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王其/民進黨國民黨媒體江山 20年河東20年河西——藍軍與媒體最遠的距離

這兩星期大家在談民進黨派系擁新聞台自重,而曾當過新聞局長的國民黨主席則嘆媒體嚴重失衡。其實民進黨能在媒體擁有一片天,可以說20年河東,20年河西,是因為國民黨在媒體上的消極作為,或說「佛系媒體策略」,才讓媒體江山20年來都一路輸。而民進黨政治、媒體人的手段、遠見、本土企業金援、跨派系合作,造就了今天的綠營媒體王國,藍軍與媒體最遠的距離。

兩黨在新聞傳播媒體上的思維,可以從過去新聞局長的安排,看出最主要的差異。民進黨派新聞局長都是選舉思考、政治戰將優先,像林佳龍、鄭文燦、姚文智都當過局長。國民黨當它是外交的延伸,局長都是外交官或是研究國際政治學者為主,如錢復、蘇起、李大維、史亞平、張京育、邵玉銘,從1947年到2000年的國民黨50多年執政期間,少有新聞傳播界者當新聞局長。

就連新聞局也是在國民黨馬英九手上廢了,當年媒體界就感慨說,行政院要開記者會,竟然還要分三批通知記者,行政院發言人辦公室通知跑國內新聞的記者,跑兩岸的由陸委會通知,國際記者則交給外交部負責。

也在馬政府當過新聞局長的國民黨主席江啟臣上周也坦承,國民黨的媒體關係很差,並指稱現在媒體已經「嚴重失衡」,國民黨在對外溝通宣傳上,讓他感到很疲累。江啟臣還說,國民黨過去在與媒體交往、交朋友這一塊,真的要改,他希望媒體可以報導國民黨,大家可以溝通,「媒體有媒體的角色,國民黨也有自己的角色,大家以誠相待,這是國民黨面對媒體時應有的態度」。

一位偏藍軍的媒體幹部說,江啓臣畢竟當過新聞局長,看到國民黨的媒體困境,坦然以對,是過去黨主席少見的,但他也必須概括承受國民黨過去到現在,與媒體最遠的距離。回頭看看民進黨與國民黨過去面對媒體的態度與作法,國民黨面對主客異位的困境,要思考機會在哪裡?

總括來分析,這二、三十年來,在媒體上民進黨戰略布局早,背後金主常相挺,還有就算有競爭,但必要的合作也是有的。

民進黨在70年代的美麗島事件前後,開始透過媒體與國民黨對決,高雄的美麗島雜誌最有代表性,現在稱民進黨的這些大老,都在這雜誌社扮演過重要角色。接著80年代,因為台灣有報禁,所有民進黨的老中生代就開始辦雜誌社,現在民進黨的主力幹部不是出錢當雜誌社老闆,就是當記者、作家寫稿,新潮流系統就是代表。

那個年代面對國民黨黨政軍掌握老三台(台視、中視、華視),還有黨中常委辦的中國時報、聯合報,民進黨在媒體、社會上的聲音很小的。

民進黨先從小成本的雜誌開始,但國民黨根本沒把當年沒組黨,還稱為「黨外」的民進黨人馬當對手,那時候,國民黨最有名的雜誌是關中帶領的省黨部團隊辦的,後來也收了。台灣雜誌市場兩黨都沒有得到好處,反而成為專業媒體人的戰場,而且成績很好,大體上有三股勢力,包括天下遠見雜誌、今周刊財訊、香港商的商周。

到了90年代民進黨決定開電視台,蔡同榮、余陳月瑛兩股政治勢力分頭籌資各30億元成立民間、全民投資公司,要搶第一家民營無線電視台,最後雙方合作拿下民視無線電視執照,打敗國民黨中常委的高雄陳田錨,還有与香港人合作經營TVBS的邱復生,當時主張開放這家電視台的總統是李登輝。民進黨在電視台的戰場很有收穫,民視開台超過20年,如果拿2020年初的單月廣告收入來看,三個無線電視台的廣告收入可能都還輸民視一家,更不用說在民進黨阿扁執政後才竄起來,海派的有線衛星電視三立電視台,年總收入及盈餘早超過四家無線電視台總合了。

可以說民進黨拿下民視電視台策略算是成功的,因為布局早,且金主幫忙,或是當年以台灣人的電視台號召、募資策略有效,就算有黨派競爭,最後雙方仍然放下恩怨,在電視台股權及經營階層分工合作。

民進黨布局快且時機早,還可以見到他們在網路的動作,中華電信的網路電視MOD就是個例子。MOD在2000年阿扁執政後的中華電信董事長賀陳旦的手上開始,而合作對象就是新潮流系統的王志隆台灣互動公司。當年賀陳旦看到網路的新趨勢,還準備與有線電視對抗,原因在當年有線電視的掌控者 ,都是偏國民黨的中信辜家、王令麟的東森系統。

王志隆到現在還擁有兩張新聞台執照寰宇新聞一、二台,他很有本事,2008年3月NCC給了18張執照,到2008年5月20日,政權交替前,台灣互動集團共擁有或代理74張頻道執照,創造了台灣電視歷史上影響最多頻道的業者。這位新潮流金主,還藉著操控MOD半數左右的頻道資源,從中華電信每年拿走數億元的利潤。而中華電信MOD也曾經引進不少民進黨媒體高手,如當過台視總經理的鄭優、公視總經理的胡元輝、華視總經理的徐璐都曾經在賀陳旦安排下出任重要職務。

在網路布局,民進黨也有另一手,2008年民進黨失去政權後,部份當年自立晚報系統的媒體人就轉攻網路,成立新頭殼網路報,是最早專攻政經網路內容的新媒體集團,當時主事者都是自立、中央社的人馬,如董事長蘇正平、社長胡元輝、現為華視總經理的莊豐嘉。他們在沒有政權後仍維持媒體資源命脈,金主來自80年代的在野獨立自立報系的背後老闆們。就算是2016年後新頭殼因為財務問題差點要收攤,最後還是新潮流系統的大金主出面頂下。

拿下電視台、開辦中華電信MOD及新頭殼網路報,都可以看到民進黨的政治媒體人在新舊媒體策略布局、金主長期相挺、互相合作等重要成功因素。再回頭來看國民黨的媒體表現,為何會20年河東、20年河西?

70-80年代民進黨還在辦雜誌找話語權環境的當下,國民黨支持下的老三台(台、中、華視),正過著單月領單薪、雙月領雙薪的好日子。台灣省主席宋楚瑜派自己的省府官員當台視總經理,國民黨大老連戰也讓自己愛將去管中視,國防部則派將退休將軍去接掌華視。到了1997年民視成立,用台語八點檔猛攻老三台的國語八點檔,更早幾年有線衛星TVBS夾24小時新聞台主打老三台只有的晨午晚夜四節新聞,老三台開始走下坡。接下來三台在2006年民進黨主導黨政軍法令通過後,又都不再屬於國民黨,從那時候到現在過了15年,國民黨沒有在電視媒體上有想扳回一城的打算。

過去十幾年來,最有可能在媒體上得分的就是王令麟、蔡明忠,但都沒有得到國民黨主流力量支持而功虧一簣。

王又曾、王令麟父子領導的東森集團,也曾經是擁有不少藍軍媒體人的地方,如趙怡、雷倩等人,除了投資成立後來賣了200億的東森新聞台外,現在台灣流量最高的Ettoday東森新聞雲,也是王令麟虧損10多年還撐起的網路媒體,可惜因為王家父子的官司,他們與國民黨漸行漸遠。

數位匯流大亨蔡明忠,擁有電視、電信,10多年前也曾經找了一批新聞人馬準備辦新聞台,可惜在2009年馬英九執政下,拿下凱擘的有線電視集團後,卻被限制經營新聞台三年。其後蔡明忠做新聞更低調,網路媒體風傳媒、新新聞周刊被傳說與他有關,但是已經被否認。就算蔡明忠對媒體有高度興趣,且擁有凱擘數位媒體集團,這些年蔡也沒有被看成幫國民黨的媒體。

政界人士分析,國民黨最少有三次機會在媒體上得分,可惜都錯過,才造就了今天民進黨的媒體王國,這一連三錯過,就20年了。第一次在1997年民進黨派系大聯手拿下無線電視台民視那時候,其次為2000年國民黨首度失去政權後,第三個時機點在2006年黨政軍退出媒體後。

1997年民視取得第四家無線電視台後,國民黨的老三台營運已經開始走下坡,前有有線衛星電視台如TVBS等搶新聞資源,後有民視從戲劇出擊搶收視率。等到2000年國民黨連蕭配輸了,國民黨的媒體能量突然消風,而三立電視台又趁勢而起。國民黨本來依靠的兩大報中時、聯合報,也被剛起的網路影響,所有的收入開始下降。這時香港的黎智英又跨海來辦報紙、雜誌,讓兩大報內外被夾擊。到2006年民進黨又藉由黨政軍條款,讓三台完全脫離國民黨,把國民黨的媒體勢力連根拔起,至此,國民黨靠了五、六十年的電視沒了,友好的兩大報紙也自顧不暇,更不用說雜誌、網路了,國民黨等於全面棄守。而這個時刻,民進黨早在慢慢收割成果,像是電視布局(民視、三立),接著又經營網路(MOD、新頭殼),報紙則有自由時報一路走來相挺。

2008年國民黨執政後極度尊重新聞自由,一度被人稱為「佛系媒體策略」的國民黨,對媒體尊重,也不會干預經營,所以也有人質疑民進黨派系搶新聞台是不好看的事,如海派自有三立加上策略聯盟年代、壹電視,正國會老是鍾情台數科有線電視的新聞台,新潮流守得緊緊的寰宇新聞台,這在傳播言論市場上總是形象不佳,民進黨內也有人在批判。

有政治人物也替國民黨說話,強調有這樣的媒體環境,也不能完全怪國民黨,因為它有很大政治原因,像有人懷疑李登輝當年挺蔡同榮,所以才能拿下民視。至於自由時報系統,是因林榮三與宋楚瑜有監察院的選舉恩怨,才讓自由時報走自己的路。

但資深藍軍立委也很有感地說,現在想想江啓臣的感嘆,並不是沒有道理,20多年前民進黨傾全黨之力拿下民視後,開始了民進黨倒吃甘蔗型的媒體王國夢,打垮了國民黨稱霸50多年的媒體江山,現在民進黨正在加速爬坡,國民黨的媒體策略下一步又是什麼呢?如何改善藍軍與媒體最遠的距離?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