苦。首建第一堂(落)至第四堂,並隨著家族的人口數持續成長,逐漸在宅第的兩側或者前後,加上橫屋(廂房)。外圍植刺竹,並圍上壕溝,作為防禦。隨著蕭家的家業興旺,日據時期增建第五堂,成為板橋林本源之後,台灣少見的五落大厝。 蕭家在乙未戰爭英勇抗日 1895年10月9日,當台南兵力空虛時,台灣抗日領袖劉永福飭義子劉成良速調六堆粵庄義民一千名,「不分晝夜,來郡守城」;此外,也徵調六堆各庄粵籍義勇駐防打狗(高雄)港區沿岸、左營等地。 10月11日凌晨,日軍由師團長乃木希典中將率領的第二師團,到達枋寮外海。發現有當地民眾群集,但不久便逃跑一空。日軍陸戰隊約40名在番仔崙庄登陸後,陸軍也開始登陸,首先切斷台南、恆春間的電線。因茄苳腳位於東港及枋寮間的中樞位置,而且地當通往番地(台東)的十字路口,在戰略上十分重要,日軍便直接前進,占領茄苳腳至塭仔新打港(新打港、塭子的合稱,今佳冬燄溫村)一帶,掩護各部隊登陸。 茄苳腳庄民平素以武勇自居,當時已任左堆總理的蕭光明頗得人心。蕭於早晨得知日軍登陸,飛檄請求友庄來援,四柵門緊閉,嚴加防備。當時,全庄人口約有1,400餘名,婦女、兒童也拿起武器,列身於行伍之間,但其火器只不過抬槍15挺、步槍120、130挺。蕭屋因位居佳冬的市中心區,為當地聚落的防禦要角。加上為一五堂大屋,建構一完整封閉的圍龍屋,在蕭屋裡通道側有具防衛功能的槍射孔,於是成為日軍攻擊的目標之一。 由於東港方面兵勇支援,加以佳冬本地抗日軍熟悉地形、攻防得宜,造成日軍在佳冬一役死傷慘重。日軍有丸山少尉等14名戰死,負傷57名;六堆鄉團義軍傷亡80餘人,蕭光明則犧牲了兩個兒子,後返回廣東梅縣原籍避難,1899年才又返回佳冬。 1925年,日本殖民當局將在戰役中十幾名陣亡日軍士官兵遺骸,合葬於南柵門外的佳冬國小邊,並在其上立「忠魂碑」。在光復後更名為「光復紀念碑」,成為佳冬六根村的交通地標,並題辭「澤亙期頤」。 從日據到光復後的發展 1930年,日本殖民當局在今日佳冬的屏南工業區原址興建陸軍機場;1936年,在附近興建祭拜日軍征台統帥北白川宮親王等神祉的佳冬神社。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人因畏懼美軍重蹈日軍的腳步在枋寮登陸,便將通車不久的林邊至枋寮段鐵路拆除,台灣光復後才重新鋪設。 1968年,原為屏東米鄉之一的佳冬,因生產米的成本提高,紛紛轉而從事養殖業,佳冬沿海一帶的塭豐、燄溫村民皆將農田開墾成魚塭,成為百年來地貌的最大改變。如今機場僅存留一座防空塔;神社的鳥居和基座等殘跡至今仍保存,2012年以「佳冬鄉神社」之名,公告為屏東縣歷史建築。而當年日軍登陸的番仔崙庄,則建成乃木將軍登陸紀念公園。 雖然經過乙未戰爭洗禮的蕭屋步月樓仍在,但留下的彈孔在十餘年前整修時被補平,至為可惜。為了讓後人莫忘那場犧牲無數庄民的生死決鬥,筆者建議,可比照桃園平鎮的抗日古戰場,在此建立抗日新碑,並表揚蕭家的抗日功績。 作者為歷史研究工作者 ●《觀察》雜誌授權刊登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愛傳媒立場

張健豐》串起永和、平鎮、佳冬的客家紀錄片

【愛傳媒張健豐專欄】2021年初《1415文創讚》製作的客家抗日紀錄片富有鄉土關懷,並以台灣人反抗日本殖民的觀點和角度來重現這場戰爭。希望民眾感受這一場台灣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戰爭氣息,知道戰爭多麼殘酷。 2021年4月11日,《林晉水墨懷舊創作展‧永和美麗傳說暨乙未戰爭》在新北市永和區的樂活共生實驗基地舉辦開幕式。一般大眾的印象,認為永和和乙未抗日沒有多大的關聯,但經作者參閱相關史料,原來隸屬中和管轄的永和鄉親,在日軍占領台北城之後,便自動結合土城、三峽等地的鄉親抵擋日軍南侵。所以,永和也有一段可歌可泣的抗日故事。 畫展所展示的是,林晉近三年來為了給我們的抗日紀錄片插畫,所完成乙未戰爭的圖畫。其中,也包括由筆者主導的《1415文創讚》製作團隊,在近兩、三個月前,遠赴屏東佳冬及桃園平鎮客家莊拍攝的紀錄片,當日也在開幕式上播放。 以畫作重現台人抗日現場 過去乙未戰爭的圖畫,不論是想像或寫實的戰爭場面,大多由日本方面詮釋。此次林晉展出的圖畫,經身為策展人的筆者嚴謹考證,並以台灣人反抗日本殖民的觀點和角度,來重現這場戰爭。 除此,紀錄片還以鄉土關懷的因素設計,希望也能藉此讓觀眾省思畫面中所呈現環境的百年變遷,並帶起在地文化觀光的契機。在屏東佳冬紀錄片的片頭,我們採訪即將停駛的南迴鐵路藍皮火車,民眾搶搭的熱潮。主要是以趣味方式讓觀眾輕鬆地了解枋寮和佳冬的地理位置,以及在此可感受到的戰爭氣息。 隨後我們投宿在四周都是魚塭的佳冬民宿,訪問了主人。因外來的移民把數百年來客家先民所開墾的稻田,變成高經濟產值的魚塭,並超抽地下水,使得地層下陷,沙灘消失,包括枋寮的日軍登陸地。所以發生在2009年的88風災,造成靠海的佳冬大淹水,他們便興起為家鄉服務的念頭。之後他們開了民宿給遊客漁村體驗,並提供在地傳統客家及閩南美食的品嘗,希望帶起地方觀光。 另外,為了呈現乙未戰爭時此地抗日的情節,我們設計了一段類戲劇,利用民宿頂樓可觀看中央山脈大武山日出的勝景。因日本自稱「日出之國」,所以,用日出來隱喻日軍即將大舉來襲。片頭字幕描述:「秋老虎下的烈日當頭,雖然灼身,客家志士義無反顧,婦女也列身行伍之間」。為了表現該效果,我們讓外景主持人穿上客家婦女的藍衫衣,當太陽從山頭升起照射在主持人的臉龐上時,她的表情淡定,以此隱喻日軍登陸枋寮後雖大舉來襲,但佳冬此時已全民皆兵,並有深溝高壘的防禦設施伺候,包含水淹稻田。 桃園平鎮紀錄片,也以畫面呈現百年變遷的鄉土關懷。如古戰場的稻田,有因乾旱缺水造成的休耕;也有因農村人口外流,變成鐵皮屋工廠。而日軍曾呼嘯而過的鎮南橋下的大坑缺溪(老街溪上游),多次因附近工業區的污水遭到「屠溪」。我們也採訪了古戰場當地的里長,他延續張安樂在2015年乙未抗日兩甲子配合立碑,亦在平鎮舉辦了戰祭活動;並展示了和戰役地景相關的文創商品。 屏東佳冬蕭家抗日史蹟 為了忠於史實客觀的紀錄,我們造訪了佳冬蕭家古宅,採訪蕭家抗日後代蕭義雄。另外,在台北採訪了蕭開平。蕭義雄告訴我們,乙未戰爭蕭家犧牲很多人,所以有研討會把他們蕭家稱為蕭家男子漢。蕭開平則平實地描述了當時戰爭的情形:日軍從枋寮那裡登陸,往北向台南方向前進,第一站就會經過蕭家。因佳冬靠近海邊,所以,佳冬的村民自動把他們的稻田灌滿很多水,想辦法阻礙日軍的進攻。其實,當時不只佳冬,筆者的故鄉嘉義大林,在乙未戰爭時,也是用這種戰術,延緩日軍南侵。 位居佳冬城中樞的蕭家,其出入的步月樓,以前就有林爽文事件發生時的一個防禦工事。但是,蕭家還特別將樓外的護城河加上很多泥漿,然後加水,讓它能夠變得像泥沼那樣,讓日軍一跳下去,整個陷到胸部。 1895年10月11日,日軍近一千人從早上到中午進入佳冬城外牆,城內有幾千人,但能夠打仗的不多。蕭開平說,他聽到很多抗日後代家屬說,他們的祖母那個時候幫忙裝子彈、填火藥、燒熱水。所以,有些陷在城外的日軍被村民澆熱水、丟石頭、被土槍打中,可見當時戰鬥多麼慘烈。 抗日後代敘述平鎮戰役 平鎮的採訪,我們安排造訪「平鎮廟」(鎮安宮)。這裡是前述2015年乙未抗日兩甲子紀念平鎮戰役活動的出發點。1893年抗日義首胡嘉猷和湯家、黃家為保佑地方平安,在此興建了「平鎮廟」;並題款在留存至今的《功參造化》匾額上。由此可印證當時身兼軍職,且已年過半百的胡嘉猷在平鎮甚孚眾望,故能號召當地的湯家和黃家等,和他一起抗日。因他乳名老錦,所以他在自家夥房(胡屋)抗日之地,被稱作胡老錦古戰場。 為了採訪古戰場的現況,我們採訪當時和胡家比鄰而居的湯家抗日後代池俊鑑(外玄孫),由他現身說法,說明古戰場旁的鐵皮屋工廠一帶原是茶園,他小時候用竹子挖一挖,到處都能撿到子彈。他還帶我們去胡家夥房看水井遺跡。當時胡嘉猷因水井毀於日軍砲彈遂轉進至龍潭。但井被炸掉後,水到現在還很清澈,尤其今年初各地都很乾旱時,該地還有水,就是因為有一口古井。由池先生的敘述可證明,日方戰史所記載說,當時平鎮戰役日軍消耗了近一萬發子彈是真的,而抗日軍發出的子彈也不少。 勿忘戰爭帶來的慘烈教訓 筆者希望這次畫展,民眾藉由林晉老師的圖畫可看到過去永和的美麗,也能看到戰爭帶來的殺戮戰場,而記取教訓,不要讓痛苦辛酸再度發生。也希望能讓年輕一輩了解戰爭、認識戰爭,感受這一場台灣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戰爭氣息,知道戰爭所付出的代價。 作者為歷史研究工作者 ●《觀察》雜誌授權刊登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